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黄忠阵斩夏侯渊后,刘备是什么态度?他说了什么?

黄忠阵斩夏侯渊后,刘备是什么态度?他说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443 更新时间:2024/3/8 15:05:07

对刘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217年,法正献计刘备,认为曹操一举降伏张鲁,却不进攻益州,只留下夏侯渊和张郃驻守汉中,一定是内部动乱,而夏侯渊与张郃才能不足以守住汉中,此时正是夺取汉中最佳良机。

法正这个刘备手下第一谋士看来,蜀汉一旦夺取汉中:上,可以讨伐国贼,尊崇汉室;中,可以蚕食雍、凉二州,开拓国境;下,可以固守要害,是持久的战略。刘备赞同,于是调兵遣将争夺汉中,“汉中之战”由此爆发。

《三国演义》中的汉中之战,在诸葛亮英明指导下,刘备一路获胜,但在正史上,既非诸葛亮谋划,又非一路胜利,而是充满了坎坷。

218年,张飞屯兵固山,做出要截断曹洪后方的样子,但被曹休识破。随即,曹洪在曹休的建议下,趁蜀军兵力尚未集结之时袭击吴兰,雷铜、吴兰等战死,马超、张飞于是退走,《三国志》记载是“(曹洪)大破之,飞果走”。随后,不甘心的刘备,又派遣将领陈式去攻打马鸣阁道,打算断绝汉中与许都的联系,但被徐晃击败,死伤甚多。

两场战败,让刘备头脑清醒了一些,这年七月,刘备亲自率军停留在阳平关,与夏侯渊、张郃相拒,而不再轻易冒进。当时,夏侯渊驻守南线据点走马谷,张郃驻守东线据点广石,呈现互为犄角之势。

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时又传来一个恶讯,曹操在许都治兵,准备救援汉中。218年9月,曹操率军已经抵达长安。一旦曹操来到汉中,那么争夺汉中难度必然倍增,所以刘备必须要尽快打破夏侯渊与张郃的防线。

219年正月,法正策划了一次经典军事行动:声东击西。

法正让刘备将万余精兵分作十队,趁夜轮番进攻张郃,导致张郃险象环生,不得不像夏侯渊求援。夏侯渊派出援兵之后,刘备分兵偷袭夏侯渊,烧毁了阵前鹿角等防御工事,夏侯渊亲率四百军士出营救火、修补鹿角,这时法正看准时机,见夏侯渊正处于劣势,提议全力进攻夏侯渊。于是,刘备命黄忠居高临下从后方擂鼓突袭,夏侯渊猝不及被黄忠斩杀,失去统帅的曹军一溃千里。

但奇怪的是,黄忠阵斩夏侯渊,杀了曹操手下一员悍将,本是一场大胜,而刘备却冷冷的说了九个字:“当得渠魁,用此何为耶”!意为只是杀了一个小小的曹魏将领,又不是把曹操杀了,有什么值得封赏!其实,并非刘备这么冷漠、冷血,而是形势逼人。

定军山之战胜利,让刘备占据了汉中之战的主动权,但不意味着刘备高枕无忧了。夏侯渊战死之后,汉中曹军实力还很强劲,还有张郃、郭淮杜袭等名将在,更为重要的是,曹操就在长安,援兵很快就能抵达,接下来前途未卜。

果不其然,夏侯渊战死,张郃挑起重担,很快整顿了曹军,重新建立防线。到了219年3月,曹操大军进驻阳平关,刘备压力倍增。曹操到来之后,听闻定军山之战为法正之谋,感慨不已叹道:“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

接下来的战事中,曹操虽然兵力占有优势,但是刘备敛众拒险,终日不与曹操交锋,曹操数月进攻无功,反而伤亡日多。同年夏,曹操不得已而引军退出汉中,刘备遂占据汉中,自立为汉中王,任命法正为(汉中王)尚书令、护军将军,任命黄忠为后将军,赐爵关内侯(仅次于最高级的彻侯)。

从封赏来看,法正功劳第一,黄忠第二。黄忠阵斩夏侯渊之后,刘备说出那九个字,不是冷血,而是基于严峻局势的冷静,给傲娇起来的将领们泼冷水,等到大局已定之后自然给予重赏。

标签: 刘备三国

更多文章

  • 吕布还是太史慈:谁是历史上真正的神射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吕布

    说起三国时代的神射手,大家都会想到黄忠、赵云。但那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的描写,史书中却无记载。根据陈寿《三国志》等史料,谁是真正的“射手座”呢?一、吕布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汉末群雄之一,曾任…说起三国时代的神射手,大家都会想到黄忠、赵云。但那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的描写,史书中却无记载。

  • 太史慈的一生:太史慈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太史慈

    太史慈(166年-206年),字子义,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人。东汉末年名将,官至建昌都尉。弓马熟练,箭法精良。原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自此太史慈为孙氏大将,助其扫荡江东。太史慈的一生太史慈年少时已是十分好学,后担任本郡奏曹史。当时本郡与本州之间有嫌隙纠纷,是非曲直不能分,而结案的判决多

  • 三国时期的猛将太史慈具体是哪个国家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太史慈

    太史慈,复姓太史,单名一个慈。古人一般除了名字外,还有字号,太史慈没有号,但却有字,太史慈字子义,三国时代人,效忠东吴。今天来说说关于太史慈的小故事,以彰显他性格里的义。太史慈生于东汉末期,因聪明好学,在郡府里担任一个小官,当时郡府常与州府有矛盾,朝廷昏庸,因二者纠缠不休,竟然不辨是非黑白,竟然以哪

  • 孙策和吕布谁比较厉害?孙策和太史慈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孙策

    孙策太史慈是历史中的两位知名人物。在三国演义中也多有提及。孙策是东汉末年孙坚长子,也是后来吴国君王孙权的哥哥,为孙家确立在江东的地位立下汗功劳。太史慈是东汉名将,原是刘鹞的部下,后来被孙策收于军下,成了他的大将军。为后来孙权奠定王位也立下了功劳,帮助孙权治理南方。孙策太史慈的友谊建立在彼此赏识和信任

  • 东汉末期著名将领太史慈最后死于哪次战役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著名将领太史慈

    太史慈是那个国家的人?如果放入当时大的时代背景,太史慈出生于东汉末期,三国鼎立形成初期。在这种大环境下来看,将他列为吴国人比较恰当,虽然他本身并非是一开始便投奔效忠于吴国的,但一度易主之后便誓死效忠于吴国孙策、孙权两兄弟了。太史慈一生机智过人,善于骑射,用弓更是有如神助。在东汉末年,也曾为官过,为当

  • 东吴名将太史慈:若不早死或会改变三国战局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太史慈

    “大丈夫生于世上,应当带著三尺长剑,以升于天子阶堂。如今所志未从,奈何却要死啊”,这是句豪言出自三国东吴名将太史慈临死却想到自己壮志未酬所发的。太史慈身长七尺七寸,美须髯,善于骑射是个神射手。他本来是一个郡的小官,有一次州与郡产生矛盾,郡里害怕自己吃亏就叫太史慈为使出去希望可以占到先机,最后少受点委

  • 揭秘吴国猛将太史慈武功究竟有多高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揭秘吴国猛将太史慈武功究竟有多高强?

    太史慈,出生于公元一百六十六年。太史慈所处的年代是一个战乱的年代,身为男儿的太史慈抱着为国为民的思想,参与了孙权的军队,率领部下四处征战,护得一方安宁。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太史慈身高七尺七,换成现在的高度就是二米三左右。太史慈最擅长使用的武器是弓箭,每射每中,从不落空,被人誉为“神箭手”。据这些相关记

  • 孙策教用人:'傻'孙策无限信任太史慈后的回报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孙策

    心理学中有一个术语叫做“巴霖效应”。这个术语来自一个马戏团的经理巴霖先生的一句话:每分钟都有一名笨蛋诞生。也就是说,每一个人在心理上都很容易轻信别人,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星座、血型”之类的算命书能让你觉得句句在理,似乎就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原因了。可以说,“巴霖效应”是一种犯傻,但是,对于一个领导者来

  • 吕布 太史慈 庞德谁才是三国真正的神射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吕布,太史慈,庞德

    说起三国时代的第一神射手,大家都会想到黄忠、赵云。但那是罗贯中在小说《三国演义》里的描写,史书中却无记载。根据陈寿《三国志》等史料,谁是真正的“神射手”呢?三国历史上谁才是真正的神射手:是吕布是太史慈还是庞德?网络配图一、吕布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汉末群雄之一,曾任奋威将军、左将军,进封温侯。《

  • 吕布VS太史慈:谁才是三国中真正的神射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吕布

    说起三国时代的神射手,大家都会想到黄忠、赵云。但那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的描写,史书中却无记载。根据陈寿《三国志》等史料,谁是真正的“射手座”呢?一、吕布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汉末群雄之一,曾任奋威将军、左将军,进封温侯。《三国志·魏书七·吕布张邈臧洪传》曰:“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