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甘宁来投孙权为何如此重视?甘宁是个怎么样的人?

甘宁来投孙权为何如此重视?甘宁是个怎么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689 更新时间:2024/1/8 22:27:36

甘宁来投孙权为何如此重视?甘宁是个怎么样的人?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建安八年(公元203年),东吴出兵征伐黄祖,是孙权执掌江东以来第一次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这一次出征对于孙权来说,不仅仅是为了国家的战略发展,更是一次极为关键的报仇机会,所以意义重大。从他调兵遣将的情况来看,几乎是倾尽了全国之力。但是,到了最后的关键时刻,却因为山越族的叛乱等问题,导致江东局势急转直下。孙权思虑再三,不得不放弃这次胜券在握的战斗。

那么,当时的江东局势究竟有多严重,竟然能破坏掉孙权如此重大的军事部署呢?据《三国志吴主传》中的记载:“还过豫章,使吕范平鄱阳,程普讨乐安,太史慈领海昏,韩当周泰吕蒙等为剧县令长。”这里的“剧县”,意指几个山越族比较活跃且难以治理的县。这是孙权率部返回吴郡的过程中,在路上就下达了新的军事作战指令,这也足以说明当时局势的危急程度了。

孙权首次征剿黄祖失败之后,便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镇抚山越,维护江东局势稳定上面。不过在这期间,他倒是有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甘宁归降。

据《三国志甘宁传》中记载:“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也。”少年时期孔武有力,召集了一批志趣相投的人,在地方上做一些杀人抢劫的勾当,以此谋图生计。后来在抢劫的过程中,遇到了贵人指点,随即改邪归正,并立志成就一番功业,“止不攻劫,颇读诸子。”

到了青年时期,甘宁为了一展胸中抱负,先是投靠了荆州刘表,却没有受到重用,“不见进用”。当时正好四方大乱、群雄并起,甘宁又看刘表不通军事且胸无大志,于是就想投靠东吴。但是走到了夏口的时候,正赶上黄祖封锁了各个关隘要道过不去,只好又投到了黄祖帐下,却依然没有受到重用,“祖又以凡人畜之。”

另据《吴书》中的记载:黄祖手下有个都督叫苏飞,他跟甘宁的关系非常好,曾数次向黄祖举荐甘宁,但仍没有得到重用。于是落寞中的甘宁,再次想到了投奔东吴,但又因为在夏口为了掩护黄祖撤退,射杀了东吴的破贼校尉凌操,怕到东吴之后得不到赦免,所以终日闷闷不乐。但最后还是在苏飞的开导和帮助下,带了几百名自愿跟随的军士,投奔了东吴,“于是归吴”。此时的甘宁已是年过半百之人。

令甘宁没想到的是,他到达东吴之后,受到了非常高的礼遇。“周瑜、吕蒙皆共荐达”,这说明周瑜和吕蒙一同保举甘宁,孙权对他也非常欣赏,“孙权加异”,好像甘宁原来就是东吴的旧臣一样,“同于旧臣。”那么,甘宁为什么会在东吴受到这么高的礼遇和重视呢?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首先,当时孙权听从鲁肃的建议,将征服江夏、剿灭黄祖,作为了东吴发展战略的第一步骤。首次征剿黄祖未果,势必会让他进一步加强防范。而甘宁又跟随黄祖多年,对江夏的情况了如指掌,他的归降对于东吴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孙权正好可以从他口中了解江夏的情况,找出破敌之计。

其次,甘宁这个人绝非是一个有勇无谋之辈。在《三国志甘宁传》中记载:甘宁向孙权献计:“汉室大势已去,曹操又专横跋扈(曹操弥憍),最终会成为篡夺汉室的盗贼(终为篡盗)。荆州山势屏障利便,江河流畅通行,确实是我国西边的有利地势。刘表胸无大志又缺乏远虑,他的儿子们又不争气,终究成不了大事。主上应当尽早图谋荆州诸地(至尊当早规之),千万不能落在曹操的后面(不可后操)。”

甘宁认为:“欲图刘表,应该先从黄祖下手(宜先取黄祖)。黄祖如今年老,昏聩无能,军资粮食都很缺乏(财谷并乏)。他身边的人只为一己私利,都在欺瞒愚弄他(左右欺弄)。而他又一味地贪图钱财,从下属官吏兵士们头上克扣索取,这些人早就对他心怀不满(吏士心怨)。而战船及各种作战器具,破损又不加以修整(顿废不修),农耕懈怠(怠于耕农),缺乏训练有素的队伍(军无法伍)。主上现在前往进取,必定能将他打败(其破可必)。”

甘宁进一步指出:“一旦击败黄祖的队伍(一破祖军),即可击鼓西进(鼓行而西),前据楚关,势力范围即增大扩广(大势弥广),这样就可逐渐谋取巴蜀之地了(即可渐规巴蜀)。”

从这一段记载中可以看到:甘宁给孙权的建议,前半部跟鲁肃一致,都是“图荆州,竟长江所极。”而后半部则提出了“渐规巴蜀”的主张,这等于说是把鲁肃的发展战略,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延伸。由此也不难看出,甘宁除了是位勇武过人的武将,同时也是一位具有极高战略眼光的人才。鉴于此两点,甘宁归降之后,受到东吴诸人的礼遇和重视,也是必然的。

标签: 三国甘宁

更多文章

  • 陈寿眼中的“江表之虎臣”!被东吴耽误的甘宁不比周瑜差!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甘宁

    陈寿眼中的“江表之虎臣”!被东吴耽误的甘宁不比周瑜差!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01《三国志·卷五十五·吴书十》记载了这样一个小恶霸。他天生神力,好游侠,不务正业,招来一帮轻薄少年,组成一支比土匪还土匪的队伍,自任首领。这帮人经常群聚相随,带着弓箭,头插鸟毛,身佩铃铛,四处游荡,高调得无以

  • 争夺荆州一役中,甘宁一声咳嗽真的吓退关羽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甘宁,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甘宁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皖城之战结束后,孙权还没有来得及高兴,就得到了一个让他差点喷血的消息:刘备已经不声不响的入主蜀地,平定了益州。据《三国志鲁肃传》中的记载: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时任蜀地的益州牧刘璋昏聩无能,把治所搞的

  • 三国时期合肥为何战役频发?甘宁百骑劫曹营,张辽威震逍遥津!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甘宁,张辽

    三国时期合肥为何战役频发?甘宁百骑劫曹营,张辽威震逍遥津!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逐渐稳定下来,但是三方征战并没有停止。在夷陵之战前,主要是魏、吴双方在合肥的对峙。合肥地处江淮平原中心,是淮南重镇,是魏吴双方对抗的中心地带。魏、吴双方围绕合肥发生过多次大战,今天我们来

  • “东吴第一猛将”是谁?太史慈和甘宁谁更有资格?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甘宁,太史慈

    “东吴第一猛将”是谁?太史慈和甘宁谁更有资格?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东吴猛将如云,其中以太史慈和甘宁最为强悍,他们都身经百战,在战场上拼命厮杀,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东吴政权的建立作出了杰出贡献。那么,太史慈和甘宁,究竟谁的武艺更强呢?谁可以成为东吴第一猛将?笔者认为,甘宁要强于太

  • 甘宁怎么死的?他死后家人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甘宁,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甘宁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甘宁,东吴之大将,被后人称之为江表之虎臣。其人留下来的奇闻迭事也是层出不穷。不过,最为传神的应该是他的战死。英雄迟暮的悲哀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他那颇带有几分冤屈的死法更是引人扼腕叹息。更为世人悲哀的是他的家人的结局。接

  • 孙皎和甘宁是如何“化干戈为玉帛”的?孙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孙皎,孙权

    孙皎和甘宁是如何“化干戈为玉帛”的?孙皎的结局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孙皎是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中郎将孙静第三子。在演义中,孙权准备派出吕蒙对荆州发起突袭,当时吕蒙还缺一位副将,孙权提议让孙皎担任,却被吕蒙拒绝,称这样可能会造成行军不睦。那孙皎和甘宁到底有什么恩怨呢?孙皎在东吴也属

  • 甘宁:被周瑜重用,死后被乌鸦保护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甘宁,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甘宁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要说三国时期最受欢迎的武将,关羽肯定是不二人选。尽管他出身平民家庭,而且年轻的时候还杀人逃亡,但人才终究是人才,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投军并向世人展现了他非凡的能力。先是在虎牢关下秒杀华雄并帮诸侯攻破虎牢关,不久后又在官渡之战中斩杀河北猛将

  • 他是江东数一数二的虎将,甘宁最后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甘宁,三国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甘宁的故事。三国时期东吴众将虽然整体知名度不如曹魏和蜀汉,但是其中也有几位出类拔萃者,除了四大都督外,十二虎臣中的甘宁是一个不得不说的人物:论武力,演义中的甘宁仅在孙策和太史慈之下稳居第三,论能力,甘宁单兵水战能力称雄三国,可是这位

  • 三国名将甘宁为什么会被沙摩柯杀掉?他的家人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沙摩柯,三国

    你们知道三国名将甘宁为什么会被沙摩柯杀掉,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甘宁是《三国演义》吴国君主孙权手底下一个很厉害的将军,他本来是贼寇出身,后来孙权很是赏识他,就把甘宁收在自己的麾下,孙权还赋予了甘宁很大的权力,很是重用他,甘宁也是为吴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三国名将的甘宁,为何仅一战就

  • 甘宁是怎么死的?东吴猛将中的猛将,死后被皇帝追封为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甘宁,三国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甘宁的故事。三国是一个乱世,有很多名将都在这个时候横空出世,由于这一个非常特殊的历史环境,有很多猛将都是在不同的战斗当中发挥出自己的本领。蜀汉的关羽张飞赵云,曹魏的典韦,其实东吴也有一个出众的猛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