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徐庶本是刘备麾下的谋士,为什么会去投靠曹操?

徐庶本是刘备麾下的谋士,为什么会去投靠曹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32 更新时间:2024/2/14 17:05:07

徐庶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在《三国演义》中,有这么一段故事:

徐庶化名单福,帮助刘备击败曹军后,曹操打听到徐庶是刘备取得胜利的关键人物。为挫败刘备,曹操用计把徐庶的母亲骗到许都,并冒用徐母的名义给徐庶写信要徐庶来许都。

刘备不愿徐庶走,但又不忍曹操拿徐母要挟徐庶,只好同意徐庶离开。刘备送别徐庶时,一片树林挡住了刘备的视线,刘备为了多看徐庶一眼,命人去砍树林。

’这时,徐庶又骑着马回来了,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说诸葛亮同样具备帮助刘备创建霸业的能力,所以才有了后来的“三顾茅庐”故事。

徐庶临走时向刘备表示,鉴于曹刘两家的敌对关系,自己终生不向曹操提供任何有价值的计策。

徐母见到徐庶后,知道曹操用计把儿子骗来。徐母为了让徐庶彻底与曹操决裂,自尽身亡。

罗贯中用如椽巨笔,在故事中塑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母亲形象。

那么,徐庶当时离开刘备、投奔曹操,真是因为老母被曹操所扣吗?

根据书中的交代,徐庶来到曹营之后不久,他的母亲就死了,此时,没有了母亲的牵绊,曹操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拴住他。徐庶完全有时间、有理由再次回到刘备的身边。

可是呢?自从徐庶来到曹营之后,一直到死,都还是待在曹营的,再也没有回到刘备身边。

那徐庶为何不像关二爷一样潇洒转身,回到刘备身边呢?

答案是:在与刘备分别的时候,聪明的徐庶,就看清了刘备的本质。

刘备的前半生,可以说是大起大落。早在徐州的时候,刘备就曾经成为过一方诸侯,手下兵马五六万,甚至敢跟曹操叫板。

当时陈圭、陈登父子,一直追随着刘备。可是在曹操击败刘备以后,陈圭、陈登父子看到前途不妙,果断背弃了刘备,转而投向曹操。

这不是人家的错,你刘备一败涂地,而人家曹操手握天子、雄兵数十万,傻子也知道应该选择谁,所以陈登这样的人才也逃离了刘备的创业团队。

荆州蒯家也是一样。一开始,蒯家和刘备的关系非常好。他们家人才辈出,其中蒯越、蒯良刘表的谋士,智勇双全。等到刘备落难后,蒯家几个兄弟基本都选择投降了曹操,唯独蒯越的侄儿蒯祺依旧留在刘备身边。

徐庶看到刘备带着10万百姓一起渡江,躲避曹操的追杀,严重拖慢了逃跑的进程,将自己的文武大臣们都置身于危险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徐庶的意志受到动摇。他对自己的职业是有规划的,他初期辅佐刘备,那是看到刘备有雄才大略,将来可以成就大业。如今刘备经营不善,导致公司濒临破产。他权衡再三,选择离开刘备创业团队。

我们应该理解此时的徐庶,因为换作你,你比他走得还要快。不是要求每个人都能像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那样忠义的。

徐庶选择离开,他给刘备恭恭敬敬地打了一份辞职报告,并且鞠了一躬才走,这已经是够意思的了。

此外,大家应该还记得,在徐庶与刘备分别时两个人之间的对话吧。书中第三十六回《玄德用计袭樊城元直走马荐诸葛》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庶泣曰:“某才微智浅,深荷使君重用。今不幸半途而别,实为老母故也。纵使曹操相逼,庶亦终身不设一谋。”

玄德曰:“先生既去,刘备亦将远遁山林矣。”

看到没,就这简单的两句对话,实质上就透露出两个人不同的本质。

徐庶的话意思很简单,说明自己的离开,只是因为母亲在曹营那边,自己不能不去。不仅如此,徐庶还告诉刘备,让他尽管放心,自己就算是到了曹营那边,也绝不会贡献任何计策,真可谓是推心置腹、坦坦荡荡。

而刘备呢?居然以小人之心,为难即将离开的徐庶。什么叫“将远遁山林”?

很明显刘备是在胁迫徐庶:你只要离开,我也就离开了,也不谈什么匡扶汉室的大业了。

很明显,刘备是在说谎,之前经历的那么多的劫难,刘备都没有放弃匡扶汉室的梦想,现在就因为徐庶离开而轻易放弃,你相信吗?徐庶自然不会相信刘备的这番鬼话的。

所以,从这两句话中,徐庶看出了刘备的本质,那就是名义上是在考虑匡扶汉室的事情,实际上,也是在考虑他自己。

另外一方面,徐庶曾化名单福,也欺骗过刘备。

对于徐庶而言,化名单福是为了保护自己,但是对于刘备而言,化名欺骗等于是大忌。没有任何一个领导者,希望看到自己的属下欺骗自己。既然名字都能欺骗,那么这个母亲被囚的事,是不是也是徐庶事先计划好了的?虽然徐庶答应,到了曹营那里不设一谋,但是刘备就能完全相信徐庶吗?

所以,一来徐庶看到了刘备的小心眼,二来,徐庶也知道自己曾经欺骗过刘备,刘备必定不会像之前那么重用自己。

徐庶走了,不过他在走之前,却把“两人得一可安天下”的之一的卧龙,推荐给了刘备,这就是有名的“元直走马荐诸葛”的故事。于是,三国时期最著名的谋士军师之一的诸葛亮,开始登场了!

在被迫投降曹操后,徐庶在曹操那里虽然不是创业团队之一,拿不到原始股。但是他可以过上稳定的日子。他凭借自己的才智,逐渐成为集团的一位人物。

徐庶在魏国被任命为右中郎将,御史中丞,都不是很高的职位。

几年之后,徐庶病死。

标签: 徐庶三国

更多文章

  • 徐庶与刘备很早就认识了,为什么徐庶没有早早的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呢?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徐庶,曹魏

    徐庶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刘备的创业是非常的缺乏人才的,尤其是对于那些顶尖的谋士.在最初的时候,刘备屡战屡败,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刘备得到的第一个重要的谋士是陈登父子,但可惜的是因为后来徐州被曹操所夺,陈登父子也就成为了曹操的手下,后来为曹操曾经立下过很多

  • 历史上的徐庶是什么人?他的能力究竟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徐庶,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历史上的徐庶是什么人,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徐庶,字元直。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生卒年不详,有碑存于彭城。徐庶赞助刘备战胜了曹仁,篡夺了樊城。曹操晓得后,派人偷偷地把徐庶的母亲抓了起来,并把徐庶诱导到了许都。徐庶临别向刘备保举了诸葛亮。而徐母传闻徐庶受骗

  • 徐庶为什么要在死前才肯推荐诸葛亮?在那之前他在干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徐庶,三国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徐庶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三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枭雄辈出的年代。而我们今天所熟知的三国的历史,大多数是从小说三国演义中看来的,但三国演义与真正的历史三国志还是有很大的出入的。三国演义中很多情节,我们现在细细研究会发现它从逻辑上来说是立不住脚的。首

  • 三国美女大比拼:貂蝉和小乔谁更漂亮?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貂蝉

    自古美人配英雄,英雄辈出的年代,美女自然也不会少。三国时期就是如此。貂蝉曾登场于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与西施、杨玉环、王昭君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在民间传说中她原名任红昌,是山西一村姑,也有人认为吕布部将秦宜禄前妻杜氏(杜秀娘)即是貂蝉。她为了报答义父王允的养育之恩而甘愿献身完成连环计的故事在民间广

  • 诸葛亮暗恋小乔气死周瑜?事实真是这样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

    既生瑜何生亮,瑜亮之间的纠葛千百年来被人传颂。同为儒将的二人,同是风度卓然的二人,但他们所娶的妻子确实截然不同。小乔是天下公认的美人,而黄月英是天下公认的丑女。故而有传言,周瑜是因为诸葛亮暗恋美妻才会被气死的,事实真是这样吗?网络配图还好,机会终于来了。不久,诸葛亮就被刘备请到军中并待为上宾。而这时

  • 揭秘历史上真有小乔这个人吗?她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小乔

    小乔这个人物,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并没有出场,但却成被描绘成了一个决定孙刘能否结盟、周瑜会否对抗曹操的关键性的人物。诸葛亮为了促使周瑜下定决心抗曹,故意提出将江东二乔献给曹操,可使江东避免刀兵之祸。诸葛亮还将曹植《铜雀台赋》的全文在周瑜面前吟诵了一遍。赋中出现了“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的

  • 孙策死后大乔怎么样了?大乔小乔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大乔

    东汉末年,东吴世家乔玄,即后世所称之“乔国老”,家业丰实,与孙坚家为世交,往来频仍,相互支持结亲网络配图乔玄生有两位出水芙蓉般美丽的女儿,皆有沉鱼落雁之容,姐妹俩儿都知书达礼,通音律,晓诗文,尤其女红一事更是名闻遐迩。后来乔家大姑娘(世称大乔)嫁给孙策,二姑娘(小乔)嫁给周瑜!东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

  • 绝世美女小乔在周瑜英年早逝后改嫁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小乔

    孙权准备攻打南郡,周瑜便和程普率兵前往南郡。到了南郡后,周瑜的军队和曹仁的军队隔江相对峙。但是,曹仁和周瑜都没有发动攻击,周瑜让甘宁先率兵占林夷陵。曹仁得知后,立马派遣了一支军队,前去包围甘宁的军队。甘宁派遣士兵前来向周瑜求救,周瑜听从吕蒙的建议,让凌统在后方把守,自己和吕蒙率兵前去拯救甘宁、周瑜军

  • 三国史上最有心计的少妇揭秘:东吴小乔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小乔

    大人使权,小人用术,男人谋略,女人用计,三国,因为这些缤至纷来的招术,而更加精彩和引人入胜,成为人人皆知的经典。只是,女人的计谋,最终成全了谁?都说女人心细如发,慎密的思虑必然能制定出完美的作战方案,譬如貂禅不费一枪一弹,就将英勇无敌的吕布和权力盖天的董卓同时拿下。网络配图但是,君不见,女人如此阐思

  • 曹操与大乔小乔有关系吗 他为何要建造铜雀台 ?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曹操

    我们都知道铜雀台,铜雀台是曹操建造的,传说,曹操久闻江东乔公有二女,于是发誓要得二乔,以享晚年。为此,曹操修建了铜雀台为锁二乔。那么,事实上真是如此吗?曹操为何要建造铜雀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此诗只是一种假设,东风终与周郎便,所以三国时期的大美女大乔小乔。并没有被曹操锁于铜雀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