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髦为什么要说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话?

曹髦为什么要说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44 更新时间:2024/2/14 22:39:19

说到司马昭,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

最能彰显司马昭嚣张气焰的事情,是司马昭任由自己的手下贾充让人击杀魏朝皇帝曹髦。曹髦的前任皇帝曹芳,也是被司马昭的哥哥司马师废除的,曹髦的皇位也是司马师扶上位的。所以可想而知,曹髦虽然作为皇帝,处境也非常被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个说法,就是曹髦说出来的。因此曹髦痛下决心想要拼死一搏,率领宫中侍卫奴仆,好好当地去杀司马昭。司马昭提前接到告密,派自己宠臣贾充,带人在宫门下拦住曹髦。

魏哀帝曹奂同东汉末代皇帝汉献帝刘协一样,也在一次隆重的朝典上“主动”宣布,自己甘愿效法古之圣贤、舜,把皇位让给贤臣,逊位隐退。司马炎仿效魏文帝曹丕受禅时的高超演技,假意再三推让,最后在诸臣的一再劝进下勉强接过象征皇权的玺綬,按捺住狂喜之心后,他宣布改国号晋,都洛阳,改年号泰始,是为晋武帝。曹魏名实俱亡。

从后人的传记来看,当时魏国的曹髦,成为皇帝以后,因为外有司马家族的南征北战,朝廷也被打理的井井有条,所以皇帝就不像个皇帝,贪图享乐去了。司马昭就有点急了,多次给皇帝说,虽然我在外面打仗,但是你是皇帝啊,要有个皇帝样,我们要配合好,这样魏国才会兴盛。皇帝说,我爷爷的爷爷就让你们司马家族来辅助我的,你不辅助我要你干啥。一来二次的把司马昭给惹毛了,直接派人刺杀了这个皇帝,另找个新的曹姓的皇帝来。

弑君篡位本就不是一个明智的做法,自古皇帝即位讲求名正言顺,司马昭杀死君王是怎样也说服不了天下人的。但他是嚣张狂妄的司马昭,颠倒黑白的功夫也是到家的,他以太后的名义对外抹黑曹髦,宣说皇帝曹髦性格暴躁,目无大臣,且赏罚不明,经常刁难功臣司马昭,还宣说是曹髦无理取闹要杀贾充,众人拦截不住,曹髦失足跌下车驾当场身亡。这一番说辞真是精心编造想要洗白自己,反正曹髦已经是一具尸体无法辩解,还不是司马昭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用一个奴才的命掩饰过去自己弑君的事实,再用自己的权势压制朝中的非议,最后迎燕王的儿子曹奂做傀儡皇帝,自己独掌大权,司马昭之心真的是野、狠、黑、脏。

标签: 司马昭曹魏

更多文章

  • 徐庶简介 三国谋士徐庶的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徐庶,徐庶简介

    徐庶(生卒年不详),字元直,原颍川郡(治今河南长葛市东)长社县人。三国时蜀汉人物,后归曹魏。徐庶本名福,寒门子弟,早年为人报仇,被同党救出后改名徐庶,求学于儒家学舍。后中州兵起,与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人为友。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曹操南下时因母

  • 徐庶有哪些轶事典故?分别有什么含义?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徐庶,轶事典故

    折节学问徐庶画像徐庶少年时喜欢练剑行侠仗义,后来为人报仇被官府抓,逃脱后改名换姓前往儒家的学舍去学习儒学。但是同舍的学生们都嫌弃徐庶先前做贼,凡事都不肯与徐庶一起。徐庶于是每天都起床的特别早,一个人打扫卫生,不管什么事都先问问别人的意见,认真学习儒学,渐渐的,徐庶对于儒家的经义学问都非常精通,而且还

  • 为什么关羽张飞最开始就认同徐庶而看不惯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备,诸葛亮,张飞,徐庶,关羽

    徐庶为人豪爽,谦虚有礼,虽是文人却没有文人的酸腐之气,傲气。还有一身好武艺,行侠仗义。由于看不惯当地的贪官为民除害犯了官司才隐姓埋名到处游历最后与刘备等人相遇。关张二人同样是看不惯当时的官场才和刘备起势的,从这点上看关张二人更加认定徐庶是同道中人,再加上徐庶的才学更是另二人钦佩不已。可以说二人对徐庶

  • 三国历史解密:徐庶投降曹操后鲜为人知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徐庶,曹操,结局,

    三国军师徐庶虽然在正史里并不是个主要人物,著名的三国志里也没有为其立传,但经过三国演义的艺术塑造后,徐庶在中国几乎成了一个家谕户晓的人物。而围绕在徐庶身边除了救母,还有一言不发,以及那乱了方寸的故事。《三国志》里介绍徐庶本是刘备的谋士,可是曹操却用计谋把徐庶的母亲骗到了曹营,把徐母当成人质。徐庶是有

  • 解密:三国著名谋士徐庶进曹营为何一言不发?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徐庶,三国,曹操,

    三国时期,天下大乱。英雄招纳人才,志士选择明主,这有点像现在某些单位进行的双向选择。好处在于,打破铁饭碗,有为者有位。很显然,徐庶徐元直就是一个很善于选择的人。但不幸的是,本想从此干一番大事业。却不料中途变故,改弦易张,搞得徐庶一身本领无法施展,徒令人空悲叹。想当年,徐庶先练武,后从文。杀人之后,流

  • 揭秘:三国史上徐庶离开曹营后的又去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徐庶

    徐庶作为三国前期为数不多的智者之一,在刘备王朝的建立过程中曾经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书中介绍,徐庶,颖川人,与曹操手下的谋士程昱为同乡(也正是这位同乡造成了徐庶此生的悲剧),少好游侠,善击剑,师从司马徽,因杀人避难,化名为单福,在新野遇到刘备,任为军师。徐庶投奔刘备的时候,正值刘备孤穷落拓之际,兵不

  • 徐庶的人生结局:徐庶为何最后投降了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徐庶,曹操

    三国军师徐庶虽然在正史里并不是个主要人物,著名的三国志里也没有为其立传,但经过三国演义的艺术塑造后,徐庶在中国几乎成了一个家谕户晓的人物。而围绕在徐庶身边除了救母,还有一言不发,以及那乱了方寸的故事。《三国志》里介绍徐庶本是刘备的谋士,可是曹操却用计谋把徐庶的母亲骗到了曹营,把徐母当成人质。徐庶是有

  • 三国谜案:谋臣徐庶为何不学关羽回到刘备的身边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徐庶,刘备

    如果今天要在中国人的心中给三国人物分一个阵营的话,那么估计会有不少人把徐庶当成汉臣,也就是刘备一边的。这徐庶本是寒门子弟,早年为人报仇,被同党救出后改名徐庶(之后魏国史书《魏略》中为徐庶作传时依旧采用了他的本名徐福),求学于儒家学舍。后中州兵起,与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人为

  • 徐庶在三国演义里最后的出场是在什么时候?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徐庶,曹操,三国演义

    徐庶在三国演义里最后的出场就是庞统的连环计里面,徐庶领兵离开赤壁后就再也没有出场。那么历史上徐庶最后的归宿如何?历史上徐庶其实并没有很大的功绩,如果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算是一件的话,其他的在正史上并没有记载。那么徐庶还有哪些轶事典故呢?徐庶原名徐福,字元直。早期的徐庶是一个行侠仗义的侠客,但被官府抓捕,

  • 三国徐庶有情有义告别刘备:泪沾襟送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徐庶

    先给大家看一首诗:“痛恨高贤不再逢,临歧泣别两情浓。片言却似春雷震,能使南阳起卧龙。”--罗贯中这首诗出自《三国演义》“元直走马荐诸葛”一回,小编从小就喜欢《三国》,感觉这一段演的真的不错,看着刘大耳那个苦逼逼的表情,当时也真想徐庶留下呀,朋友们有没有这种感受?当时,可见刘备对徐庶的依赖,比夫妻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