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昭为什么没有当皇帝呢 他明明已经杀了曹髦

司马昭为什么没有当皇帝呢 他明明已经杀了曹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706 更新时间:2024/2/14 15:38:36

司马昭为什么没有当皇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司马懿于嘉平三年(251年)死后,他的大儿子司马师掌握大权,继其父为魏大将军。嘉平六年,他废掉曹芳,立年幼的曹髦为皇帝,司马师权倾朝野,一切都是他说了算,曹髦成了傀儡皇帝。第二年,司马师病死,其弟司马昭继任为大将军,更加专横跋扈,阴谋篡夺魏国政权,逼着曹耄加封司马师为相国,封为晋公当时人很迷信,把蛇认为是龙,连皇帝也称自己是真龙天子。甘露元年(256年),有青龙见于轵县(今济源市轵城镇)井中。

第二年,又有青龙见于温县(今河南温县)井中。甘露三年,青龙黄龙又见于顿丘(今河南浚县北)、冠军(今河南邓州市西北)、阳夏(今河南太康)井中。甘露四年,又有黄龙见于宁陵(今河南宁陵县东南)井中。群臣表贺,以为祥瑞。这时曹髦已经长大,发现自己的处境不妙,就像被困在井里的龙,卷曲着身体,毫无自由,他想摆脱这种困境,恢复自由。于是曹髦答道:“这不是祥瑞的征兆。”众官员问为什么,曹髦说:“井里的龙,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是幽困之兆头。”于是便作《潜龙诗》一首,以表示自己的苦闷心情。

诗中写道:伤哉龙受困,不能跃深渊。上不飞天汉,下不见于田。蟠居于井底,鳅鳝舞其前藏牙伏爪甲,嗟我亦同然。司马昭看到这首诗,大发雷霆。甘露五年四月,司马昭带剑上殿,曹髦两眼一直看他,司马昭说:“看我干什么?”曹髦默然无语,群臣大呼说:“大将军功德巍巍,应封为晋公,加九锡。”曹髦低头不答,司马昭质问说:“我父兄三人,有大功于魏,今封晋公,有何不可?你写的《潜龙诗》把我比作泥鳅、黄鳝,是什么意思?”曹髦无话可答,吓得出了一身冷汗,只好封他为晋公曹髦看到司马昭如此蛮横无理,愤怒到了极点。

甘露五年(260年),他亲自召集大臣王沈、王经、王业等人入宫商量对策,并对他们说:“司马昭篡位之心,连走路的人都看得一清二楚,我不能坐在这里等着受废辱,今天与你们一起,去讨伐他。”说罢,就召集守卫皇宫的卫队三百多人,曹髦手持宝剑,立在车上,冲出宫门,去讨伐司马昭。司马昭的心腹贾充所率领的军队进行反击,当场将曹髦杀死。司马昭知道后假装大惊,并以头撞地,挤出几点眼泪,假哭一场,另立曹奂为傀儡皇帝,就此了事。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死后,他的儿子司马炎继其父为晋王。当年,在一切条件成熟之后,司马炎就废掉元帝曹奂,自己做起皇帝来,这就是历史上的晋武帝。

乐不思蜀

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派邓艾钟会等人分兵三路进攻蜀国,邓艾出奇计偷渡阴平(今甘肃文山县西),势如破竹,直逼成都(今四川成都市)魏军兵临城下,刘禅六神无主,蜀国君臣乱作一团。在刘禅召集的会议上,有的主张投吴,有的主张逃往南中(四川南部和云南一带),大臣谯周主张降魏,众说纷纭,刘禅也无计可施,最后决定降魏。刘禅命大臣张绍带着降书、玉玺向邓艾请降。刘禅之子刘谌怒气冲冲地哭谏说:“现在虽然形势危急,灾祸将至,如果君臣背城一战,共为国家而死,去见先帝,也比投降要好。”刘禅不听劝阻,决意投降。

邓艾接到降书,立即写书给刘禅,让刘禅下令姜维放下武器投降。姜维投降后,刘禅又让李虎把蜀国户口本送给邓艾,邓艾才率军入城。刘禅率领百官,双手捆在背上,向魏军跪下,车上装载着棺材,向邓艾投降。邓艾扶起刘禅,给他松绑,然后把棺材烧掉。邓艾拜刘禅为骠骑将军,让他仍住在宫内。就在这一天,刘谌来到昭烈庙(刘备庙,刘备死后谥为昭烈皇帝),面对刘备塑像,抱头痛哭之后,将妻儿杀死,然后自刎。当时人们见此情形,无不痛哭流涕。

咸熙元年(264年),刘禅举家东迁到魏国都城洛阳。刘禅在洛阳住了一段时间,见洛阳宫廷壮丽,街道宽阔,楼房鳞次栉比,市场繁荣,一切都比成都好。有一次,司马昭设宴招待刘禅,他命令迁到洛阳的蜀国人为刘禅演奏蜀国乐舞,在场的蜀国官员都触景生情,暗自流泪,独有刘禅欣喜异常,乐不可支。司马昭轻声对身边的大臣贾允说:“刘禅若有感情,怎么会到这种地步?即使是诸葛亮在世,也不会辅佐长久,更何况是姜维呢?”贾允笑着说:“他如果不是这样,晋公您怎么能战胜他呢?”过了一段时间,司马昭又见到刘禅,便问道:“安乐公很想蜀地吧?”刘禅直言不讳地说:“我在这里很快活,怎么会想蜀地呢。”原蜀国大臣郤正听到此事,求见刘禅,对他说:“上次晋公问你,陛下为什么说不想蜀地呢?

如果晋公再问你,你就哭着回答,说先人的陵墓在蜀地,所以心向西方,无时无刻不想蜀地,你还要闭上眼,装着痛苦思念的样子。这样,晋公一定会放你回去的过了不久,司马昭又问刘禅想不想蜀地,刘禅照葫芦画瓢,按郤正教给他的话作了回答,想哭又没有眼泪,只好闭上眼睛作痛苦状。司马昭一听,心里乐了,说:“听你这话的口气,怎么像郤正的话呢?”刘禅的内心被他猜透,不禁吃了一惊,便立即睁开双眼直瞪瞪地望着司马昭说:“就是郤正让我这样说的。”周围的人见此情形,都掩口而笑,笑他诚实得太可爱了西晋泰始七年(271年),刘禅在洛阳病死,结束了他极端昏愦的一生。

标签: 司马昭曹魏

更多文章

  • 司马昭之心人尽皆知!曹髦为什么不召见设计杀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曹髦

    司马昭之心人尽皆知!曹髦为什么不召见设计杀之?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如果想分析这个问题,我们要先了解曹髦和司马昭的身份。曹髦(公元241-260年),字彦士,谯(今安徽亳县)人,魏文帝曹丕之孙。是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第四代皇帝。司马昭(公元211-265年),字子上,河内温(今

  • 司马昭设想灭蜀三年后灭吴,为什么西晋建立15年才灭东吴?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司马昭

    司马昭设想灭蜀三年后灭吴,为什么西晋建立15年才灭东吴?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公元249年,通过发动高平陵之变,司马懿掌握曹魏大权,并把权力传给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司马氏以天下一统为己任,于公元263年出兵灭掉了蜀汉(名义上是魏军)。按照司马昭的设想,灭蜀三年后,即可顺长江东下,灭掉东吴。但是

  • 司马昭在曹魏有多大的权力?为什么司马昭敢为所欲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晋朝,司马昭

    司马昭在曹魏有多大的权力?为什么司马昭敢为所欲为?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歇后语表达的含义更多的是一种贬义,那也是因为司马昭想要夺权的野心实在太明显。其实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后,司马家就已经成为了曹魏的实际掌权人,只不过司马懿、司马师和司马昭都没

  • 司马昭杀了曹髦后是怎么善后 他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司马昭,曹髦

    司马昭杀了曹髦后是怎么善后的,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曹髦被杀,对于司马昭来说,是一件既高兴又棘手的事情。高兴的是,这个最大的威胁被剪除了,司马家族又朝皇位胜利挺进了一步。棘手的是,曹髦毕竟是皇帝,杀曹髦可是一件弑君的事情。处理不好,司马昭就成为乱臣贼子。虽说他

  • 司马昭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 他为何会放过刘禅呢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司马昭,刘禅

    司马昭心狠手辣为何会放过刘禅,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晓得,在后三国期间,魏国独大,蜀国和东吴皆不可与之“比拟”。而在这魏国之中,看似一派平和,实在却暗潮涌动。特别是在魏明帝曹睿亡故往后,太傅司马懿和上将军曹爽明枪暗箭,让魏

  • 司马昭为什么敢于杀害曹髦 杀了曹髦之后是如何善后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司马昭,曹髦

    司马昭杀死曹髦如何善后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要说起来这三国,大家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这魏蜀吴三个国家之间,纵横捭阖,以及顶级武将之间的交手了。而三国时期的结束,可以说是以晋朝取而代之而作为结尾的。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司马昭杀曹髦就成为了一个非常重

  • 司马昭杀死曹髦之后是怎么善后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司马昭,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司马昭杀死曹髦如何善后的?他本奉命行事,结局却有冤无处伸,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要说起来这三国,大家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这魏蜀吴三个国家之间,纵横捭阖,以及顶级武将之间的交手了。而三国时期的结束,可以说是以晋朝取而代之而作为结尾的。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司马昭杀曹髦就成为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历史上的司马昭有多嚣张?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司马昭,三国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司马昭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司马昭之心是什么心?是野心,是狠心,有多野,又有多狠,都是摆在明面上的,不然怎么叫“路人皆知”呢?不得不说,司马昭的胆大和狂妄确实有种前无古人的味道,心思之缜密,做事之狠绝,令人汗颜。东汉末年群雄争霸,魏蜀吴脱颖而出,

  • 司马昭为什么要杀嵇康?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司马昭,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嵇康没有对司马昭构成威胁,为什么司马昭还不放过他?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做人,得在轨道上走着。没有骨气难以立身,没有品行难以立德。历史上的名人大家,都用手中的笔书写历史的沉浮,描绘人生的喜乐,刻画沧海横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有人文笔精彩绝伦

  • 司马昭为什么要干掉手无缚鸡之力的嵇康?嵇康是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晋朝,嵇康

    司马昭为什么要干掉手无缚鸡之力的嵇康?嵇康是个怎么样的人?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做人,得在轨道上走着。没有骨气难以立身,没有品行难以立德。历史上的名人大家,都用手中的笔书写历史的沉浮,描绘人生的喜乐,刻画沧海横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有人文笔精彩绝伦,有人立意高远,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