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诸葛亮北伐的真实目标:清除内部异己李严

历史上诸葛亮北伐的真实目标:清除内部异己李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639 更新时间:2024/1/22 3:25:31

今日兴趣所致翻了翻三国方面的资料,发现诸葛亮一系列奇怪的北伐虽然没有为蜀国夺取到什么东西,但在清除内部异己方面倒是挺成功,甚至不仅仅在蜀国这一块成功。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诸葛家族。这是当时最著名的世家大族,在魏蜀吴三国均一度拥有很大的势力。

网络配图

在蜀国,其成员任托孤大臣之首,益州牧(看看蜀国的地盘,就知道这个职务的奥妙);在吴国,其成员任托孤大臣之首,荆州牧兼扬州牧(看看吴国的地盘,就知道这个职务的奥妙);在魏国的差一些,其成员任征东大将军,高平侯,邑三千五百户,假节都督扬州诸军事。显而易见,诸葛家族是通吃三国,无论三国中哪个统一中国,诸葛家族都是胜利者。这就注定了对于诸葛家族来说,三国谁胜谁负不重要,清除在三国各政权中的异己,提高家族成员在三国各政权中的地位才重要。在蜀国,对诸葛家族牵制最大的,就是另一个托孤大臣——李严

李严是蜀汉集团东州派的代表人物,公元223(章武三年),刘备病重,李严与诸葛亮一道受遗诏辅佐少主刘禅;以李严为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留下镇守永安,不易清除。而由于李严在益州东部有很深的势力,如果在当地清除,即使成功,也难以确保不会引发益州内战。于是北伐应运而生。公元226年,诸葛亮驻汉中。

网络配图

以即将北伐为由,要调李严率军镇守汉中。李严也不是傻子,一旦离开自己的地盘,到时能不能回永安就两说了,当然不肯服从。一来二去之后,诸葛亮也只能任由李严不来,也要先把北伐的火点起来了。公元228年,北伐正式开始。其详细过程不必累述,总之就是捅了一下马蜂窝然后被蛰了一下就跑路,魏蜀双方都没有太大的伤亡,但魏国也开始重视魏蜀这一线的战场了。但魏国似乎有些懦弱,被蜀国打了,也没打算第二年找回场子去报复。

公元229年,北伐又来了。其详细过程也不必累述,总之就是捅了一下马蜂窝然后还没被蛰了一下就跑路,魏蜀双方的伤亡更少。但这一次,终于成功激怒了魏国。一年来一次,你不烦我还烦。魏国托孤大臣曹真不愿坐等诸葛亮明年再来一次北伐,坚持要报复,要派大军攻蜀,于是就攻蜀了。公元230年,曹真亲率大军进攻蜀国。诸葛亮以抵御魏军大举进攻为由,时隔四年再次要调李严率军镇守汉中,李严就不得不来了。这下李严离开自己的地盘,搓扁搓圆就由诸葛亮说了算。公元231年,也就是李严率军镇守汉中的第二年,诸葛亮又来场北伐。当然了,这一次虽然没有消灭魏国的关中,但终于成功消灭了李严这只离山的老虎,清除了内部最大的异己,算是北伐的圆满成功。

网络配图

随着李严的完蛋,诸葛亮终于不再需要每年进行魏蜀双方都没有太大伤亡的北伐。于是,连北伐的幌子也懒得举了。本来公元228—231这四年,蜀军每年没事就北伐。等到李严完蛋后的第二年,也就是232年,他人以为诸葛亮会习惯性进行下一次北伐,但发现诸葛亮显然已经把每年没事就北伐的惯例忘掉了。直到公元234年吴国孙权北伐,诸葛亮才重拾北伐,为提高家族成员在吴国政权中的地位出一把力。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和李严同为顾命大臣 为何诸葛亮要废掉李严?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

    刘备临终托孤,分别委任诸葛亮和李严而人为顾命大臣,那么,诸葛亮为何要废掉李严呢?网络配图本该两人同心协力,共同辅助后主,而且,当时李严在外掌兵,对朝廷的事也不能施加强大影响。但是,为什么诸葛亮掌权后,很快就开始清算李严,打击李严,最后将其废为庶人?这里面的真相是什么?他到底怕什么?“李严要与诸葛亮平

  • 揭秘诸葛亮卑鄙篡权:废掉刘备托孤重臣李严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

    同年冬天,二次北伐开始,蜀军围陈仓,但是由于军粮耗尽再次无功而返。次年的建兴七年(229),三次北伐开始,诸葛亮遣大将陈式攻魏之武都、阴平。魏雍州刺史郭淮率军迎战,诸葛亮出建威,郭淮退军,亮取二郡。至此,后主诏诸葛亮复丞相职。然而这数次北伐中,依旧不见李严等一干东州和益州集团骨干人士的踪影,相信李严

  • 为什么刘备白帝城托孤,李严也是托孤大臣,他有什么能耐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白帝城托孤,李严

    相信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对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故事不陌生,临死前的刘备可谓是相当大度,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意思是说刘阿斗要是能行,就让诸葛亮全力辅佐,实在不行就取而代之,吓得诸葛亮赶紧跪地表忠诚道:“”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其实在刘备托孤之时

  • 刘备托孤为什么选择李严而不是大舅子吴懿?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

    李严和吴懿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两名重臣,两人都是蜀国东州派的头面人物,是刘备的左膀右臂,在蜀国有很大的影响力。公元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大败,退守永安,在白帝城托孤,托孤之人除了诸葛亮,还有一位李严。和李严相比,吴懿资历更深,在益州的影响力更大,而且还是皇亲国戚,是刘备的大舅哥,但刘备却选择了李严托

  • 第四次北伐时,李严为何要与诸葛亮作对?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诸葛亮,三国

    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魏,他让留守汉中的李严以骠骑将军的身份“留统府事”,并负责北伐过程中粮草辎重的督运。然而在诸葛亮击败司马懿不久后,李严竟派人来到诸葛亮跟前,称由于天降大雨,道路难行,粮草无法运到,希望诸葛亮就此撤退。由于没有粮草,无奈之下,诸葛亮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优势再也没办法转为胜势

  • 刘备白帝托孤,为何将兵权交给李严?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备,三国

    刘备在临终之间,让诸葛亮主管内政,李严统内外军事。分配主要军事任务诸葛主成都,李严镇永安,魏延扛汉中。从军事版图上看为三分之势,互为犄角,诸葛亮在成都威慑国内反贼,魏延在汉中威慑曹魏,李严在永安威慑孙吴,如果他们任何一方有非分之想,其余两方都可围而攻之。很明显,刘备的意图就是在分权。刘备托孤,让诸葛

  • 李严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为什么会得到诸葛亮的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严,诸葛亮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一回,发生在诸葛亮北伐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诸葛亮、李严和后主刘禅。原文如下:都护李严妄奏后主曰:“臣已办备军粮,行将运赴丞相军前,不知丞相何故忽然班师。”后主闻奏,即命尚书费祎入汉中见孔明,问班师之故。祎至汉中,宣后主之意。孔明大惊曰:“李严发书告急,说东吴

  • 刘备托孤为什么没有选择国舅吴懿?而是选择了李严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吴懿,三国

    你们知道刘备托孤为什么选李严,而不选国舅吴懿?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李严和吴懿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两名重臣,两人都是蜀国东州派的头面人物,是刘备的左膀右臂,在蜀国有很大的影响力。公元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大败,退守永安,在白帝城托孤,托孤之人除了诸葛亮,还有一位李严。和李严相比,吴懿资历更

  • 托孤大臣李严到底做了什么 他为何会被诸葛亮废弃呢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诸葛亮

    李严为何会被诸葛亮废弃?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231春,诸葛亮再一次出兵北伐,当时李严负责后方督运粮草。由于当时正逢阴雨连绵,粮草运输供应不上,于是李严就派遣了参军狐忠与督军成藩传话给诸葛亮,让诸葛亮撤军,在得知诸葛亮撤军后,李严却以诸葛亮延

  • 李严到底有什么本事呢 他为何能成为刘备的托孤大臣之一呢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刘备

    还不知道:刘备的托孤大臣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相信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对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故事不陌生,临死前的刘备可谓是相当大度,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意思是说刘阿斗要是能行,就让诸葛亮全力辅佐,实在不行就取而代之,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