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汉末年吕布帐下谋士陈宫的思想变化分以下四个阶段!

东汉末年吕布帐下谋士陈宫的思想变化分以下四个阶段!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126 更新时间:2024/2/11 21:28:01

三国演义里,袁术使用“疏不间亲”的计策的时候,陈宫推波助澜,鼓动吕布当夜就把女儿送到袁术那里去,我认为这是陈宫在害吕布。很多人谈了对这事的看法,我总结了一下,大家的意见主要是两方面。第一种意见认为在当时的条件下,吕布联合袁术是正确的选择,陈宫的做法是为吕布着想,是好意;第二种意见认为陈宫也是人,不是神,这么做是一时糊涂或者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总之,没有人认为陈宫从主观上没有有害吕布的想法。我在和大家讨论的同时,又再看三国演义中有关陈宫的几个章回,现在就这个问题再向各位请教。

陈宫

陈宫这人,从小说中第一次出现,到他被杀,他的思想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的。他的思想变化,我认为,我觉得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捉放曹以前,我把这陈宫这阶段的思想称为“好人、坏人”阶段

中牟县陈宫捉住曹操以前,他见、历了十常侍、何进、董卓等人对汉帝的左右和蹂躏,盼望世间出一个救世主,来拯救汉家江山。捉住了曹操后,曹在公堂上:“吾祖宗世食汉禄,若不思报国,与禽兽何异?吾屈身事卓者,欲乘间图之,为国除害耳。。。。”“吾将归乡里,发矫诏,召天下诸侯兴兵共诛董卓:吾之愿也。”这时候,陈宫被曹操的慷慨陈词所骗,“吾姓陈,名宫,字公台。老母妻子,皆在东郡。今感公忠义,愿弃一官,从公而逃。”这里陈宫所说的“忠”,我认为是对朝廷的忠、对汉家的忠。直到曹操杀了吕伯奢,尤其是曹操说了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后,陈宫后悔了,陈宫寻思:“我将谓曹操是好人,弃官跟他;原来是个狼心之徒!今日留之,必为后患。”“好人”,陈宫原来把曹操看成了好人,才弃官跟随他逃跑。所以我认为,这时候陈宫的思想,还停留在世间人分好人和坏人的阶段。

第二阶段:是认可“英雄并起”阶段

陈宫离开曹操后,演义里虽然没有具体说明他的经历,但可以推测出,他肯定是颠沛流离,看到了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孙坚打刘表、袁绍打公孙瓒李傕郭汜交兵、曹操逐渐扫平山东等等一系列的战事,认识到,现在天下已经大乱,没有好人坏人之分、是个有枪就是王的年代,所以才有了他对张邈那番““今天下分崩,英雄并起;君以千里之众,而反受制于人,不亦鄙乎!”的进言。

第三阶段是:“我是否可以为王呢”

演义里,陈宫为张邈、吕布共献计19次,计策正确13次、错误4次、不对不错1次,不好分对错一次(就是疏不间亲那次),特别是前期,陈宫献计,几乎全是正确的。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他辅佐的吕布有勇无谋情况下,陈宫会不会产生“我是否可以自己称王”想法呢?我认为是完全可能的。这时候,已经不分好坏人了,无论是曹操、袁绍、袁术、孙策得等这些人,甚至是刘备,朝廷、汉帝不过是他们攻打别人或者命令别人的工具了,“忠”的对象几乎是不存在了,所以陈宫有这想法,应该是一点都不奇怪的。

陈宫

第四阶段是理想破灭阶段

经过疏不间亲、特别是后来他又建议吕布以陈珪父子的头来退袁术的兵,后被陈登说反了韩暹、杨奉两人,杀退了袁术这件事之后,陈宫基本失去了吕布的信任,甚至后来,吕布甚至都“怒叱”他了。加之后来被曹操捉住,理想完全破灭,所以白门楼伸颈就刑。

前面所说这些,很大程度上是我的猜测。尤其是第三、第四,那可以说完全是我小人之心。

但如果这些假设成立,那么陈宫鼓动吕布把女儿送到袁术那里,就是包藏祸心,就说的通了。请看:次日,陈宫竟往馆驿内拜望韩胤。宫乃叱退左右,对胤曰:“谁献此计,教袁公与奉先联姻?意在取刘玄德之头乎?”(你们这件事已经被我识破了)胤失惊,起谢曰:“乞公台勿泄!”宫曰:“吾自不泄(我是不会泄露的),只恐其事若迟,必被他人识破,事将中变(开始买好)。”胤曰:“然则奈何?”愿公教之。”宫曰:“吾见奉先,使其即日送女就亲,何如?(我帮你们把事办成,怎么样?)”胤大喜,称谢曰:“若如此,袁公感佩明德不浅矣(替袁术许愿了)!”宫遂辞别韩胤(目的达到,走人。去替你们办事了)。

再有,他建议吕布陈登父子退袁术之兵这件事。也是疑点。按说这时候,陈宫并不知道陈登父子对吕布不忠,他和陈父子之间,只是为了在主人面前争宠,但大敌当前,不想办法退敌,却趁机除掉对手,这是什么行为?

那么下一个问题就是,假如陈宫害吕布成功,吕布成了袁术的爪牙,他自己就能成王了吗?

这个问题就要看陈宫对袁术怎么看了。曹操评价袁术是: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这话虽然有曹吹牛的成分,但曹操认为袁术不成气候这点,是肯定的。那么陈宫陈宫对袁术怎么看呢?相信他从袁术不讲信誉这点上,也会认为袁术不是个什么了不得的人物,所以陈宫会不会按照先易后难的思路,先想办法干掉吕布,取得袁术的信任,然后逐渐取代袁术呢?

标签: 陈宫

更多文章

  • 三国鼎立,为何陈宫一定选了吕布,而不是孙权和刘备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陈宫

    三国鼎立,为何陈宫一定选了吕布,而不是孙权和刘备呢?其实陈宫反曹操,反吕布,就是个小人,他谁都看不惯。陈宫背叛曹操关键的问题还是曹操开始打压兖州的氏族。而陈宫作为兖州最初支持曹操的氏族,没有得到特权,同时觉得曹操可能会打压自己。三国时代的人都是家、国、天下的思想,最重要的就是家族的利益。所以,依附谁

  • 陈宫为何会选择吕布,三国之中明明人才众多比吕布厉害的还有很多才是。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吕布,陈宫,

    陈宫,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士,是三国里数得着的杰出人物。陈宫最初跟随曹操,和曹操是至交好友。早年陈宫曾救过曹操,为了曹操不惜放弃官位和曹操亡命天涯。曹操起家时,陈宫没少给他出谋划策,他为曹操的崛起出了不小的力。不过由于利益冲突以及陈宫看不惯曹操为人,所以两人最终分道扬镳。当时天下枭雄多如牛毛,但陈

  • ​兖州之战,吕布陈宫为何会失败?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吕布,汉朝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秋,兖州政变失败。吕布、张邈、陈宫的强强三人行成了踉跄三人行。“这世界有太多不如意,但你的生活还是要继续。”哥儿仨啥也不说了,只能打掉牙往肚子里咽,一边跑一边为下一步谋划。他们并没有死心,起码张超和张氏宗族还在壅丘,即使不能抢回兖州,也要抢回家眷。这些需要兵力援救,需要实力殿

  • 陈宫为何不跟随刘备 而是死心塌地的跟着吕布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陈宫,吕布

    还不知道:陈宫为何死心塌地的跟着吕布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前期各位诸侯都想要趁乱争夺地盘,当时有不少谋士也都选择了要效忠的人,其中曹操的实力最大,他麾下的谋士武将自然也不少。其次便是吕布,别看他屡次叛主,由于其武功高超,愿意追随他的人还不少。吕布手下有

  • 陈宫是怎么差点坑死曹操的 为何死后曹操还帮他养母呢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陈宫,曹操

    陈宫是怎么差点坑死曹操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陈宫在演义之中是三国初期非常重要的一个谋士,曹操对陈宫非常信任,在他出兵讨伐徐州牧陶谦的时候,还让陈宫带兵给自己看守后方。但是曹操出兵之后,陈宫立即就发动了政变,控制了东郡,并且投降了吕布,差点就把

  • 曹操杀了陈宫为什么还要帮他养一家老小 难道不怕陈宫的儿子报仇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操,陈宫

    曹操杀了陈宫为什么还要帮他养一家老小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陈宫最早接触的是曹操,事情是这样的,当时的黑山黄巾军于毒、白绕、眭固等部攻打魏郡得袁绍大本营,同时另外一支攻打东郡,而东郡太守王肱是兖州刺史刘岱任命的,打不过黑山黄巾军,最后是曹操带兵前来攻

  • 陈宫为什么会选择勇武的吕布 而不是刘备作为主公呢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陈宫,吕布

    还不知道:陈宫为什么要投靠吕布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东汉末年的著名军事家、诗人曹操写下这首《短歌行》时足见其内心对人才的渴望和对贤士的珍爱。可是曾经有一个谋士在曹操的麾下,

  • 陈宫离开曹操之后怎么跟了吕布?为什么不选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刘备,陈宫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三国谋士陈宫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良禽择木而栖,自古以来很多人都认为,一个优秀的谋士,在选择自己的主公的时候,一定是要选择一个有能力的人,这个人不仅要自身优秀,而且还要懂得识人,知人善用,这样自己在他手下办事才会有干劲,会有未来。可是汉末三国时期,谋士陈宫也可

  • 陈宫投奔刘备比现在好过 陈宫为什么偏偏选择投奔吕布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陈宫,吕布

    很多人都不了解陈宫投奔吕布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在东汉末年那个战火不断的时代,社会发展能力低下,技术水平没有提高,要想从战争中拼杀取胜,在于兵力的较量,其实就是人们智慧的比拼,谁的人才多更占优势,谁就能取胜。可是陈宫这次选择的主公不是别人,而是大家公认只有匹夫之勇的吕布。按理

  • 三国演义中的英雄,陈宫在历史上也是如此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陈宫,三国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陈宫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如果不是三国演义,真没有多少人知道陈宫这个人,陈宫在三国演义中,被刻画成一个足智多谋、慷慨重义的英雄,在三国演义中,陈宫因为曹操行刺董卓的壮举,甘愿放弃官职、地位与曹操一同举大义、创事业,却因为发现曹操的狠毒,滥杀吕伯奢一家,而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