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三国孙皓是因为什么由明君变成疯子

揭秘三国孙皓是因为什么由明君变成疯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326 更新时间:2024/1/21 12:05:51

三国孙皓,肯定是三国时期的人物,单看这姓氏,便能看出其中一二的玄机,在三国之中,孙属于大姓,如无意外他必归属于吴国,经查阅史记后,更加印证了孙皓之身份。

三国孙皓

孙皓,三国时代吴国人,身份尊贵无比,乃是吴国的第四代君主,其祖父便是大名鼎鼎于三国的孙权,他的君主之位来之不易,其父孙和本是太子后因种种缘故被废,后立孙皓的叔父孙休为太子,孙权逝世后,叔父孙休继位。这样看来,孙皓的君主之位并不是子承父业,而是得自于其叔父孙休了。当时的孙休其实已经有了自己的子嗣,只是稚子年幼,尚未长大成人,而当时时局实在是太过于动荡,蜀国已被魏国吞并,吴国自身已成为风雨飘摇中的一小舟,无外力可以支援和依靠。众大臣们鉴于当时情势,联名奏请君主孙休,改立继承人,将子改为侄,正是在众大臣的群体谏言声中,孙皓意外的登上了太子之位,而后顺利的继承了吴国的君主之位,成为第四代君主。

孙皓的一生既是荣耀的也是可悲的,荣耀因其地位,可悲也因其地位。他的可悲在于他治理朝政的不专一,在于他不能持之以恒,在于他的反复无常,在于他的暴虐荒诞,吴国前期的治理均毁于他一人之手,当然他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他成为了吴国的末代君主,与蜀国一样,最终被曹操给吞并,俯首称臣,过着仰人鼻息的日子,最终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二岁。

孙皓由明君变成了疯子

历史上关于吴国最后一位皇帝孙皓的记录,让人十分费解,观其前后性格,简直就是天壤之别,是什么让一位好的君主变成了疯子呢?

发狂后的孙皓

孙皓从其叔父手中接过君主之位时,正值刚行完弱冠之礼,长大成人之际,年龄为二十二岁。一个人的一生随着年龄的变化,性格是会有一定变化的,接下来就分别来看看各个年龄层次的主要性格体现,希望从中找寻到一定的规律,可以归纳出孙皓性情大变之原因。

一个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学习期、创业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时期。那么这四个时期的年龄划分,可以以弱冠之年,而立之年,不惑之年进行划分。也就是说第一个时期,学习期是一个人的弱冠之年前,那时候主要以学习为主,心无旁骛。第二个时期,创业期是一个人的而立之年来衡量的,而立之年以前,正值是抱负施展之时,初生牛犊,不怕吃苦不怕劳累,只希望完成给自己设定下的目标。而立之年后,人就会变得懒散堕落,贪图享乐。当一个人到了不惑之年,那么也就将所有看淡了看开了,心中的执念也就慢慢消散了。

孙皓的性格转变正好是介于而立之年这样的一个时间段,三十岁前的孙皓希望达成自己的抱负,治理好吴国,所以他努力的去成为一个好的君主,仁爱、明智、赏罚分明,处处都彰显出一个明君的行为作风。

但当孙皓过了而立之年后,便开始觉得治国不过如此,没有新奇感开始觉得枯燥无味,便希望猎奇享乐,性格开始变得暴虐,冷血,无情,残酷。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孙皓性格发生巨大转变,从而使得吴国提前亡了国。

孙皓怎么死的

吴国末代君主孙皓的死因究竟为何?在他的死因背后我们能吸取怎样的教训?可以说,孙皓死于魏国的强大攻势,但更多应该归咎于他的狂妄自满。

孙皓上朝

首先,孙皓继位,成为吴国的第四代君主,此时晋国的君主是司马炎,当司马炎刚刚继位之时,蜀国已然被灭,晋国朝中对吴国的态度分为了两派,一派主张出兵消灭吴国,完成一统之大业,、而另一派则主张暂不攻吴,因为百姓们在晋国与蜀国的战争中消耗过于严重,现在要给晋国一定的时间修养生息,以便于更好的消灭吴国。这两种意见的相互僵持,使得吴国得以多存活了十来年,而在晋国休整完毕后,便大举攻伐吴国,吴国不敌,其国君孙皓主动请降,作为俘虏回到晋国。

但实际上,孙皓的死更多源于自己的暴政。年轻时的孙皓也曾是怀有一腔治国抱负和理想的有为青年,在孙皓的当政前期,国家被他治理的也是井然有序的,能广纳百姓的建议,修养生息,减少税制,让百姓们过上较为清闲的生活,并且每逢天灾,孙皓能及时命令下属官员发放粮食,减少百姓们因病而死的人数。长期安逸成功的日子让孙皓性情大变,变得奢华荒淫,变得残酷冷血,变得自负骄傲。在他之下,忠臣们纷纷自危,要么叛逃出走,要么被孙皓用酷刑杀死。所以当晋国袭击时,吴国毫无还手之力,只能亡国。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孙皓被俘虏,最终病死。

标签: 孙皓

更多文章

  • 孙皓怎么从一位不错的君主变成了疯子呢?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孙皓

    三国孙皓,肯定是三国时期的人物,单看这姓氏,便能看出其中一二的玄机,在三国之中,孙属于大姓,如无意外他必归属于吴国,经查阅史记后,更加印证了孙皓之身份。孙皓,三国时代吴国人,身份尊贵无比,乃是吴国的第四代君主,其祖父便是大名鼎鼎于三国的孙权,他的君主之位来之不易,其父孙和本是太子后因种种缘故被废,后

  • 东吴末代皇帝孙皓何以从明主沦为昏君?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孙皓

    孙皓(公元242—284年),是孙权被废皇太子即三子孙和的长子,也是三国东吴的最后一位皇帝。他是孙权的孙子,孙和的儿子,公元264-280年在位。虽然他的前任孙休已经有儿子,但孙休去世时这个儿子十分年幼。群臣鉴于蜀汉之亡,认为主少国危,想立一个较年长的君主,所以作为废太子孙和的长子孙皓便被拥立继位。

  • 东吴暴君孙皓泯灭人性竟把大臣脑袋当球踢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东吴暴君孙皓

    孙皓是东吴的一位暴君,暴君本来并非暴君,之所以会成为暴君,和身边众人的长期呵护是分不开。不过这里我们不讨论孙皓成为暴君的原因,就单讲一个叫做王蕃的东吴名士的坎坷人生,就可以知道孙皓为什么被称为暴君了。王蕃的列传王蕃本是一文艺青年,码字功夫高超,不但会做诗词歌赋,对学术也颇为懂行。东汉的科学大佬张衡曾

  • 揭秘东吴暴君孙皓为何会对司马炎口出狂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孙皓

    三国孙皓,肯定是三国时期的人物,单看这姓氏,便能看出其中一二的玄机,在三国之中,孙属于大姓,如无意外他必归属于吴国,经查阅史记后,更加印证了孙皓之身份。孙皓,三国时代吴国人,身份尊贵无比,乃是吴国的第四代君主,其祖父便是大名鼎鼎于三国的孙权,他的君主之位来之不易,其父孙和本是太子后因种种缘故被废,后

  • 揭秘三国残暴亡国之君孙皓:杀人手法多如牛毛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孙皓

    孙皓乃孙权的孙子、孙和的儿子。孙权百年之后,幼子孙亮即位,当了六年皇帝被废黜了。孙权的另一个二子孙休登基,不过六年之后也逝世了。当时孙休的儿子都太小了,难以继承皇位。在当时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等听到孙和的儿子孙皓做事果断,是个君主之才,于是推荐他做了东吴的第四任皇帝。开启了一段不一样的东吴历史!在

  • 孙皓为何敢对司马炎口出狂言?孙皓何来的底气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孙皓

    孙皓是东吴的最后一位国君,在位之间做了许多坏事,东吴最后只能选择投降。孙皓和太子把泥巴涂了自己一头一脸,双手绑在背后,到洛阳的东门,跪求晋朝皇帝司马炎的召见。司马炎派出使者解开两人的绳索,亲自出大殿迎接,正式接受孙皓的投降。一套繁琐的仪式结束之后,孙皓登上大殿,拜见司马炎。网络配图司马炎指着大殿上的

  • 三国残暴亡国之君孙皓:杀人手法多如牛毛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孙皓

    孙皓乃孙权的孙子、孙和的儿子。孙权百年之后,幼子孙亮即位,当了六年皇帝被废黜了。孙权的另一个二子孙休登基,不过六年之后也逝世了。当时孙休的儿子都太小了,难以继承皇位。三国孙皓在当时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等听到孙和的儿子孙皓做事果断,是个君主之才,于是推荐他做了东吴的第四任皇帝。开启了一段不一样的东吴

  • 嗜杀的东吴皇帝孙皓:他是如何杀人不眨眼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皇帝

    司马炎风风火火的带领西晋王朝奔向小康生活,然而江南的孙氏朝廷却日渐的衰落下去。就在蜀汉灭亡的第二年,也就是司马炎建国的头一年(公元264年),吴国的第三任皇帝孙休英年早逝,享年三十岁。国不可一日无君,吴国上下当前的计划就是马上迎立新皇帝,但是孙休的儿子年幼,吴国丞相濮阳兴与孙休宠臣张布担心难以支撑大

  • 东吴皇帝孙皓:嗜杀成性 杀人不眨眼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孙皓

    司马炎风风火火的带领西晋王朝奔向小康生活,然而江南的孙氏朝廷却日渐的衰落下去。就在蜀汉灭亡的第二年,也就是司马炎建国的头一年(公元264年),吴国的第三任皇帝孙休英年早逝,享年三十岁。国不可一日无君,吴国上下当前的计划就是马上迎立新皇帝,但是孙休的儿子年幼,吴国丞相濮阳兴与孙休宠臣张布担心难以支撑大

  • 孙皓为何敢对司马炎口出狂言?孙皓哪来的底气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孙皓

    孙皓是东吴的最后一位国君,在位之间做了许多坏事,东吴最后只能选择投降。孙皓和太子把泥巴涂了自己一头一脸,双手绑在背后,到洛阳的东门,跪求晋朝皇帝司马炎的召见。司马炎派出使者解开两人的绳索,亲自出大殿迎接,正式接受孙皓的投降。一套繁琐的仪式结束之后,孙皓登上大殿,拜见司马炎。网络配图司马炎指着大殿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