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让汉光武帝刘秀专情一生的阴丽华到底有何魅力

让汉光武帝刘秀专情一生的阴丽华到底有何魅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011 更新时间:2024/4/1 15:05:58

刘秀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用情比较专一的帝王之一,他是一个值得女人终身托付的好男人,他一生最重要的两个女人是阴丽华郭圣通。但刘秀并不是把心分成两半,一半给阴丽华,一半给郭圣通。无论是白衣飘飘的少年,还是绿林好汉山大王,还是九五之尊的光武大帝,刘秀对阴丽华的爱始终如一。而与郭圣通的结合则是历史强加给他的一场政治婚姻,在爱情上,郭圣通是个可怜的女人,但是她又是中国被废的后妃群中最幸运的一个,她是唯一一个没有被打入冷宫的废后,不但如此,刘秀对她的家人也都善待,而她本人也过着自由、富足、安稳的生活。

无忧无虑的少年郎

少年时的刘秀,谁也看不出他将来会是一个皇帝,包括那些自称十拿九稳的算命先生。算命先生说,刘秀最多只不过是个侯爵,而他的哥哥却有着帝王相,但事实却恰恰相反。

这也不能全怪算命先生,少年时的刘秀确实胸无大志,是一个喜欢在田间戏耍的顽童,而他的哥哥刘却喜欢读儒家经典,研习兵书,还广交朋友,常常口出狂言,与少年刘秀形成鲜明的对比。

虽然有着尊贵的皇室血统,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但到了他这一代,已经和普通老百姓没啥区别,他的父亲刘钦只是个南顿令而已。这使得我们的刘秀从小就没有什么架子,是一个温柔、善良、很有亲和力的少年郎,常常和他的奴仆打成一片,不分彼此。这或许为刘秀日后能够获得群众的拥护打下了基础。

没有任何一点迹象可以看出刘秀有皇帝命,除了他的出生略带传奇色彩之外。据说,他的父亲刘钦和母亲樊娴都于公元前6年生下了他,那一年,方圆百里任何一家的收成都比不上刘家,刘家的田地还出现了一茎九穗的现象。

刘钦对这个时候出生的刘秀非常疼爱,兴奋地为他取名为“秀”,意思就是庄稼出好穗。

虽然刘家已经不再是什么宗室成员,但刘秀的家境在当地还是数一数二的。父亲好歹是一个县令,母亲呢,还是当地巨富的女儿,父亲和母亲的感情也非常好,所以少年时的刘秀不愁吃不愁穿,过年还有新衣服和压岁钱。

刘秀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刘秀有两个哥哥,刘、刘仲,还有两个姐姐,刘黄、刘元和一个妹妹刘伯姬。

大家庭和睦、团结、热闹,生活在这样的大家庭里,刘秀的童年是快乐幸福的。

与哥哥姐姐们不同的是,哥哥姐姐们骨子里仍脱不了贵族的傲气,总以宗室成员自居,看不起下人。而少年刘秀常常忽略自己是主人的身份,与奴仆们一起在田间里劳作,从不轻视他们。哥哥笑话他没有出息,以后一辈子是个庄稼汉。

少年时的刘秀心地非常好,有一件小事可以说明。一个过路的乞丐向刘家讨口水喝。当时父母不在家,兄弟姐妹几个在院子里玩耍。乞丐走到哥哥身边,哥哥向乞丐唾了一口,叫他滚开。乞丐走到姐姐身边,姐姐虽然没有向乞丐吐口水,但却捂着鼻子跑开了,边跑边说,脏死了,臭死了。

乞丐最后走到刘秀身边,刘秀拍拍手上的泥土,跑到屋里,舀了满满一瓢水给乞丐。

乞丐喝完了,刚要走,刘秀说,等等。

乞丐纳闷,还会有什么事情呢?

一会儿,刘秀出来了,手里多了两个香喷喷的烧饼,而这两个烧饼是他的午餐。

乞丐感激涕零,接过烧饼的手直哆嗦,他还从来没有遇到这么懂事这么好心肠的孩童。乞丐送给刘秀最后一句话是,他将来一定大富大贵。

乞丐走后,哥哥姐姐都说刘秀傻帽,把烧饼给了乞丐,你自己吃什么?

刘秀只是笑笑,并不作答。他的笑,是那么天真。

很快,刘秀长大了,长成了一个翩翩少年。

公元8年,天下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件大事让刘家上下痛心疾首兼义愤填膺:王莽建立了自己的新王朝。

从大的方面来说,这是刘氏家族的奇耻大辱;从小的方面来说,刘氏子孙失去了富贵的特权,很快沦为普通老百姓。刘秀一家也跟着遭了殃,这时候,刘秀的父亲已经去世,他跟他的两个哥哥寄居在叔叔刘良家里。

这时候刘秀十四岁。十四岁,放到现在,还是一个孩子,祖国的花朵,但在古代已经是一个小大人了。

十四岁的刘秀陷入窘迫的生活当中。但他的心态非常好,这是他长年累月与下人待在一起的结果,对于改朝换代的变故,他并不觉得有多大的失落。而他的哥哥刘却不同了,对王莽的篡汉表现出极大的愤慨和鄙夷,常常在家抱怨,并扬言要匡复汉室。

此时的刘秀虽然还没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在环境的影响下,在哥哥的熏陶下,他的心境开始慢慢转变,他明白必须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了,不能再是以前那个无忧无虑、醉心于田园的“庄稼汉”了。

于是在刘秀二十岁那年,他选择了去长安读书。在长安的太学他用心攻读,同时不忘结交豪侠。几年后,刘秀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匡复汉室虽然还不是他的远大目标,但是要成就一番事业已经成了他的心愿。只是这番事业具体是什么,他还没有详细目标。但后来与他一起打天下的好友就是这时候结交的。

标签: 光武帝刘秀阴丽华

更多文章

  • 光武帝刘秀的皇后是谁?东汉刘秀和阴丽华的情史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东汉光武帝刘秀,刘秀的皇后,光武帝刘秀

    导读:汉光武帝刘秀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用情比较专一的帝王之一,他是一个值得女人终身托付的好男人,他一生最重要的两个女人是阴丽华和郭圣通。但刘秀并不是把心分成两半,一半给阴丽华,一半给郭圣通。无论是白衣飘飘的少年,还是绿林好汉山大王,还是九五之尊的光武大帝,刘秀对阴丽华的爱始终如一。而与郭圣通的结合

  • 孔子和孔融有什么关系?孔融是孔子的后代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孔子,孔融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孔融是东汉文学家,鲁国人,字文举,家学渊源,孔融是东汉末年一代名儒,继蔡邕为文章宗师,亦擅诗歌。魏文帝曹丕悬赏征募他的文章,誉为建安七子之首,那么孔子和孔融二人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孔融是孔子的后人吗?《世说新语·言语》中:孔

  • 孔融是孔子的后代吗?孔子的二十世孙孔融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孔子,孔子后代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孔融是东汉文学家,鲁国人,字文举,家学渊源,孔融是东汉末年一代名儒,继蔡邕为文章宗师,亦擅诗歌。魏文帝曹丕悬赏征募他的文章,誉为建安七子之首,那么孔子和孔融二人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孔融是孔子的后人吗?《世说新语·言语》中:孔

  • 孔融简介 东汉大文学家建安七子之首孔融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孔融,东汉,汉朝人物

    孔融,153年生,字文举,孔子二十世孙,孔宙之子,孔褒之弟,山东曲阜人。父亲孔宙,做过太山都尉。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

  • 历史上陈阿娇是什么时候死的?陈阿娇死时多少岁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陈阿娇,死因

    历史上陈阿娇是怎么死的?死时多少岁? 陈皇后,生卒年均不详。汉武帝刘彻第一任皇后,原籍安徽天长。陈皇后的名字在史书中没有记载,因志怪小说《汉武故事》称其名为阿娇,故后人称其为陈阿娇或陈娇。陈皇后出身贵族,其曾祖父是汉初堂邑侯、楚元王丞相陈婴,其父是世袭堂邑侯陈午,其母是馆陶长公主刘嫖,列侯之女配天子

  • 金屋藏娇——汉武帝第一任妻子陈阿娇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金屋藏娇,汉武帝,陈阿娇

    陈皇后,汉武帝刘彻的第一任皇后。陈皇后的出身较为高贵,是西汉帝室的贵胄,汉文帝刘恒是陈皇后的外公,汉孝文皇后窦氏是她的外婆,汉景帝刘启是她的舅舅。在争夺帝位的时候,汉景帝按照“立长”的传统立刘荣为太子,馆陶刘嫖希望自己的女儿陈阿娇可以成为汉朝皇后,但是遭到刘荣生母的无理反对,于是馆陶公主一心想废太子

  • 汉武帝陈皇后简介 汉武帝第一任皇后陈阿娇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汉武帝陈皇后,汉朝皇后,陈阿娇

    金屋藏娇——汉武帝第一任妻子陈阿娇导读:一部《大汉天子》给我们大致还原了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一个大家熟知的成语金屋藏娇就是指汉武帝的第一任妻子——陈阿娇。这是一位怎样的女子呢?陈皇后,汉武帝刘彻的第一任皇后。陈皇后的出身较为高贵,是西汉帝室的贵胄,汉文帝刘恒是陈皇后的外公,汉孝文皇后窦氏是她的外婆,汉

  • 司马相如简介 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司马相如,汉朝,西汉大辞赋家

    司马相如(约前179年—前127年),字长卿,蜀郡(今四川省)成都人。西汉大辞赋家。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他与卓文君的私奔也广为流传。司马相如少年时喜爱读书与剑术,崇敬战国蔺相如,遂改名相如。汉景帝时,武骑常侍。景帝不好辞赋,梁孝王刘

  • 西汉卓文君是谁?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卓文君,司马相如

    卓文君,汉代才女,西汉临邛(属今四川邛崃)人,卓文君她貌美有才气,善鼓琴,家中富贵。她是汉临邛大富商卓王孙女,好音律,新寡家居。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可说是家喻户晓。司马相如过饮于卓氏,以琴心挑之,文君夜奔相如,同驰归成都。因家贫,复回临邛,尽卖其车骑,置酒舍卖酒。相如身穿犊鼻裈,与奴婢杂作﹑涤器于

  • 卓文君简介 西汉时期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卓文君,汉朝,西汉才女

    卓文君,西汉临邛(属今四川邛崃)人,汉代才女,她貌美有才气,善鼓琴,家中富贵。她是汉临邛大富商卓王孙女,好(hào)音律,新寡家居。司马相如过饮于卓氏,以琴心挑之,文君夜奔相如,同驰归成都。因家贫,复回临邛,尽卖其车骑,置酒舍卖酒。相如身穿犊鼻裈,与奴婢杂作﹑涤器于市中,而使文君当垆。卓王孙深以为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