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干政60余载如何丢掉汉室?

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干政60余载如何丢掉汉室?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454 更新时间:2023/12/19 14:11:30

王政君是历汉朝四世的太皇太后,也是历史上最长寿命的皇后,享年84岁。而她的“政治年龄”可与她的寿命并驾齐驱。享国60余载,谁曾想到她曾经是一个多次克夫的“天杀星”呢?

贵不可言

在明清以及之后的时代,一个女人如果订亲之后,还没过门,未婚夫就死了,通常,人们会劝她从此不必再出嫁,运气好点的让她守寡,也就是为那个名义上的未婚夫守寡终身,运气坏一点的则还会被别人岐视,骂为“克夫”。如果想再次嫁人,则身价贬了许多,大抵只能做小老婆或者嫁给娶不起亲的市井走卒。如果她再一次许配亲事,男方又来个暴病死亡,那这位姑娘估计会被人骂作“天杀星”“白虎星”之类的,就差有人手持刀绳要她的命。

但是如果在汉代,有谁家的姑娘遇上这种事,订了亲然后未婚夫忽然死亡,而且还不止死一个,那么就会有某些相士高人上门祝贺她父亲:“恭喜老爷啊,你家出贵人了,你家姑娘贵不可言,是普通人无法承受的好命啊!将来你家一定连鸡犬都可以飞升了!”

王政君的父亲王禁就被人这么恭喜过。王禁年轻时在长安读过书,也当过一阵廷尉史的小官。王禁虽然官不大,但姨太太娶了好几个,生有四女八男。王政君在女孩中是老二,八个兄弟,王凤、王曼、王谭、王崇、王商、王立、王根、王逢,他们中不少人后来都因为王政君的裙带关系当了大官,对于西汉末年的政治风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中王曼死得早,但他的儿子王莽,一直做到了皇帝。

王政君是正夫人李氏所生。据说李氏当初怀着王政君的时候,梦见一轮明月入怀,这可是生贵女的好兆头。后来果然生下了王政君这个大富大贵的宝贝千金。

王政君少女时期就命运多舛,死过两任丈夫。头一位是平民百姓,刚跟王政君订婚,就呜呼哀哉。第二位是汉室宗亲,东平王。年轻的东平王下了聘礼,要收王政君为妻,可是也没等到花烛之夜,就一命呜呼了,倒让王家得了不少聘礼,发了一笔小财。可是王禁却吓得浑身直起鸡皮疙瘩,心想:我这个闺女命硬,克夫呀!这是什么怪物投的胎?可别克完夫再克父,那我就惨了!不敢耽搁,赶紧请了一位算命先生给王政君掐算。看完之后,算命的先生说了五个字:“大贵不可言!”

这让王禁想入非非:“大贵不可言?还要怎么贵?连王爷都镇不住她,莫非还真要给皇上当媳妇不成?”抱着嫁皇上的想法,王家豁出去了,花银子,请家教,望女成凤,学习琴棋书画,为未来进行智力投资。

王政君本来天资聪明,又勤奋好学,很快琴棋书画、声乐歌舞样样精通。王禁不免喜出望外,甚至断定女儿再嫁的肯定是皇上,女儿将来肯定是皇后,因为东平王都“压”不住。

到了王政君18岁那年,机会来了。汉宣帝刘询的皇后身边缺少知书达理、精通诸般技艺的宫女,王禁就把王政君献了上去。王禁可不管那么多,他想,能问候皇后,必然有机会接近皇上,保不准受垂青就一步登天了。

然而,王政君入宫一年有余,皇上也没多看她一眼,更别提当宠妃生贵子了。正在意气消沉的时候,命运却将她推进了太子妃的候选人之中。

当时,皇太子刘奭非常宠爱的司马良娣突然得了大病,不久便死去。太子对其十分爱怜,她死后,太子非常悲痛,终日里郁郁寡欢,精神不振,渐渐就生了大病。

而且司马良娣死时说是姬妾们诅咒她,才让她到这个地步的。从此刘奭便对姬妾们都恨之入骨,连看都不愿看她们一眼。宣帝又心疼又无奈,就命皇后从后宫中选择太子喜欢的宫人,来伺候太子,好让太子慢慢忘掉司马良娣,重新欢乐起来。

而王政君就在备选的美女之列。一日,太子觐见宣帝,皇后就将挑选好的五名美女带来,让太子从中挑选。当时太子处在心灰意冷之中,对新的生活没有信心,所以对皇后煞费苦心为他挑选的美人丝毫不感兴趣,可是又不忍辜负皇后的一番苦心,就勉强地回答了一句:“其中一位还可以。”

“其中一位”,就是指的王政君。当时,王政君的位置离太子最近,并且穿着大红色的鲜亮衣服,在五人之中非常显眼,美压群芳。于是,皇后命人将王政君送到太子东宫,后来太子“御幸”过一次,即有身孕。

奇怪的是,在王政君进东宫之前,太子后宫的姬妾数十余人,包括死去的司马良娣,有的甚至被“御幸”长达七八年之久,但都未怀孕,而王政君则是一幸而有身孕,从此开花结果。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王政君生下一龙种,即后来的汉成帝。这个男婴是嫡长皇孙,汉宣帝异常怜爱,亲自为他取名“骜”,字太孙,并且常常把他带在身边,精心培养。然而,此时的王政君是否就母以子贵了呢?

史丹力保

事情的开始对王政君来说还是顺利的。不久汉宣帝驾崩,太子刘奭即位,是为汉元帝,立年仅3岁的刘骜为太子,王政君先是被封为婕妤,接着被立为皇后。

王政君因为“母凭子贵”而坐上皇后宝座,然而又曾因其子使自己的势力受到牵连,皇后宝座差点被掀翻。

原来,太子刘骜本质软弱无能,而且又沉迷于饮酒作乐,花天酒地,不求上进,不思治国之道,于是元帝渐渐地觉得刘骜不堪胜任一国之君。当时昭仪生有一子,就是定陶共王,德才兼备,多才多艺,气度恢宏,处事不凡,元帝对他非常钟爱,常常把他带在身边。当然,当时元帝非常宠幸傅昭仪,喜欢定陶共王也是自然的了。

元帝想废掉刘骜,立定陶共王为太子。这事被王政君和太子知道了,俩人都忧惧不安。王政君母子就找到元帝的宠臣史丹,双双跪倒在史丹面前,请求史丹相助。史丹见皇后和太子给自己跪下,自然不敢接受,立即也跪倒在地,同时搀扶起他们,安慰母子俩人说,他是拥护刘骜为太子的,定会誓死相助

史丹多方斡旋,鼎力相助。一次,汉元帝病重,于宫中休息,史丹在旁周到侍候,后来众人退去后,室内只剩元帝一人独寝,史丹关闭屋门,突然跪于汉元帝卧榻之旁,涕泣满面,非常虔诚而且委婉地说:“皇太子以嫡长子而立,已十几年了,天下臣民,无不归心。现在外面流言纷纷,说陛下要改立定陶共王为太子而废刘骜,果真如此,公卿定然不会奉诏,与其如此,臣愿先被赐死。”

史丹是汉元帝的宠臣,对汉元帝一直忠心耿耿,而且智谋过人,很多大事的决策元帝都听他的建议。此时,汉元帝见他情真意切,也为之动容,知道行废立之事阻力很大,只好喟然长叹:“哎,我也是左右为难呀。太子与定陶共王都是我的爱子,我怎能不替他们考虑呢?但念皇后王政君为人谨慎谦恭,遵法循礼,不愧一代贤后;先帝又喜爱太子,我岂能有违先帝于九泉之下啊?你不用多言了。我的病恐怕难以痊愈,到时候,还望你们好好辅佐太子,别让我失望才好啊。”

就这样,太子之位保住了,王政君也当然随之渡过险关,依然做当朝皇后,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5月,年仅43岁的汉元帝病死,太子刘骜即位,是为汉成帝。王政君被尊为皇太后。

五将十侯

历史上的“群弟世权,更持国柄,五将十侯,卒成新都”,说的就是王政君王氏家族的裙带政治。

王政君认为,权力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至少要掌握在自己的家族手中。于是,她借自己位居太后的便利,封自己的兄弟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王崇被封为安成侯,食邑万户;王谭等也加官晋爵,配享食邑。兄弟皆为列侯,作为政府百官之首的“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一职,几乎为王氏垄断,先是王凤,其后王音、王商、王根、王莽依次任该职,形成了王氏外戚把持朝政的局面。

王氏家族权倾一时,纵是汉成帝也无可奈何。

成都侯王商生病时,为了避暑消夏,竟然向成帝借用了明光宫,公然享受皇帝待遇,把自己放在与皇上平起平坐的位置。后来,王商又擅自凿穿长安城,把澧水引入自己庄宅中用来行船取乐,这不仅破坏了长安城的风水,也破坏了汉朝的规矩。成帝来到王商家,见王商竟为了引水凿穿长安城,心里非常气愤,但忍气吞声,并没发作。

一次成帝微服出游,路过曲阳侯王根的宅第,见其园中的建筑是仿照未央宫中的白虎殿而兴建的,这可是欺君之罪。对这种越轨行为,汉成帝怒不可遏,就发起火来。他把车骑将军王音叫来,一顿大骂。王音见皇上发怒,不仅没有息事宁人,反而出了一个馊主意,让王商、王根兄弟自行黥劓来向皇太后请罪。成帝知道了更是气上加气,就要治他们两人之罪。他写了封诏书告知王音说:“你的两个弟弟这是要干什么?为何想自己黥劓,相戮辱于皇太后面前,不仅伤了慈母之心,而且危及到国家社稷,外戚宗族强,朕弱日久,今日将一并治他们的罪。你召见其他诸侯,让他们在自己的府舍待罪吧。”第二天,王音带着王商、王立,甚至还有王根,假惺惺却雄赳赳上朝向皇上请罪,汉成帝见这阵势,心里已经咚咚直跳,哪还敢治罪,于是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历代宫廷的权力之争是非常激烈的,也是非常残酷的。汉成帝时,其后宫出现过一系列的争风吃醋,群美斗法,各显神通的波澜画面。然而不管怎样,没有谁能跳出王家强大势力的围剿,没有谁能逃出皇太后王政君这个“如来佛”的手掌心。作为汉成帝的母亲,当时的“皇太后”王政君牢牢把握着后宫的生杀大权,先后把许皇后、赵飞燕姐妹彻底打败。

汉成帝的皇后许氏的父亲叫许嘉,因为许后得宠,许嘉官拜车骑将军,权倾一时,与当时王氏一族存在权力和利益之争,经常发生冲突。当时有人曾提醒说:“许嘉是皇后的父亲,要对他尊敬,不应让他有所不快。小不忍则乱大谋,细琐之事亦能酿成大祸,不可不谨慎。何况前车之鉴,有目共睹,惟愿将军明察。”许氏一族的发展势头,对皇太后王政君和王氏诸人构成较大的威胁,于是王政君对许皇后展开了打击。

皇太后王政君和王氏诸人就以许皇后专宠会影响皇帝继嗣不广为借口,减少了后宫的用度开支,借以打压许皇后的势力。许皇后当然不愿屈居人下,在汉成帝面前又哭又闹,坚决申辩。

当时,全国各地出现了连续大灾,灾害严重,灾民涌起,这正给王政君与王氏兄弟对付许氏家族提供了证据。他们群起而攻之,借机捏造陷害许皇后的事实,说这些大灾都应当归咎于后宫失德。三人成虎,人们都这样说,就连汉成帝也无话可说。此后许皇后渐渐失宠。

这时,汉成帝写诏书,让许嘉辞职。许嘉只好找个借口退出辅政大臣之位。

恰在这时,许后的姐姐以媚道之法诅咒后宫,被早已对皇后之位垂涎三尺的赵飞燕、赵合德姐妹发现,立即向王政君予以揭发。身为皇太后的王政君极为震怒,亲自担任这个案件的小组长,成立专门组织严厉审问,除恶务尽。

许后被废后,成帝想立赵飞燕为后,王政君又百般阻碍赵飞燕的发展。

赵飞燕很聪明,她认为许后被废以后,自己到了非常时刻。但是,要想当皇后,首先要过王政君这一关,否则一事无成。她采取迂回战术,千方百计拉拢王政君的姐姐,让太后的姐姐帮她说话,终于得到王政君的认可。

永始元年四月,即公元前16年,成帝册立赵飞燕为皇后,赵合德则被封为昭仪,从此赵氏姐妹此唱彼和,一同受宠。但是,她们没能因此而一劳永逸。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汉成帝暴死于未央宫。消息传出,朝廷民间俱为震惊,认为赵合德是杀死成帝的罪魁祸首,王政君下令审问赵合德,赵合德也就自杀谢罪。

汉成帝死后,汉哀帝继位。因为赵飞燕有恩于汉哀帝,汉哀帝继续让她当了皇太后。但好景不长,哀帝一死,王氏家族的一员也逼迫赵飞燕自杀。

王莽篡权

王莽,是王政君三弟王曼的儿子,王氏势力的核心人物之一。王莽家境贫寒,但对长辈“曲有礼意”,当年王凤生病,王莽服侍左右,忙里忙外,以至于“乱首垢面”。王莽非常聪明,政治头脑成熟,手段高超。他牢牢抱住王政君这棵大树,当然也从王政君那里捞足了政治资本,为其最后当皇帝做了充足的准备。

汉成帝驾崩以后,汉哀帝继位。这时,王政君又下诏让王莽辅政,给了王莽绝好的施展才华、扩大政治势力的机会。

哀帝对王氏家族不满,对王氏家族实施打击。王根及王况之父王商所荐举为官的人,皆予以罢免。这样,王氏外戚的势力受到削弱,王莽当然会退出辅政大臣之列。后来,哀帝迫于朝野上下的压力,不得不以王政君的名义,下诏将王莽召回,并予以执政。因此可以说,当时王政君还是实际掌权者。

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汉哀帝死于未央宫,哀帝无子,于是中山孝王的儿子刘衍即位,是为汉平帝。平帝年仅九岁,体弱多病,王政君临朝,委政于王莽。从此,王莽掌握了实际权力,在朝野上大肆清除政敌。

初始元年(8年),王莽头戴皇冠,自称皇帝,废幼主改国号,派人冲进宫来,问自己的姑姑王政君要玉玺时,王政君这才如梦初醒,气愤地将玉玺狠狠地砸向地上,玉玺摔在地下,摔破了一个角,王莽让人拿黄金补好,照样使用。

从历史来看,如果没有王政君,没有王政君一手缔造的王氏集团,就不会有王莽做皇帝。建国五年(公元13年)二月,王政君以84岁的高寿离开人世。

王政君用奉承儿子胡作非为自保,让汉室无后,丈夫的早死,儿子的荒淫无度、不理朝政给她留下了权力空间,使得她不断对娘家一族人提拔,王家一门飞黄腾达,王政君继吕氏大力发扬外戚专权,这巩固了自己的皇后地位,也壮大了王氏家族的势力,以至使自己无孙,皇室无刘姓嫡传,使刘姓的汉王朝终于异姓为王,她成了西汉王朝的终结者之一。

标签: 王政君西汉汉朝皇后

更多文章

  • 给五个皇帝当过太后的女人竟是她!母仪天下王政君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政君,古代美女

    给五位皇帝当过皇太后,这在中国历史乃至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是一个绝无仅有的奇迹。对于创造这一吉尼斯世界记录的王政君来说,她的身上融入着太多的机缘巧合。其一,汉元帝去世较早;其二,继任皇帝们皆短命;其三,有强大的家族势力支持她;其四,她自己长寿。因为四者兼备,所以才铸就了这位西汉传奇女性荣耀而又悲愤的一

  • 王政君和王昭君是什么关系?她们是同时代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昭君,王政君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与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不仅名字相似,而且在电视剧中也是姐妹。那么二人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是否处于同一个时期呢?按《汉书》记载,王政君生于宣帝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于宣帝五凤四年(公元前54年)入宫,时年18岁。王昭君出塞是在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 33年),此时王政

  • 孙坚简介 三国东吴始祖武烈皇帝孙坚人物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孙坚,三国,三国人物

    东吴始祖武烈皇帝孙坚,155年生,字文台,汉族,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人。孙氏世代在吴地作官。家在富春,祖坟在城东。传说孙坚出生前,孙氏祖坟数有光怪。五色云气,上连于天,蔓延数里远近。附近的人都去观望。父老们都说:“这不是一般景象,孙家恐怕要强盛起来了。”孙坚的母亲怀着孙坚时,曾梦见肠子从腹中拖

  • 历史上孙坚怎么死的?三国孙坚死后被葬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孙坚

    孙坚孙文台,作为三国时吴国的先祖,雄姿英挺,是当时关东群豪中唯一被董卓忌惮的人物。他率孤军击退了董卓,收复了洛阳,也算是不世奇功了。这样一位叱诧一时的风云人物,关于他的死期和死因,却历来被蒙上了一层迷雾,众说纷纭,莫衷其是。以下是关于孙坚死因的几种说法,咱们再来探析一下究竟孰真孰假。孙坚死因的几种说

  • 三国孙坚简介 孙权父亲孙坚历史上是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三国,孙坚,孙权

    孙坚,姓孙名坚,字文台。汉族人,出生于155年,死于191年,是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人。孙氏世代在吴地作官。家在富春,祖坟在城东。孙坚少时为县吏,容貌不凡,性阔达,好奇节,以武勇成名,17岁便敢独击群贼,还斩杀了一名。“阳明皇帝”许昌造反后孙坚开始带兵,参与平乱。黄巾起义后,孙坚正式开始了统兵

  • 汉武帝的太子刘据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据,巫蛊之祸

    刘据(前128年—前91年),卫子夫为汉武帝生下的长子,又称卫太子。年近而立的汉武帝因得子兴奋异常,元朔元年(前128)三月,卫子夫被立为皇后,元狩元年(前122),刘据被立为太子。 后在巫蛊之乱中被奸臣迫害,举兵反抗,兵败逃亡,后来自杀。武帝知道太子冤情后,悔恨不已。刘据之孙刘询后来登上帝位,是为

  • 戾太子刘据简介 刘据之死是汉武帝最大的遗憾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据,汉武帝,戾太子

    刘据,是汉朝时期汉武帝刘彻的第一个儿子,也是太子。刘据非常喜欢他,就命天下鸿儒名师来教书授课。如果一切没有意外,汉武帝死后,汉家天下,就要归刘据所有了。可是,因为汉武帝年老了,糊涂了,竟然没有分清是非,一气之下杀死了这个让他最喜爱、最自豪的儿子。这也是汉武帝一生最大的憾事!那么,咱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

  • 汉武帝刘彻长子刘据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汉武帝,刘彻,刘据

    刘据(前128年—前91年),汉武帝和卫皇后之子,获立为太子,在巫蛊之乱中被奸臣迫害,举兵反抗,兵败逃亡,后来自杀。武帝知道太子冤情后,悔恨不已。刘据之孙刘询后来登上帝位,是为汉宣帝。早年刘据在元狩元年获立为皇太子,当时七岁。后来武帝为成年的太子修建“博望苑”,让太子在那里跟宾客往来,“从其所好”。

  • 汉昭帝生母钩弋夫人死因:钩弋夫人被处死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钩弋夫人,汉武帝

    汉昭帝生母钩弋夫人死因之谜——司马迁的《史记》描述:汉武帝晚年欲立宠妃钩弋夫人之子刘弗陵为太子,并且担心“子少母壮”,将钩弋夫人处死。长期以来钩弋夫人就以这样的悲情形象存在于史书中,其实选刘弗陵为太子是武帝的无奈之举,钩弋夫人的死也不乏悬疑。汉武帝原本一心培养的卫太子死了。其他有资格接班的全都不成器

  • 刘弗陵生母 汉昭帝刘弗陵的生母钩弋夫人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弗陵生母,刘弗陵

    刘弗陵生母:汉昭帝刘弗陵,汉武帝刘彻少子,母为钩弋夫人赵氏,钩弋夫人,西汉武垣县人。汉武帝东巡过武垣,被选入宫。因貌美聪敏,善于歌舞受宠,为其修“钩弋宫”号“钩弋夫人。”钩弋夫人擅长纂拳藏阎游戏,又称“拳夫人”。后晋封为赵婕妤。太始三年(前94年),钩弋夫人生子,取名弗陵,号钩弋子,武帝视为掌上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