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焉为何要建议朝廷挑选清廉官员去担任州行政长官?

刘焉为何要建议朝廷挑选清廉官员去担任州行政长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001 更新时间:2023/12/29 19:16:11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南阳郡太守刘焉为了躲避战乱,向汉灵帝进言,想去州郡担任地方官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188年,南阳郡太守刘焉看着东汉朝廷腐败不堪,王室衰败的状况,非常担忧因而向朝廷上谏道:刺史、太守行贿买官,盘剥百姓,招致众叛亲离,朝廷应该挑选清廉的官员去担任地州的行政长官,以此来安定民心,不久,刘焉就得偿所愿,被朝廷任命为益州牧,得以躲避乱世。

刘焉,汉室宗亲,他是汉景帝第四子鲁恭王刘余的后裔,背靠着汉室宗亲的身份,刘焉被东汉朝廷任命为郎中一职,后续,职务不断升迁,被提拔为南阳郡太守。

汉灵帝时期,卖官在全国成风,形成了一种制度,除了皇帝的宝座,几乎所有的官位都可以用钱来买,这就使得全国上下贪污成风,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困苦,而作为汉室宗亲的刘焉看在眼里,却无可奈何,为了能够让自己躲避这乱世,刘焉向汉灵帝进言,想要去州郡担任地方官,用自己的言行来树立朝廷官员的榜样。

随后,汉灵帝就下令,任命刘焉为交州刺史,但是朝中有一位大臣名叫董扶,他私下里告诉刘焉说益州有天子之气,刘焉一听,就来了“兴趣”,随即他向汉灵帝请求出任益州牧,汉灵帝当即下令改任其为益州牧。

当时,益州牧这个位置有人在担任,担任益州牧的人名叫郤俭,此人将益州据为己有,搞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根本不听朝廷的号令。

于是乎,刘焉来到益州的第一个任务就是逮捕郗俭,铲除他的势力,将益州与东汉朝廷重新联系起来。

但当刘焉入境益州之后,才知道,郤俭已被起兵作乱的黄巾军给杀死,益州之地处于“群龙无首”的局面,于是乎,刘焉就拿出了朝廷的任命书,顺利出任益州牧。

成为益州牧之后,刘焉的内心世界也随之膨胀了起来,他不想仅仅拥有一块地盘,于是乎,他就将目光移到了汉中这块地域。

他派出下属张鲁和张修率军进攻汉中,杀死了汉中太守苏固,刘焉以为汉中到手了,但没有想到张鲁却背叛了他,将张修杀死,将汉中之地强行霸占了。

刘焉知道这个消息之后,恼羞成怒,大骂张鲁是个卑鄙小人。

刘焉想要出兵攻打张鲁,但是益州之地的地方豪强并不服刘焉的管制,处于蠢蠢欲动的状态,因此刘焉没有贸然出兵,而是选择了巩固和发展自身实力,在这个时期,刘焉已经不再受东汉朝廷的管制,任命益州官员完全又刘焉自己做主,刘焉至此俨然已经成为了“西川之王”。

无论中原地区爆发了宦官之乱,还是董卓之乱,刘焉始终都不参与,保州自守,由于益州之地远离战乱,州郡中歌舞升平,许多中原流民为了躲避战乱,拖家带口的来到了益州境内定居,这就使得益州地区的人口得到了大幅度增长,有了人口,刘焉就开始扩并兵,兵员充足的刘焉就成为了当时以为不可忽视的割据势力。

公元191年,汉灵帝死后的第二年,刘焉便私下派人制造皇帝乘坐的车架,想要趁机称帝,同为皇室宗亲的荆州牧刘表对于刘焉这种图谋不轨的行为,非常不耻,于是乎,便上谏朝廷,控诉刘焉有图谋不轨之举。

公元194年,刘焉的两个儿子刘范,刘诞二人与镇守西凉的大将马腾密谋在一起,双方结成同盟,意图拿下长安,称王,但是这个事情最终败露,刘范和刘诞二人被朝廷派兵先后斩杀,刘焉在绵竹,听闻此噩耗之后,泣不成声。

屋漏偏逢连夜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刘焉为失去儿子痛心不及的时候,刘焉的刺史府却突遭大火,大火连绵,波及到了整个绵竹城,大火之后,刘焉看着一片废墟,难受极了,下属谏言道,让刘焉迁州治到成都地区,刘焉照准,于是乎,刘焉的刺史府就迁到了成都,成都就成为了益州的政商中心。

刘焉将益州的刺史府建成后不久,两个儿子的死,再加上对于前途失去了信心,导致刘焉自暴自弃了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悲愤交集的刘焉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终于在194年因为重病缠身,不治而亡,其子刘璋则承袭刘焉的位置,担任益州牧这个职务。

而刘焉割据自立的方式,被许多东汉末年的强人所学习,他们拥兵自重,各自占据一个地盘,不听朝廷的号令,荆州牧刘表,冀州的袁绍,以及江东的孙策后续都是依靠强兵,占领州郡,各自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独立王国!

标签: 刘焉朝廷

更多文章

  • 汉末群雄之一的刘焉,他是如何经略益州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焉,汉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刘焉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刘备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之后,他是皇室宗亲,被人称为刘皇叔,而刘焉是汉景帝之子鲁恭王刘余之后,也是皇室宗亲,而刘焉早东汉末年的时候,当时还是群雄之一,后来刘焉得了益州,在他的治理下,益州在当时东汉末难也成立了一个半对立的

  • 三国汉朝宗室贵族刘焉竟是得背疮而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汉朝宗室贵族刘焉

    三国时期,群雄割据,而刘氏一族打着皇亲国戚的旗帜也获得了一席地,而刘氏一族中有个汉朝宗室刘焉。刘焉出世于东汉末年,在他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到处任职,当过讲学教授,被当地的人及政府所共识,公认为贤良端正之人,在历任多年后,又担当过太守、宗正之类的大官,刘焉在政治方面大有作为,眼光比较放的长远。当时有许多

  • 汉末大乱的罪魁祸首之一刘焉的过错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末大乱的罪魁祸首之一刘焉的过错

    说起东汉末年的大乱,一般人总会想到董卓。确实,董卓入京,废立汉帝,是东汉走向衰亡的一个重要事件。天下诸侯通过董卓,明白了一个道理,即便是像董卓一样没有名位,没有出身,甚至是没有足够的智慧的人,只要有权力,有军队,那就可以宰割天下。可是,导致东汉的原因很多,我们可以说是汉代的各种制度,比如刘秀建国之初

  • 他是如何成为刘焉刘备两人的大舅哥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备

    吴懿,字子远,兖州陈留郡(治今河南省开封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蜀汉穆皇后吴氏兄长。当时,刘焉迁任益州牧,吴懿因其父亲与刘焉交情很好,因而带着全家随刘焉入蜀。后刘焉心怀自立为帝的想法,善于面相的人又说吴懿妹妹吴氏日后将有极尊贵的地位,于是让跟随自己入蜀的儿子刘瑁迎娶了吴氏。网络配图建安十七年,刘备

  • 汉末大乱的罪魁祸首之一没落皇族刘焉的过错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没落皇族刘焉

    说起东汉末年的大乱,一般人总会想到董卓。确实,董卓入京,废立汉帝,是东汉走向衰亡的一个重要事件。天下诸侯通过董卓,明白了一个道理,即便是像董卓一样没有名位,没有出身,甚至是没有足够的智慧的人,只要有权力,有军队,那就可以宰割天下。可是,导致东汉的原因很多,我们可以说是汉代的各种制度,比如刘秀建国之初

  • 历史揭秘:为何说刘焉也是汉末大乱罪魁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焉,汉末,川蜀,

    说起东汉末年的大乱,一般人总会想到董卓。确实,董卓入京,废立汉帝,是东汉走向衰亡的一个重要事件。天下诸侯通过董卓,明白了一个道理,即便是像董卓一样没有名位,没有出身,甚至是没有足够的智慧的人,只要有权力,有军队,那就可以宰割天下。可是,导致东汉的原因很多,我们可以说是汉代的各种制度,比如刘秀建国之初

  • 刘揖:汉文帝最宠爱的小儿子,却不幸坠马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揖,汉朝

    他是刘邦的孙子,是汉文帝刘恒最小的儿子,也是汉文帝最宠爱的儿子,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皇室贵胄,本应该荣华富贵、无忧无虑度过一生,却被意外夺去了生命,他就是西汉梁怀王刘揖,死因竟是坠马而死。今年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来说说刘揖的故事,感兴趣的伙伴一起来看看吧!刘揖身为文帝最小的儿子,自然也是最得宠的。汉文帝

  • 刘揖是什么结局?他为什么会摔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揖,汉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见父皇太高兴,他激动地从马上跌下摔死,师父太伤心,一年后哭死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汉朝的第五位皇帝是汉文帝刘恒,刘恒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母亲薄姬。刘恒最初为代王,刘邦和吕后死后,周勃和陈平诛杀了吕氏一族,迎立了代王刘恒为皇帝。刘恒为帝23年,励精图治,使

  • 刘子业是怎么威胁刘英媚侍寝的 他都说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南北朝,刘子业

    在我国古代的时候,有两个时期是非常让人觉得耻辱的,第一个是五胡乱华,第二个是靖康之耻。这两个时期,不仅给中原带来了破坏,而且皇帝的行为也非常的不妥。事实上,在南北朝时期,有一个皇帝让人非常的痛恨,他就是刘子业。刘子业在15岁的时候,就成为了南北朝时期的宋朝的皇帝,对于这个小皇帝,众臣以为他只是一个小

  • 刘子业好色程度有多无耻 连自己的亲姑姑刘英媚都不放过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南北朝,刘子业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是典型的男尊女卑,封建主义社会。据统计,中国古代一共存在的帝王有800多位,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有残忍无道的暴君,也有贪财好色的昏君。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一个就是贪财好色的昏君代表人物,他好色到什么程度?连自己的亲姑姑都不放过,他就是南北朝时期宋朝国君刘子业。刘子业坐上皇位的时候年纪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