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析汉朝丞相卫绾如何以不称职之名被罢免

解析汉朝丞相卫绾如何以不称职之名被罢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738 更新时间:2023/12/23 2:32:09

史上关于皇帝与宰相的关系,最著名的就要数汉武大帝的丞相们了。这位千古一帝的丞相不仅仅只有一个,虽然当时汉初奉行的是虚君实相的基本国策,但是在汉武帝统治的54年中,先后当政的13位丞相却很难传承萧规曹随时期的遗风。

汉武帝与卫绾

汉武大帝身边的丞相总得算下来一共有13位丞相,但是令人值得感叹的是,在这13为丞相中,其中4个丞相自杀了,3个被杀,总之将近有一半的丞相没有善终,真是应验了“伴君如伴虎”的名句啊!今天就来分析一下其中的一位丞相卫绾。

卫绾,擅长谋算,精通儒学而且还是文武双全。卫绾是三朝元老级的人物,文景两帝都对他赞赏有加。在文帝时卫绾担任中郎将,搁在今天就是警卫团司令。文帝死时还曾告诉景帝:卫绾是个长者,应该好好对待他。

卫绾算是汉武帝的第一任丞相,可以说是刘彻他老爹留给他的丞相。卫绾精通儒家,却又喜欢无为之治。还发扬了儒家,当初“罢黜百家”就是来自于他的意见。后来,汉武帝下诏要举荐贤良,由皇帝亲自考试。而董仲舒被人们尊为师长。这时卫绾就跑出来上奏说,所推举的贤良中,有人研究申不害商鞅、韩非、苏秦张仪等人的言论学说,扰乱了国家的政务,应该都免职。他这样一行,可谓打响了罢黜百家战役的第一炮。

但毕竟是这一朝的老臣多是是无为而治的文景时期过来的,而卫绾也不能免除这个风气。刘彻少年皇帝,意气风发,想的是锐意进取的事情,而卫绾年纪一大把,未免有些绊手绊脚。后来卫绾也察觉到这一点,主动辞职告老还乡。

汉朝卫绾

卫绾乃是西汉大臣。汉武帝继位,他的官位升至丞相。一生为官,位居显要,并没有既无拾遗补阙之功,所以也就更谈不上兴利除弊之绩,一生只是默默无言,守道而已。

卫绾

卫绾是代郡大陵人,因有弄车的技艺才当上了郎官,用来服侍汉文帝,慢慢的逐渐升为中郎将,他的性情敦厚谨慎,没有其他杂念。在孝景帝做太子时,曾召请皇上左右近臣宴饮,卫绾却装病没有去。于是被孝景帝知道后,一直怀恨在心,认为卫绾对自己很是不尊敬。后来,在汉文帝临逝前曾嘱咐汉景帝说:“卫绾是个忠厚长者,要好生对待他。”汉景帝即位,大概过了一年多的时间,对卫绾不闻不问,而卫绾则是办事日益谨慎认真。

有一日,汉景帝命中郎将卫绾作为护卫共乘一车。回到宫后汉景帝问他:“你知道你为什么能和我同做一辆马车吗?”卫绾回答说:“我是代郡的戏车之人,侥幸能够因功升为中郎将。至于为什么能和你做同一辆车,我不知道为什么。”皇帝则开始质问他:“我当初做皇太子召请你赴宴,你为什么不肯来?”卫绾:“真是死罪,当时我生病了,害怕将病源传给其他人。”皇帝想要赐他剑,卫绾不敢再接受赏赐,说:“以前陛下赐的宝剑都一直保留着。”皇上不信,命人取来六柄剑来,一看果然剑都在鞘中,不曾取用过。

卫绾是怎么死的

卫绾,做过三年丞相。他寡言敦厚,谨守职守,是一位无为政治的奉行者。他谨慎小心,为文帝信任。至汉武帝即位,以不称职之名被罢免。死后,谥号哀侯。

卫绾与刘

汉文帝生病,卧床不起,在临终前,曾特意嘱咐太子刘启,要好好对待卫绾。后来景帝即位后,卫绾仍然是中郎将,为景帝的出行准备马车,并相从着。就这样默默无闻,卫绾也不声言,而景帝也没有在意他,大概时隔了一年。后来有一次,汉景帝上上林苑游玩,特地传召了卫绾和他一起乘车,游玩回宫后又赐了宝剑给他。

也是从这以后,重新得到了景帝的重用,任命为河间王太傅。景帝三年,由于“吴楚七国之乱”开始爆发,卫绾接到使命,参与平定七国之乱的战争,因平定有功被封为中尉。直到景帝七年的时候,废太子刘荣,严治刘荣生母栗氏之相关的亲属。卫绾也是正是栗氏亲属所以受株连。但景帝看他忠厚,不忍心杀了他,于是就赐他免官归家。不久,刘彻当上太子,卫绾又受诏为太子太傅,并升为御史大夫。五年后升为丞相。至汉武帝即位,他被以“不称职之名”被罢免。死后,谥号哀侯。

卫绾一生谨慎小心,其主要目的就是保护自己。他任丞相,只起上传下达之作用,对于朝政大事,他却往往粗略不问。在汉武帝即位,结束了黄老政治的统治,卫绾的政治生涯终结了。

标签: 卫绾

更多文章

  • 卫绾怎么读 西汉大臣卫绾生平简介 卫绾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卫绾,西汉,丞相

    卫绾(?-公元前131年),代郡大陵(今山西文水县)人,西汉大臣,官至丞相。汉文帝时,以弄车之技当上郎官,迁中郎将,出为河间王太傅。汉景帝时期,从平七国之乱,升任中尉, 加封为建陵侯,拜太子太傅、御史大夫。汉武帝继位,官至丞相。卫绾一生为官,位居显要,既无拾遗补阙之功,更谈不上兴利除弊之绩,只是默默

  • 揭秘:窦婴为何阻拦汉景帝将帝位传给弟弟刘武?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窦婴,汉景帝

    窦婴,观津(今河北衡水东)人,西汉大臣,封魏其侯。窦婴是汉文帝的皇后——窦皇后堂兄的儿子。汉文帝在位期间,窦婴曾任吴国国相,后因病免职。汉文帝去世后,汉景帝继位,窦婴担任詹事(掌管皇后、太子家中事务的官员)职务。汉景帝继位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册立太子。梁孝王刘武是汉景帝的同母弟弟,窦太后对刘武十分疼

  • 揭秘:汉武帝为何一心要杀窦婴?窦婴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武帝,窦婴

    窦婴出身名门,是窦太后的亲侄子,窦婴是汉景帝的表兄,是汉武帝的表叔。曾担任大将军平定七国之乱,后有担任丞相要职。有这么大的功名再加上这样的一层关系,汉武帝最终还是杀了窦婴,何也? ­窦婴是汉文帝时托付给景帝的,文帝驾崩时告诉景帝:若国内有兵戈,窦婴可任大将军。果然在汉景帝时发生了七国之乱。窦

  • 《卫子夫》中窦婴和窦太后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窦婴,窦太后

    窦婴是窦太后的侄子。窦婴是汉文帝窦皇后堂兄的儿子。他的父辈以上世世代代是观津人。他喜欢宾客。汉文帝时,窦婴任吴国国相,因病免职。汉景帝刚刚即位时,他任詹事。梁孝王刘武是汉景帝的弟弟,他的母亲窦太后很疼爱他。有一次梁孝王入朝,汉景帝以兄弟的身份与他一起宴饮,这时汉景帝还没有立太子。酒兴正浓时,汉景帝随

  • 卫子夫第15集剧情介绍:窦婴被田丞相陷害身死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卫子夫,古装剧

    电视剧《卫子夫》第15集精彩剧情摘要:皇后的转变并不是没有预兆的,原来,皇后之所以转变自己的态度,是因为爱怄投奔到了窦太主的门下,给皇后出的主意如何挽回皇帝的心。见到刘彻果然重新和自己亲近起来,皇后十分高兴,重赏了爱怄。【剧情】:魏其侯被关押起来,卫青来到牢房里面看望魏其侯,魏其侯窦婴十分后悔,觉得

  • 揭秘汉武帝时期谜案:“先帝遗诏”与窦婴之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武帝,先帝遗诏,窦婴之死

    窦婴之死是武帝时期的一个大案。此案起因甚微——灌夫闹酒,后果却很严重:灌夫族灭,窦婴弃市,田发神经病死。此案的一大疑点,是所谓“先帝遗诏”——窦婴以矫诏罪被判处死刑。所谓“先帝遗诏”只有九个字:“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然而汉景帝对窦婴的评价并不高,何以给予他这样的重托呢?事实上,无论如何,窦婴非死

  • 窦婴简介 西汉武帝时丞相魏其侯窦婴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窦婴,汉朝,汉朝丞相

    汉景帝三年(前154),吴、楚等七国反叛,皇上考察到皇族成员和窦姓诸人没有谁像窦婴那样贤能的了,于是就召见窦婴。窦婴入宫拜见,坚决推辞,借口有病,不能胜任。窦太后至此也感到惭愧。于是皇上就说:“天下正有急难,你怎么可以推辞呢?”于是便任命窦婴为大将军,赏赐给他黄金千斤。这时袁盎、栾布诸名将贤士都退职

  • 许昌庄肃公主简介 唐宣宗女儿许昌庄肃公主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许昌庄肃公主,唐朝公主

    许昌庄肃公主(?—?),唐宣宗李忱女,母不详。公主下嫁柳陟,柳陟应是出自河东柳氏,似乎参与过嗣襄王李襜的谋反活动。许昌死于僖宗中和时。公主逝世于唐僖宗中和(881年七月至885年)年间。相关史料相关史料编辑《新唐书 列传第八》......宣宗十一女。万寿公主,下嫁郑颢。主,帝所爱,前此下诏:“先王制

  • 汉武帝的舅舅田蚡为什么不姓王?田蚡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朝,汉武帝,田蚡

    在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田蚡经历了很多。他的一生并不伟大,反而是小人的时候居多。纵观他的一生,从一开始很低调,对待窦婴很谦卑,当时大家都对这个人没什么过多的注意。后来汉景帝看中了他,他的口才比较好,就让他做官了,他的人生就开始变化了。由于他姐姐是王太后,他自然也是仕途一片大好,不过那时候窦太后还在,她

  • 汉武帝舅舅田蚡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田蚡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田蚡,西汉,丞相

    田蚡(?—公元前130年5月7日),西汉时期长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人,西汉外戚大臣,武帝时期的太尉和丞相。孝景王皇后的胞弟。田蚡相貌丑陋,巧于文辞。魏其侯窦婴掌权时,田蚡还是个郎官,往来于窦婴家,陪窦婴饮酒,时跪时起,对窦婴的恭敬就好像是窦婴家的晚辈一样。建元元年(前140年),刘彻登基,为汉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