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文帝刘义隆简介 开创元嘉之治却遭世人争议

宋文帝刘义隆简介 开创元嘉之治却遭世人争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736 更新时间:2023/12/7 2:15:35

宋文帝刘义隆(407年-453年3月16日),小字车儿,中国南北朝时期宋朝的第三位皇帝。小字车儿,宋武帝刘裕第三子,424年即位,在位30年,年号“元嘉”,谥号“文皇帝”,庙号“太祖”。刘义隆继续实行刘裕的治国方略,在东晋义熙土断的基础上清理户籍,下令免除百姓欠政府的“通租宿债”,又实行劝学、兴农、招贤等一系列措施,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社会生产有所发展,经济文化日趋繁荣,由是“三十年间,氓庶蕃息,奉上供徭,止于岁赋。晨出暮归,自事而已”,“民有所系,吏无苟得。家给人足,即事虽难,转死沟渠,于时可免。凡百户之乡,有市之邑,谣舞蹈,触处成群,盖宋世之极盛也”,史称元嘉之治。军事上,刘义隆继承刘裕北伐的政策,于430年到431年之间乘北魏与柔然交战之际征讨河南,但是无功而返。

人物生平

登基为帝

永初元年(420年)封宜都王。高祖刘裕病死后,太子义符继位(即宋少帝),因他游戏无度,被辅政的司空徐羡之、中书令傅亮、领军将军谢晦于景平二年(424年)五月废黜(后被杀),迎立当时任荆州刺史的刘义隆为帝,改元元嘉,同时由谢晦出任荆州刺史,掌握重兵。

元嘉之治

刘义隆在其统治期间,采取抑制豪强的政策,努力推行繁荣经济政策,重视农业生产,并使赋役均摊,元嘉十七年、二十一年两次下令免除农民的“诸逋债”,有元嘉之治之称。

自毁长城

刘义隆博涉经史,善隶书,深沉有谋略,但体弱多病,好猜忌。他不能容忍大臣擅行废立,元嘉三年(426)杀徐羡之、傅亮、谢晦,从此政由己出。元嘉六年,因病由其弟彭城王刘义康执政。刘义康任司徒、录尚书事,后又加领扬州刺史,进位大将军,专总朝权,势倾天下,曾擅杀名将檀道济。

元嘉十七年,刘义隆收杀拥戴刘义康的领军将军刘湛等人,罢斥刘义康,改授为江州刺史,出镇豫章(今江西南昌)。元嘉二十二年废为庶人,元嘉二十八年,北魏大军南下,隔江威胁建康,刘义隆怕刘义康在后方趁机作乱,遂下令将其诛杀。南朝王室的自相残杀由此始。

仓皇北顾

元嘉八年,宋反攻滑台(今河南滑县)受挫。二十七年,魏世祖拓跋焘调动六十万大军进攻江南,亲率大军克悬瓠(今河南汝南)、项城(今河南沈丘),渡过淮河直趋瓜步(今江苏六合东南),后在宋朝军民抵抗下撤退。江北遭魏军杀掠殆尽,宋朝国力削弱。

去世

元嘉三十年,因太子刘劭被揭发以巫术谋夺帝位,故文帝召集大臣谋废太子,而刘劭先发制人,与其弟刘濬共谋杀害宋文帝即皇帝位,终年47岁。

人物评价

总评

对宋太祖刘义隆的评价,世人颇受争议。通常有以下三种说法:

评价一:中国战争史上不可多得的英豪人物。宋太祖在位三十年,十七岁即位,诛杀权臣,修明政治。他压抑豪强兼并,清理户籍,减免税赋,劝课农桑,奖掖儒学。“元嘉文学”更是中国文学史上大书特书的时代,有谢灵运刘义庆鲍照陶渊明等群星照耀;武将赫赫,如檀道济、沈庆之、宗悫等辈,横槊跃马,四击不辍,皆为中国战争史上不可多得的英豪人物。在位期间宋国境内政治、经济、文化均得到较大的发展,是东晋南北朝国力最为强盛的历史时期,史称“元嘉之治”。

评论二:好大喜功,行事不切实际。“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南宋大词人辛弃疾讽喻权相韩侘胄冒险北伐金国而作。其中“元嘉草草,封狼居胥”,是指元嘉二十七年(450)王玄谟在太祖支持下北伐大败的故事。结果不出辛弃疾所料,韩侘胄兵败被杀,恰如元嘉故事。

评论三:好猜忌,视兄弟如豺狼,视大臣如仇敌。宋太祖刘义隆坐上皇帝之后,对拥护他的大臣徐羡之、傅亮、谢晦等毫无情义,皆杀之。元嘉六年,他因病由其弟彭城王刘义康执政。元嘉十七年,刘义隆收杀拥戴刘义康的领军将军刘湛等人,罢斥刘义康,改授为江州刺史,出镇豫章(今江西南昌),势倾天下。

更多文章

  • 马成怎么死的 汉朝名将马成的后代都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马成,云台二十八将,汉朝名将

    马成(?~56年),字君迁。汉族,南阳郡棘阳(今河南新野)人。马成原是王莽政权的县吏,投奔刘秀后,久经战阵,参与 消灭王郎、刘永、李宪、隗嚣、公孙述等割据势力,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是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第十九。刘秀称帝后,任扬武将军,封平舒侯,后改封全椒侯。马成怎么死的光武中兴以后,武

  • 历史如何评价马成 马成的后世地位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马成,云台二十八将,汉朝名将

    马成(?~56年),字君迁。汉族,南阳郡棘阳(今河南新野)人。马成原是王莽政权的县吏,投奔刘秀后,久经战阵,参与 消灭王郎、刘永、李宪、隗嚣、公孙述等割据势力,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是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第十九。刘秀称帝后,任扬武将军,封平舒侯,后改封全椒侯。历史如何评价马成明代谈迁《枣

  • 东汉全椒侯:云台中兴二十八将之一马成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马成,云台二十八将,东汉

    导读:马成(?~56年),字君迁。汉族,南阳郡棘阳(今河南新野)人。马成原是王莽政权的县吏,投奔刘秀后,久经战阵,参与 消灭王郎、刘永、李宪、隗嚣、公孙述等割据势力,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是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第二十二。刘秀称帝后,任扬武将军,封平舒侯,后改封全椒侯。马成年少时为县吏。刘

  • 王梁怎么死的 汉朝名将王梁的子孙胡埭都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王梁,云台二十八将,汉朝名将

    王梁(?-38年),字君严,渔阳要阳(今北京密云)人。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原为渔阳郡狐奴令,后投奔刘秀,被拜为偏将军。刘秀占领邯郸后,封王梁为关内侯。刘秀称帝之后,王梁历任野王令、大司空、河南尹、济南太守,先后被封为武强侯、阜成侯。公元38年(建武十四年),王梁卒。有子王禹。王梁怎么死的在担任山阳

  • 王梁的故事 历史如何评价汉朝名将王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梁,云台二十八将,汉朝名将

    王梁(?-38年),字君严,渔阳要阳(今北京密云)人。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原为渔阳郡狐奴令,后投奔刘秀,被拜为偏将军。刘秀占领邯郸后,封王梁为关内侯。刘秀称帝之后,王梁历任野王令、大司空、河南尹、济南太守,先后被封为武强侯、阜成侯。公元38年(建武十四年),王梁卒。有子王禹。王梁的轶事典故《赤伏符

  • 王梁简介 东汉宗室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王梁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梁,云台二十八将

    王梁(?-38年),字君严,渔阳要阳(今北京密云)人。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原为渔阳郡狐奴令,后投奔刘秀,被拜为偏将军。刘秀占领邯郸后,封王梁为关内侯。刘秀称帝之后,王梁历任野王令、大司空、河南尹、济南太守,先后被封为武强侯、阜成侯。公元38年(建武十四年),王梁卒。有子王禹。投奔刘秀 王梁原是渔阳

  • 宋孝宗名相陈俊卿的故事 陈俊卿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陈俊卿,宰相,南宋

    陈俊卿(1113年—1186年8月8日),字应求,莆田(今属福建)人。宋孝宗时期名相、诗人。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陈俊卿登进士第,授泉州观察推官。累官殿中侍御史、权兵部侍郎。宋孝宗即位,迁中书舍人,充江、淮宣抚判官兼权建康府事。隆兴元年(1163年),建都督府,除礼部侍郎、参赞军事,为汤思退

  • 宋孝宗名相陈俊卿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陈俊卿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陈俊卿,宰相,南宋

    陈俊卿(1113年—1186年8月8日),字应求,莆田(今属福建)人。宋孝宗时期名相、诗人。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陈俊卿登进士第,授泉州观察推官。累官殿中侍御史、权兵部侍郎。宋孝宗即位,迁中书舍人,充江、淮宣抚判官兼权建康府事。隆兴元年(1163年),建都督府,除礼部侍郎、参赞军事,为汤思退

  • 宋孝宗名相陈俊卿生平简介 陈俊卿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陈俊卿,宰相,南宋

    陈俊卿(1113年—1186年8月8日),字应求,莆田(今属福建)人。宋孝宗时期名相、诗人。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陈俊卿登进士第,授泉州观察推官。累官殿中侍御史、权兵部侍郎。宋孝宗即位,迁中书舍人,充江、淮宣抚判官兼权建康府事。隆兴元年(1163年),建都督府,除礼部侍郎、参赞军事,为汤思退

  • 东汉中兴将领杜茂简介:先后受封乐乡侯、脩侯、参蘧乡侯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杜茂,东汉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杜茂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杜茂(?—43年),字诸公,汉族,南阳郡冠军县(今邓州市张村镇冠军)人,在刘秀平定河北时投奔,随刘秀平定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