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贺被皇帝罢免,最终他的后人竟然当上了皇帝

王贺被皇帝罢免,最终他的后人竟然当上了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878 更新时间:2023/12/27 6:20:00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贺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雄韬武略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汉朝南征北战,开疆拓土,没有人是汉朝的对手,就连不可一世的突厥都被汉武帝打的险些亡了国。汉武帝的武功成就是值得肯定的,不过在汉武帝威名的背后,是汉朝百姓的苦难。

文景之治时期汉朝国力强大,百姓富足,粮仓里的粮食多到吃不完。然而经过汉武帝数十年穷兵黩武的征战以后,汉朝财政入不敷出,军队军饷都难以为继。汉武帝为筹集军饷,横征暴敛,巧立名目,就连许多富人都被迫破产,更何况普通百姓。

有剥削就有反抗,汉武帝对百姓的压榨激起民愤,许多百姓无路可走,被迫造反,一时间国内烽烟四起,动荡不安。汉武帝针对这种情况,任命一大批绣衣御史,前往安抚流民,必要时可以进行镇压。

绣衣御史相当于汉武帝的钦差大臣,他们官职不算太高,但权力巨大。镇压造反是大功,许多绣衣御史在到任以后,不分青红皂白就派兵对造反的百姓进行镇压,许多无辜的百姓也被他们屠杀,以充军功。

而在当时,有一位叫做王贺的绣衣御史,他与自己的同僚完全不同。王贺出身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是西汉名士,德高望重。在父亲的教导下,王贺品德高尚,性格善良,仁义宽厚。在众多同僚疯狂屠杀百姓以争功劳的时候,王贺却心如刀绞。王贺深知许多百姓造反是走投无路,他不愿意将屠刀挥向百姓。于是王贺招抚流民,与造反的百姓谈判,让他们投降。有的人已经犯罪,但王贺却没有上报,帮助他们隐瞒,

在王贺的帮助下,有上万人逃过浩劫。不过王贺这种行为自然引起其他人的不满,有人向汉武帝弹劾王贺,说他渎职,更有甚者说他与反贼私通。汉武帝得知以后震怒,他立刻罢免了王贺。不过被罢免的王贺没有沮丧,他曾对身边人说道:“吾闻活千人有封子孙,吾所活者万余人,后世其兴乎!”

王贺的话更多的是对自己的安慰以及对其他人的激励,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自己随口一句话,日后竟然真的实现了。

在被罢免以后,王贺回到家乡,可是等待他的不是尊敬,而是排挤和打压。王贺的老家东平陵有许多名门望族,而这些大族最擅长的就是落井下石。在王家失势以后,当地的大族不断对王贺进行排挤,王家生活的举步维艰。

最终,王贺忍无可忍,他举家搬迁到魏郡元城,这里是他曾经安抚流民的地方,他在这里的名望很高,所以在他来到这里以后,王家才逐渐恢复元气。王贺有两个儿子,都谈不是可造之材,其中王禁平日里游手好闲,沉迷美色,他的妻妾成群。其他的绣衣御史都耻笑王贺,说他的后人不中用。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王禁的的女儿王政君嫁入太子东宫,并成为皇后。随后,王家迅速崛起,权倾朝野。许多王家子弟进入朝堂,而其中最为著名的一位,就是王莽。王莽能力出众,他在王政君的支持下平步青云,最终竟夺得汉家天下,建立新朝,代汉自立。

标签: 王贺西汉

更多文章

  • 汉武帝杀了“马邑之围”的将领王恢的理由是什么?为什么非杀不可呢?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马邑之围,汉武帝,汉高祖,

    马邑之围是汉朝对匈奴政策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从汉高祖直到汉武帝,汉朝一直对匈奴采取怀柔政策。到了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汉朝的实力已经足够与匈奴一战,大行令(即大鸿胪,省部级)王恢极力主张停止与匈奴和亲,兴兵征讨,以获得北部边境的长治久安。建元七年,王恢更是建议:匈奴现在对汉朝没有戒心,可以

  • 王恢给汉武帝出了个歼灭匈奴的妙计却害死了自己?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恢,汉武帝

    在中国历史上,匈奴是一个曾经给中原地区带来巨大威胁的民族,秦始皇修筑长城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匈奴的入侵;到了汉朝,刘邦也曾经亲自去攻打匈奴,可惜被别人围困了很久;到了汉武帝这里,汉武帝特别想一举征服匈奴,建立丰功伟业。汉武帝手下的一名大臣给他出了一条诱敌深入的妙计,结果却葬送了自己的性命。他就是王恢。

  • 兰陵王第31集剧情 高纬继位命兰陵王恢复官职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兰陵王,兰陵王第31集剧情

    兰陵王分集剧情介绍:第31集剧情祖珽让高纬换上龙袍回到大殿。段韶拿出圣旨在大殿上宣布,皇上将皇位传给太子高纬。郑儿一不做二不休,派人杀死了皇太后。此时,雪舞从恶梦中惊醒,担心眼前平静的日子无法长久,兰陵王安慰着雪舞。高纬背负弑父的压力,整日焦虑,郑儿宽慰高纬做一个明君。安德王等人担心高纬即位后会对兰

  • 王匡有哪些人生经历?起兵反抗王莽最后投靠赤眉军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朝,王匡

    王匡(生卒年不详),王莽时期农民起义领袖。王莽统治时期,荆州地区连年灾荒,广大农民生活无着,纷纷逃离故土。公元17年(天凤四年),饥民们在新市人(今湖北京山)王匡、王凤兄弟的领导下发动起义,以绿林山(今湖北大洪山)为根据地,故称绿林军。队伍得到广大民众和附近起义军的响应,迅速扩大。公元21年(地皇二

  • 王匡为什么要讨伐董卓?离奇丢了地盘军队和性命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王匡,汉朝

    最糊涂的汉末诸侯:坚决讨伐董卓,离奇丢了地盘军队和性命,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在群雄逐鹿的三国时代,尽管风云人物辈出,但只有少数几人能最终走到最后。正如昔日讨伐董卓的十多位诸侯中,所剩下的,便只有曹操一人了。其中有一位诸侯算是最糊涂的,他的军队“离奇”消亡,他

  • 两个刘秀同时造反和两个王匡在阵前对战?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秀,汉朝

    汉武帝临终前,据说留下了一封玺书说:一旦我崩了就根据这封遗诏行事,封霍光、金日磾、上官桀等人为侯。后来霍光等人就是以此为依据,当上辅政大臣的。结果有个叫王忽的侍中,悄悄说:武帝崩时,我基本上都在他旁边,哪里有遗诏封侯的事啊,是这帮人自己抬举自己呢。结果这番话传到霍光的耳朵里。霍光去责备王忽的父亲、卫

  • 夏侯婴身为西汉的开国功臣,为何却如同人间蒸发一般?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夏侯婴,西汉

    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在长安定都登基为帝,史称西汉!刘邦一人能顺利登基吗?当然不是,其中最大的功臣莫过于韩信,但是却因为“功高震主”而不幸被害,同时还有一位名叫夏侯婴的战将,但是当汉高祖刘邦离世之后,曾经立下赫赫战功的夏侯婴,竟然如同人间蒸发一般“消失不见”,这是为何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

  • 揭秘:历史上的夏侯婴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夏侯婴,西汉

    刘邦未成事之前和同县的夏侯婴交好,两人经常是无话不谈,每次聊天都能聊上大半天。后来因为天下大势动荡,刘邦拉起了一帮人起义,夏侯婴也加了进来。等到刘邦平定了关内之后,夏侯婴因为作战勇猛,被刘邦赐予滕公的爵位。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秦朝被项羽屠灭之后,刘邦被封为了汉王,占据了汉中

  • 夏侯婴本来是一介车夫,他是怎么成为西汉的开国功臣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朝,夏侯婴

    夏侯婴是西汉开国功臣,一开始只是一个车夫,但是能从一介车夫逆袭成开国功臣,就足以见得夏侯婴的本领。在汉朝建立以后,许多开国功臣都逃不过被杀的命运,尤其是到了吕后时期,更是人人惶恐。然而,夏侯婴经历了汉高祖、汉惠帝、吕后和汉文帝四朝,一直屹立不倒,一生为汉室鞠躬尽瘁。夏侯婴是沛县人,与汉高祖刘邦是老乡

  • 夏侯婴是谁?为什么说大汉的建立与他密切相关?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夏侯婴,西汉

    说到夏侯婴,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夏侯婴,起初在沛县是负责在马房里养马和驾车的,算是个司机,为以后的救人立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刘邦还在泗水做亭长的时候,他跟夏侯婴就很熟,两人经常喝酒聊天,后来刘邦起义之后,夏侯婴也是一直跟着刘邦混,也算是生死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