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李广冯唐连遇三代明君为何都不得重用?

揭秘:李广冯唐连遇三代明君为何都不得重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031 更新时间:2023/12/28 1:04:07

冯唐李广性格中的显著特点即为憨直而不善逢迎,这一点司马迁在《史记》中说的非常透彻。而正因为如此,文帝、景帝、武帝三代帝王,在对待冯唐、李广的态度上,逐步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有雅量,能听得进逆耳之言的汉文帝比较欣赏冯唐、李广。《史记》记载了这么一件事。一次汉文帝与冯唐等人闲聊,因为匈奴入侵而大伤脑筋的汉文帝感慨地说,若能得到廉颇、李牧,自己就不必发愁了,“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此时,冯唐竞当众毫不客气地批评道:“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这话当然令汉文帝极为不悦,“上怒,起入禁中”。由此小事即可看出,冯唐的耿直、不善逢迎简直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不过,汉文帝毕竟有雅量,不但没有处罚冯唐,反而又找冯唐谈心: “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他还耐心地让冯唐道出说这番话的缘由。于是,冯唐先道歉说“鄙人不知避讳”,之后才说出了缘故,原来之前被罢免的云中太守魏尚本是能抗击匈奴的将才,只因报功时多报了6个首级,竟遭撤职。冯唐认为对于边防重将,要放手任用,赏罚分明。魏尚带兵得法,匈奴不敢侵犯。如今仅仅因为一点小过错便重罚,即便得到名将,又如何能用好呢?于是,汉文帝“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由此,他对冯唐也开始重用。

对于李广,尽管他为人憨直, “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属于只知低头拉车、不懂抬头看路的实在人,但汉文帝同样十分欣赏他。李广经常率部与匈奴力战,也常随汉文帝射猎,汉文帝对李广的勇力过人深为叹赏,曾亲口对李广说: “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当高皇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以汉文帝识人用人的眼光,李广的军事才干应该是十分出众的,即使不是帅才,也绝对是一个出色的将才。

然而到了汉景帝当政的时候,冯唐的境遇却发生了变化。当时,汉景帝命冯唐去担任楚国的丞相,但不久就被罢了官,具体原因史料中没有记载。以汉景帝用人欠雅量来看,估计说话直来直去、不善逢迎的冯唐不会得到他的喜欢,被罢官也是必然。而李广虽未被罢官,但也因憨直、不懂政治而遭到了汉景帝的猜忌。七国之乱时,李广随周亚夫平叛,立下大功,并以夺得敌军军旗而威名大震。当时,梁王以将军印赐之,李广竟憨头憨脑地接受了,正是这件事犯了汉景帝的大忌。身为朝廷的大将,怎能受藩王的官印?因此战后论功行赏,有29人因平叛有功被封侯,而立下大功的李广却未加赏赐。李将军为自己的憨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失去了封侯的绝佳机会,也为今后的仕途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

汉武帝上台后,求贤若渴,向全国征求贤才,但这个时候,冯唐已经老了, “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馀,不能复为官。”这对冯唐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而汉武帝对李广的态度,是非常复杂的。应该说既有看重李广的一面, “以为广名将也”,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重用;同时,也存在压制李广的一面。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卫青霍去病等大举北伐,但却暗中告诫卫青,“李广数奇(命运乖舛),毋令当单子”。这种两面的态度,源于汉武帝用人的两面性,既渴求、重用人才,又不爱惜人才。

汉武帝在任用统兵大员方面,重用外戚是其既定政策。他优先考虑的,是卫青、霍去病、李广利等圈里人,其次才轮到别的将军。只不过类似卫青、霍去病这样的才干卓越的外戚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卫、霍死后,外戚李广利掌兵权,接连兵败,最后还投降了匈奴,这不能不说是汉武帝巨大的用人失败。李广既不是外戚,又不会逢迎取巧,行事也颇多令人诟病之处。他曾在打猎时被小吏阻拦,竟因此怀恨在心,后寻机将小吏杀害;也曾诱骗八百羌人投降后,将其全部杀害,加上战绩不能服众,自然无法被汉武帝青睐,遂成为战场上的蓝领角色,出苦力干脏活却不受重用,最终丧失了立功封侯的机会。

史书记载中,李广取得重大胜利的记载确实少之又少,而迷路失期或惨败的战例倒颇多,因此有人认为李广徒有名将虚名。但我们也要看到,李广一生中从军四十余年,跨文、景、武帝三个朝代,经历战阵七十余场,守边的跨度从渤海湾到甘肃的天水,历任边境八个郡的军事长官。没有过硬的军事才干和实实在在的军功,不会逢迎的李广是不会令三代帝王都委以守边重任的,也不可能令匈奴望风躲避,并称之为“飞将军”。因此,李广虽然有种种缺陷,算不上帅才,却也绝对是出色的将才。

翻开西汉历史,以勇悍善战而封侯者颇多,李广的部下就有不少人被封侯。李广的从弟李蔡,尽管人品、才能、名声都远不及李广,但李蔡的官名、爵位却远在李广之上,他被封为乐安侯,还做到了丞相高位。李广的儿子李敢也“因夺左贤王旗,斩首多”,赐爵关内侯。偏偏李广却一直难以封侯,这怎能不令后人扼腕叹息?冯唐和李广的人生经历既告诫人们用人要有雅量,要用人之长,也在不经意间道出了一些职场上的为人处世要点。很多性格憨直的人只知低头拉车、不懂抬头看路,不注意维护和上级、同事之间的关系,自然难以获得领导的认可、重用。他们自认为自己才干卓著、能做事,却不知到了一定的层级之后,能做事并不一定是成为领导者最重要的因素,而善于维护上下级关系,能够使团队关系融洽、运转顺畅,也是领导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而冯唐、李广的故事只不过给这一道理做了详细而深刻的注脚。文/冷月无声

标签: 汉朝李广冯唐

更多文章

  • 冯唐李广不受重用:个人性格因素和皇帝关系不大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广,冯唐,司马迁

    王勃在《滕王阁序》里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于是,冯唐和李广两个人都成了历史名人。这两个人在《史记》中都进了列传,两个人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一直郁郁不得志,年纪一大把了,都没有拿得出手的“政绩”,所以没能谋个高官显爵。冯唐留名的是他的嘴皮子冯唐的故事比较简单,先大致说一说吧。汉朝的时候,还没有实行科

  • 成语冯唐白首是什么意思?冯唐白首的主人公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冯唐,李广,王勃

    发 音:féng táng bái shǒu释 义:汉朝冯唐身历三朝,到武帝时,举为贤良,但年事已高不能为官。感慨生不逢时或表示年寿老迈。同“冯唐易老”。用 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感慨人生近义词:冯唐易老同韵词:清交素友、吹唇唱吼、天长日久、土鸡瓦狗、金龟换酒、摧枯拉朽、浑身是口、断送一生惟有酒、养

  • 孝哀傅皇后傅黛君受到过哪些屈辱?她为什么会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傅黛君,西汉

    你知道傅黛君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元帝的妃子傅瑶,她的孙子的妻子,其实也是傅瑶的侄女傅黛君。这个被家族推给刘欣的可怜女人,在和刘欣过了几年可怜日子后,又被家族牵连而亡。傅黛君,河内温县(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在定陶王刘欣十五岁的时候,由姑母傅瑶做主,嫁给了侄子刘欣。前

  • 孝哀傅皇后傅黛君的一生是怎样的?她为什么会冷冷清清的过完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孝哀傅皇后,西汉

    对汉哀帝刘欣的孝哀傅皇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倘若人一辈子不能轰轰烈烈的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能恣意萧遥快意人生,不能青史留名俯瞰苍生的话……那就碌碌无为平庸清淡的生活吧,死后化为一抔黄土,长埋人间,也算是平淡收场,总好过被人同情几千年。是的,今天我想说的这位皇

  • 汉哀帝刘欣皇后孝哀傅皇后简介 傅黛君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哀帝刘欣,汉朝皇后,孝哀傅皇后

    孝哀傅皇后(公元前59年-公元前1年),傅氏,野史记载其名为傅黛君,河内温县【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孔乡侯傅晏之女,汉哀帝刘欣祖母傅太后(傅昭仪)的堂侄女,汉哀帝的皇后。汉哀帝为定陶王时,傅氏嫁给汉哀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汉哀帝获立皇太子,傅氏成为太子妃。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汉哀帝继位,

  • 西汉著名将领傅介子能不费一兵一卒斩杀楼兰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西汉著名将领傅介子

    《傅介子传》是一本以西汉时期的著名将领、外交家傅介子为主角,描写他的一生生平事迹的小说,作者是赫连德玄,小说中主要涉及到他曾出使西域,后又用智谋成功斩杀楼兰王等故事。事实上,在《汉书》这本史书中,也有关于傅介子的记载,并且被命名为《傅介子传》。傅介子,汉族人,现今甘肃庆阳人,是西汉时期出名的将领和外

  • 著名将领傅介子竟能不费一兵一卒斩杀楼兰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傅介子

    《傅介子传》是一本以西汉时期的著名将领、外交家傅介子为主角,描写他的一生生平事迹的小说,作者是赫连德玄,小说中主要涉及到他曾出使西域,后又用智谋成功斩杀楼兰王等故事。事实上,在《汉书》这本史书中,也有关于傅介子的记载,并且被命名为《傅介子传》。傅介子,汉族人,现今甘肃庆阳人,是西汉时期出名的将领和外

  • 傅介子简介 西汉昭帝时期的义阳侯傅介子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傅介子,汉朝,汉朝大臣

    傅介子(?一公元前65年)西汉勇士和著名使者,北地义渠(今甘肃庆阳)人。生性机智果断,原任平乐监,为辅政大臣霍光所赏识。征和元年(公元前92年),楼兰国王死,匈奴急送质子(充当人质的王子)安归回国继承王位。安归因此倾向匈奴,与汉朝为敌,先后攻杀汉朝派往西域的使者安乐、忠、遂成等人,又杀害大宛、安息等

  • 西汉开国功臣傅宽简介:跟随刘邦攻取关中,封为共德君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傅宽,西汉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也有认为汉始于公元前206年一说),史书又称为“前汉”“先汉”,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傅宽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傅宽(?~前190年),砀郡横阳(今河南省商丘县)人。西汉

  • 傅喜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傅喜,汉朝

    说到西汉大臣傅喜,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傅喜,生卒年不详,字稚游,西汉外戚。他是河内郡温县人,现在的河南省温县,他的堂姐傅昭仪是汉元帝的妃嫔,定陶恭王刘康与平度公主的生母,汉哀帝的祖母。傅喜年少时喜欢读书,立有远大的志向、高尚的品性,是傅氏外戚集团在朝中最活跃的人物之一。竟宁元年五月,汉元帝刘奭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