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邓禹简介 协助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的邓禹生平

邓禹简介 协助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的邓禹生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961 更新时间:2024/1/8 11:46:58

邓禹(公元2—58年),字仲华,汉族,南阳新野(今河南省新野)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首。

王莽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各地豪强纷纷拥兵自立。公元23年,刘玄称帝,年号更始,乡里豪杰多推邓禹起事,邓禹不肯从。更始帝拜刘秀为破虏大将军,封武信侯,不久命刘秀往定河北镇抚州郡。邓禹闻讯,即杖策北渡,追至邺(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地,始与刘秀相见。刘秀大喜,遂留邓禹同宿,做彻夜长谈。邓禹进言说:“更始虽都关西(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今山东(秦汉时代通称崤山或华山以东为山东)未安,赤眉、青犊之属,动以万数,三辅假号,往往髃聚。更始既未有所挫,而不自听断,诸将皆庸人屈起,志在财币,争用威力,朝夕自快而已,非有忠良明智,深虑远图,欲尊主安民者也。四方分崩离析,形埶可见。明公虽建藩辅之功,犹恐无所成立。于今之计,莫如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以公而虑天下,不足定也”(《后汉书·邓禹列传》)。刘秀大悦,对邓禹深为敬重,令左右呼邓禹为邓将军,每遇大事,必与商讨。

建武元年(公元25年)正月,邓禹率军越太行山,出箕关进取河东(山西省南部地区)。河东都尉闭关拒守,经战十日,大破守军,夺获大批军资粮秣。继而又率军围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但数月未能攻下。更始大将军樊参率数万人,渡大阳欲攻邓禹,邓禹派诸将在解南迎战,大破敌军,斩樊参。于是王匡﹑成丹﹑刘均等合军十余万,共击邓禹。初战,邓禹失利,樊崇战死。天黑后双方停战,军师韩歆和诸将见气势已挫,都主张乘夜退走,邓禹不从,认为王匡之军虽多,但势不强。第二天利用王匡停止进攻之机,重新组织队伍,调整部署。第三天清晨,王匡尽出其军攻打邓禹,邓禹令军中不得妄动,严阵以待,坚守不出。待王匡军至营前,猝然击鼓,全师猛扑,大破王匡军。王匡军至等皆弃军而逃,邓禹率轻骑急追,俘刘均及河东太守杨宝﹑持节中郎将弭强,将其斩杀,收得节六,印绶五百,兵器不可胜数,遂定河东。

河东既定,邓禹又率得胜之师于汾阴(今山西省宝鼎)渡河,入夏阳(今陕西省韩城东南)。更始中郎将左辅都尉公乘歙,引其众十万,与左冯翊兵共同抗拒禹,邓禹败其军。这时赤眉军已进入长安,赤眉军军纪不好,百姓不知所归。闻邓禹军纪律严明,沿途秋毫无犯,故所向披靡,降者日以千计。“禹所止辄停车住节,以劳来之,父老童耭,垂发戴白,满其车下,莫不感悦,于是名震关西”。(《后汉书·邓禹列传》)光武帝甚为高兴。

邓禹早年虽与光武为布衣之交,但在中兴功臣中,他既非首事之臣,也不如后来吴汉、贾复等人功绩显赫,其所以居中兴功臣之首,盖以运筹帷幄之功居多。他曾协助光武,初定取河北以成帝业之谋。邓禹《图天下策》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所筹划的战略方针为刘秀理清了如何在乱世和身处弱势的情况下夺取天下的思路,为刘秀的最后胜利制定了长远计划和明确的努力方向。后来以知人荐贤名世,并在一系列决策性问题上发挥了重大作用。如《后汉书》著者范晔所说:“明定帝略”、“勋成智隐”,诚为中肯之言。

另外至少有以下四个理由,使邓禹应该排在第一。

第一,在取河内以及之前的很多大的决策都出自邓禹,刘秀对邓禹非常赏识,当时邓禹确实是光武的首席参谋和军事,邓禹功不可没。

第二,邓禹给予光武为帝最大的支持。刘秀在河北时一度被王郎赶的如丧家之犬,他真正落脚是在信都,后来有渔阳和上谷两个地方支持刘秀,这是刘秀最早建立的根据地,二十八宿中,从这个根据地出来的占了将近一半,主要将领吴汉、耿弇、寇恂、耿纯王梁景丹盖延任光李忠、万修、邳彤刘植等都是在这个根据地跟随刘秀的,虽然有了根据地,但这些将领们原来都有各自的部下和地盘,刘秀却没有一支真正自己的嫡系部队,于是派邓禹去召集兵马,得几千人,才算有了真正的第一支嫡系部队。邓禹对于光武帝来说,就像长孙无忌对于唐太宗,李善长对于明太祖。

第三,二十八宿的排名其实不是刘秀排的,而是他儿子刘庄当皇帝后排的,全国完成统一后邓禹成为光武朝仅有的几个继续受任用的功臣。当时二十八宿中很多人已经不在人世了,向冯异这样有希望座第一交椅的已经死了多年了,而邓禹恢复了大司徒职务,还曾任太傅,也就是太子刘庄的老师,自然提高了排名。

第四,建国后很多功臣都居功自傲,生活开始腐化堕落,相比起来,邓禹的人品要高尚很多,他淡泊名利,待人敦厚,孝敬父母。天下已定,常思远离名誉和权势。邓禹还教子有方,他有十三个儿子,他不引导他们高官厚禄、追名逐利,而是让他们各掌握一种安身立命、养家糊口的技艺。他修整家庭伦理,教养子孙,食封邑,不置产业。后来,他的子孙皆称名天下。邓禹曾说,吾将百万之众,未尝妄杀一人,其后世必有兴者。”

标签: 邓禹汉朝云台二十八将

更多文章

  • 云台二十八将之首邓禹 解密中奖排名图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云台,二十八将,邓禹

    东汉开国名将邓禹,是云台二十八将之首。善于运筹帷幄,勇于冲锋陷阵,能文能武,出将入相,在平定河北、河东和建立东汉政权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邓禹公元2年出生,字仲华,汉族,南阳新野(今河南省新野)人,少时敏慧,13岁便能诵诗,后来游学长安。当时刘秀也在长安游学,邓禹虽然年幼,但见刘秀后,就知道他不

  • 大树将军冯异:堪称东汉历史上最杰出的将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冯异,东汉

    东汉冯异冯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人。喜欢读书,通晓《左氏春秋》、《孙子兵法》。光武帝为司隶校尉时,经过父城,冯异打开家门用好酒好菜招待光武帝,光武帝因此让冯异当自己的主簿。当王郎兴起时,光武帝从蓟东策马向南,休息时就住在草房子里,到了饶阳芜萎亭。当时天寒地冻,众人又是饥饿又是疲惫,冯异就奉上了豆粥。第

  • 东汉光武帝时期的名将冯异为何被誉为大树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冯异,大树将军,刘秀,

    "大树将军"宝丰人"冯异"中 文 名 冯异字 公孙国 籍 中国(东汉)民 族 汉 族出 生 地 父城(今河南省宝丰县东)出生日期 不详逝世日期 公元34年职 业 军事家主要成就 助刘秀建立东汉归顺光武帝——刘秀新朝末年,冯异奉命监护五县。光武帝亲自帅兵攻打父城,打了好些天,一直打不下,无奈停止进攻。

  • 东汉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大树将军冯异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冯异,云台二十八将,东汉

    导读:东汉初兴,将星云集。冯异身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最为世人熟知的是他谦让的人品。其实,无论为人处世还是谋略武功,冯异都有不让同侪的过人之处。冯异字公孙,西汉末年颍川郡父城县(今河南宝丰)人。他年轻的时候喜欢读书,精通《左氏春秋》和《孙子兵法》。王莽新朝统治期间,朝政混乱,终于引发了绿林、赤眉农

  • 汉景帝刘启宠妃栗姬生了几个子女?栗姬子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景帝刘启,栗姬,汉朝

    栗姬,生卒年、家世及名讳皆不详,齐国人,汉景帝刘启的妃子。早年受太子刘启宠爱,为刘启生下三子:刘荣、刘德、刘阏。栗姬年纪渐长,逐渐失宠于景帝,刘荣做为景帝长子,先是被立为太子,后来因栗姬心胸不够宽广而被废,栗姬忧郁而死。王夫人被立为皇后,之子刘彻被立为太子,即汉武帝。司马迁说:“栗姬负罪,王氏乃遂。

  • 汉景帝刘启宠妃栗姬简介 栗姬结局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栗姬,汉景帝刘启,汉朝妃子,

    栗姬,生卒年、家世及名讳皆不详,齐国人,汉景帝刘启的妃子。早年受太子刘启宠爱,为刘启生下三子:刘荣、刘德、刘阏。栗姬年纪渐长,逐渐失宠于景帝,刘荣做为景帝长子,先是被立为太子,后来因栗姬心胸不够宽广而被废,栗姬忧郁而死。王夫人被立为皇后,之子刘彻被立为太子,即汉武帝。司马迁说:“栗姬负罪,王氏乃遂。

  • 揭秘:年轻貌美的太子母亲栗姬为何没能当上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栗姬,刘启,汉朝

    栗姬是个美丽的女人,舞跳得好,又擅长唱歌,没进宫之前在当地就小有名气。刘启做太子的时候,一次微服出游,看见了她,就撺掇父亲,收她为妻。当时老太后薄姬在世,曾把自己的侄孙女许配给刘启,尽管刘启不情愿,可他不敢违背祖母的命令。因为母亲窦氏说,父亲是个孝顺的人,如果你违背祖训,有可能做不成太子。刘启是个很

  • 一个叫程姬的妃子 却成就了一个伟大的王朝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程姬,东汉

    大家在看一些宫斗剧的时候,可能也发现了,皇宫里的女人为了争宠,甚至什么事都干,有的时候,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不惜利用自己的亲姐妹或侍女去争宠,只要皇帝的宠幸在你自己宫里,即使宠幸的不是自己,也无所谓!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一个非常有趣的历史故事,正是由于一个妃子来了例假,才歪打正着,后来造就了一个伟大的

  • 汉元帝妃子傅昭仪的儿子是谁?傅昭仪有几个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元帝,傅昭仪,汉朝

    傅昭仪(?—公元前2年),傅氏,汉元帝刘奭的妃嫔,定陶恭王刘康生母,汉哀帝刘欣的祖母。其父为河内温县人,早逝;其母遂改嫁为魏郡郑翁。傅氏初为上官太后的才人,汉元帝刘奭为太子时,得以进幸。汉元帝即位,立为婕妤,甚得宠爱。生有一男一女,女为平都公主,男为定陶恭王刘康。后封为昭仪。竟宁元年(前33年),汉

  • 汉元帝刘奭宠妃傅昭仪怎么死的?傅昭仪墓在哪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元帝刘奭,傅昭仪,汉朝

    傅昭仪(?—公元前2年),傅氏,汉元帝刘奭的妃嫔,定陶恭王刘康生母,汉哀帝刘欣的祖母。其父为河内温县人,早逝;其母遂改嫁为魏郡郑翁。傅氏初为上官太后的才人,汉元帝刘奭为太子时,得以进幸。汉元帝即位,立为婕妤,甚得宠爱。生有一男一女,女为平都公主,男为定陶恭王刘康。后封为昭仪。竟宁元年(前33年),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