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千钧一发”是由文学家枚乘引用而来的吗?

“千钧一发”是由文学家枚乘引用而来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963 更新时间:2023/12/13 6:25:12

西汉时期有个著名的学家枚乘,他因为被奸人所害被抓入狱,但是在狱中凭借着自己的忠心和肝胆义气写下了著名的《狱中上梁书》,从而让梁孝王深感他的深明大义和才华出众,立即下令将他释放出来。

枚乘像

但是开始时枚乘是跟随着吴王刘濞的,后来因为吴王想要造反谋事,枚乘屡劝不听,最后才改投到梁孝王门下。在他劝服主上的时候,还发生过两个小故事,最后演变为成语流传至今。

在吴王刘濞想要造反的时候,枚乘劝阻他引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他说:“用一根纤细的头发系上千钧重的东西,然后将上头的一端悬挂在没有尽头的高处,在它的下面则是深不见底的万丈深渊,这样的情景一出来在蠢笨无知的人也可以想象的到会有多危险,如果上边断了下边又接不上,结果可想而知。而咱们若想要起兵造反,那就会出现和这头发一样的危险处境啊!”这就是成语“千钧一发”的来由。枚乘说的生动又形象,可是吴王却没有听从,最终落得个国败家亡的惨痛结局。后来枚乘在狱中写《上书谏吴王》中,又写道“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悦……易于反掌,安于泰山。”后来“安于泰山”也被称为“安如泰山”,意思是像泰山一样安稳牢固不可动摇。

枚乘被梁孝王释放之后,因为他的《狱中上梁王书》的远见卓之而名声大振,在汉武帝即位之后,因为欣赏他的才能,想要征用他为官,可惜的是在来京师的路上,枚乘就去世了。

枚乘故里

枚乘是西汉时期一位著名的文人,他十分擅长辞赋的创作,因此在后世给别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枚乘故里图片

谈到枚乘故里其实我们不难知道是在哪里,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就可以发现,毫无疑问枚乘故里就是在江苏省淮安市,这个没有半点疑问,因为枚乘之前所生活的地方就是一个造就人才的地方,加上确切的历史资料,肯定了枚乘故里的具体位置。枚乘故里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因为枚乘故里位于沿海地区,有山有水。因为枚乘在历史上的名声使这个地方在现在更加具有活力,在枚乘故里,还有一个地方是用枚乘的名字命名的,由此可见枚乘在历史上是多么出名。

枚乘故里是一个典型的水乡古镇,在这个地方曾经出现过许多名人像枚乘和吴承恩都是淮安市的代表人物,这也为枚乘故里奠定了浓厚的文化内涵。枚乘故里正因为有如此多的文人出现使这个地方成为了一个众人所知的文人聚集地。除此之外枚乘故里还是一个商业十分发达的地方。因为枚乘故里沿海,水源比较丰富,所以这个地方交通也十分便利,主要是河道运输江南水乡是枚乘故里的一个代表性特征。因为淮安市在历史上就出现了许多文人,所以现在枚乘故里的历史地位仍然很是重要。这里古文化气息浓厚,建筑也很朴素,总之枚乘故里会给人一种十分惬意舒适的感觉。

枚乘七发

枚乘是西汉时期的一位著名的文人,主要擅长的就是辞赋,《七发》就是他辞赋中一个代表作品,是一篇很明显的赋作。在作品中,枚乘通过一种设想及一问一答的方式来间接的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因为在问答上,一共写了七件事,所以称为七发,也是赋体中的一个主要表现方式。

枚乘雕塑

在《七发》中一问一答的主人公分别是楚国的一位太子和吴国的一位宾客,因为太子生病了,这位客人便去看望太子,问太子的身体恢复的怎样,太子回答到说还是不行,于是这位客人便开始表达自己的想法,他说太子生病的主要原因是自身的原因,因为太子没有很好的把持自己的生活,经常喝酒还熬夜,时间久了,身体自然会受到影响。还说到,如果太子现在遇到一位很有才能的谋士,在太子身边讲述一些很有感染力的事情及外界的一些发展,有这样的君臣长期陪伴,太子的病一定会好起来的,太子听过后,觉得很有道理,便听从了宾客的想法。

第二故事是太子虽然生病了,但并不需要药物来治愈,只要接受那些中听的言语就可以治愈,例如多听听乐曲以及大自然的声音都对太子的身体有很大的的帮助作用。可是太子说他病了,去不了。第三个故事是建议太子多吃点粗茶淡饭,可是太子依旧说他病了,去不了。故事逐渐深入,终于在最后一个故事的时候,太子被宾客所描述的场景吸引了,最后太子瞬间觉得自己明白了,于是便从床上起来,下地站了一会,身体出汗之后,太子的病完全好了。

标签: 文学家枚乘

更多文章

  • 西汉著名的文学家枚乘主要作品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西汉著名的文学家枚乘

    西汉时期有个著名的文学家枚乘,他因为被奸人所害被抓入狱,但是在狱中凭借着自己的忠心和肝胆义气写下了著名的《狱中上梁王书》,从而让梁孝王深感他的深明大义和才华出众,立即下令将他释放出来。枚乘像但是开始时枚乘是跟随着吴王刘濞的,后来因为吴王想要造反谋事,枚乘屡劝不听,最后才改投到梁孝王门下。在他劝服主上

  • 枚乘简介 西汉武帝刘彻时期的辞赋家枚乘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枚乘,汉朝,汉朝辞赋家

    枚乘(?~前140),字叔,西汉辞赋家。汉族,秦建治时古淮阴人。枚乘因再七国叛乱前后两次上谏吴王而显名。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辞赋,《汉书·艺文志》著录“枚乘赋九篇”。枚乘(?~前140),字叔,西汉辞赋家。古淮阴(今江苏淮安市西南)人。曾做过吴王刘濞、梁王刘武的文学侍从。七国之乱前,曾上书谏阻吴王起兵

  • 西汉倪宽:中国农历的计算法是他计算出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西汉倪宽

    倪宽是西汉武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以下就是关于倪宽的简介。褚遂良《倪宽赞》拓片倪宽,字仲文,西汉千乘人。他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因为家境根本上不起学。所以就在当时郡国学校中帮助学校的伙房做饭,通过这一个手段来得到学习的机会。不仅如何,小小年纪的倪宽,还经常被有钱人家雇为短工。每次下地干活的时候,倪宽总是

  • 西汉倪宽:中国农历的计算法是他计算出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西汉倪宽

    倪宽是西汉武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以下就是关于倪宽的简介。褚遂良《倪宽赞》拓片倪宽,字仲文,西汉千乘人。他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因为家境根本上不起学。所以就在当时郡国学校中帮助学校的伙房做饭,通过这一个手段来得到学习的机会。不仅如何,小小年纪的倪宽,还经常被有钱人家雇为短工。每次下地干活的时候,倪宽总是

  • 西汉倪宽:中国农历的计算法竟然是他计算出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西汉倪宽

    倪宽是西汉武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以下就是关于倪宽的简介。倪宽,字仲文,西汉千乘人。他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因为家境根本上不起学。所以就在当时郡国学校中帮助学校的伙房做饭,通过这一个手段来得到学习的机会。不仅如何,小小年纪的倪宽,还经常被有钱人家雇为短工。每次下地干活的时候,倪宽总是将经书悬挂在锄把上,

  • 汉景帝时期的第二位酷吏,宁成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宁成,汉朝

    汉景帝时期的第二位酷吏是宁成,他最后什么结局?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从作为上来讲,宁成的做法没有比郅都高明到哪里去,虽然和郅都一样也被免职,但很有明哲保身的本事,最终逃得一命,并成为一方豪强,但最后又死于酷吏之手,其经历比郅都要传奇多了。宁成一开始是汉景帝的郎官,不过他明显善

  • 宁成:从无名之辈到西汉酷吏,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宁成,西汉

    从无名之辈到西汉酷吏,从随从小吏到宗室贵族人人惶恐,他就是汉武帝时代的十大酷吏之一的宁成,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最后结局如何?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带来西汉酷吏宁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一起来看看吧!先来说说酷吏是什么?酷吏是君主专制政治的产物,需要时可被重用,不需要时可牺牲。酷吏廉洁,且不畏豪强,

  • 西汉酷吏宁成,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宁成,汉朝

    汉景帝时期第二位酷吏就是宁成了。从作为上来讲,他的做法没有比郅都高明到哪里去,虽然和郅都一样也被免职,但很有明哲保身的本事,最终逃得一命,并成为一方豪强,但最后又死于酷吏之手,其经历比郅都要传奇多了。宁成一开始是汉景帝的郎官,不过他明显善于利用这个招牌,所以他养成了一个不服长官、凌虐下属的习惯——当

  • 吕后戚姬都斗不过她 她靠什么成为最后的赢家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薄姬

    薄夫人只是汉高祖刘邦的一个侍妾而已,因为给刘邦生了个儿子刘恒,遂升为夫人。虽然成了夫人,但并不受宠,不敢与戚夫人比,连吕后也拼不过。薄氏本秦末吴(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其父与原魏王宗室女子魏妪私通生了她,父亲死后,她便随母亲魏妪住进了魏王宫。宫中有一个非常出名的相士许负,见年幼貌美的薄氏具有雍容大度的

  • 戚夫人之死不冤!戚姬贪欲毁了自己和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戚夫人

    在刘邦众多的老婆当中,正妻吕后最怨恨的就是戚夫人戚姬。刘邦死后,吕后生的儿子刘盈当上了皇帝,为汉惠帝。汉惠帝虽然仁慈,但为人太柔弱,大权实际上掌握在吕太后手中。太后吕雉设计杀了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刘如意以后,又对戚姬下了狠手。她让人把戚姬的手脚砍去,挖去眼睛,熏聋耳朵,灌上哑药,然后扔到猪圈里,还说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