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解读蔡琰传以及蔡琰之父

如何解读蔡琰传以及蔡琰之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076 更新时间:2023/12/14 8:11:49

如何解读蔡琰

陈留董祀的妻子,同郡蔡邕的女儿,名字叫做蔡琰,字文姬,十分有博学,有才华,善于辩论,而且又精通音律。她嫁给了河东的卫仲道,丈夫早年逝世,没有儿子,于是就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在汉武帝兴平年间,天下大乱,蔡琰被胡人的骑兵掳掠去,于是被迫嫁给了南匈奴左贤王,在胡地中生活了十二年,为左贤王生了两个儿子。曹操向来与蔡邕交好,心痛他没有后人,于是就用重金将她赎回,改嫁给了董祀。

董祀是屯田的都尉,后来他触犯了法律,被判了死刑,蔡琰亲自为了丈夫向曹操请求赦免他的死罪。这是朝廷上坐满了文武官员,曹操就对各位说:“现在蔡邕的女儿正在外面,今天让她来拜见各位君臣。”等到蔡琰走进朝堂,只见她披头散发,赤足行走。蔡琰边走边向各位磕头请罪。曹操说:“我也很同情你和董祀,但判决书已经出来了,能怎么办呢?”蔡琰说:“您有成千上万匹好马,手下有说不清的勇士,为什么不舍得派出一匹快马。而不去救一个将要死去的人呢?”曹操被蔡琰的话所感动,于是就赦免了董祀的死罪。

当时天气十分寒冷,曹操又赐给了她衣服鞋子。曹操说:“听说夫人家中有很多古书,那能不能将它们背出来呢?”蔡琰说:“那些书籍在颠沛流离中没有保存下来,但我现在背出来。”于是蔡琰就将那些古书一字不差的抄写好送给了曹操。

蔡琰的父亲是谁

蔡琰的父亲是蔡邕。蔡邕,公元133年出生在陈留圉,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市圉镇,字伯喈。他是东汉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他是著名才女蔡琰的父亲。因为他的官位是左中郎将,所以后人都称他为“蔡中郎”。

蔡邕是一个十分孝顺的人,他的母亲曾经卧病在床三年,在这三年中,蔡邕不管盛夏严寒,都不曾解过衣带,连续七十天没有睡觉。他母亲去世后,蔡邕也在他母亲坟墓旁盖了一间小房子住着守在他母亲旁边,遵守着礼制。蔡邕从小喜欢读书,少年时就博学多闻,拜胡广为师跟随他学习。蔡邕喜欢文学、天文等,而且还擅长音乐,在汉桓帝时,中常侍徐璜等人擅权不法,但听说蔡邕琴鼓打的很好,于是就告诉汉桓帝,蔡邕不得已,只能走到偃师,然后说自己生病不能前往,于是就返回家中。蔡邕生平还喜欢收藏书籍,在他家中书多达万余卷。蔡邕除了精通经史、擅长辞赋等文学外,还精通书法,如篆、隶。尤其是隶书造诣最深,而且名望也最大。蔡邕所创的“飞白”书体,更是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董卓掌权时,强行召蔡邕,蔡邕被迫前往,担任了祭酒,董卓十分敬重他。之后蔡邕又被举为高第,在三天之内,担任了侍御史、治书御史等众多职位,后来蔡邕又担任了左中朗将。董卓被杀后,蔡邕因为在王允座上感叹而入狱,不久便死在狱中,时年六十岁。

标签: 蔡琰蔡邕

更多文章

  • 东汉才女蔡琰的父亲是谁?蔡琰一生嫁了几次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蔡琰,曹操,蔡邕

    蔡琰的父亲是蔡邕。蔡邕,公元133年出生在陈留圉,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市圉镇,字伯喈。他是东汉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他是著名才女蔡琰的父亲。因为他的官位是左中郎将,所以后人都称他为“蔡中郎”。蔡邕是一个十分孝顺的人,他的母亲曾经卧病在床三年,在这三年中,蔡邕不管盛夏严寒,都不曾解过衣带,连续七

  • 蔡琰有三个丈夫却被评为贞烈之女让曹操牵肠挂肚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蔡琰,曹操,三国

    她本是名门之后,却屡遭变故,一生颠沛流离令人感叹。更有坊间传说、影剧作品说她和曹操一直有着一份相近之心。她就是天下名儒蔡邕之女蔡琰。博学才辨,早年丧夫蔡琰,字文姬,昭姬。东汉大儒蔡邕之女。早年博学有才辩,又精通音律之色。据刘昭《幼童传》记载:有次蔡邕晚上弹琴,有根琴弦断了。蔡琰光靠声音就分辨出是第二

  • 刘向的简介 西汉历史学家、文学家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向,史学家,文学家

    刘向 (西汉历史学家、文学家)藜照堂刘氏一世祖:刘向(约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原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楚国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祖籍秦泗水郡丰县(今江苏丰县),汉朝宗室,先祖为丰县刘邦异母弟刘交。刘向是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其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

  • 刘向的神学观点 《洪范五行传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向,洪范五行传论

    《汉书·五行志》保存了刘向《洪范五行传论》约一百五十二条。其中论灾异跟后、妃、君夫人及外戚间的关系的约三十一条,论灾异跟君主失势、国家败亡间关系的约三十九条。这不只是其政治立场在学术上的反映,这并且是有意地利用阴阳五行学说作政治斗争的工具。《汉书·五行志》也保存了刘歆论《洪范五行传》的材料,约七十三

  • 刘理的史籍记载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理,三国志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三国志·卷三十三·蜀书三·后主传第三》《三国志·卷三十四·蜀书四·二主妃子传第四》《三国志·卷三十六·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第六》《资治通鉴·卷六十九》父兄父亲:蜀汉昭烈帝刘备长兄:蜀汉后主刘禅次兄:甘陵王刘永妻子马氏,骠骑将军、凉州牧、斄乡侯马超之女。子孙儿

  • 刘理的历史评价 陈寿《三国志》一国之体焉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理,历史,陈寿,三国志

    刘备:“小子理,朕统承汉序,祗顺天命,遵脩典秩,建尔于东,为汉藩辅。惟彼梁土,畿甸之邦,民狎教化,易导以礼。往悉乃心,怀保黎庶,以永尔国,王其敬之哉!”陈寿《三国志》:“易称有夫妇然后有父子,夫人伦之始,恩纪之隆,莫尚於此矣。是故纪录,以究一国之体焉。”文学形象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刘理刘理在小说

  • 刘理的人物生平 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理,刘备

    刘理是刘备的庶子,生母及排行均不可考。黄初二年(221年)四月初六日,刘备称帝,建立蜀汉政权,改年号为章武。 六月,刘备派司徒许靖封刘理为梁王(辖地位于荆州),策文说:“皇子刘理,朕承嗣汉家帝王世系,顺应天命,遵循典章法度,替你在东土建立藩国,作为中央王朝的辅翼。想想你那梁国,就在汉朝国都附近,百姓

  • 马融的简介 东汉时期著名经学家 东汉名将马援的从孙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马援

    马融(79年—166年),字季长。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时期著名经学家,东汉名将马援的从孙。历任校书郎、郡功曹、议郎、大将军从事中郎及武都、南郡太守等职,后因得罪大将军梁冀而被剃发流放,途中自杀未遂,得以免罪召还。再任议郎,又在东观校勘儒学典籍,后因病离职。延熹九年(166年),马融去世

  • 马融的人物生平 马融上《广成颂》来讽谏朝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朝廷

    博通经籍马融字季长,是将作大匠马严的儿子,其从祖为东汉名将马援。他的言语和姿态优美,有才华,善于言辞。之前,京兆人挚恂隐居南山,用儒术教授门徒,不应州郡征聘,名闻关西地区。马融跟从他游学,博通经书。挚恂很欣赏马融的才华,于是把女儿嫁给了他。初入仕途公元108年(永初二年),大将军邓骘听闻马融的名声,

  • 马融的历史评价 东汉时期著名经学家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马融

    华峤:“昔刘向父子,世典史籍;马融通博,三入东观。”“及明章二帝,祖述此意,故後世争为图纬之学,以矫世取资。是以通儒贾逵、马融、张衡、朱穆、崔瑗、荀爽之徒忿其若此,奏皆以为虚妄不经,宜悉收藏之。”范晔等《后汉书》:“马融辞命邓氏,逡巡陇、汉之间,将有意于居贞乎?既而羞曲士之节,惜不赀之躯,终以奢乐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