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武帝时期著名辞赋家严助为何死的比较凄惨

汉武帝时期著名辞赋家严助为何死的比较凄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893 更新时间:2023/12/28 8:52:11

严助是汉武帝时期有名的辞赋家,著有很多不错的文赋比如《相儿经》《严助赋》等等,但是到了现在基本都已经失传了,只有少数的几篇流传下来,严助的一生算是比较传奇的,有着非常多的经典故事。

汉武帝时期严助的画像

严助,原名庄助,在他开始为官的时候,正是汉武帝刚刚上位之后没有多久,当时汉武帝还没有真正掌控实权,主要的权势在当时的太尉田蚡的手上,正好碰上闽越攻打东瓯,东瓯请求大汉的支援,田蚡认为那边的战事只是边疆小国之间的纷争,多次背叛中原,而且现在汉朝的力量还不强盛,从前秦朝就抛弃了那儿,所以不需要去救。但是严助认为:“真的只是担心自己实力不够,德行不够就不去救吗?但是有能力可以去救为什么不去救呢,而且秦朝放弃的又何止是一个越地,就连自己的国家都不要了,现在东瓯这样的小国来求援,我们不去救助,又凭什么来统治外国呢?”因此得来了汉武帝的支持,于是汉武帝派遣严助带着自己的节杖去调动地方诸侯的兵力,当时会稽的太守还想要拒绝,但是严助直接杀了一个司马,将汉武帝的意思告诉了会稽太守,出兵到半路上,闽越就退兵了。

之后严助又带着汉武帝的圣旨去到淮南王那里,安抚淮南王,因此和淮南王结下了不错的交情,但是这也为他在之后的被杀埋下伏笔,可以说是一饮一啄,早有定数,纵观严助的一生,虽然也曾经为大汉的崛起做了一定的贡献,但是身为近臣和诸侯王交好,不得不说是非常不明智的。

汉武大帝严助

严助是西汉时期有名的人,他是当时有名的辞赋家,而且为官清正廉洁,有着很高的声望,他一生主要的时间都是在汉武帝时期,做出了不少的贡献,后来在因为当时的淮南王刘安谋反,而严助和他关系很好,所以也被株连而死。

严助的画像

严助当时在自己的家乡是非常有名的人物,受到了当时很多人的认可,当时汉武帝招贤的时候,严助就被推荐上去,他参与对策之后被汉武帝认为是当时表现最好的人,所以被提拔为了中大夫,当时严助被命令和大臣们讨论国家大事,他的辩论能力非常突出,很多大臣都辩论不过他,在当时深受汉武帝宠信的一些辩论臣子之中,只有严助是比较受重用的。

当时在边疆之地闽越和东瓯在交战,东瓯不敌,向汉朝求援,当时汉武帝还年幼,正是田蚡执政的时候,田蚡觉得不应该帮助,但是严助认为大汉应该帮助东瓯,现在小国求援了,我们大汉身为天朝上国不应该就这样放着不管,在一番激烈的辩论之后,严助驳倒了田蚡,因此严助带着汉武帝的节杖前往边疆调动出兵,他杀了一个司马将汉武帝的意思告诉了太守,所以救出兵帮助东瓯,因为这次出兵帮助,汉朝在边疆的小国那儿威望提升很多。

后来严助在汉武帝的任命之下,担任了会稽太守,但是在位多年政绩没有特别突出,所以受到了汉武帝的责备,之后因为淮南王刘安造反,严助受到了牵连,因此被杀。

严助怎么死的

汉武帝时期,有过不少能言善辩的大臣,比如当时有名的司马相如朱买臣东方朔等人,他们就像是那种御用文人一样,虽然在政治上没有多少杰出的贡献,但是在辩论经义、文赋创作上却是非常出色,颇有点解闷的伶优的感觉,严助就是其中的一员。

西汉大臣严助

严助的一生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也是比较悲惨的,成功在于他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有过经典的历史记录,悲惨在于死得比较可怜,那么严助到底是怎么死的呢?严助的死,要从当年给淮南王传旨说起,当时严助正好是出去帮助东瓯击退了闽越,一扬国威,回来的路上汉武帝向淮南王下旨,正好让严助去传旨,他说:“之前,大王您出动兵马赶赴南越,所以陛下就派我来转告您,您现在地处远方,事情紧急,难以联系到你,所以陛下没有和您商量就自作主张了,让您担心了,非常遗憾。自古以来军队都是非常危险的事情,所以出兵都是需要非常谨慎,但是汉朝是天下的宗主国,所以需要平衡诸方势力,保护那些寻求帮助的弱小国家,像现在这样没有牺牲什么就宣扬了汉室的威仪,帮助的求助的小国,这都是因为天子的深谋远虑啊。”

因为这一次传旨,严助和淮南王结为了好友,私交甚密,后来淮南王刘安造反了,牵连到了严助,本来汉武帝是不打算杀他的,认为他只是好友没有参与其中,但是当时的一个酷吏张汤认为严助身为天子近臣和这样的诸侯勾结是必须要杀的,不得已汉武帝只好杀了严助,可怜的严助就这样被牵连致死了。

严助墓

严助是西汉时期的会稽人(现在的嘉兴、绍兴一带),他小的时候家里很穷,没有什么钱,还经常受到一些有钱人家的欺负,但是他苦读诗书,最后学有所成,成为了当时有名的辞赋家,后来在汉武帝招贤的时候得到了武帝的认可,为武帝时期平定南越的叛乱立下了功劳,最后因为关系到叛乱的淮南王而被杀。

严助的墓地

严助他虽然死得比较凄惨,但是对于后来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历朝历代都有祭祀供奉他的人,在史书上记载,明代的时候绍兴的严助庙就年年都有供奉,可见他在当地民间的影响还是不容小觑的。严助死了之后,根据古人讲究落叶归根的习惯就被埋葬在了自己的家乡,被葬在了现在的嘉兴的辅成小学里,占地将近2000平方米。根据清朝的书籍记载,严助的墓地周围古树林立,大有数寻,可以称得上是千年古树,枝叶都是西北向的,一到要下雨的时候就发出长剑震动的声音。

到了现在,严助的墓地在辅成小学的校园内部,在墓穴土坡的下面做了一条两米高一米宽的围墙,将之保护起来,然后在墙的一面开了一扇门,建立了台阶通往墓穴的顶部,墓坡上面,现在种植了大量的树木,只是上面的墓碑已经不见了。据说当年在文革的时候,严助的墓穴曾经被发掘过,但是好像是一无所获,所以在后来又被封存起来了,可能就是在那个时候墓碑才消失的吧。

更多文章

  • 阴丰的家世可谓是显赫无比,他为何被郦邑公主刘绶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阴丰,刘绶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东汉在文化、科技、军事、佛教等方面成就突出,文化上郑玄将经学推向高峰并开创郑学,科技上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地动仪和浑天仪,军事上迫使北匈奴西迁,佛教在此期间经白马寺传入中国。

  • 西汉酷吏尹赏:曾将长安城内无业青年全部活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西汉,酷吏,

    权力不受控制的话,严刑峻法也只会被小人拿来玩弄.最近,因为一些恶性事件的出现,比如拐卖儿童等等,民间对严刑峻法的呼声越来越高,甚至声称“一律判死刑”。我当然不赞成。先不说具体的案件,这种严打思维,效果是很短暂的;如果严刑峻法真的管用,那中国还一直是大秦帝国呢。酷吏是汉代兴起的一个新的现象。我们先举几

  • 雍齿有何能力?为何多次背叛刘邦还能封侯拜相?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朝,雍齿

    雍齿有何能力?为何多次背叛刘邦还能封侯拜相?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对于古代的帝王来说,臣子的背叛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哪怕是没有任何反叛之心,但是却有反叛的能力,也会引起皇帝的怀疑,加以打压甚至是杀掉。然而对于刘邦,这样一个杀了不杀功臣的皇帝来说,居然会放过一个多次背叛自己的人,不

  • 刘邦如此的痛恨雍齿 为什么还第一个封他为侯呢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邦,雍齿

    还不知道:刘邦痛恨雍齿为何还第一个封他为侯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自古以来,一个新朝代的建立,开国第一件事就是对有功之臣进行论功行赏,这是新生政权最迫切需要处理的问题。毕竟众人追随着你打江山,没有苦劳也有功劳。而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刘邦当皇帝后,是如何封赏开

  • 刘邦是真的拿雍齿一点办法都没有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雍齿,汉朝

    雍齿真的让刘邦没有办法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雍齿,这个人相信熟悉三国的小伙伴们都知道,他是刘邦的一员大将,并且跟刘邦的关系也非常的近,一方面是因为这两个人的家乡是一个地方,另外一方面的原因是,他非常的有能力,在战场上能够非常的勇猛,因此刘邦十分的欣赏他,在刘邦出征的时

  • 雍齿为什么要背叛刘邦?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雍齿,汉朝

    雍齿和刘邦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何雍齿会背叛刘邦?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秦汉末年,群雄并起,很多人揭竿而起,刘邦也不例外,从沛县聚集了一帮人,有名的有曹参,萧何,樊哙,然后刘邦带着他的小部队,从自己的家乡出发,开始向外部扩展自己的根据地。临走之前为了省心,把自己的部下雍齿留在了

  • 雍齿背刘降魏:雍齿的背叛对西汉政治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雍齿,西汉人物,刘邦

    导读:雍齿是西汉的一个历史人物,在刘邦早期举事时,曾带领刘邦父老乡亲一起“背刘降魏”,是刘邦举事中第一个背叛他的人。第一次总是最难忘的,因此刘邦非常讨厌他,多次在公开场合点名批评,但后来竟被封为“什方侯”;他是刘邦封完二十多个大功臣之后被张良诱封的第一人,却没有被司马迁记入“王侯将相谱”中;正是由于

  • 雍齿是谁? 刘邦手下大将雍齿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邦,雍齿

    导读:雍齿(?——公元前192年),沛县人,刘邦的同乡,《史记》上记载他“出身豪强”,实际上就是一个游手好闲的小混混。秦末汉初泗水郡沛县人。原为沛县世族。公元前209年,刘邦反秦称沛公,雍齿随从。但雍齿素轻刘邦,翌年,在刘邦最困难的时候,雍齿献出了丰县投靠了魏国周市,刘邦大怒,数攻丰邑而不下,只好到

  • 雍齿简介 雍齿封侯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雍齿,简介

    雍齿(?-前192),秦末汉初泗水郡沛县(今江苏沛县东)人,原为沛县世族。公元前209年,刘邦反秦称沛公,雍齿随从,但雍齿素轻刘邦。秦军围攻刘邦于丰邑(今丰县),刘邦打败秦军后,命雍齿具驻守丰邑。第二年,在刘邦最困难的时候,雍齿经魏国人周巿诱反献出了丰县而背叛刘邦。刘邦大怒,数度进攻丰邑但攻打不下来

  • 一个名叫臧儿的女人 改变了二代大汉王朝的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王娡,田蚡

    在汉代,妇女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汉书·地理志下》就有描述陈国(今河南淮阳附近)“妇人尊贵”的记述。汉代妇女可以封侯,可以拥有爵位和封邑。女人主动追求有妇之夫,寡妇再嫁不受约束、不失体面,甚至连寡妇夫家的家族亲人都会帮她物色再嫁人选。改嫁几次的女子,不会因此被轻视。在婚姻生活中如果觉得不和谐不满意,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