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懿是怎么熬死曹操一家人的?靠的是什么

司马懿是怎么熬死曹操一家人的?靠的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918 更新时间:2023/12/16 8:39:29

司马懿熬死曹操一家人成功上位,竟然是靠一桩绯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有时候,人生的成就,比的就是命长。谁也没有料到,年过半百的司马懿的生命线,居然狠狠地甩开了曹睿。原来,曹睿同志虽是“一时明君”(裴松之语),可有个毛病,就是好色。年纪轻轻,就在风月场里掏空了身体。司马懿的机会来了。

兴许是受“狼顾”之相所累,司马懿在曹魏集团手下,一直过着谨小慎微的日子,一晃倒也数十年,熬过曹操、曹丕两朝,到了魏明帝曹睿继位,司马懿终于有了光鲜的身份:顾命大臣(“及天子疾笃,帝与曹真、陈群等见于崇华殿之南堂,并受顾命辅政”《晋书》)。当年的那个小媳妇,如今终于到了熬成婆的一天,可此时年已老道的司马懿,却笑不起来。因为,摆正他眼前的这个小皇帝,远比想象中的聪明:“明帝沉毅断识,任心而行,盖有君人之至概焉”(《三国志》)。看来,这个尾巴,估计还得继续夹着罢,司马懿一声叹息,只好认命。

奴才还是奴才,只是身份成了高级奴才,当然,替领导倒马桶估计是轮不到了。恰好此时,西蜀诸葛亮,东吴孙权,甚至东北的公孙家,寻思北魏皇帝年少好欺,竟轮番敲打着魏界边境。司马懿作为国中元老,坐镇军中是自然的,如此提剑带甲数年,倒也在军中结下了不少人缘。不过,即便司马懿提着老命千里颠簸,曹睿对他的疑心,却一直从未消停过,每逢司马懿远征作战,曹睿总会在军中埋插自己的眼线。

《干窦晋纪》曾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司马懿领兵远征公孙渊,曹睿忧其尾大不掉,于是和散骑常侍何曾就有了这样一段对话。何曾给出的建议大致是这样的:“今北边诸将及懿所督,皆为僚属,名位不殊,素无定分,卒有变急,不相镇摄。宜选大臣名将威重宿著者,盛其礼秩,遣诣懿军,进同谋略,退为副佐”。也就是说,得派个德高望重的心腹,名为随军副手,实则制衡司马懿。何曾的建议,自是正中曹睿下怀,于是,度辽将军毌丘俭被推上了副都督的位置。当然,毌丘俭这位所谓的副都督,其实督的,无非是司马懿而已。也许,正是此时结下的梁子,至司马氏全面掌权之后,毌丘俭的日子,一直不曾好过,后来索性提刀相向,竟也不是对手,终被诛灭三族。当然,这是题外话。

有时候,人生的成就,比的就是命长。谁也没有料到,年过半百的司马懿的生命线,居然狠狠地甩开了曹睿。原来,曹睿同志虽是“一时明君”(裴松之语),可有个毛病,就是好色。年纪轻轻,就在风月场里掏空了身体。可不巧的是,就当小皇帝一病不起的时候,司马懿恰在外地“出差”。按理说,在如此敏感时期,在外奔波的,是很难分到政治蛋糕,况且司马懿并非曹氏宗亲,亦非曹睿嫡系。可我们司马懿的好运气,就像升级版的“大姨妈”,每隔几年,总会来一次。

原来,曹睿日夜恍惚,自知时日不多,为子嗣寻思后路自然箭在弦上。当然,曹睿的托孤名单里,原先是没有司马懿。《汉晋春秋》是这样记载的:“帝以燕王宇(曹睿他叔)为大将军,使与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等对辅政”。看得出来,曹睿遗诏里的顾命大臣,由燕王曹宇牵头,竟是清一色的曹氏宗亲,故事如果顺此铺开,估计就没有后来司马家什么事了。于是,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

拉开反转序幕的人物,一位叫刘放,一位名孙资,本也不是什么英雄,只是曹睿身边的近臣。这两哥们,仗着替皇帝提夜壶的风头,却是在外干了不少跋扈的事情,自然引起了以秦朗(曹操同志的干儿子)为首的“富二代”们的不爽。眼瞧着靠山行将归天,而新来掌权的主,却和自己不对付,将来的脸色料必是看定了,甚至身家性命,都已飘摇风雨之中。心急如焚的两哥们,拉下门来一个商议,决心放手一搏,当然,他们要做的,就是到曹睿的床前吹耳边风。(“中书监刘放、令孙资久专权宠,为朗等素所不善,惧有后害,阴图间之”

《汉晋春秋》)。

本来,在这政权交接的非常时期。顾命大臣们寸步不离皇帝,应是必须的,可也凑巧,曹睿不知何故,竟一时气急,曹宇见状,竟呼上其他几位,出殿打点一场风光的后事,此时床边,只有曹爽一人伫立(“帝气微,宇下殿呼曹肇有所议,未还,惟曹爽独在”《汉晋春秋》)。曹爽本就是个草包,一直在门外侍立的刘放、孙资,见机不可失,果断推门而入,径直奔向病榻上的曹睿,抱着大腿就是一阵痛哭。

人之将死,听闻恸哭自然分外动容,曹睿一个心酸,抚摸着孙资的头,轻叹道:“怎么呢?”孙资顺势一头扎进曹睿怀里,唾泪齐飞道,“殿下绝臣而去,臣心有不舍啊”。“天命如此,莫哭罢”,曹睿望着床下之臣,伤怀已甚。见情感酝酿到了火候,一旁的刘放垂泣道:“听闻殿下托孤燕王曹宇,臣下以为万万不可”。“爱卿,何出此言?”曹睿的眼神,透出一丝疑惑。

刚才讲了,这是敏感时期,叙衷肠可以,可谈政治,似乎有些不合时宜了。可作为近身护卫的曹爽,不知是被先前君臣相涕的场景感动坏了,还是开了小差,竟然未加阻止。刘放斜着眼,偷偷瞧了曹爽一眼,继续又哭了一把,然后哽咽道:“陛下难道忘了先帝诏敕?藩王不得辅政”。原来,魏文帝曹丕(曹睿他爹),本性多疑,一直担心着陈思王曹植等人,终究要动摇其皇权的,因此对于曹氏宗亲,始终加以限制。见曹睿若有所思,刘放继续哭道:“燕王拥兵南面,大权在握,这是竖刁赵高之象啊,况皇太子年幼,如此以往,社稷危殆”。

当然,仅仅祭出先皇遗训这张牌,是不够的,因为曹睿本就是一位很有主见的人。有主见的人,很难改变主意。善于察言观色的刘放,看出曹睿内心些许的松动,他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再放出一颗重磅炸弹。正是这颗炸弹,让本已气若游丝的曹睿,终于发飙了。

《汉晋春秋》记载了刘放的这段说辞:“且陛下方病,而曹肇、秦朗等便与才人侍疾者言戏”。也就是说,准顾命大臣曹肇、秦朗们,全然不顾卧床的皇帝,公然在门外和宫女妾侍打情骂俏。戴绿帽子这事,恐怕是男人最羞于齿的命门,即便是个行将就木的男人,想必也昂扬着一颗高傲雄起的心。自己还没有升天,秦朗这几个家伙,居然就和一干侍女小妾们打得火热,面对如此肆无忌惮的羞辱,曹睿终于怒了,大声追问道,谁可任之(帝得放言,大怒曰:谁可任者?)。

如果说,一旁侍立的曹爽,先前由于深深感动于刘放、孙资的煽情演技,竟开了君臣攀谈的绿灯,可如今明摆着编排皇室绯闻,总应该要有所动作吧。不过,曹爽还是没动。曹爽没动的原因很简单,因为适才他和刘放眼神有了不经意间的交流。随着曹睿一声大喝,刘放假装吓到了,就势往地上一跪,头如捣蒜道,燕王曹宇等人皆凡夫俗子,不堪重用,唯曹爽将军英明威武,应是首席顾命大臣的不二人选,此外,司马太傅乃三朝老臣,一直任劳任怨,可为曹将军臂膀,以摈除朝中杂音。(“放、资乃举爽代宇,又白宜诏司马宣王使相参”)。

听完刘放一段“肺腑”陈述,先前激动失态的曹睿倒也冷静了下来,扭头问向曹爽:“阿爽,你怎么看?”此时的曹爽,心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与其听命曹宇做个跟班,绝不如自己来当这个辅政一把手来得痛快,况且司马懿年纪已大,不妨借来当个花瓶也罢。于是,曹爽循着刘放的哭声,酝酿了一把感情,好歹也是哭了一通,然后呜咽道:“我看行。”

接下来的故事发展,终于走向了我们熟识的那段历史,于是就有了《晋书》里记载的一幕。“(司马懿接到手谕),乃乘追锋车昼夜兼行,自白屋四百余里,一宿而至”,顺利地和大将军曹爽一同完成了政权交接,并受遗诏辅佐少主。当了一辈子奴才,看了一辈子脸色,未想却因为一场莫须有的桃色绯闻里离奇上位,看来,运气来的时候,挡也挡不住的,司马懿心下一阵暗笑。当然,拿到了“官方认证”,对于司马懿而言,人生的大场面才刚刚开始,对付草包曹爽和年幼的曹芳,自然不是问题。当然,这是后话。

标签: 司马懿三国

更多文章

  • 司马懿是怎么躲过曹操的杀机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司马懿,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司马懿有狼顾相,如何躲过曹操杀机?欢迎关注哦。在三国所有风云人物中,司马懿是最后的赢家,不仅熬死了自己的对手,而且还成功篡权。无数历史爱好者在看到司马懿成功发动“高平陵事件”后,总会扼腕叹息,枭雄曹操聪明一世却被司马懿成功蒙蔽。其实不然,曹操临死前就提

  • 高平陵之变后 为什么司马懿会要诛曹爽三族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曹操

    东汉末年,天下群雄并起,枭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绍、马超等人,逐渐统一了中国北方。为了争取世家大族的支持,曹操广招贤士。经过一番努力,司马懿被曹操招到了账下。众所周知,司马懿以隐忍著称。曹操在世时,司马懿以退为进,谨慎小心。公元213年,汉献帝刘协册封曹操为魏公,于邺城建立魏王宫

  • 司马懿用了五十年都没有造反 为什么最后却下手了呢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司马懿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司马懿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五十年忠臣司马懿有很多研究三国的学者都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来形容司马懿谋夺了曹操家的江山,司马懿的一生可以说是用五十年的时间来证明自己是个忠臣,临老快死了成为了一个反贼,司马懿是真的想造反吗?司马懿为什么要造反?司马懿

  • 司马懿都做了些什么事情 为什么是他统一了三国呢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司马懿

    司马懿为什么能统一三国,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我们知道三国打了几十年,最后没有一个国家是赢家,反而是司马懿最后统一了三国,这个结果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啊,估计曹操、刘备、孙权要是知道了,都要气的从坟里跳出来了,为什么司马懿能统一三国,他究竟做了什么?

  • 同样是三国时期的杰出人物 为什么司马懿可以统一三国而诸葛亮却不行呢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诸葛亮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司马懿统一三国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卧龙凤雏幼麟冢虎是指汉末三国的诸葛亮、庞统、姜维、司马懿等人。其中卧龙诸葛亮与冢虎司马懿堪称宿敌,司马懿与诸葛亮谁厉害一直也是争议不断的,评价这两个人其实有两句话都挺出名。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司马懿:鹰视狼

  • 孙权比司马懿死的还要晚 为什么统一三国的人不是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孙权

    孙权为什么没有统一三国,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现下说到三国归晋,大家都调侃是司马懿这个老不死的,熬死了同期所有对手,笑到最后。其实不然,还有个孙权,他竟然比司马懿还晚死一年。那为什么,统一三国的不是孙权呢?孙权也算是个牛人,曹操曾带着歧义赞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

  • 张郃是为什么会成为司马懿独揽大权的绊脚石?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张郃,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曹魏名将张郃怎么成了司马懿大权独揽的障碍,是被司马懿弄死的吗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张郃是三国曹魏的名将,跟张辽、徐晃、夏侯渊、曹仁并称为曹魏的五大良将。他先在韩馥手下听用,后来投靠了袁绍,曾在官渡战争中劝谏过袁绍要注意保护粮草,可惜袁绍没听,结果粮草被烧,袁绍

  • 他能让诸葛亮大败而归,却为何栽在了司马懿手上?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诸葛亮,司马懿,曹真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他能让诸葛亮大败而归,却为何栽在了司马懿手上?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魏文帝曹丕死的时候指定三个人辅政,分别是曹真、陈群和司马懿。陈群在政治上与司马懿相互呼应,辅政班子里呈现二比一的局面,但司马懿如果试图有所作为仍然困难,因为他必须越过手握军权的曹

  • 司马懿的能力并不比诸葛亮差 为何会如此的怕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司马懿

    司马懿为何会怕诸葛亮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倘若说到三国之中最为聪明的人,世人往往会脱口而出“诸葛亮”。其实在三国时期,人才辈出,如庞统、周瑜、司马懿等人。由于《三国演义》的流行,世人皆知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但却不知其他人的才干,其实在三国时期,

  • 郭嘉为什么那么害怕陈宫?比诸葛亮还难对付,比司马懿更难缠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郭嘉,三国

    很多人都不了解此人是郭嘉生平最忌惮之人,比诸葛亮还难对付,比司马懿更难缠,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俗话说得好,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过这话我倒觉得不仅仅可以用于家庭,用在事业,或者是用在军事上面也同样适用!为何如此说呢,就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三国时期,谋士如云,但真正名留青史的却只有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