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既然提醒庞统 为什么最后还是救不了他呢

诸葛亮既然提醒庞统 为什么最后还是救不了他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827 更新时间:2024/2/10 19:07:50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诸葛亮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发生在张飞前往耒阳县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庞统、张飞和孙乾。原文如下:

孙乾曰:“庞士元乃高明之人,未可轻忽。且到县问之。如果于理不当,治罪未晚。”飞乃入县,正厅上坐定,教县令来见。统衣冠不整,扶醉而出。飞怒曰:“吾兄以汝为人,令作县宰,汝焉敢尽废县事!”统笑曰:“将军以吾废了县中何事?”飞曰:“汝到任百余日,终日在醉乡,安得不废政事?”统曰:“量百里小县,些小公事,何难决断!将军少坐,待我发落。”随即唤公吏,将百余日所积公务,都取来剖断。

吏皆纷然赍抱案卷上厅,诉词被告人等,环跪阶下。统手中批判,口中发落,耳内听词,曲直分明,并无分毫差错。民皆叩首拜伏。不到半日,将百余日之事,尽断毕了,投笔于地而对张飞曰:“所废之事何在!曹操孙权,吾视之若掌上观文,量此小县,何足介意!”飞大惊,下席谢曰:“先生大才,小子失敬。吾当于兄长处极力举荐。”统乃将出鲁肃荐书。飞曰:“先生初见吾兄,何不将出?”统曰:“若便将出,似乎专藉荐书来干谒矣。”飞顾谓孙乾曰:“非公则失一大贤也。”遂辞统回荆州见玄德,具说庞统之才。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庞统离开江东来到荆州。刘备见其长相丑陋,心中不悦,将庞统打发到耒阳担任县令。庞统认为刘备怠慢自己,心中非常不满,于是在就职后整日饮酒,不理政务。刘备派张飞与孙乾前往耒阳调查,庞统于一日之内处理完百余日的公务,且分毫不差。此举令张飞非常钦佩。张飞返回荆州后,在刘备面前大赞庞统。刘备这才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误,连忙将庞统请到荆州当面道歉,并将其任命为副军师中郎将。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庞统口中的“衣冠不整”, 意为穿戴不够整齐。也形容人十分狼狈或困苦之状。

小说中提到的刘备任命庞统为耒阳县令的故事情节,在历史上的确发生过。不过,庞统并未有过在张飞面前展示才华的机会,而是因治理不善直接被刘备免职。《三国志·庞统传》载:“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后来鲁肃写信给刘备,认为庞统非百里之才,建议刘备要重用庞统。诸葛亮得知庞统被罢官的消息后,也在刘备面前夸赞庞统的才能。刘备这才再次与庞统见面,经过一番交谈后,刘备终于意识到自己看错了庞统,便将其任命为治中从事、军师中郎将一职。庞统这才有了展示才华的机会。

说完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本来面目,再来谈谈小说中的这一故事情节。按照小说的描述,庞统来到荆州面见刘备前,曾在江东与诸葛亮有过一次会面。诸葛亮当时表示:“吾料孙仲谋必不能重用足下。稍有不如意,可来荆州共扶玄德。此人宽仁厚德,必不负公平生之所学。”而在庞统临行之际,鲁肃也写了一封推荐信给庞统,想让庞统到了荆州后交给刘备,目的是让刘备能重用庞统。

既然有两封这么关键的信件在手,庞统为何不直接将信件交给刘备呢?理由很简单,庞统不想靠别人的推荐来获得刘备的青睐,而是想凭借自己的本事来获得刘备的欣赏。只可惜刘备以貌取人,差点就错失了庞统这个罕见的人才。不过,细细想来,虽然刘备在庞统的问题上处理不妥,但诸葛亮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为什么这么说呢?从刘备与庞统见面后的态度来看,刘备的关注点只有庞统的长相,虽说久闻庞统的大名,却不知道庞统的能力如何。这就说明诸葛亮根本就没有告诉刘备庞统曾经献出连环计,使得曹操将战船连在一起,导致了最终赤壁之战的惨败。也正是由于诸葛亮的这个失误,刘备才会冒失地任命庞统为县令。如果诸葛亮之前就将连环计之事告诉刘备,刘备就会对庞统委以重任,也就没了后来耒阳县之事。

在小说第六十三回中,诸葛亮派人从荆州送信给刘备,叮嘱刘备在雒城之战中谨慎从事,庞统却产生了另外的想法。书中提到:“庞统暗思:‘孔明怕我取了西川,成了功,故意将此书相阻耳。’”庞统为何会产生“孔明怕我取了西川,成了功”这样的想法呢?显然是对当年诸葛亮没有事先告诉刘备自己的才能而赶到耿耿于怀,认为诸葛亮当年的举动是故意为之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在刘备集团的地位。这正是这个想法导致庞统命丧落凤坡。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标签: 三国诸葛亮

更多文章

  • 卧龙凤雏,得一者可得天下 为何孙权不用庞统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孙权

    还不知道:孙权为何不用庞统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天下三分,三国之间互相你争我斗,只为分出高下。在三国这样一个群雄并起、风起云涌的时代,社会上自然也不缺乏人才,形形色色的人才云集,自然也传出了许多有关用人方面的传言,当时就有一句“卧龙凤雏,得一者可

  • 庞统早期一直得不到重用,只因他身上的一个缺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庞统,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庞统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军师”,有以主谋划施诈者。如新莽末,隗器聘方望为军师,嚣之部将高峻有军师皇甫文。汉末,荀攸、华歆均任军师。在《三国演义》中,魏国、蜀国、吴国这三个国家的实力最是强劲的,从而,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而这些国家之间的争斗,最少不了的就是军师

  • 庞统临死前到底说了什么 诸葛亮若是明白就不会死在这个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备,庞统

    还不知道:庞统临死说了什么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整个三国时期,有传言说:卧龙和凤雏得一人便能夺得天下。可见当时的社会对诸葛亮和庞统的社会价值有多高。而他们两人正好都是刘备的手下,诸葛亮的威名就不用说了,与诸葛亮相比,庞统的一生就比较坎坷了。小编就为大家讲

  • 庞统死了对刘备有影响吗?庞统是刘备最大的损失!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庞统

    庞统死了对刘备有影响吗?庞统是刘备最大的损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实际上庞统的离去对于刘备来说影响还是挺大的,庞统的能力刘备身边无一人能够替代,包括诸葛亮在内。庞统是刘备能够顺利入蜀的大功臣,也让刘备有了能够自立的资本,如果庞统还在,汉中之战诸葛亮说不定就能阻止关羽进攻樊城,

  • 庞统说出诸葛亮致命错误,刘备临死前却后悔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庞统,三国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庞统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很重要的一段时期,上承接了东汉,下开启了西晋。三国时期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三国人才辈出,有很多能人将士应运而生。比较出名的就有曹操、孙策、诸葛亮、庞统、鲁肃等,他们大多具有卓

  • 庞统投奔刘备到底是不是出自真心?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庞统,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庞统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众所周知,在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水镜先生在向刘备推举人才时有过这样一句著名的话:“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足以见卧龙和凤雏的才华。相比起“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演义中,其事迹与形象都与诸葛亮相去甚

  • 庞统曾是周瑜手下的小吏,投靠刘备后才有了名气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庞统,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庞统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庞统,江湖人称“凤雏”,智谋无双,才思敏捷,世人称“卧龙凤雏得其一,便可安天下”,由此可见,庞统的才能是毋庸置疑的,有经天纬地之才。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请下山之后,便是顺风顺水,一直得到刘备的重用。与诸葛亮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庞统,他

  • 庞统的牺牲诸葛亮是喜是悲?正史上诸葛亮和庞统的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诸葛亮,庞统

    庞统的牺牲诸葛亮是喜是悲?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有人说刘备集团走下坡路,是从庞统阵亡开始的,因为庞统阵亡至少给刘备集团带来了六个负面影响。细看之下,笔者认同其中的三个,至于剩下的三个,真的难以评说,就有请读者诸君见仁见智了。至于庞统阵亡刘备痛哭,诸葛亮是伤心还

  • 凤雏和卧龙才学不相上下,为什么庞统比不过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庞统,卧龙

    为什么庞统比不过诸葛亮?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诸葛亮和庞统才学不相上下,起码水镜先生司马徽这么认为,于是在刘备急需人才辅佐的时候推荐了这两位。刘备从善如流,很快就请诸葛亮出山……在这里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刘备首先考虑的是诸葛孔明呢?而庞统某种程度上属于送货上门!其实也不能怪刘

  • 诸葛的外号是卧龙,庞统是凤雏,那司马懿的外号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司马懿,三国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司马懿的故事。诸葛亮,字孔明,号称“卧龙”;庞统,字士元,号称”凤雏“。前者的老师是庞德公,后者的叔叔也是庞德公,两人都深受庞德公的重视。在徐庶被迫加入曹操阵营前,曾对刘备说:“卧龙和凤雏二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