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爱才如命为何最终要杀庞统?有何隐情

刘备爱才如命为何最终要杀庞统?有何隐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244 更新时间:2024/2/10 18:44:57

刘备胯下的战马,是三国历史上与赤兔马齐名的“的卢马”,这匹马原来为张武所有,后来赵云杀了张武夺回此马。刘备欲将的卢献于刘表,刘表的谋士蒯越认为此马“眼下有泪槽,额边生白点,名为‘的卢’,骑则妨主”,还以张武之死为佐证,吓得刘表又把马还给了刘备。刘备见刘表不要,就自己骑着。伊籍看到了也说此马妨主,刘备不信。后来蔡瑁要杀刘备,伊籍通知刘备逃走,刘备慌不择路跑错了方向来到檀溪边,前面是宽阔数丈的檀溪水,后面是杀气腾腾的追兵。刘备这才想起伊籍的话,一边拼命鞭打的卢,一边大叫“的卢,的卢!今日妨吾!”想不到那马忽然一跃而起,驮着刘备跨过了汹涌的溪流,保住了刘备的命,三国的剧情才得以继续下去。

那么的卢和庞统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有关系,刘备明知道的卢“妨主”,但是他还是把的卢送给了庞统。庞统看到刘备使用完的卢还能活着,心想这马或许是只适合给VIP使用,我凤雏就算不是黄金选手,至少也应该是白银玩家吧,于是就笑纳了。然后,然后地球上就有了一个地方叫做落凤坡。

网络配图

当然,庞统是否真的因为的卢妨主而死,这个尚且无从考证,但是庞统的死,却和刘备撇不开关系。刘备虽然爱才如命,但是他容不得庞统,所以他一定要干掉庞统。而且,刘备干掉庞统,并不是因为刘备心地恶毒,庞统之所以落得如此下场,更多的得从他自己身上找原因。

我们不妨看一看徐庶对于诸葛亮和庞统两人的评价——卧龙凤雏,得一而可安天下!此话是徐庶亲口对刘备说的,刘备何许人也,会听不懂话中话?徐庶明显告诉刘备,第一,这两人可以安天下,第二,这两人,你挑一个就可以了,别想着两个都要。

刘备最后选择了诸葛亮,而诸葛亮出任刘备公司的总裁时,庞统还在江东的孙权有限公司上班。后来刘备的公司在荆州开拓了市场,打着汉室宗亲的品牌旗号,股价一路上涨,庞统感觉有戏,这才过来找刘备。刘备会不知道来人是凤雏吗?当然不可能,但是对比诸葛亮,庞统没有在刘备潦倒的时候来,而是在公司业务蒸蒸日上的时候才出现,受欢迎度肯定没有诸葛亮那么高。所以刘备就先安排庞统当了耒阳县令,意思也就是说你来了我也欢迎,但是你先从基层做起,考核一阵子再安排你晋升。这个时候庞统就开始犯错误了,他感觉自己被低估了,就啥事都不干,每天饮酒作乐,案情堆积如山,刘备知道了非常生气,派张飞去质问。张飞这个人虽然五大三粗,事实上是最细心的,他见到庞统没有直接把对方抓起来吊打,而是问清楚缘由,庞统立即升堂办案,半天的时间就把案底整完了。张飞没话说,就把实情告诉刘备。刘备转怒为喜,便把庞统提升为和诸葛亮一样的军师中郎将。

网络配图

那么为什么说庞统犯了错误呢?因为他把他在江东的牛脾气带到刘备这里来了,刘备惜才,但是他惜的是诸葛亮、赵云这样站在他身边的才,而不是庞统这样动不动就装姿态的愤青。说难听点就是关羽张飞这样的暴脾气,都懂得给大哥留面子。当然最后刘备还是很务实地提拔了庞统,可是这时候问题又来了——庞统和诸葛亮进入公司的时间差那么远,现在忽然就同一个级别了,如果换了诸位看官是诸葛亮,能忍么?

当然诸葛亮比庞统聪明的地方就在于他识大体,不拘小节,既然领导这么安排了,自己少说两句就是了。庞统可没这么想,他急于出业绩。建安十六年法正代表刘璋的公司来到刘备公司参观考察,说是要邀请刘备一起去对抗张鲁,同时法正私下向刘备表达跳槽的决心,希望刘备顺便兼并刘璋的公司。刘备觉得我是业界良心,不能干这种事情,所以迟疑不决。这时候庞统就来鼓动刘备了,说你的荆州现在也不成气候,严格意义上来说写字楼还是跟孙权有限公司借租的(而且还没交租金),现在北有曹操东有孙权,捱下去不是办法的云云,不如早取西川,把公司总部迁到益州。刘备依计就留下诸葛亮和关羽等人镇守荆州,自己率军进入益州。为夺益州,庞统向刘备献了上中下三计,刘备采纳了中计,擒杀杨怀、高沛,直接进军成都端了刘璋。

按理来说,庞统作为谋士,跟刘备分析时局,引导刘备攻占巴蜀,这本身并没有什么过失。但是庞统忘了一件事情,就是他原来曾经在孙权的公司上过班。现在你庞统跳槽过来,老老实实上班就是了,你还非要拿以前的老东家来说事,那说事也就算了,你还非要鼓动正义的刘备去抢占他远房亲戚的家产。刘备固然也是有意行事,但是像庞统这样的员工绝对是不讨喜的,就算是曹操,也不可能容忍。

庞统葬送自己的最后一步棋,是在涪城的时候。刘备攻下了涪城,犒赏三军,饮酒作乐。席间刘备乘着酒兴问庞统:“这场宴会应该快了吧?”本来人家领导问你这句话,你本份一点恭维一下也就行了。可庞统他牛脾气又犯了,他怎么回答来的——“把讨伐别国当作快乐,不是仁者之兵。”刘备听了大怒,立即叫庞统滚出去。虽然后面他又把庞统叫了回来,但是这时候的刘备,杀意已决,庞统活不久了。

网络配图

何解?因为刘备本来是仁义之师,就是听了庞统的话,才去攻打巴蜀的。现在庞统又说刘备不是仁义之师,这分明是砸招牌,刘备焉能忍之?

建安十九年,刘备命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进攻白帝、江州、江阳等地。随即刘备大军包围了雒城,刘备命一介书生庞统骑着的卢马带军队攻城。敌军看到的卢马,以为是刘备,遂乱箭射之。

庞统为流矢所杀,时年三十六岁。刘备悲伤不已,亲自为其选择墓地,葬于落凤坡,追赐关内侯,谥靖侯。

标签: 刘备

更多文章

  • 三国历史上大将庞统是不是故意死在益州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庞统

    三国的庞统是怎么死的?庞统的死因和被诸葛亮妒忌有关系?又有人说,庞统是故意死在益州的?庞统当然不是故意死在益州的,历史上庞统为施展自己的才华,先去投奔了孙吴,因貌丑恃才而骄不被接纳,才投奔刘备,最初也不受重视,后其后经诸葛亮、鲁肃极力推荐,刘备方才再度召见庞统,与之谈论军国大事,大为器重,于是拜庞统

  • 如没诸葛亮庞统法正刘备就是别人嘴里一道菜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诸葛亮

    虽然在汉末的诸侯中,很多人出身都不是有经验的军事将领起家的,在战争的经验上面不分伯仲,但是在随后的时间中,袁绍、曹操等人迅速地成长起来,进而据有一方基业,天下布武,而刘备的成长速度太慢了,一直到晚年,在军事才能上面也是很菜的,要是没有诸葛亮、庞统、法正的帮助,刘备就是个渣!网络配图纵观刘备的征战史,

  • 顶尖谋臣凤雏庞统与刘备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庞统

    自古以来有力者可以争天下,有德者可以服天下人,刘备的争霸之路是崎岖不平的,因为他实力不足,不能用实力横扫天下,不能如同曹操一般虎视天下,刘备能做的也就只有以德服人。刘备虽然才干不足,能力一般,但是他的德行是受到无数人肯定的,虽然在演义之中,刘备的德已经到了近乎虚伪的程度,但是在当时却是没有多少人不称

  • 攻下成都后庞统说了啥子?刘备竟让他滚?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庞统

    三国时期,在庞统的帮助下,刘备成功夺取成都,开始了他人生的巅峰之旅。可是在攻下成都之后,一向严谨、城府颇深的刘备也忍不住得意起来。刘备大摆筵席,置酒作乐,并且对群臣说:“今日之会,可谓乐矣!”庞统冷冷的回答:“伐人之国而以为乐,不可久矣。”刘备一听大怒,说,周武王伐纣,那也是前歌后舞,难道他就不是仁

  • 庞统之死的隐情 为何死活不听诸葛亮和刘备劝告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庞统

    徐庶曾对刘备说:“卧龙凤雏,得一而可安天下也!”卧龙 就是诸葛亮,凤雏就是庞统。在《三国演义》中,庞统辅佐刘备的时间并不长。但功勋却不小,特别是献计征蜀为刘备占取益州立下了头功。只可惜在落凤坡,被飞箭射中不幸陨落,时年三十六岁。诸葛亮曾经算太乙、观乾象,看出将帅身上多凶少吉,故书信告之:“切宜谨慎”

  • 东汉末年著名谋士庞统的连环计被谁识破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庞统的连环计被谁识破的

    庞统是东汉末年著名的谋士。庞统生于公元179年,卒于公元214年,庞统是湖北襄阳人。早年见,庞统身为庞德公的从子,跟随庞德公左右。庞统还没有名气之时,庞德公知道庞统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人,便将庞统推荐给了好友司马徽。庞统二十岁的时候,去拜见司马徽。司马徽见庞统老实木讷,看上去一点也不聪明。庞统拜见司马

  • 诸葛亮眼中能和庞统并列的一位蜀汉名将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庞统

    作为一名杰出的政治人物,适当的虚伪是必须的,特别是在三国这个乱世中,绝对的正直是成不了大事的。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喜欢刘备这个人物。也许他没有曹操的霸气,没有公瑾的用兵,没有诸葛的远谋,但他依然有着非凡的魅力,让我着迷。也许有人会问我喜欢刘备什么地方?是他的仁义?是他的对汉室的忠心?还是什么别的?

  • “卧龙凤雏”:庞统的人生为什么会成为悲剧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卧龙凤雏”:庞统

    三国中我们比较熟悉的有诸葛亮,但是我们每次提及诸葛亮的时候都不会忘记一个人,那就是庞统,诸葛亮被世人称之为卧龙,而庞统则被成为凤雏。但是对于三国历史不熟悉的人而言,都没有弄明白庞统跟了谁?那么今天我们就具体的来介绍一下吧!庞统的才华是很出众的,但是本人的长相确实不敢恭维,所以给他的前途也带来了很多的

  • 诸葛亮庞统谁更厉害?卧龙与凤雏的办公室之争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

    当年水镜先生司马徽曾对刘备说,卧龙、凤雏得一人即可安天下,然而事实是刘备将二人尽收麾下,却仍然没有统一天下。水镜先生说“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有人说是因为凤雏庞统死的太早,否则二人联手,大业可成;也有人分析,一个和尚有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两位顶级谋士共事,不一定是好事。如果庞统不死那么早,会不

  • 庞统不得重用是因长得丑?孙权为何重视长相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庞统

    《三国演义》中说起智谋之士,评价最高的当然是卧龙和凤雏,水镜先生司马徽有言“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可是,诸葛亮是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才慢悠悠出山,可以说摆足了架子。同样级别的庞统就比较背了,先是投曹操,然后是见孙权,最后是归刘备。在孙权、刘备那里一开始都没有得到重用,而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