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和司马懿都为自己的国家立下大功,为何后世对他们的评价如此不同?

诸葛亮和司马懿都为自己的国家立下大功,为何后世对他们的评价如此不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041 更新时间:2024/2/18 21:59:29

后世对司马懿诸葛亮的评价为何不一样,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诸葛亮和司马懿都为自己的国家立下过大功,而且司马懿篡权也是无奈之举,如果司马懿不那么做可能自己就会被杀,难道保命也是一种错吗?但在历史上,后人对司马懿还有诸葛亮的评价差距非常大,基本上都是赞颂诸葛亮,贬低司马懿,难道只有让司马懿被曹爽诛杀才能换来赞扬吗?可能这就是英雄和叛徒的一念之差,虽然司马懿放弃了自己的名声,但换来了司马家的帝王之路。

确实,诸葛亮和司马懿都为各自的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两人在各方面都很相似,为何最终在历史上留下的名声不一样呢?

第一,诸葛亮和司马懿都聪明,但聪明的用途不一样。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是对诸葛亮智慧的最好诠释;一篇《隆中对》,三分天下计,是对他智慧的集中体现。

诸葛亮布衣出身,“躬耕于南阳”,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后,屡献奇策,战功卓著。助刘备火烧赤壁,大败曹魏;夺取荆益,三足而立;固守汉中,拥立刘备为王;白帝城托孤,匡扶幼主;讨伐雍闿、七擒七纵孟获;北伐中原,六出祁山。处处彰显诸葛亮的经天纬地之能和王佐之才,其智慧与才干显露无遗。

诸葛亮的智慧还表现在他的诸多发明上,木牛流马巧夺天工、孔明之灯千古流传、诸葛连弩威震敌胆。

及至后来积劳成疾,星落五丈原。

司马懿也确实才智过人,奇谋迭出,不失为旷世奇才。但他处处透露着阴险与奸诈。“鹰视狼顾之相”就是其内心阴暗与残忍的表现。而且司马懿的计谋大多用在了一己之私、算计别人之上,为自己,为自己的家族谋福利。缺乏诸葛亮忧国忧民的浩然正气。

第二,诸葛亮和司马懿在做臣子方面,后世的评价完全不用。

白帝城托孤时,老泪纵横的刘备拽着诸葛亮的手,泣不成声地嘱咐:“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誓死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君对臣的信任,臣对君的忠贞在这一刻感动无数世人。

诸葛亮在后面的岁月里,一直践行者自己的诺言。

刘禅懦弱,但诸葛亮从未有非分之想。“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以报先帝之恩,成了他余生唯一的目标。内治国家,外抚蛮夷,待国力稍有恢复,便殚精竭虑,北伐曹魏,意图问鼎中原,直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反观司马懿,他的做法,可不是古代要求忠臣的样子。他深谙韬光养晦之道,在一代枭雄曹操面前藏头缩尾,暗自蓄力。后来一旦时机成熟,他便发动高平陵事变,诛灭曹爽三族,独揽军政大权。直至最后司马氏篡位夺权,取代曹魏。他这种做法,不臣之心昭然若揭,是封建社会反对的那种。

第三,诸葛亮和司马懿获得的个人财产上不一样。

诸葛亮一生节俭,在《自表后主》一文中自述家产:“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也。”一国丞相,为蜀国操劳一生,仅有区区如此薄产,怎不叫人肃然起敬。

即使在临终前,不但没有对亲属加以提携,也不提拔儿子,反而不忘训诫守节俭之德:“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司马懿则是“食邑五万户”。其父子在曹魏期间位高权重,红极一时。司马懿官至太尉。司马昭司马师都曾任职大将军。

第四,诸葛亮是一个悲情英雄。

当时的蜀国国土面积和魏国相比,只能算是弹丸之地,人口不及魏国四分之一,军队不及魏国十分之一,且人才凋零,五虎上将仅剩年迈的赵云

纵使诸葛亮是一位千古奇人,也深知无法扭转乾坤。但是,诸葛亮从未放弃心中的志向和理想,依然为“匡扶汉室”而不懈努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浑身散发着悲情英雄的独特气质。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深受后世景仰。纵使他最后还是失败了,但他勇于抗争,自强不息的人格魅力由此得到了升华。

而司马懿最后通过运作,不但取代了魏国,还获得了整个中国,建立晋朝。但是,他所建立的晋朝,又很快灭亡,把国家带入动乱的深渊(至少他家教没做好)。所以,他虽然是成功者,同时也是毁灭者。

综上所述,用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来看,诸葛亮和司马懿得到的评价,显然是完全不一样的。诸葛亮是忠义贤臣,司马懿是乱臣贼子,所以,最后千古流芳的,自然是诸葛亮。

标签: 司马懿诸葛亮三国

更多文章

  • 曹操死后,他的继任者们为什么没有提防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懿,曹魏

    曹操的后代为何没有提防司马懿。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说起三国历史,相信很多人非常关心曹操,作为三国“重量级”人物,曹操在曹魏政权中扮演的是“枭雄”,但是也深谋远虑,曹操生前并没有重用司马懿,不是因为后者没有才能,更多的是因为他过于有才,一旦掌权之后便很可能会“谋反”,曹操

  •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何没有一鼓作气平了蜀汉?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司马懿

    你真的了解司马懿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事业要紧还是小命要紧,当然是小命要紧,这对司马懿来说更是如此。诸葛亮是司马懿一生的对手,高手过招难免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当然。但凭实力而言,司马懿并不是诸葛亮的对手,但是司马懿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楚,所以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司马懿

  • 诸葛亮与司马懿一生为敌,他的侄女却成了司马家媳妇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诸葛亮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诸葛亮和司马懿,无疑是战场的死对头。小说中虽有戏说成分,夸大之词,但基本上还是符合历史真实的。然而,世事变化,谁能想到诸葛亮和司马懿这对冤家,在几百年后,竟然还能成为沾亲带故的儿女亲家呢?诸葛亮出生在今天的山东省临沂市,在古代

  • 司马懿为何宁愿士兵受冻,也不让他们穿曹氏家族送来的棉衣?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懿,三国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司马懿的故事。世人总说诸葛亮神机妙算却没有人说他的对手是多么的厉害。其实,正因为遇到这些对手,他们才可以激发更多的才能。一个人总在高处也是不可能的。在三国时期人才的出没,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他们的智慧是

  • 高平陵之变司马懿是如何夺权成功的 曹魏大臣又在做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懿,高平陵之变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司马懿夺权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高平陵之变是曹魏历史上一次影响力巨大的政治事变。在这场事变当中,司马懿成功击败同为托孤大臣的曹爽,成功的由原先的四朝老臣转变为了一代权臣,从此司马氏成为了曹魏政权的主宰者,而后司马氏逐步取代曹氏,成为了北方的实际领导家

  • 司马懿看穿了空城计 司马懿为什么还让大军撤退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空城计,诸葛亮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空城计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司马懿想必大家非常熟悉,同时魏国后期非常重要的一位大军师,近些年来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也逐渐丰满起来。而诸葛亮向来就是被后世神化,在历史上的地位绝对在三国中是首屈一指的。留给后人很大一个疑点始终无法解释清楚,那就是司马懿明明已经看穿了

  • 诸葛亮死后蜀国的新秀都没有成长起来 司马懿为什么始终没有攻打蜀汉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司马懿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和司马懿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看过三国演义的人想必都对孔明和司马懿之间的争斗看得热血沸腾,同时也会对孔明的死有遗憾吧,但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三国演义中,当孔明死后,文章就将重心转到了曹魏吴蜀的朝政上了,而司马懿在孔明死后,也再也没有对蜀国动过大规模的战争

  • 为什么人们会说曹真不死,司马懿就无法造反呢?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真,曹魏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来说说曹真的故事。在看电视剧《军师联盟》时,很多人都认为司马懿最大的对手是诸葛亮,其实司马懿最大的对手不是诸葛亮,而是曹真。曹真跟曹操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他能一直压制住司马懿呢?曹真的父亲有很多种说法,但是不变的是他与曹操是兄弟之交,

  • 杀伐果断的曹操为何会放了刘备和司马懿呢?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曹操

    曹操一生纵横天下,杀伐果断,许劭对曹操的评价“治世之能臣 乱世之枭雄”非常准确和贴切,曹操自己对此也是深以为然。然而曹操一生也犯过不少糊涂,错误也不少,今天不说他在排兵布阵和战略战术上有什么失误,只说说他放了两个不应该放的人,杀了两个不应该杀的人。放错的第一个人是他的老对手刘备。本来曹操杀了吕布之后

  • 曹操为何不杀司马懿也要杀了周不疑?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周不疑

    三国时期有两个很有名的天才少年,一个是曹操最喜爱的儿子曹冲,曹冲天资聪慧,小小年纪就留下了曹冲称象和智救库吏的故事。另外一个是年长曹冲四岁的周不疑,荆州零陵人,少有异才,聪明敏达。两人相识于许都,也许都有异于同龄人的聪慧,两人惺惺相惜,关系相当好。周不疑是荆州别驾刘先的外甥,刘先是坚定的挺曹派,在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