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懿生前留下的诗,看出了他精明的政治手段

司马懿生前留下的诗,看出了他精明的政治手段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735 更新时间:2024/2/19 14:47:36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司马懿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与曹氏父子相比,司马懿的文采似乎大为逊色,但并不是说他不会写诗,其实他的诗也写得很好。

司马懿的诗作流传下来的不多,被公认出自于他的目前只剩下一首,名为《讌饮诗》,有的选辑也称为《征辽东》。

在介绍这首诗之前,先来看看当时的历史背景。

景初二年(238)正月,魏明帝决心再度讨伐辽东的公孙渊

公孙渊表面臣服,暗中却私通孙吴,魏明帝之前已派幽州刺史毌丘俭去讨伐过,但无功而返。

这一次魏明帝下了决心,把时任太尉、坐镇长安的司马懿从西线战场调过来,让他去征辽东。

魏明帝对司马懿一直很防范,但现在“诸夏侯曹”没了,“五子良将”也没了,最能打、最有把握的只有司马懿一个人,为了江山社稷,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

经过与司马懿的讨论,魏明帝最后命他率领4万人马远征。

出发前,散骑常侍何曾提议此次出征辽东有4000多里,为确保万无一失,不如“选大臣名将威重宿著者为太尉之副佐”,也就是给司马懿派个副手,万一有不测的事情发生,魏军不致群龙无首。

此举监视、牵制的作用十分明显,这当然符合魏明帝的想法,但他知道这样以来容易招致司马懿的不满和抵触,毕竟现在征讨公孙渊才是头等大事,所以没有接受何曾的建议。

为了让司马懿不多心,魏明帝还把何曾从身边调离,让他出任河内郡太守,算是惩戒。

其实让魏明帝意想不到的是,何曾的父亲是前太傅何夔,何曾虽是曹魏的“官二代”,但一直跟司马懿私下里走得很近,后来他参与了司马懿父子发动的高平陵政变,现在故意提出这项建议,其实是替司马懿作试探的。

这一年的正月还没过完,征辽大军就出发了。

魏明帝亲自送行,车驾送到洛阳的西明门,考虑到大军此去刚好路过司马懿的老家河内郡温县,魏明帝特意让尚书右仆射司马孚和散骑常侍司马师,代表自己再送一程,一直要送到温县。

司马孚是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八达”中的老三,司马师是司马懿的长子,此时30岁左右,刚刚被任命为散骑常侍,相当于皇帝近旁的高级侍从。

司马懿率领大军路过温县老家,河内郡太守、本郡典农校尉等率地方各级官员集体前来拜见,他们是接到天子的诏书专程前来的,带来了天子所赐谷帛牛酒。

司马懿已经很多年没回过老家了,他于是在附近一个叫虢公台的地方设宴招待乡邻和故旧,“宴饮累日”。

司马懿是个内敛的人,喜怒较少外流,不是性情中人,但是重返故乡,见到了这么多昔日的亲朋故友,也让他心潮起伏。

平时很少写诗的司马懿在宴会上不禁诗兴大发,临场吟出一首诗来:

天地开辟,日月重光。

遭逢际会,奉辞遐方。

将扫逋秽,还过故乡。

肃清万里,总齐八荒。

告成归老,待罪舞阳。

这就是被后世冠名为《讌饮诗》的那首,诗中说:我大魏自宏业开创以来,太阳和月亮仿佛重新焕发出灿烂的光芒,天子命我率正义之师讨伐远方的敌人,在率领大军扫除恶人的途中我回到了故乡。我要铲除万里疆域中的敌人,统一四面八方。大功告成之后,我将待罪于舞阳。

今河南省中南部有舞阳县,属漯河市,魏明帝继位后司马懿被封为舞阳侯,按照这个意思去理解,就是待我平定辽东后就退休回到封地去养老。

言下之意,即使再建平辽的功勋也不要天子再加官晋爵了,守着一个舞阳侯就心满意足了,这么说当然是让魏明帝放心。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此处的舞阳不是舞阳县而是舞阳村,该村属温县孝敬里,司马懿就是这个村里的人。

司马懿的意思是,我索性连封地爵位都不要了,作为一介平民,直接回故乡养老。

不过关于司马懿的原籍正式史料里只提到孝敬里,舞阳村的说法还待考证。

不管哪一种解释用意都是一样的,“待罪”虽是自谦,退休却是真的,司马懿通过这首诗向魏明帝作了一次委婉表白:这次征伐辽东将是他的最后一战,事成之后他将主动淡出军界和政界。

司马懿知道,魏明帝虽然没给自己派个副手做监军,但身边肯定安排有监视自己的人,也肯定会有人把这首诗一字不拉地传递给魏明帝。

既然如此,那就按照你的胃口下菜了,保证让你满意。

司马懿知道,魏明帝看过他吟的这首诗后,一定会露到欣慰的笑容。

作为一名演技派大师,司马懿干这事都不用打草稿。

标签: 司马懿三国

更多文章

  • 曹操的儿子有25个之多 司马懿夺取的时候为何无人阻止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司马懿,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懿夺权,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实在是因为司马懿夺位前后,曹操的儿子们没什么“实力”去阻止司马懿,尚在世的几个都“不堪用”。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前后,曹操的25个儿子,死的死,养老的养老,面对司马氏的夺权举动,曾经表达过态度的也就两位——燕王曹宇

  • 当初司马懿是靠三千死士夺权的 他们事后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司马懿,死士

    对司马懿三千死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司马懿辅佐了曹魏三代,是曹魏政权的元老级人物,他接受曹魏两次托孤,在朝堂之上活跃了30多年,在公元249年的时候,司马懿趁着曹爽和曹芳去高平陵祭祖的时候,发动了兵变,他派出自己私下组织的3000死士,彻底控制了洛阳,这场

  • 曹爽如果不投降有胜算吗 司马懿为何会发动高平陵之变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爽,高平陵之战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高平陵之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我觉得剿灭司马懿父子完全可以。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主要就是依靠其手上的3000死士。尽管洛阳城已经被司马懿父子掌控,可曹爽手上还有一张王牌,那就是大魏皇帝曹芳。高平陵之变,是司马懿最后一博,胜则夺取大魏王朝大权,败则司

  • 司马懿为什么杀柏灵筠 两人之间不是夫妻关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司马懿,张春华

    很多人都不了解司马懿和张春华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在三国时代,诸葛亮是第一聪明人,唯一能勉强跟诸葛亮一较高低的就是司马懿,他是曹魏集团的重臣,尤其是曹丕、曹叡时期功劳不小,不过关于司马懿的私人生活,却是显得一团乱糟糟的。司马懿的正妻叫张春华,根据史料的记载,张春华也是个狠人,

  • 司马懿和夫人张春华之间发生了什么 司马懿晚年为何会讨厌这个原配夫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司马懿,张春华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懿和张春花,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那么司马懿怎样才了解了他妻子的为人呢!其实源于早年的一件事情,张春华在十三岁的时候就嫁给他了。在刚开始的时候司马懿并不在意,因为婚事是由他的老父亲来决定的,司马懿他只是顺从而已。在当年的曹操下令去召他,但是被司马懿给

  • 司马懿被夺去了兵权,为什么还能打败曹爽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司马懿,曹魏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司马懿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正始十年(249年)正月,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击败了政敌曹爽,夺取了曹魏的军政大权。许多人对此感到不解,在此之前的数年,司马懿明明被曹爽夺取了兵权,禁军掌握在曹爽兄弟手中,一直在家休养的司马懿为何还有能

  • 晋朝时被谁灭亡的?只因司马懿放过了一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晋朝,恒楷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有一个司马懿的人,此人善于谋略,可谓是少有的人才,他为了成就自己的大业,一直在敌人的手下任劳任怨,讨得他们的欢心,等到了自己羽翼丰满的时候,敌人放松了警惕后,就一举拿下,成就了自己的伟业。就是这样一个机关算尽,无一失误的人,却偏偏犯了一个错误,这个错误使司马懿好不容易得来的江山,就这

  • 曹操知道司马懿有不轨之心 曹操临死前为何不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司马懿

    你真的了解曹操和司马懿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如果让我选择三国时期,到底谁是最聪明的人,我不会选择那些出名的谋士,而是那个叫曹操的男人!作为这个乱世的奸雄,他有着非常独特的个人魅力,这也就是为什么魏国可以作为三国之中发展最为壮大的势力的原因。诸司两人说得简单点也不过就是做臣子

  • 司马懿落魄时张春花都不离不弃 司马懿晚年为何会讨厌糟糠之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司马懿,张春华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懿夫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司马懿除了会忍以外,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他还是个渣男。年轻的时候,司马懿和张春华夫妻俩的关系别提多好了,新婚燕尔,两个人是郎才女貌。可是年纪大了以后,司马懿的事业越来越成功,而张春华却年老色衰了。这个时候张春华和司马懿还

  • 曹爽当初握有一手好牌 曹爽最后是怎么输给司马懿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爽,司马懿

    你真的了解曹爽和司马懿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东汉王朝在曹氏篡权夺位后,逐渐沉入历史漩涡中,旧的王朝覆灭也意味着新的王朝冉冉升起。但是在东汉之后,作为中原大地拥有正统地新王朝魏国却并无法对天下实施统治力,原因就是中原南方的土地还在其他诸侯的手里,川蜀之地在汉室后裔刘备手中,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