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介草根刘邦为何会成功?看看郭嘉是如何说的

一介草根刘邦为何会成功?看看郭嘉是如何说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052 更新时间:2024/1/31 11:37:27

一个项羽,一个刘邦,仿佛有说不完的话题。无敌英雄项羽为何会失败,草根混混刘邦又为何会成功?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许多羽粉搞不懂,无论从哪个角度来审视二人,都是项羽胜出,人家项羽要长相有长相,要能力有能力,连出身都比刘邦高贵不知多少倍,更为重要的是项羽身上那股子勇猛,就可让古今中外多少英雄好汉折腰?怎么就被一个“流氓地痞”给打败了呢?

对于这个问题,项羽的对手韩信归纳了8个字,而三国的郭嘉只说了1个字。

韩信在评价项羽时说道:“匹夫之勇,妇人之仁”,他之所以这么说是有他的亲身体会。最初韩信拜在项羽帐下,尽管自己是个兵痴,但一直不受待见,甚至遭受了许多的屈辱,而他在项羽帐下也只做了个执戟郎。

此后韩信多次利用距离的优势向项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于心高气傲的项羽来说,他连自己的亚父的意见都经常视而不见,更何况是个小小的士兵。

所以项羽作战仍旧如初,喜欢横冲直撞,依靠他的勇猛来挫败敌人,这也就是所谓的“匹夫之勇”,此勇在战争初期也许有奇效,而一旦有一位势均力敌的帅才与他为敌,这种作战方式就会失去威力。

此外,项羽还有优柔寡断的“妇人之仁”,就拿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来说,他凭借个人喜好不顾大局,在杀与不杀之间举棋不定,最终放走了刘邦这位心腹大患,而事实也证明,他最终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

所以韩信根据自己个人感触说出的这8个字,非常的贴合历史上项羽真实情况。而三国的郭嘉则简简单单地说了一个字,“势”,看似毫无联系,却蕴含着非常复杂的哲理。

大势

势,大势也,所谓大势就是民心所向。其实最初的大势是项羽所引领,但他后来的作为实在让人害怕,什么坑杀降卒,火烧宫殿,特别是攻占关中后纵容诸侯烧杀抢掠,搞得天下之人人心惶惶,昔日的大英雄逐渐变成了一只恶鬼。

而刘邦攻占关中之后的前几天虽然有些放肆,但他马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改正错误的同时向百姓道歉。而他此后的作为则更加的亲民,所到之处一片祥和,久而久之,这天下大势自然倾向于刘邦。

所以通过两个人的总结来看,项羽是自作死。那么刘邦为何会成功呢?

他什么本领都没有,别说“文韬武略”,恐怕让他去搞后勤都是一团糟,不然当初也不会因为醉酒而导致徭役逃走,最终落得个草寇的身份,如果不是天下大乱,也许他就当一辈子土匪了。既然如此,他是怎么让韩信、张良萧何等一大批顶尖人才效忠与他的?

对于这个奇特的现象,许多学者也都进行了研究,最终发现刘邦具备别人没有的一种特殊的掌控力,用现在的科学解释就是一种心理学诡计。

你没看错,确实是诡计。

“诡计”刘

首先他用人不拘一格,不论是张良的贵族身份,还是陈平的游士身份,甚至是樊哙等市井身份,他一视同仁,不搞特殊,唯才是用。甚至连多次被判他的雍齿他最后都给予高官厚禄,可见刘邦的心胸和眼光。

另外他非常喜欢招降纳叛,他帐下的许多人才都来自其他阵营,比如韩信、陈平、英布季布等十多位人才都是如此,只是他的招降纳叛和所有人都不同,他特别喜欢重用这些人,而且从不怀疑。比如陈平来降之前的职位是都尉,刘邦二话不说就给了陈平同样的职位。

不过刘邦身边的老兄弟都表示不服,认为一个逃兵哪里有资格做都尉?但刘邦却坚持任用,最终陈平用自己的实力堵住了悠悠众口。

此外他还特别擅长知人善任、用人不疑、坦诚相待、不计前嫌等方面的攻心术。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看来刘邦虽然是个混混出身,但做人还是很坦荡的,难怪会成功。

其实大家想错了,这些都是表面功夫,刘邦还有一个绝招,就是暗中控制,这才是他的诡计之处。

如何暗中控制,我们就简单的说一个例子。

汉十二年,英布造反,刘邦率兵亲征,京都就留给相国萧何管理。但刘邦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派一位使者回京,而使者每每回京第一件事就是看望相国。

等到刘邦胜利归来之后,萧何却因贪污被刘邦关押,其实这是萧何的苦肉计,因为他知道刘邦派遣使者回来,表面是慰问,实际上是暗中观察和控制京城的一切。

所以总结下来,刘邦这样本来一无是处的人能成功,靠的就是一套无与伦比的控制力。

其实许多人都想学习刘邦的这套控制力,在如今浮躁张扬的时代,他的心理学诡计可以起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帮助我们战胜在职场、社交、家庭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心理弱点。

通过两个人最终的成败可以看出,项羽具备成功的条件和机会却缺少成功的素质,而刘邦却恰恰相反,我本来只是具备成功的素质,并没有成功的条件。不过素质可以创造出机会,而机会不能塑造素质。

所以想要成功,素质是必不可少的,正所谓“厚积薄发”,当刘攒够了资本,笑傲天下也就成为理所当然的事。

标签: 汉朝刘邦

更多文章

  • 曹操曾为郭嘉痛哭两次,他到底有多重视郭嘉?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郭嘉,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郭嘉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曹操手下谋士众多,为何却独宠郭嘉一人,并为其痛哭两次?在曹操率领大军向北方的乌丸进军以前,郭嘉就因为患上疾病,最后年纪轻轻就去世了。曹操在第一时间听说这个消息以后,当着众人的面就哭了起来,并且直言郭嘉是他最看重的人之一,但是谁又

  • 郭嘉究竟有多厉害?为什么说诸葛亮是算准了郭嘉已死才敢出山?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郭嘉,曹魏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郭嘉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公元207年,三国历史上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跟随曹操征战乌丸的郭嘉病逝,一件是刘备三顾茅庐,终于请得诸葛亮出山,因为这时间上的巧合,三国迷中间一直流行这样一种说法,说:“郭嘉不死,卧龙不出”,仿佛诸葛亮智计不如郭嘉,所以算准郭嘉已死才

  • 郭嘉的临终遗言是劝曹操诛杀司马懿,他如何得知司马懿有不臣之心?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魏,郭嘉

    大家好,说起郭嘉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东汉末年时局动荡,群雄并起而相争,其各有所长。若论仁义,当属刘皇叔,若说奸诈,则必言曹操,但若论及隐忍,司马懿则当仁不让。司马懿历经三朝,在七十余岁高龄上才派三千死士发动高平陵之变,一举夺下政权。能蛰伏数年,隐忍不发,可见司马懿本事。司马懿如此谨慎,郭嘉临

  •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是什么意思?郭嘉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郭嘉,三国

    郭嘉到底有多厉害?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著名谋士。郭嘉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在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史书上称他“才

  • 戏志是什么人?曹操早期的谋士,才智堪比鬼才郭嘉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戏志,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戏志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说到三国时期曹操,就不得不说他手下的谋士,最出名的谋士分别是:荀彧、郭嘉、荀攸、贾诩、程昱,他们出谋献策,帮助曹操南征北战最后统一北方。其实,曹操还有一位非常重要的谋士,他的才智堪比鬼才郭嘉,曹操对他非常器重。荀彧在推荐郭嘉给

  • 郭嘉是真的预测出了孙策的死法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郭嘉,三国

    郭嘉是真的预测出了孙策的死法吗,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三国谋士何其之多,能入魏武帝曹操眼的只有寥寥几个,恰好郭嘉是其中之一。曹操及后人都说,若郭嘉在,赤壁不至于如此惨败。郭嘉,字奉孝,为人洒脱好饮酒,颍川人,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不世功勋,年纪轻轻受封洧阳亭侯,史书上称他“才策

  • 戏志才是什么身份?才智不弱于郭嘉,同样受曹操器重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戏志才,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戏志才是什么身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讲起郭嘉,小编就不得不提一下戏志才。戏志才这个人,历史上留下他的资料是非常少的。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戏志才在《三国演义》中压根就没有出现过,只有在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中有记载,但也只是略微提及。今天,小编就

  • 诸葛亮如果换成郭嘉的话 蜀汉阵容能走的更远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郭嘉

    对刘备和郭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23年,在夷陵之战失败的刘备将诸葛亮从成都招到白帝城,就此开始了他对诸葛亮的托孤。当时刘备成诸葛亮的才学是曹丕的十倍,必定能够成就大事,因此,他就将自己的儿子刘禅交给诸葛亮了。如果刘禅能够担负起执政蜀汉的责任,刘备希望

  • 郭嘉一言断孙策生死,他是根据什么判定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郭嘉,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郭嘉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有道是,文人提笔安天下,武将战场定乾坤。历史茫茫,名将无数,文人墨客亦是如此,今日笔者,将为大家介绍一位在三国时期被称为鬼才的人物,其名郭嘉也。君不见三国谋士何其之多,然而真正能入得了曹操法眼也就那么几个,不提荀彧,许攸之流,当

  • 实力堪比诸葛亮的郭嘉是什么下场?不者三国属谁也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郭嘉,三国

    你们知道实力堪比诸葛亮的郭嘉是什么下场,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熟读三国历史的人,对于郭嘉可能不太陌生,有人认为郭嘉可以比肩诸葛亮,甚至可以超过诸葛。诸葛亮帮助刘备打下江山,成为一国之君。而郭嘉给予曹操的帮助可谓之深大,可惜的是郭嘉去世的比较早,不然这三国是谁的天下不可知也。曹操在经历赤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