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庞统真的使用的连环计吗 演义里面写的是不是真的

历史上庞统真的使用的连环计吗 演义里面写的是不是真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142 更新时间:2024/3/27 18:49:18

庞统的连环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赤壁之战时中国历史上一次相当著名的战役,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也对这次战役花费了大量的笔墨,从初期的联合抗曹、战前的准备,到战时双方的表现,虽然是用一种虚构的方式,但也是一次很精彩的阅读体验。在这中间,罗贯中安排庞统献了一个连环计,这一计策也成为三十六计中的一个。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上,庞统是否真的做过这件事情呢?

三国中后期,只有曹操刘备孙权的实力最为强大。当时,孙权和刘备担心曹操会先后灭亡东吴和蜀汉,便决心合作抗击曹操。曹操想要攻打江东,但是士兵们常年在陆地作战,对于水战自然很不适应。

庞统不知道从何处得知近期有东南风,他决定利用自然优势,好好发挥一下火攻的优势。恰好,周瑜也想要了要用火攻对付曹操的队伍,两军商量之下,庞统决心说服曹操。庞统对曹操说,将全部的战船用铁索绑在一起的话,会增加船体的稳定性,士兵们在船上作战如同如履平地。曹操担心士兵么因为晕船而发挥不出作战实力,便认同了庞统的建议。他命令士兵们用铁索将所有的战船连在一起,并把这些战船称为“连环战船”。孙权发动赤壁之战时,听从了周瑜用火攻的建议,并借助东南风攻击曹操的战船。火势蔓延的很快,曹操的“连环战船”很快就被烧着了,加上用铁索连接的缘故,铁索导热快,曹操的船队几乎全军覆没。曹操军队只剩下数十名士兵,只好走华容道返回江陵。

后来,人们便把这个庞统的这个计谋称为“连环计”。赤壁之战中,庞统也因此计收获了名声,让他成为三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位谋士。后来,将领们在带兵打仗中,经常使用连环计来攻打设计对方,它也成为“三十六计”中的一计,在军事策略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庞统连环计是《三国演义》里边一个十分精彩的计谋,但是有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个计策是真的吗?曹操就没有考虑过这其中许多的弊端吗?

曹操征讨荆州,率军南下,孙权任命周瑜为大都督,率军抗拒曹操,两军在赤壁相遇。由于曹操军队已经染上疾病,两军刚刚交战,曹操就败退回到江北。这时候周瑜的部将黄盖对周瑜说:“眼下敌众我寡,很难和他们长时间的对峙下去。不过,我看到曹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以烧毁他们的船舰逼迫他们退走。”这是《三国志·周瑜传》当中的记载。

在《三国演义》当中,周瑜和诸葛亮都认为:“欲破曹兵,须用火攻。”但有一个问题,“大江面上,一船着火,余船四散;除非献‘连环计’,教他钉做一处”,然后才能成功。将曹操战船连环起来的“连环计”是庞统提出来并说服曹操实施的,结果被诈降的黄盖一把火烧尽,惨败而归。

真实的情况,庞统献过这个铁索连环计吗?庞统是周瑜的功曹。周瑜抗拒曹操,获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孙权因此让他担任了南郡太守。周瑜去世,庞统送丧到东吴,归来后,刘备已经借得荆州之地,被孙权推荐为荆州刺史。就在这时候,庞统成为刘备的部下,被任命为州从事代理耒阳县令。这可以认定赤壁战时庞统在周瑜处。

据此,《三国演义》中庞统到了江北向曹操献上的连环计,只不过他还不是周瑜的功曹。实际上庞统有没有见过曹操呢?所有的史料当中都没有庞统献上连环计一说,也就更没有庞统到过曹营一事。《三国志》记载了黄盖发现曹操船舰首尾相连这样的细节,与之相比,献连环计要重要的多,为什么更重要的事情却没有记述?这只能说明,赤壁之战根本就没有连环计一事。

在《三国演义》中,庞统向曹操献连环计是怎么说的呢?庞统说:“大江之中,潮生潮落,风浪不息;北兵不惯乘舟,受此颠播,便生疾病。若依大船小船各皆配搭,或三十为一排,或五十为一排,首尾用铁环连锁,上铺阔板,休言人可渡,马亦可走矣:乘此而行,任他风浪潮水上下,复何惧哉?”把庞统这段话摘出几个关键词:风浪、潮水、颠簸(播),铁环连锁、人马行走。连起来的意思就是:“因风浪形成颠簸,让北方人很不适应,用铁环连锁,人马就可以畅行无阻。”再进一步压缩一下,是“风浪”形成“颠簸”。

我们向下追问一下,“铁环连锁”能解决颠簸问题吗?若遇到大的风浪,即便是停靠在避风港里的船,也会像跳舞一样,七上八下不停地跳跃颠簸,更不用说,三五十条一排船在航行中遇到风浪,又怎能解决颠簸问题?真正的大风浪来了,两船连在一起,反而增加了危险性,因为它们的颠簸起伏是不一致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把船造大,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船大抗风浪”。请选中你要保存的内容,粘贴到此文本框

标签: 庞统连环计

更多文章

  • 庞统为什么会轻易的死在落凤坡 说到底还是太过大意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庞统,蜀汉

    对庞统死在落凤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手下有一个军师,精通军事政治还有兵法,是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的军师,此人便是名震三国的诸葛孔明,诸葛亮,诸葛亮是徐庶推荐给刘备,当年徐庶被曹操挖走,而徐庶其实身在曹营,心在蜀,所以徐庶便答应刘备说,就算徐庶投靠了曹操,

  • 庞统是与诸葛亮齐名的谋略家 为何会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张任所败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庞统,蜀汉

    很多人都不了解庞统被杀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庞统的死的确令人惋惜和遗憾。他是与诸葛亮齐名的谋略家,何以刚率兵出征,便命丧途中,而且是被名不见经传的张任所败?从战术上来看,庞统这位盖世奇才在进兵途中,早该料到落凤坡一带地势险要,道路狭窄,树木丛生,是最易遭伏击的地带。以他的实力

  • 庞统如果没死于落凤坡,三国格局会改变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庞统,三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庞统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张松不远千里跑去跪舔曹操,可惜长得不如人意,把曹操恶心到了,于是被一脚踢走。想着找下家的张松,找到了素以仁义为名的刘大耳朵。大耳朵吃了一辈子苦头,还没有到可以以貌取人的地位,对舔狗张松一顿礼贤下士,收获了一张地

  • 庞统指出诸葛亮的致命错误,刘备为什么不听?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庞统,三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庞统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诸葛亮在很多人心目中是一个被神化了的人物,这与《三国演义》的广受欢迎有关。其实跳出那些光环来看的话,诸葛亮在刘备集团中主要扮演了两个角色:一是丞相,二是军师。这两个身份有很大的区别,一个总镇全局,一个出谋划策。

  • 庞统到底有什么样的能耐 庞统为什么能和诸葛亮齐名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庞统

    还不知道:庞统和诸葛亮齐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论实际业绩,庞统的确乏有些善于可陈,这很大程度上缘于他死得太早,还没有来得及施展抱负,不过,就有限生命而言,庞统已经十分耀眼了。名气很大:南州士之冠冕庞统是荆州名士庞德公的从子,庞德公在荆州影响力很大,是个刘

  • 庞统那么的厉害 为什么会轻易的死在这个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庞统,三国

    对庞统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手下有一个军师,精通军事政治还有兵法,是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的军师,此人便是名震三国的诸葛孔明,诸葛亮,诸葛亮是徐庶推荐给刘备,当年徐庶被曹操挖走,而徐庶其实身在曹营,心在蜀,所以徐庶便答应刘备说,就算徐庶投靠了曹操,但是一

  • 庞统死后他的家人下场是什么 刘备是怎么对待他们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庞统,刘备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庞统家人下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庞统和诸葛亮两个人的名字在三国里面是分不开的。只不过庞统的命运没有诸葛亮好,年仅36岁就早逝了。在三国里面,庞统的才华是公认的,当年诸葛亮对他也推崇备至,鲁肃写信对刘备说:“庞士元非百里庸才,以治中别驾的职务,方能展示

  • 庞统献过哪些计谋?他为何能与诸葛亮齐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庞统,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庞统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三国鼎盛时期,刘备求贤若渴,便去拜访水井司马辉先生。于是司马辉把诸葛亮和庞统推荐给刘备,称他们为“卧龙凤辰”。他还告诉刘备,只要他有一个,他就能得到这个世界。在怀疑下,刘备将诸葛亮和庞统交给他指挥,但许多读者可能并不相信:庞统一

  • 庞统被吹的那么的厉害 为何死的却那么随便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庞统,三国

    还不知道:凤雏庞统实力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流传过这样一句话。卧龙凤雏,能得其一,便得天下。但是刘备既拿下了卧龙,也得到了凤雏,他还是没能一统天下。虽然这句话夸张,但是诸葛亮的才能确实是非常厉害。而庞统虽然和诸葛亮齐名,但是实力却相差甚至远 ,还

  • 诸葛亮和庞统的师傅是谁 如果他出山了会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卧龙凤雏

    还不知道:卧龙凤雏的师父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了解三国的人应该都听过这句话,这句话出自水镜先生司马徽之口,卧龙指的是诸葛亮,凤雏指的是庞统,两个人才华绝世,名声在外。刘备得到水镜先生的指点和徐庶的帮助,才有了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