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延到底是为什么被夷灭三族,为什么诸葛亮一直压制他

魏延到底是为什么被夷灭三族,为什么诸葛亮一直压制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162 更新时间:2024/1/26 3:20:41

建兴六年(228年)春,蜀汉丞相诸葛亮率大军兵出祁山,开始克复中原的第一次北伐。北伐之初,蜀军进展顺利

,陇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关中震响。但之后因错用马谡镇守街亭,魏将张郃绝其汲道,大败马谡,蜀军主力溃败,第一次北伐失败。在这次北伐中,蜀将魏延提出了”子午谷奇袭之计“,即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长安,一举拿下长安和潼关,而诸葛亮大军出斜谷进兵长安、潼关,两军异道会师于潼关。诸葛亮一向用兵谨慎,认为此计过于凶险且难以成功,故弃而不用。后世有人认为诸葛亮过于谨慎,不用魏延之计是大大地失策,错过了夺得关中的绝好时机。

魏延,字文长,初以部曲随刘备入蜀作战,后因数有战功被任命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后又将其破格提拔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镇守汉中,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汉中地理位置及其关键,而且有长期对峙的态势,需要有勇有谋的将领,这也是刘备选择由魏延镇守此地的原因。刘备称帝建立蜀汉后,魏延进封为镇北将军,依然镇守汉中。在小说《三国演义》里,说到魏延投诚于刘备时,当时身为军师的诸葛亮就说魏延脑后有反骨,此人决不可用,让刘备杀掉他。但小说始终是小说,史书中没有丝毫记载这样的情节,从刘备让其镇守战略要地汉中十余年的决定中可以看出,他对魏延始终是十分信任的。但魏延的性格特点也为他之后身首异处悲惨结局提早埋下了伏笔。《三国志》中记载:“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魏延以勇略任,并咸贵重。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说的就是魏延作战勇猛过人又得士卒拥戴,独挡一面又位高权重,但为人高傲自大脾气不好,与蜀汉的同事们关系并不怎么好。这种性格或许是天生的,但很容易得罪人,估计和他结仇结怨的也不在少数,时任参军的杨仪就是其中一个,他看不起魏延这样的人。

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为预备北伐,进驻汉中,升魏延为丞相司马、凉州刺史。魏延自此屡次随诸葛亮北伐,功绩显著,期间魏延多次请诸葛亮给他统领一万兵,另走一路攻关中,最后与诸葛亮会师于潼关(即以精兵出子午谷快速攻下长安),如同韩信的例子,但诸葛亮一直不许,魏延因而认为自己无法完全发挥才能,心怀不满。而杨仪此时被提拔为长史,加绥军将军,负责大军的行军事宜和筹措粮草(杨仪的性格也是骄傲自负,心眼小)。杨仪不屑魏延,与他势成水火,甚至有数次魏延拿刀作势要杀杨仪,这两人之间的仇恨可谓是日盛一日,诸葛亮和费祎也常为二人调解,皆不听。在数次北伐中,魏延战功卓著,曾大败魏将郭淮、张郃,以功升任前军师、征西大将军,而且授予假节,进封为南郑侯。

在彼时蜀汉无大将的局面下,魏延俨然成了蜀军的柱石,再加上高官显爵,其志愈骄。建兴十二年(234年)八月,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大军都随杨仪徐徐退回,令魏延断后。此时身为先锋的魏延却大怒道:”丞相虽然身亡,还有我呢,怎么能因一个人的死而荒废天下大事呢?

再说,我魏延是何人,怎么能受杨仪摆布,做断后的将领呢?”就这样两人都互相上表刘禅说对方谋反,一时难辨真假。而朝中的董允蒋琬等朝臣都更相信杨仪,蜀军之中王平等将领也坚决拥护军师的左右手杨仪而率军退回,魏延众军皆散。魏延一看大事不妙,与其子数人逃亡,但被马岱率军追上,斩杀。杨仪用脚踏着魏延的头颅骂道:“庸奴!你还能再作恶么?”以谋反之罪诛灭魏延三族。魏延死后仅仅一年,杨仪就因怨望于上而获罪,被废为平民并流放汉嘉,到了流放地,这哥们依然改不了嘴碎的毛病,再次上书诽谤朝廷,最后被逼自杀而死。

标签: 诸葛亮魏延三国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诸葛亮选姜维做接班人而不是魏延,难道魏延很弱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魏延,姜维,诸葛亮,

    熟读三国的朋友都知道,东汉末年,群雄争霸,谋士武将井喷。到最后的三国鼎立,堪称史上最辉煌的一页之一。谋士以诸葛亮和司马懿为首各布棋局,武将有吕布,关羽,张飞,赵子龙等争锋对决。在三国演义当中,诸葛亮智慧超群,神一般的存在,使得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到处大显神通,神乎其技。说起诸葛亮这三国当中最为出色的谋

  • 三国历史中名将死的最惨的是谁?周瑜还是魏延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典韦,诸葛亮,周瑜,吕布,马谡,关羽,张飞,

    典韦——寡不敌众而战死三国之中有谁死的能比典韦!吕布无义之人,该死;赵云无疾而终,善果;关羽刚愎自用,迟早要死;张飞残暴成性,死得不冤;马超病死,可惜;诸葛亮鞠躬尽瘁,也只有诸葛亮的死能更典韦比比了。评典韦的死,只有2个字“悲壮”。赵云当阳无损,因为曹操下令不准放箭。典韦可以说是死在箭下。特别是最后

  • 为什么诸葛亮至死都不愿意信任魏延?真是因为魏延脑后有反骨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蜀国,诸葛亮,魏延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的名著,其中刻画了众多历史形象,为后世很多艺术形式的演化奠定了基础,在《三国演义》中,我们常常会听很多人感叹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三国演义》这部书本来就是尊刘抑曹的,对刘备及蜀汉的笔墨描写比较正派,但是对于曹操的刻画却充满了嘲讽和不屑,但是让罗贯中没有想到

  • 敌军来袭,魏延为何低头不语?难道怕张郃?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备,司马懿,张郃,诸葛亮,魏延,戴陵

    诸葛亮北伐,和司马懿斗智斗勇,打的司马懿不敢出来,闭门坚守,在正史中非常精彩,在演义中更精彩,这里,只讨论演义。诸葛亮为了诱司马懿出来,拔寨退军,司马懿识破计策,张郃率军追击,诸葛亮得到消息,提前布置好口袋,专等魏军,在派将时,作为蜀汉一哥的魏延,为何低头不语?难道魏延怕张郃?当时,张郃和戴陵率领精

  • 三国名将中死得最惨的是谁?不是周瑜和魏延而是这位蜀汉大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姜维

    三国战争基本不杀降,一般都是打跑了拉倒,多以像刘备不是被打成光杆司令,就是战败后投靠别人,实在不投降的,也就是关进大牢了事。只有关羽杀了庞德,结下了血海深仇,以至于庞德的儿子庞会后来灭了关羽满门。庞会之所以会这样仇恨关羽,就是破坏了军阀混战中基本不杀被擒敌将的规矩,要是两军阵前互有杀伤,那是将领的本

  • 诸葛亮死后为什么不把兵权交给魏延?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魏延,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魏延军事能力令人叹服,诸葛亮死后为何不肯将兵权交给魏延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诸葛亮,字孔明。自从先主刘备白帝城托孤后,为了蜀汉可谓是操碎了心。随着蜀汉的官员体制日趋完善,蜀汉出现了一种‘矛盾’,做官的人太多,被管理的人太少,争名夺利风气日益严重。长此下去,会不

  • 蜀汉大将魏延为什么宁死不投曹操?有什么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魏延,三国

    蜀汉大将魏延为什么宁死不投曹操,魏延是有什么打算吗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宁愿”为什么打引号呢,显然魏延并不知道自己会被杀,当然如果他知道,我估计他也不会去投降曹魏的。诸葛亮的多次北伐,魏延基本都是参与的,而且是主要将领。但魏延和诸葛亮北伐的战略意见不同,魏延

  • 历史上的魏延是怎样的一个人?他为什么会被冤枉几百年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魏延,三国

    你们知道魏延被冤枉了几百年,那么历史上的魏延是怎样的一个人?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魏晋史中没有刘备五虎上将的说法,包括蜀国历来的郡县志中也未曾提及,最重要的一个证明是《三国志》,同样没有被书写,陈寿是三国蜀汉人,如果有的话不可能不被记录下来,那么这个词的来由,就是出自《三国演义》。《三国志

  • 魏延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什么最后却被灭三族?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魏延,三国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此人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何在诸葛亮死后却被灭三族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魏延,字文长,蜀国的著名武将,一生为蜀国立下了不少的功劳,被封为牙门将军,后来攻入汉中有提拔为镇远将军,守卫汉中,独当一面。守了汉中大概十年,随后又与孔明北伐,战绩良好。这

  • 诸葛亮为什么不敢用魏延的出子午谷奇谋?活该七次北伐一次没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魏延,三国

    魏延的出子午谷奇谋诸葛为何不敢用?活该七次北伐一次没成功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公元219年,刘备夺取了汉中,从后人的上帝视角来看,这个时刻成为蜀汉最鼎盛的时刻,隆中对实行的战略条件已经完成了(跨有荆益二州)。同年,刘备自立为汉中王,返回成都时,在汉中太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