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不用魏延计策后人质疑其才能!千年之后才明白其中玄机!

诸葛亮不用魏延计策后人质疑其才能!千年之后才明白其中玄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817 更新时间:2024/1/28 21:28:36

诸葛亮不用魏延计策后人质疑其才能!千年之后才明白其中玄机!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提起诸葛亮,想必大家一般会想到以下关键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空城计”、“借东风”、“神机妙算”等等,诸葛亮在我们心中的地位已经由人变成了神,其高风亮节的人格和坚贞不渝的政治品格让后人无限钦佩,后世很多著名的贤臣良相都曾经到成都诸葛祠去祭拜过孔明,可见诸葛亮已经成为了贤臣良相的最高典范,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偶像。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神机妙算、鬼神莫测,前半生风流倜傥,挥洒自如,后半生鞠躬尽瘁,忠心为国,后世很多演义小说和戏剧都以诸葛亮为主角,久而久之,诸葛亮便成了老百姓心中的神,然而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角色却有着不一样的解读: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意思就是说诸葛亮虽然品格高洁,处理内政游刃有余,但是其连年伐魏,却未得尺寸之功,原因就在于诸葛亮在军事方面确实没大有天赋,然而对于《三国志》中这段论述,后世很多历史学家持反对意见。

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都认为诸葛亮最大的一次军事失误就是没有听从魏延的建议兵出子午谷,袭击长安收取伐魏全功,诸葛亮六出祁山,军事方面每当取得重大胜利时,总有各种原因破坏诸葛亮的战略计划,使其功亏一篑,这或许就是诸葛亮的无奈之处,为帅不能挥洒自如,为政还要屈居人下,使其才华武略大受限制,诸葛亮深知蜀国国弱民穷,虽名为天府之国,但自刘备夷陵之战损兵折将之后,论国力却是三国中最弱的一家,如果故步自封,不仅还于旧都,兴复汉室无望,就连这三分之一的基业能不能保住都是问题。

诸葛亮晚年采取以进为退的战略,通过连年征伐使魏国不敢南顾,但是多年的穷兵黩武已经使蜀国难以支撑,蜀国百姓已有怨言,就连刘禅都无法理解诸葛亮的苦心,这让诸葛亮居于进退两难之地,此时魏延兵出子午谷的建议让诸葛亮心头一动,但是却马上否定了这条建议。原因有二:

一是魏延素来不得诸葛亮的信任,虽然军事能力突出,堪称蜀国大将,但脑后长有反骨再加上为人自负高傲,素不为诸葛亮所喜,对于魏延提出的建议,诸葛亮总是小心提防,半信半疑。二是兵出子午谷是一步险棋,诸葛亮性格素来谨慎小心,如果子午谷一旦有埋伏,那么数万蜀国军队将重蹈夷陵之战的覆辙,夷陵之战让蜀国元气大伤,诸葛亮万万不敢再拿举国之兵去冒险,所以思虑在三才拒绝了魏延的建议。

事实证明,诸葛亮拒绝魏延是正确的选择,兵出子午谷固然是一条捷径,但是1000年后一场战争验证了诸葛亮的先见之明,公元1636年,明末农民军领袖高迎祥率领6万军队,准备进军关中平原,选择了当年魏延向诸葛亮提出的建议兵出子午谷,然而这场战争却落入了明军的圈套,明军统帅孙传庭以一万人的兵力以逸待劳,6万人全军覆灭,高迎祥被俘,押往北京凌迟处死,也正是因为这场战争,明末农民起义军遭到重创,从此陷入低谷。

所以诸葛亮拒绝魏延也是有充分道理的,魏军当年肯定也想到了这一点,一旦诸葛亮进军子午谷,必然全军覆灭,诸葛亮伐魏战争虽然没有取得胜利,但是却也为蜀国争取了一段和平发展的时间,诸葛亮死后,三国之间很长时间没有战事,进入了一段相对平稳的时期,这或许正是诸葛亮想要的结果。

从这一点上来说,《三国志》对诸葛亮的评价有失偏颇,虽然诸葛亮伐魏没有取得成功,但是也不能完全以成败论英雄,应该充分考虑到诸葛亮伐魏时内政外交各种情况,诸葛亮是一位眼光卓绝的战略家,但是在战场临机应变的能力却比较弱,这一点司马懿也曾经提到过,但是作为一位政治家,诸葛亮无疑是非常成功的。

《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内政成就评价极高: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

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连刘备都赞诸葛亮的才能比曹丕还要强十倍,所以诸葛亮之所以受到后人的尊崇绝不仅仅是因为其品格的高洁,其军事能力和政治能力也应该得到后人的认可。

公元234年,为蜀国鞠躬尽瘁一辈子的诸葛亮因长期得不到休息,劳心劳力,最终在五丈原去世,享年五十四岁。杨仪等率军还,姜维等遵照诸葛亮遗嘱,秘不发丧,缓缓退军。蜀后主刘禅听说诸葛亮去世的消息,十分悲痛,亲自出城迎接诸葛亮的灵柩,诸葛亮为刘备父子拼了一辈子,可惜的是临死也没有看到定鼎中原、恢复汉朝宗室的这一刻,实在是历史的遗憾。连他的对手孙权都对其甘拜下风,评价甚高:“丞相受遗辅政,国富刑清,虽伊尹格于皇天,周公光于四表,无以远过。”“诸葛丞相德威远著,翼戴本国,典戎在外,信感阴阳,诚动天地,重复结盟,广诚约誓,使东西士民咸共闻知。”

标签: 三国诸葛亮

更多文章

  • 张飞打不过魏延,唯有关羽可以压他三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魏延,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魏延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看到文章标题,肯定有很多读者都会说笔者在胡扯,张飞身为“五虎上将”怎么可能不是一个小魏延的对手,其实笔者没有胡说,在真正的历史上张飞除了可以在武艺上压制住魏延,在统兵和谋略方面上都是比不上魏延的。有许多人都说魏延只不过是一个脑后长有反

  • 刘备选择刚归降的魏延镇守关中,关羽为什么不反对?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关羽

    刘备选择刚归降的魏延镇守关中,关羽为什么不反对?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在与曹操争夺关中时,因关羽张飞等人的英勇作为,最终夺取了益州。此时刘备的实力可以说是达到了巅峰时期,因此自立为汉中王。而汉中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于是刘备决定留下一员大将,镇守汉中,以保障汉中

  • 五虎上将之后的第六猛将!魏延的武艺水平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魏延

    五虎上将之后的第六猛将!魏延的武艺水平怎么样?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魏延这个人比较特殊,他是蜀汉阵营中壮年派的代表人物。在五虎老将纷纷过世后,而青年后辈尚未成长起来之际,以魏延为首的壮年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使蜀汉的领兵将领不至于形成一个明显的断层。无论在刘备时代,还是诸

  • 年少不识魏文长,看懂已是不惑年!魏延真的该死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魏延

    年少不识魏文长,看懂已是不惑年!魏延真的该死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少年时的我们看魏延,都认为他一个心比天高的权臣,认为他为了权力一心造反,最后死在了诸葛亮的遗计之下,以前我们看到这儿都认为魏延该死。可现在的我们再看魏延时,还认为他真的该死吗?年纪越来越大的我们再看魏延,就可

  • 魏延真的有反骨吗?为什么诸葛亮不信任魏延?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魏延

    魏延真的有反骨吗?为什么诸葛亮不信任魏延?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魏延作为蜀汉最重要的将领之一,最后的下场还是挺令人惋惜的。在刘备时期,魏延深受重用,在汉中之战上成长为一方大将,此后十年时间都负责镇守汉中。不过魏延在诸葛亮手下却很难得到重用,而且两人之间的用兵理念也出现过几次冲突

  • 揭秘:魏延被杀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魏延,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魏延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现代很多人都对魏延报以同情,对魏延最后的结局感到惋惜。有的人说诸葛亮嫉妒魏延,打击魏延,为魏延的灭亡埋下伏笔。也有人说魏延不曾被刘备、诸葛亮重用,使得魏延的才能得不到发挥。说这些话的人,大多是受了《三国演义》的影响。三国

  • 杨仪踩着魏延的头颅说了哪七个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杨仪,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杨仪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过程中,有英雄忠臣,就有小人奸佞之臣,这两者虽然同时存在,却是截然不同的形象,尤其是都会被史书记载。忠臣事迹受人们歌颂,是后人学习的楷模,奸臣则被人唾骂,几辈人都无法翻身。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阶段中战乱纷扰的年代,此时的

  • 魏延半路投靠都能得到重用 为何他却被冷落而得不到重用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云,刘备

    还不知道:赵云为什么被冷落而得不到重用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跟曹操一样,手下也有许多人才,曹操用人的原则是唯才是举,只要是有才能的人,无论人品贵贱,行为高下都可以用,这叫人尽其才,而刘备的做法跟曹操不同,刘备用人一直要看他身上一个品质,有某方面的品质就

  • 魏延被刘备重用,却不被诸葛亮看好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魏延,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魏延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提到著名的“子午谷奇谋”,熟悉三国历史的朋友们都不会感到陌生。这是蜀汉大将魏延在随同诸葛亮北伐时提出的著名军事构想。在《魏略》中,魏延向诸葛亮说:“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

  • 魏延和姜维究竟谁更胜一筹?看看他们如何守汉中就知道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魏延,姜维

    魏延和姜维究竟谁更胜一筹?看看他们如何守汉中就知道了!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魏延和姜维是蜀汉中后期重要的军事将领,两人都能担大任,独当一面,成为蜀汉的中流砥柱,魏延和姜维都能称得上是难得的将才。然而,两个人,究竟谁打仗更厉害一些呢?谁的军事才能更高呢?史书记载,魏延勇猛善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