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陆逊对吴国有卓越贡献,为何最终孙权会逼死他?

陆逊对吴国有卓越贡献,为何最终孙权会逼死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289 更新时间:2024/2/10 17:09:45

陆逊,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陆逊是吴国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三国时期不可多得的人才。作为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的陆逊,出身望族,自幼熟读兵书,对于周瑜之后的吴国来说,陆逊居功甚伟。那么,为什么这样一个对吴国有着卓越贡献的人物

,后来却被孙权逼死,这其中有种种缘故,首当其中的便是他牵扯到了立嗣问题。

立嗣、望族之争,是历来统治阶级都无法避免的问题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后,以陆逊为上大将军、辅佐未来的太子孙登并掌管陪都武昌事宜,一时之间陆逊风头无两。随后,陆逊与孙权在立长还是立贤上产生了争执,这件事是孙权与陆逊产生隔阂的主要问题。

从中国的历史上来看,但凡大臣涉嫌皇帝立嗣这等事中,必然会遭到皇帝的猜忌。孙权对于陆逊的猜忌只有更深,没有最深。一方面,陆逊自己就是辅佐太子孙登的大臣,也就是太子的师傅,这个位置本身就有诸多敏感之处。另一方面,争夺太子之位的问题说到底是皇家的私事,一个外人掺和其中,也是左右不是人。

对于孙权来说,陆逊无疑是个晚辈,这个时候孙权明显年纪大了,而陆逊却还风度翩翩正年富力强。这本来是件好事,要说孙权会更加倚重这位,以便扶持年轻太子。但问题就出在这里,陆逊于军事与内政之上,贡献十分突出,权利也越来越大。

当时孙陆两家都是江南的望族,而且有点势均力敌。而孙家只不过是世家推选出来的领头羊。尤其是在东吴的权力分配上,孙陆两家甚至可以说是竞争关系。于是在孙权内心,陆逊的贡献值越大,对孙家的执政地位威胁就越大,这是孙权不愿意看到的。

再对照自己的邻居刘备的情况,陆逊颇有点诸葛孔明的风骨,孙权想想就有点后怕,这就是孙权敢于不顾后果碾压陆逊的根本因素。

再加上孙权拥有几乎每个上位者的通病——疑心重重,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孙权对东吴的未来充满疑虑,进而对自己的接班人更加难以确认。恰巧在这个时候,孙权亲自钦点的太子遭人陷害,渐渐失宠。陆逊本就是正直之人,于是便坦言相劝。然而这陆逊虽是忠心,但他的上书举止却刺激了孙权的敏感心事,他可是太子的老师啊!于是面对此时的陆逊,孙权很是反感。

不愿蒙受不白冤屈,最终他郁郁而终

孙权的反感很快转化为行动,只不过,念在陆逊战功卓著,对东吴的贡献值颇高,于情于理,孙权都不应当对陆逊下手。思前想后,孙权便想对陆逊的身边人下手,以此来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孙权将陆逊的几个侄子先后以莫须有的罪名问题、流放,陆逊的好友吾粲也因他被打入大牢,最凄惨死去。

陆逊这般聪明之人,怎么不知道孙权的用意何在,只是他实在有些冤枉,明明自身一片忠心赤胆,如今却蒙受这般不白之冤。一股股冤屈在陆逊心里盘桓不散,他心想和孙权再怎么说也是四十年的老交情,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总是吧?到如今受到这般冷遇,悲愤和屈辱油然而生。

不久之后,在孙权残酷的精神压榨之下,愤懑之情满溢的陆逊终于郁郁而终,告别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东吴,告别了自己的老友。

逊去世后,失去陆逊的东吴远不如从前那般强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孙权逐渐对当初自身所为感到后悔,然而斯人已逝,说这些已经没什么用了。直到公元251年,孙权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召回了陆逊的儿子陆抗,提起陈年往事,孙权很是愧疚但又无话可说,只是交代叫陆抗把自己昔日打发宦官责问陆逊的卷宗给拿走,省得自己看这东西心里难受。

由此可以窥探到,对于陆逊,孙权确实是满满的愧疚。更可以看出,对于陆逊来说,他们俩既是君臣,又胜似兄弟。他们是朋友,更是挚友诤友。在东吴的利益和生死攸关的事情上,他们是同志,更是战友!

在年龄上,孙权是大哥,陆逊是小兄弟,对一些东西尽管有时候看法不一致,但丝毫不会影响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从历史上看,孙权和陆逊毫无疑问是东吴的脊梁,他们对东汉末年中国的历史进程有着不可替代的贡献,甚至可以说是名标青史。

其实,孙权的内心何尝不知道陆逊的存在价值?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陆逊对于吴国来说的重要意义有两点

出身显赫,陆逊军事才能卓绝

出身于位列"吴郡四姓"之一的陆逊,祖上世代为官,在江南也算是名门望族。由于这样的社会基础和家庭地位,陆逊的军事才能卓绝。

建安八年也就是公元203年,陆逊入孙权幕府,开始了他的幕僚生涯。在随后的时间里,陆逊在治理地方颇有新意,在征讨山越的表现更是叫孙权大为赞誉。陆逊的文武兼备的天赋渐渐凸显,以至于孙权将侄女许配给了陆逊。这虽是利用联姻加深双方的关系,好生把控这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从另一方面来看,更显示出孙权对陆逊的厚望和器重。

而后,东吴人口连年逐减,孙权突发奇想,打算去台湾海南岛掠夺人口。对于这个方案,陆逊显然不赞同。原因有二,一是兴师动众,得不偿失,二是虏来的人口也不见得能满足吴国的需求。后来孙权一意孤行,不但劳民伤财,而且收效甚微,与陆逊之前的预料一模一样。由此之后,孙权时常问计与陆逊,得益匪浅,愈发倚重。

外放大都督,陆逊绽放军事奇才。

随着鲁肃吕蒙这些人物相继离世,陆逊被推到了历史前沿。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陆逊在军事帅才上更是叫他的前任黯淡无光。公元221年7月,刘备亲率数万人,奔袭吴国,这就是后来史称夷陵之战。毫无疑问,夷陵之战是陆逊的得意之作,也奠定了他在吴国军事政治上的核心领导地位。

陆逊通过实地调研,根据刘备求胜心切的心理状态,果断地实施战略退却,一直后撤到夷道猇亭一线才止住脚步,转入防御,并调集兵力部署,伺机决战。

陆逊与刘备相持几个月的时间,先是示弱,而后是火烧连营,也算是继承了周瑜诸葛亮的衣钵,终于夷陵一战大败蜀汉军,蜀汉由此一蹶不振。以至于到次年四月,刘备仍对夷陵惨败耿耿于怀,心结郁闷一病不起,最后在白帝城病故。

如此一来,陆逊与孙权君臣相交四十余年,之前是幕僚,之后又统领吴国军政十几年,自然是深得孙权所器重。陆逊的才能虽说在周瑜之下,但也算得上是深谋远虑,尤其难得的是,陆逊忠诚刚直,可以用出将入相这四个字来概括一生,以至于被当世赞誉为"社稷之臣"。

我们不妨做一些遐想,如果陆逊健在的话,东吴不会这么早就被曹魏给灭掉;如果陆逊健在的话,三国的局面未必就像历史一样;如果陆逊健在的话,东吴的内乱恐怕会推迟的很久,孙权的夙愿也许会早一天实现。

当然,所有的这些只是遐想。

标签: 陆逊吴国

更多文章

  • 桃园三兄弟的死多多少少都和陆逊有关系 陆逊最后的结局又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陆逊,蜀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桃园克星陆逊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陆逊堪称桃园三兄弟的克星,刘备、关羽直接死于他手,张飞间接死于他手,这都是命啊!先是关羽。想当年关羽何等英雄,斩颜良、诛文丑、斩庞德、擒于禁,威震华夏,傲视群雄!关羽生性骄傲,在巨大的荣誉面前,变得愈加高傲自负!在他看来,吴

  • 陆逊向孙权推荐了诸葛恪,为什么说这是他一生最大的失误?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陆逊,东吴

    陆逊,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三国时期群雄并起,有志之士纷纷必拜求明主。乱世之中出现了很多贤才,陆逊就是其中之一。陆逊是三国时期的名将之一,孙权很是重用他。就连吕蒙当时也向孙权进言,认为陆逊可以接替他的位置。之后他又大败关羽。而在夷陵一战中,他又破了刘备的攻击,使得刘备仓皇逃

  • 陆逊被诸葛亮八卦图困在其中 岳父为什么将人从阵中放出来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诸葛亮,陆逊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岳父和陆逊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年代,也是一个非常精彩的乱世。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却演绎得十分精彩。我们首先说说刘备,是一位非常有毅力的雄主,他屡败屡战,从来不放弃。尤其是请到诸葛亮以后,开始一飞冲天,夺得了荆州,益州两大根据地,

  • 为什么陈寿对陆逊的评价相当高,而裴松却不这么认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陆逊,东吴

    对陆逊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陈寿《三国志》臣子单独列传的只有陆逊和诸葛亮,诸葛亮千古名臣有此待遇不奇怪,陆逊有此待遇可见陈寿对他的推崇,不仅如此,从陈寿的点评来看,他对陆逊的评价相当高:刘备天下称雄,一世所惮,陆逊春秋方壮,威名未著,摧而克之,罔不如志。予既

  • 陆逊的才能、战绩都不比诸葛亮差,为什么名气低那么多?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陆逊,东吴

    说到陆逊,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夷陵之战被称之为三国三大战役之一,作为胜利一方的总指挥,陆逊居功至伟,因为如此,他也成为唐德宗所立武成庙当中的古代名将之一。陆逊曾经任过上大将军之职,最后官至东吴丞相。所以,论官位,陆逊一点儿都不比诸葛亮低;论军事才能

  • 吴国比蜀国要强大,为何陆逊不学习诸葛亮北伐呢?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陆逊

    自古以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汉军只要守住汉中这个门户,那么进攻四川的军队只能走阴平小道,但是这个地方不利于大部队展开,只要驻扎2000人的小股部队,就能完全守住。所以蜀汉帝国可以以天险作为战力,如同平添数万生力军,给敌人的突破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诸葛亮才能够六出祁山。228-234诸葛亮在北伐。吴

  • 蜀汉和东吴有什么不同,陆逊为什么不学诸葛亮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陆逊,东吴

    说到陆逊,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自古以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汉军只要守住汉中这个门户,那么进攻四川的军队只能走阴平小道,但是这个地方不利于大部队展开,只要驻扎2000人的小股部队,就能完全守住。所以蜀汉帝国可以以天险作为战力,如同平添数万生力军,给

  • 魂断定军山:名将夏侯渊为何死于黄忠手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夏侯渊,黄忠

    定军山下,老将黄忠已是观察多日。此刻,法正就在他的身边。法正原本是刘璋手下的谋士,因为看到刘璋不是英明的君主,就和张松一起准备着投奔刘备。刘备拿下成都,法正出过不少力。他熟读兵书,深知用兵之道。前些时候,他建议刘备把大营建在天荡山半山腰,居高临下,能够看到曹军的一草一木。这天晚上,刘备派干儿子刘封出

  • 蜀汉开国名将黄忠 62岁单挑魏延71岁刀劈夏侯渊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黄忠,魏延,夏侯渊

    核心提示:黄忠挺身而出,要求出战张郃。诸葛亮说,你虽然很勇敢,但年事已高,恐怕不是张郃对手,黄忠听了,气得白发,只见他大步走下堂,取下大刀,舞动如飞,拿下硬弓,拉断两张。网络配图一在三国人物中,黄忠的一生可以说是悲剧的,一个遗憾的英雄。良马当遇伯乐,好马得配好鞍。黄忠就是一个奋发于沙场的好马。可是多

  • 夏侯渊战绩 夏侯渊:出来混就得不要命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夏侯渊

    夏侯渊,曹操老婆的妹夫,一生都是跟着曹老大混,为他坐牢、为他挡箭,因为善于发动闪电战而成为一代名将,可惜勇猛有余,而机智不足,最后黄忠发动突袭,被杀于定军山。夏侯渊,字妙才,安徽亳(读 bo)州人,夏侯渊的老婆是曹操妻子的妹妹,读起来有点拗口,简单来说,夏侯渊和曹操是亲戚,当时夏侯家和曹家,都是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