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威震逍遥津!张辽名气为何还比不上关羽?

威震逍遥津!张辽名气为何还比不上关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737 更新时间:2024/2/12 2:20:49

导读:张辽名气为何比关羽小?按理说,张辽威震逍800人击破孙权10万大军的战绩是关羽拍马也赶不上的,为何两人名气差这么大呢?

刘备自称汉中王以后,封了“前后左右”四大将,关羽排名第一,虽然说他和马超、黄忠等人“同列”,但以上两人在刘备集团中的地位根本就不能和关羽相比。终刘备一生,真正让刘备放手独立带兵的只有关羽一人。曹操手下有一个五子良将,居首者是张辽。曹操起事是从自己招募士兵开始,所以,他的骨干将领都是曹氏和与其家族有渊源的夏侯氏,如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等人。曹操本人跨马临阵横行天下,能在他手下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那非得有超出他人的能力不可。张辽就是这样一名非曹氏和夏侯氏的第一大将。

网络配图

可以说,这两个人都是名动天下的大将。但是,到了后世,这两人的名气却不可同日而语。关羽成了关公、关王爷、关公大帝,而张辽还是张辽,只不过是一员三国大将而已。那么,张辽为什么在后世没有关羽那么大的名气呢?

先看看两人的战绩。

张辽战功很多,有这样几件事更有名。曹操在官渡打败袁绍以后,东海郡太守昌豨却背叛了。曹操派遣张辽与夏侯渊围攻昌豨的东海郡,一连数月,粮食用尽了,夏侯渊打算撤军。张辽看到昌豨总是很专注地盯着他,射出的箭也一天比一天减少了,知道是昌豨心中犹豫,有投降的可能,就打算劝降他。于是派人传话说:“曹公有命令,让张辽传达给你。”昌豨果然从城上下来和张辽谈话。张辽对昌豨说:“曹公神武英勇,正在用他的仁德感化四方各派势力,先归附的可以受到大赏。”昌豨答应投降。张辽于是来到昌豨的家,向他的妻子儿女致礼。昌豨非常高兴,跟随着张辽去见了曹操。

在灊山之战中,张辽督促率领张郃、牛盖等讨伐陈兰。灊山中有座天柱山,高峻陡峭,山道狭窄,宽度仅能容一人通过,陈兰就在上面筑起营垒。张辽想要进兵,众将都说:“兵少路险,难以深入。”张辽说:“这正是一对一的拼搏,谁勇敢谁就能占到先机。”于是推进到山下安营,然后发起攻击,将陈兰、梅成斩首。

在合肥战役中,曹操西征汉中的张鲁,留下张辽和乐进、李典等七千人守卫合肥。临行前,曹操交给护军薛悌一份手令,在外封上写着:“敌军到来再打开”。不久,孙权率领十万大军围攻合肥,众将一起打开命令函,见上面的命令是:如果孙权来到,张辽、李典将军出战,乐进守城,护军薛悌不准出战。众将疑惑不解。张辽说:“曹公远征在外,待其救兵来时,敌军必定已经攻破我们了。所以曹公命令我们,要趁敌人尚未形成包围圈就立刻迎击,挫伤他们的锐气,以安定军心,然后就可以坚守了。成败的关键,在此一战,大家有什么可疑惑的?”李典也赞成张辽的意见。于是,张辽连夜招募敢死的士兵,共得到八百人,杀牛犒劳将士,饱食后准备第二天大战。天刚亮,张辽披甲持戟,率先攻入敌阵,连杀几十名敌兵,斩杀两名敌将。张辽大呼着自己的姓名,冲入敌人的营垒,直到孙权的大旗之下。

孙权及其将领一时不知所措,只得登上高丘,众将用长戟护住孙权。张辽喝斥孙权下来接战,孙权不敢动。望见张辽带领的兵少,孙权的部下渐渐聚拢,把张辽包围起来。张辽左冲右突,奋勇向前,冲开缺口,部下几十人随着冲出,余下的士兵高声呼喊说:“将军要抛弃我们吗?”张辽返身杀回,再入重围,救出余下的士兵。孙权的兵将望风披靡,没有人敢阻挡他。从早晨战到中午,吴军士气大为受挫。张辽退回去修筑防御工事,大家心情也安定下来,将士们都很佩服张辽。孙权包围合肥十多天,眼见得不可能攻破,便领兵撤退。张辽率领各路兵马追击,几乎抓获孙权。曹操后来听说后,对张辽的表现大加赞许,任命张辽为征东将军。第二年,曹操再次率军征伐孙权,来到合肥,巡视张辽当年作战的地方,感慨叹息很久。于是给张辽增加了军队,让他驻军居巢,长期防守东吴。

网络配图

此后,张辽多数时候都是在防守东吴,直到曹丕继位当皇帝,仍然如此,其职务、爵位都有所提高。东吴方面始终对张辽忌惮不已,尤其是孙权,当听说张辽病了,还不忘告诫众将:“张辽虽然有病,还是勇不可挡,应当谨慎行事。”自合肥之战后,终张辽一生,孙权都不敢对张辽军开战。

关羽就不用多说了,官渡之战前期斩颜良,解白马围,真正是“万众之中取上将首级”。樊城战役,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中原震动。曹操因为樊城离许都太近,一时甚至产生过迁都以避其锋芒的念头。这足以使之成为古代名将。有意思的是,这两人曾经在曹操军中一起共事,且关系还不错。关羽斩颜良,就是派的张辽和关羽为前锋。关羽不忘刘备“厚恩”,在曹营中没有“久留之意”,曹操就是派张辽前去试探的。因此有记载说,张辽把关羽称作是兄弟。公元782年,礼仪史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在武庙中塑像,祭奠自春秋至唐建中年间在军事上享有盛誉的名将,共六十四人,两人同时在列,张辽之后就是关羽。

究竟是什么原因后世两人的名气差别如此之大呢?这当然少不了《三国演义》的宣传推介。在《三国演义》中,关羽的作用明显得到了强化。其作为武将的故事情节明显增加,如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等等。就是真实的斩颜良一节还觉得“不过瘾”,还要再加上一个“诛文丑”。由于河北大将麴义在和关羽对垒之前已经死了,淳于琼又是一个酒鬼将军,这样一来,河北袁绍手下的两员大将就都成了关羽所杀。

《三国演义》是在民间传说故事和说书艺人话本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成书之前,三国故事已经经过民间文人、艺人的加工而在民间大量流传,其人物形象已经非常精彩,经过《三国演义》的再加工,这种形象就更加丰满,因而也就更被人们所认可和接受。文学作品有一个特点,为了“制造”戏剧矛盾和冲突,就会对所塑造英雄人物的事迹尽可能的放大。人们对于自己口语相传的英雄,你越是将他的能力“武艺”无限放大,就越是能被人们接受。从这一点上来说,《三国演义》是最成功的历史小说。以至于到了今天,不关你是如何强调,历史上的三国人物是怎样的,总会有些人会告诉你,《三国演义》不是这样说的。由此也可以看出,民间文学的能量是巨大的,当它再经过文学大家的加工处理,这个人物更加鲜明、丰满和精彩,其影响力也就更大。

反过来再看张辽,他除了增加“上山”劝关羽投降一节之外,基本上没有增加多少“戏份”。就是这点儿戏份的增加,也是为了突出关羽的一个要求:“降汉不降曹”!有了这个铺垫,关羽的投降曹操,也就变成了“身在曹营心在汉”是彻头彻尾的忠义。

网络配图

但两人的差距至大,仅仅就是这么一个原因吗?或者说,《三国演义》为什么要夸大关羽的作用,而不去夸大张辽的作用呢?这就是另一个原因所致,贬曹。贬曹是三国以来某些文人自始至终的做法。毕竟,三百年的汉朝,就是终结在曹氏父子手中。而这个曹魏政权,名实相符也不过是存在了几十年时间,就是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也是并列存在着三个政权!接续者的司马氏,自己不会也不允许别人把它抬的太高。

当然,由于司马氏的晋朝毕竟是和曹魏政权一脉相承的,再加上中国的史学家有着优秀的秉笔直书的书写传统,所以这《三国志》还能据史而书的。但不是每一个学者都能做到这点,比如说晋朝中期的那个孙盛,他在点评曹操父子时,几乎是每事必贬。三国时人称曹操为“汉贼”有其政治上的需要,后世大概分为两类,帝王为了统治的需要,而民间则是好恶的表现。

张辽既然是为了这个篡汉的曹魏政权尽忠的,无论是民间还是文人,还能再把他抬高吗?相反,由于他和关羽有那么一点点“私益”,后人没有把他刻画成酒囊饭袋将军已经是很不错了,难道他还真想和“关大帝”平起平坐吗?比如说那个周瑜,历史上是何等的“雄姿英发”!当时的人说和他交往,好比是饮醇酒,不知不觉就醉了(程普语),后世说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语),这等评价有几人能够得到?!只因为他曾经有戒备刘备之心,所以就成了诸葛亮的对手。如果仅仅是智慧不如诸葛亮也就罢了,还成了嫉妒的典型。

一代名将张辽救这样被关羽比下去了,或许这就是古代文人所认为的“正统”惹的祸吧。

标签: 张辽

更多文章

  • 揭秘三国著名武将张辽驰骋沙场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辽

    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人想必对张辽这个人物并不陌生吧,他是曹操手下非常得力的武将,是曹军中少数有勇有谋的著名将军,为曹操立下了汗马功劳。那么历史上的张辽真的和电视剧中的一样吗?历史上的张辽是怎样的呢?张辽,字文远,所以也被人们叫做张文远。他是山西人,三国时期魏国的著名将领,他最开始是追随丁原的,丁

  • 盘点曹操麾下十大武将:张辽最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操

    三国鼎盛时期,人才辈出。而曹魏是其中实力最强的一方,手下武将自然很多,而武将排行榜一直是人们热衷的话题。小编来对曹操手下十大武将做一个盘点。张辽字文远,武艺高超,有勇多谋。为曹操倚重。主要的战功还是对东吴的一系列战争所取得的胜利。著名战例:张辽威震逍遥津,仅以七千兵力打败东吴十万大军,以致后来张辽病

  • 心高气傲的关羽谁也瞧不上 为何和张辽关系好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关羽

    关羽这一辈子,真正的朋友不多。刘备和张飞,是兄弟,不是朋友。如果没有那一份义结金兰的契约在,关二爷未必能瞧得上刘备、张飞这样的人,刘备太面,张飞又太没品味,关羽很难和他们心气相同,惺惺相惜。关二爷最爱看的书是《春秋》,所以,关二爷和刘备、张飞一个头磕地上,他只能选择义气深重。但严格意义上说,刘备张飞

  • 张辽PK张郃谁更厉害?他们是一家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辽

    张辽和张郃是是魏国曹操麾下的著名将领。同属五子良将的他们常常被后人来做比较,那么这俩人的武艺谁更强,同姓张是不是一家呢?网络配图张辽和张郃是什么关系张辽和张郃虽然都是姓张的,但是二人只是同僚,都是曹操的部下。张辽在跟曹操之前是跟着吕布的,而张郃在跟曹操之前是跟袁绍的。二人效力于曹操之后,同为五子良将

  • 合肥之战以少胜多:此一战张辽可谓威震魏吴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辽

    合肥之战是东汉末年,孙军与曹军相互争夺合肥的战役,两军一共发生过5次冲突。214年,曹操南征孙权不成,班师前留张辽、李典、乐进与七千多人防守合肥。至215年,曹操出征张鲁时,派护军薛悌送函到合肥,写到“贼至乃发(贼到时才打开)”同时,孙权与刘备争夺荆州中以平分荆州作为条件,两军撤退。不过,孙权见曹操

  • 揭秘曹操送张辽四个字 击退东吴十万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操

    张辽竟然以800劲卒打败了十万之众,差点俘虏了孙权,江东人用他的名字止小儿夜啼,连日本人都借鉴过去了。张辽病重时,孙权仍然告诫部将,张辽虽然抱病,,但仍是勇不可当的,千万要谨慎在意三国时合肥,魏吴争雄之咽喉要地也。合肥与襄樊、祁山,是魏国对吴蜀两国战略部署中最重要的三个节点,孙权亲征合肥就高达五次。

  • 曹魏大将张辽在哪一场战役中是自己名扬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魏大将张辽

    张辽,东汉时期曹魏政权的武将,合肥之战,以八百破十万,令人闻风丧胆,差一点活捉孙权,一直到后来,孙权屯驻雍丘,即便病重,依旧抱病上战场,大破吴将吕范,可见张辽的勇猛威震天下,那么张辽厉害吗?张辽属于武将,但绝对不是莽夫。张辽在打仗期间,注意留心观察,能够洞察敌军的一举一动背后的深意,昌豨每次盯着张辽

  • 张辽和马邑之战 汉武帝马邑之战是谁的错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辽和马邑之战

    张辽是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之首,他鞍马一生为曹魏大业立下不世之功,而马邑之战是汉武帝时期一次针对匈奴的失败的军事行动。那么,张辽和马邑之战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张辽先祖其实并不姓张,而是姓聂名壹,是汉武帝时期的边境富商。在张辽先祖生活的时期,汉武帝发动了一场规模十分浩大的马邑伏击战。当时的聂壹在边境经常与

  • 揭秘乱世英雄张辽的成名之战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辽

    乱世造英雄,三国时期,英雄比比皆是,张辽的成名一战又是什么呢?张辽是我国三国时期曹魏的著名将领,就是因为张辽的成名一战,让他深受曹操信任,随后随曹操四处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张辽虽然善战,但一直庸庸碌碌,与关羽同解白马之围可以算是张辽的第一次成名之战。白马之围是曹操与袁绍之间的战争,张辽临危受命,

  • 盘点曹军战亡五大虎将排名:张辽竟是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张辽

    《三国演义》中战场上厮杀的场面司空见惯,很多英雄,名将都战死沙场,抛头颅洒热血,为国尽忠。那么曹军中在三国演义中战亡的五大名虎将中谁被写得最惨呢?第五名出场,郭淮网络配图排名第五的是“郭淮”,曹军后期的一名虎将,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军的时候,就遇到郭淮,郭淮更是几次干扰诸葛亮的北伐进度,特别是第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