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懿当时都不在京城,为什么还能成为托孤大臣?

司马懿当时都不在京城,为什么还能成为托孤大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721 更新时间:2024/2/11 13:00:26

司马懿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能够成功,除了曹爽兄弟骄横跋扈不得人心又笨如猪狗以外,还得益于一个特殊身份——顾命大臣。有了这个身份曹爽排挤他也得给他一个体面的职务;有了这个身份,他在讨伐曹爽时可以放出太后,并以太后的名义兵指曹爽,并不用担心皇帝和他在一起;有了这个身份,猪脑子的曹爽才会犹豫不决直到最终投降。但是,司马懿虽然被魏明帝召唤“生御床,把臣臂”托以后事,但当中还经历了一番波折。

那么,是谁推荐了司马懿为托孤大臣,其中又经历了怎样的波折呢?

公元238年十二月,魏明帝病重,已经起不了床,就开始安排后事。他想要用燕王曹宇为大将军,和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共同辅政。曹爽是曹真的儿子,而曹真官至大将军、大司马,是魏明帝的顾命大臣,还在曹操时期就统帅过虎豹营,更有打退过诸葛亮初次北伐的辉煌战绩;曹肇是曹休的儿子,曹休在魏文帝时期就为征东大将军,曾有督张辽等二十余军的荣耀,魏明帝时期因功晋升为大司马,虽然有石亭之战的败绩,也不失为一员有能为的将军;夏侯献是夏侯尚的儿子,夏侯渊的侄孙,夏侯尚在曹操时期为军司马,曾经跟随曹彰平定代地,魏文帝时期有夺取蜀汉的上庸,打败东吴诸葛瑾的战绩。魏明帝自小和燕王曹宇友善,所以他要把后事托付给这几个人。

曹宇性情恭俭温良,他向魏明帝诚恳陈辞,坚决辞让封职。魏明帝又引见侍中刘放孙资入卧室内,问他们二人说:“燕王这是想要干什么?”刘放、孙资回答说:“燕王实在是由于知道自己不足以担当大任的原故啊。”魏明帝又说:“谁可担当这一重任?”刘放、孙资便推荐了曹爽。二人同时说,应当迅速召见太尉司马懿让他和曹爽一起辅政。魏明帝说:“曹爽能胜任这件事吗?”曹爽紧张得汗流浃背,不能回答。刘放就踩曹爽的脚,附在耳边说:“臣以死保护社稷。”魏明帝采纳了二人的进言,就把黄纸授予刘放撰作诏书。刘放、孙资退出后,魏明帝的意思又变了,下令阻止司马懿,不要让他来了。刘放、孙资又返回卧室劝说明帝,魏明帝说:“我自已要召见太尉,但是曹肇等人却让我阻止他,差点儿败坏了我的大事!”刘放说:“应该写一份手诏。”魏明帝说:“我很疲倦,不能亲笔书写。”刘放就上了床,抓住魏明帝的手强行写下了诏书。刘放把手诏带到了外面,大声说:“有诏免去燕王等人的职务,不可停留在宫中。”曹宇等人都留着眼泪出宫。

刘放、孙资为什么要劝魏明帝重用司马懿呢?这与刘放、孙资和夏侯献、曹肇等人的矛盾有关。刘放、孙资长期呆在魏明帝身边,掌握着中枢核心纪要,夏侯献、曹肇对此心中非常不满。有一回,夏侯献、曹肇看到宫中有鸡栖在树上,两人议论说:“这种事情已经很久了,看他还能有多久!”刘放、孙资害怕这几人执政将来自己会有灾祸,于是就在暗中离间魏明帝和夏侯献、曹肇两人,并接着燕王曹宇推辞的机会,推荐了曹爽和司马懿。

此时,司马懿还在汲县,魏明帝命令给使辟邪持手诏召他回来。但在此之前,司马懿已经接到了一份诏令,说关中的事情十分重要,要司马懿走小路从轵关西返长安。毫无疑问,这是曹宇、曹肇、夏侯献等人的计谋,让司马懿西去长安,离京城远一点。司马懿再一次见到辟邪,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接到两份诏书,并且前后两份诏书的意思截然相反,估计京城发生了大事变,就急忙策马返回京城。

司马懿回到京城,已经是第二年的正月。进宫后,魏明帝拉着他的手说:“我将后事托付给你,你与曹爽辅佐幼子。”还说他忍着不死就是等着见到他。然后把齐王曹芳指给司马懿看,让他看清楚,不要搞错了。说完不久就去世了。

齐王曹芳当皇帝后,因为刘放、孙资参与决定辅政大臣人选的大谋,给二人各增加了食邑,另外还封二人的一个儿子为侯,让他们所有的儿子当了官。到最后,两人的官职都是骠骑将军,一直到老的干不动了才退职回家。

由于两人推荐有功,所以不管是曹爽排挤司马懿,还是司马懿诛灭了曹爽,两人的官位始终是只升不降,倒是夏侯献、曹肇等人,却再也进不了宫中了。

刘放、孙资推荐司马懿,除了司马懿能力出众,魏国的大局尤其是抵御吴蜀两国的重任只有他才能担起来之外,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是曹家和夏侯家族确实没有人才了,就像那个所谓的智囊桓范所说:“曹子丹(真)这么优秀的一个人,怎么生出了这样几个猪狗一样的犊子!”曹真如此,曹休、夏侯尚的儿子们又何尝不是如此!

标签: 司马懿曹魏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司马懿有多讨厌张春华?背后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张春华,三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张春华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司马懿除了会忍以外,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他还是个渣男。年轻的时候,司马懿和张春华夫妻俩的关系别提多好了,新婚燕尔,两个人是郎才女貌。可是年纪大了以后,司马懿的事业越来越成功,而张春华却年老色衰了。这个时候张春

  • 东汉末年刘表带甲十万为什么不能成大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刘表,刘备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对刘备说:荆州是个用武之地,西部益州的刘璋暗弱,得不到人民的拥护,取之不难。如果跨有荆、益两州,再实行一个好的内外政策,则霸业可成。鲁肃在劝孙权时也说:为将军计,应该是立足江东,然后进伐荆州的黄祖和刘表。如果得到了整个江南再加荆州,就可以建国称帝图天下,成就汉高祖刘邦的事业。对于

  • 解密:荆州牧刘表带甲十万为什么不能成大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荆州牧,刘表,三国,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对刘备说:荆州是个用武之地,西部益州的刘璋暗弱,得不到人民的拥护,取之不难。如果跨有荆、益两州,再实行一个好的内外政策,则霸业可成。鲁肃在劝孙权时也说:为将军计,应该是立足江东,然后进伐荆州的黄祖和刘表。如果得到了整个江南再加荆州,就可以建国称帝图天下,成就汉高祖刘邦的事业。对于

  • 揭秘:三国史上刘表截杀孙坚后为何不乘机灭吴国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刘表,孙坚

    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西南)人。初平元年( 190 年)诏为荆州刺史。在当地豪族支持下,据今湖南、湖北等地。后为荆州牧,封成武侯。据说刘表身材高大(有一米八几),面目清秀,是江南八俊之一。他的诗词歌赋写得不错。刘表在文学上有成就,但他的知人方面实在不敢令人恭维。甘宁、魏延、黄忠都曾经是刘

  • 刘表和刘备两人是同姓但他们有血缘关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表和刘备

    刘备可以说是三国诸侯之中波折最多的了,好不容易到了晚年占据了益州和荆州大部分,但是却因为盟友的叛变导致荆州尽失、关羽阵亡,对于当时的蜀汉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让刘备从坐拥大半个荆州,天下可期变成了只能困守蜀地,而且跟了他大半辈子的关羽也一战身亡,这对于刘备的事业、情感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因此他选

  • 三国刘表手下大将黄祖是被谁杀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黄祖

    黄祖是三国时期的人物,活跃于东汉末年,在刘表的手下做事,任职江夏太守。黄祖一生没有打过什么大仗,而且打仗也屡战屡败,虽然如此却有着一手的好防御策略,在黄祖的镇守下江夏一直都没什么变故。一次因射杀孙坚从而也导致了杀身之祸。网络配图三国黄祖简介黄祖出生年月不详,是三国时期的人物,在刘表手下干活,任职江夏

  • 三国群雄之一刘表如何被迫退出历史舞台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表

    刘表为东汉末年名士,群雄之一,为山东人,其身长八尺,少时知名于世,善谈时政评论名士,为“八俊”之一,后任北军中候、荆州刺史,在荆州统治长达二十年,为人优柔寡断,生性怀疑,但为自保坚守其中,目光短浅。刘表字景升,为汉室的宗亲,少年时曾在当时名家王畅门下学习,且因才能出众,而与当时同样才能超群的几位才子

  • 东汉群雄之一刘表是如何杀掉英雄孙坚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表

    刘表为东汉末年名士,群雄之一,为山东人,其身长八尺,少时知名于世,善谈时政评论名士,为“八俊”之一,后任北军中候、荆州刺史,在荆州统治长达二十年,为人优柔寡断,生性怀疑,但为自保坚守其中,目光短浅。刘表字景升,为汉室的宗亲,少年时曾在当时名家王畅门下学习,且因才能出众,而与当时同样才能超群的几位才子

  • 三国谜团:刘表手下的五虎大将为何放着不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表

    喜欢三国演义的朋友一定对刘备的五虎上将记忆深刻,他们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上将”,他们战功赫赫,为蜀汉政权立下不朽的功绩。但身为荆北之龙的刘表,其实手下也有五员虎将,在一定时期内完全媲美五子良将,能力非凡,可惜不被刘表重用。那么刘表的五虎大将到底是谁呢?网络配图top 5 霍峻

  • 三国史上“高富帅”刘表为何会失掉荆州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表

    徽钦二帝,北宋这对着名的“亡国皇帝父子”,在国内从来不失“九五之尊”风度,而一到了敌营,没等人逼迫他们,双膝就自动弯曲下来,口称“罪臣”,主动向敌将下跪……历史在哀叹这段国耻的同时,却忽略了这样一个深层问题——如此窝囊的父子皇帝,为什么在大宋国内,却无“篡位”之虞?尤其是宋徽宗赵佶,这个书画家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