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苦心培养想收降姜维,为何无意让其接班?

诸葛亮苦心培养想收降姜维,为何无意让其接班?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868 更新时间:2023/12/19 22:44:50

诸葛亮当初那么想收降姜维,是有本人的计划的。与魏国想比,蜀国人才匮乏得很,姜维是一个能够调教的帅才。姜维看到诸葛亮这么看重他,也就很高兴地归顺了,做了孔明的学生。在诸葛亮的苦心栽培下,姜维很有上进,各方面都日臻成熟。但是,出人预料的是,就在诸葛亮生命垂危之际,本来等着做接班人的姜维,等来的倒是一场空梦,诸葛亮并没有让他接班。这是为何?

在诸葛亮眼中,经过多年的调教,他摸透了姜维,姜维只堪做个军事将才,但不是政治人才,无法使蜀汉得到长治久安。这么多年,蜀汉之因而得到管理得有条不紊,便是由于诸葛亮起首是个政治家,这是令他的敌人和后代都极为敬仰倾慕的。

因而,他所选择的接班人蒋琬费祎都是政治人才,他们在朝的时候也是后诸葛亮时期中,蜀汉最波动强大的期间,也是姜维等北伐将领最无后顾之忧的期间。他们打退了魏国的入侵,还在北伐失利后稳住了民心。——固然诸葛亮不在了,但蜀汉能攘外安内。当他们身故,蜀汉就正式走下坡路了,政治糜烂、国穷民贫,姜维却不顾这些,只晓得一味穷兵黩武、盲目北伐,耗尽了蜀汉最后的防卫力量。

结果司马昭伐蜀时,蜀汉端赖姜维的那部分兵力在前方东挡西杀,左支右绌。然后方的守将却望风而降,整个国家迅速崩溃。在最后围攻成都、灭亡蜀汉的只是邓艾的几千魏军,其他都是蜀汉的降兵降将。这还不包括在蜀汉朝廷内保卫后主刘禅的“第五纵队”。

固然姜维及其部下都是忠勇能战之士,在国内也有忠义爱民之臣,但他们却无力回天。没有政治的真正明朗,是不能够有军事的真正成功,也不能够有国家的真正富强!所以

,我们就不难明白诸葛亮为什么在临死时要下套哄骗杨仪魏延的冲突先除掉魏延、后除掉杨仪,使蒋琬、费祎在朝,姜维掌军,保证蜀汉攘外安内。由于魏延、杨仪都有政治野心,蜀汉落到他们手里是很风险的,很快会因肆无忌惮的朋党之争而祸国殃民。

标签: 诸葛亮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姜维最后竟惨死在自己人手中?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姜维

    姜维,字伯约,今甘肃天水甘谷县人。他27岁以前是魏国的天水郡中郎将。在他27岁那年,诸葛亮一伐中原,兵围天水,天水太守马遵怀疑姜维等人叛国,于是关闭城门。姜维等人走投无路,只得降了诸葛丞相。关于这件事,史书上还有另一种说法,即伯约回到冀县后,那里的人民推他为代表,向丞相投诚。不管怎么样,从中都可以看

  • 诸葛亮死前,为什么没让姜维留兵守阴平?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葛亮,刘禅,刘邦,姜维,

    众所周知,蜀汉丞相诸葛亮乃古今六十四将名单之中“十哲”之一,其名仅排张良,韩信之后,他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的功劳足可留芳百世,世人称其为卧龙,这确实不为过。熟悉三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刘备死后,诸葛亮再兴蜀汉基业,帮助恢复其国力,然后兴师北上与曹魏交战,誓除国贼,然而功未成,却身先死,诸葛亮只能带着遗

  • 姜维为什么要九伐中原?详细经过是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九伐中原,诸葛亮,姜维,三国

    公元234年(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病故于五丈原(今陕西眉县西南)军中,蜀将秘不发丧,整军后退。当地百姓见蜀军撤走,向司马懿报告,司马懿出兵追击,姜维令杨仪返旗鸣鼓,做出回击的样子,司马懿以为中计,急忙收军退回,不敢逼近。于是蜀军安全而撤,百姓作谚语道:“死诸葛惊走生仲达”。姜维回成都后,任右监军、辅

  • 蜀国后期被称之为““小五虎””之首的张嶷 才比姜维可惜惨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张嶷

    很多人都知道这么一句俗话,叫“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所以觉得蜀国自打五虎将死后,就没什么名将了,也因没有名将,所以成了三国里最先亡国的国家。其实不然,蜀汉后期还是有不少良将的,诸如诸葛亮就曾给刘禅推荐了一个“小五虎”组合,他们分别是“王平、马岱、廖化、张翼、张嶷(音ni)”。在这五人中,张翼和张

  • 姜维死前留给刘禅的密信到底写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姜维

    姜维号称诸葛第二,也就是说他的才能仅次于诸葛亮,还有人认为其实姜维比诸葛亮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是天水人,年幼跟着寡母一起生活,喜欢郑玄的儒学。他的父亲因为战事牺牲,所以赐给姜维中郎官位。228年,诸葛亮北伐,天水的太守直接就号召各县各地人马投靠诸葛亮,但是他怀疑姜维有二心,所以他就没有带上姜维,而是连

  • 历史上的张翼和小说中完全不一样,姜维时期帮倒忙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张翼

    张翼本是刘璋所属人物,刘备平定益州后得以被举为孝廉,开始为刘备效命,在赵云麾下参加了汉水之战。而后张翼逐渐成长为蜀汉的中流砥柱,并且与廖化等有着同样长的寿命,一直活到了蜀汉灭亡那一天。最广为认知的小说《三国演义》当中,并未对张翼这个角色有过多的刻画,虽然也是北伐战场上的主要蜀汉将领,但是无论是武力和

  • 蜀国费袆是怎么死的?和姜维有什么关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费袆

    公元253年,蜀国二号人物费祎在岁首大会上遇刺身亡,费祎被刺可以说是蜀国政坛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蜀国自诸葛亮死后,蜀国近三十年的防御性战略宣告结束,紧接着而来就是姜维采取的北伐战略。如果单从费祎之死这件事上看,也许只是一件轰动的刺杀事

  • 诸葛亮的传人是姜维,司马懿的传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司马懿

    三国时期的故事可以说是道不完,说不尽。当年刘备为了一统天下,曾经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为其主持大局,而诸葛亮也不负刘备所望,在草庐之中为刘备定制了兴汉之蓝图,历史上称之为隆中对。由于刘备势弱,诸葛亮一直都是以“联吴抗曹”为战略方针。一方面与东吴孙权搞好关系,另一方面对付曹操,再者就是不断强大自己的实力

  • 姜维留给刘禅的遗言是什么?表明了姜维的忠心可昭日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姜维,三国

    姜维号称诸葛第二,也就是说他的才能仅次于诸葛亮,还有人认为其实姜维比诸葛亮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是天水人,年幼跟着寡母一起生活,喜欢郑玄的儒学。他的父亲因为战事牺牲,所以赐给姜维中郎官位。228年,诸葛亮北伐,天水的太守直接就号召各县各地人马投靠诸葛亮,但是他怀疑姜维有二心,所以他就没有带上姜维,而是连

  • 魏国动荡大将主动投降,姜维北伐明明取得了胜利,为什么突然撤退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姜维北伐,三国

    公元254年,姜维降李简、斩徐质,连克狄道、河关、临洮等地,但是匪夷所思的是姜维并没有乘胜扩大战果,而是迁移狄道、河关、临洮三城民众主动撤退了,那么姜维明明取得了胜利,为什么突然撤退了呢?笔者就这一年北伐的过程分析一下姜维主动撤退的根本原因。李简为何要投降?狄道在今甘肃省临洮县,是陇西郡郡治。而陇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