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曹魏的两大智谋荀彧和郭嘉曹操更看重谁?

揭秘:曹魏的两大智谋荀彧和郭嘉曹操更看重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69 更新时间:2024/2/10 20:29:33

曹操对手下的谋略人才,有两个人评价最高:荀彧和郭嘉。因为荀彧实际上是遭到贬斥,最后是忧郁而死,而郭嘉因为早亡而让曹操扼腕叹息,所以或有人说曹操更看重的是郭嘉。实际情况真是这样吗?荀彧字文若,本来是袁绍的属下,他觉得袁绍不能够成就大事,所以就离开了袁绍跟从了曹操。这时候曹操的职务是奋武将军,荀彧被任命为司马,时间是在初平二年(公元191)。

兴平元年(公元194),曹操东征陶谦,任命荀彧为留事。利用这个机会,张邈、陈宫背叛了曹操,暗中将吕布迎接而来。兖州的大部分郡县都已经背叛曹操投降了吕布,只剩下荀彧所在的鄄城、阿、范县还拥护曹操。荀彧在积极备战的同时,赶紧派人调将军夏侯惇回来防守鄄城。而这时候,张邈策动的豫州刺史郭贡率领一万人的队伍来到鄄城,提出来要见荀彧。众人害怕,劝他不要见。荀彧认为,郭贡来得这么快,是没有最后拿定主意,如果不见反而会把他推向张邈一边。如果见他,即便是不能为我所用,至少可以让他保持中立。正是由于荀彧的正确判断和周密安排,曹操从徐州回师,才有了在兖州就地反击吕布的根据地。

留事这种职务属于临时性质的,但从荀彧能够调动将军夏侯惇和郭贡提出来要见荀彧来看,这是曹操留在后方的最高长官。曹操迎接汉献帝,建都许县。曹操被任命为大将军,荀彧被任命为汉侍中,守尚书令。这样一来,曹操带兵在外,荀彧留守后方就可以朝廷大臣的职务处理政事。如官渡之战时,荀彧留守许都,因为粮食难以为继,曹操想撤兵回保许都,就是写信征求荀彧的意见。建安八年(公元203),曹操根据荀彧以往的功劳,上表请求封荀彧为万岁亭侯。因为这时候的汉献帝只是一个象征性的皇帝,这种恩赐,实际上就是曹操给的封赏。到了建安十二年(公元207),荀彧的食邑已经有两千户。考虑到这一时期人口稀疏的现实,荀彧的这两千户食邑,有可能是几个县的人口数。另外,曹操还把女儿嫁给了荀彧的大儿子荀恽。

郭嘉字奉孝,原来也是准备投奔袁绍,同样觉得袁绍这个人不能成就天下大事,于是自觉离开。后来由于荀彧的推荐见了曹操,被任命为司空军祭酒。郭嘉自从跟随曹操以后,基本上就是跟随曹操随军行动,也就是在军中阵前为曹操出谋划策。如征吕布、官渡拒敌袁绍,征袁尚及三郡乌丸等都是如此。建安十年(公元205),曹操平定了冀州,郭嘉被封为嘉洧阳亭侯。郭嘉的食邑为二百户,死后增加了八百户,总共为一千户。职务上,荀彧比郭嘉要高出一个档次。从曹操这个方面来说,曹操在外,后方的事情就交给了荀彧,这就好比刘邦萧何、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相似。而郭嘉只不过是一个随军谋士而已。从汉献帝这方面来说,曹操和荀彧就好比是一武一文两大臣,而郭嘉只不过是所有群臣当中的一个。封建社会的标准是官本位,官位越高,俸禄越多,相应的,信任程度越大,授予的官位越高,给予的赏赐也就越多。通过两人的官职和爵位,就完全可以看出曹操对两人的重视程度。

曹操对两人的评价

荀彧初投曹操,曹操说:“这个人就是我的张子房啊!”官渡之战,曹操因为缺粮曾经一度想退守许都,写信给荀彧,荀彧劝曹操要坚持。胜利后,曹操评价说:在这种时候能看出取胜的机会,这种谋略是世上少有的。打败袁绍后,曹操想先征刘表,荀彧却说:“应该趁着袁绍新败,部下离心的机会,赶紧平定河北四州。如果这个时候向南征伐刘表,恐怕袁绍就会死灰复燃,趁机会偷袭曹操的后方。如果这样,那么,后方的根据地兖州和豫州就难说还能不能拥有了。”曹操听从了荀彧的建议,迅速平定了袁绍所拥有的四州。连同官渡之事,曹操评价说:“荀彧这两个计策,……谋略特殊,功劳非常,连我也比不上他。”

对郭嘉,曹操初次召见过后说:“能让我成就大业的,必定是这个人。”平定三郡乌丸后,曹操说:“惟有郭奉孝才是能知晓我意向的人。”郭嘉死后,曹操上奏汉献帝说:“郭嘉……每每发有宏谋大议,在临敌时预作机变,在臣的筹策犹豫未决时,郭嘉总能立即助臣促成妙策。平定天下,郭嘉谋略的功劳是最高的。”后来在赤壁失利后,曹操事后哀叹说:“郭奉孝假如还在,就不会让我弄成这个样子。”

看看曹操对两人的评价,郭嘉和荀彧也不在一个层次上。郭嘉虽然也是能够让曹操“成就大业”的人,但就像刘邦手下陈平郦食其、隋何等人一样,谁又能比得上张良?在具体战役上,郭嘉只是一个知道曹操意向的人,而荀彧则是一个连曹操都“比不上”的人。这又岂能相提并论!郭嘉是个能帮助曹操“促成妙策”的人,而荀彧则是一个在别人看来不是机会时,能“看出取胜机会”的人。另外,曹操对郭嘉的评价,有些是在郭嘉死后议论的,这不免有些感叹怀念,有一些念人好的成分在其中,与荀彧全部是在活着的时候评价也是有区别的。

曹操的失落、失望和荀彧的失误

那么,为什么会造成人们一个假象,感觉曹操对郭嘉要比荀彧评价高呢?这是与曹操的失落、失望和荀彧的失误造成的。曹操的失落来自于郭嘉的早逝。郭嘉死于建安十二年(公元207),是年38岁。这一年,曹操53岁,荀彧45岁,而曹操活着的最大的儿子曹丕是21岁。在曹操看得上的谋士当中,郭嘉年龄最小,他是想让郭嘉将来辅佐下一代的,所以曹操才会说:“平定天下的事完毕了,我想以后事托付给他。”没有想到郭嘉却短命而亡,这不能不令曹操遗憾而感叹。也就是说,郭嘉的早逝,让曹操平添了一份失落。曹操的失望来自于荀彧的失误。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董昭等人说,曹操应该进爵为国公,他们还来秘密地征求荀彧的意见。荀彧认为,曹操本来兴兵是为了匡扶朝廷,安宁国家,他应当秉承忠贞的诚意,谨守退让的笃实品格。君子应当从德义上爱人,而不是像你们现在所倡议的这样。曹操从此内心里对荀彧很不满意。正赶上讨伐孙权,曹操就把荀彧调到谯县劳军,乘机把他留在了军中。曹操进军到濡须口,荀彧因病留在了寿春,因此忧郁而死。荀彧是不是真的认为曹操会永远拥戴汉献帝?这事恐怕很难说。因为从建安二年开始,曹操就不再参见汉献帝,汉朝的一些制度在改变,不是曹操的所有汉朝的官员也是被杀的杀,被免的免,对于这些,荀彧根本就没有提出异议。为什么他会反对曹操称王呢?有可能的原因是:荀彧认为这不是曹操的意思,而是董昭等人的献媚之举?因为实际情况也是,曹操第二年才受封魏公。如果真是这个原因,这应该是荀彧最大的失策,也是曹操的失望所在。

也正是曹操的失落、失望和荀彧的失误,才造成了人们的错觉,曹操更看重郭嘉。实际情况时,曹操因为对于荀彧的失望而心生怨恨,而这种怨恨是曹操很难释怀的(心不能平)。在这种心情的促使下,死后的荀彧是很难再让曹操有更多的言辞“拔高”的,何况,曹操已经给予荀彧很高的评价了。

标签: 三国曹操郭嘉荀彧

更多文章

  • 郭嘉:超越诸葛亮的谋士 因他之死出现三国鼎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操,郭嘉,诸葛亮

    三国演义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本书了,里面的人物相信大家也很清楚了吧。但是很多人却会忽略里面很多谋士,因为大家都觉的诸葛亮是最屌的掩盖了其他人的光辉。所以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说一说比诸葛亮还牛的一个人物吧。我说的是一个三国鬼才谋士,是与毒士争第一的人。他就是郭嘉。曹操第一谋士郭嘉,破吕布,败袁绍,平定北方…

  • 郭嘉为什么能预言孙策的死亡?他是穿越到古代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郭嘉,孙策,三国

    虽然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周瑜、司马懿等顶级谋士数不胜数。但是对于他们的各种谋略计策,其实在事后听听他的推理,纵使是天马行空的手笔,至少还是可以解释的。不过,就郭嘉来说,这个人实在太神奇了,以致于有人怀疑郭嘉和秦始皇等人一样,是不是穿越到古代的人。对于郭嘉的神奇,主要体现在他那让粉丝疯狂的预言上。郭嘉

  • 旷世奇才郭嘉之死对曹操霸业的影响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旷世奇才郭嘉,曹操

    郭嘉(170年_207年),东汉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起初郭嘉效力于袁绍账下,观其不是明主,在袁绍账下沉寂6年,后经荀彧介绍加入曹操账下。到曹操账下后屡出奇谋,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征乌丸时病逝,享年三十八岁,益曰贞侯,史称“才策谋略,世之奇才”。郭嘉至小就放荡不羁,

  • 郭嘉死亡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郭嘉的妻子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郭嘉死亡,郭嘉

    在三国时期大部分人知道的谋士应该只有诸葛亮一人,只有很少有人知道在三国时期曹操部下还有一位被称为鬼才的郭嘉。历史上记载的郭嘉“才策谋略,世之奇士”,就连孤高自傲,识人无数的曹操也称他为奇人。郭嘉原先是东汉颖川人,他原来是袁绍的部下任职,后来投奔了曹操,他帮助曹操统一了中国北方。但就是这样一位三国鬼才

  • 三国谋士郭嘉和诸葛亮谁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谋士,郭嘉,诸葛亮

    郭嘉和诸葛亮谁厉害?著名学者易中天就曾郭嘉和诸葛亮谁厉害的问题进行过讨论。而现实中,郭嘉和诸葛亮谁厉害的问题却不能一下子就回答出来的,接下来就让小编介绍下郭嘉和诸葛亮的优劣吧。郭嘉和诸葛亮谁厉害?事实上,郭嘉和诸葛亮不但作为个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而且在各自阵营的分量也都一样。刘备得到诸葛亮以后的说法

  • 曹操为何三哭郭嘉:郭嘉在曹操心中的地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郭嘉

    郭嘉是怎么死的?曹操为何三哭郭嘉呢?郭嘉是曹操远征乌丸回来的时候病死的,当时郭嘉在易城。《三国志郭嘉传》的记载是:“年三十八,自柳城还,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及薨,临其丧,哀甚”。可见当时曹操已经从柳城班师回来,但是郭嘉的病情实在太重,曹操还没到易城,郭嘉就病逝了,享年38岁。所以才有“太祖问疾者交

  • 为什么诸葛亮家喻户晓?而郭嘉鲜为人知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首先才能出众,在三国历史上政治、军事功绩仅次于曹操(多看看正史,上面有的,但也别全相信陈寿的评价)。军事、政治著作也多,还很诚信,得民心。还有擅长发明,孔明灯啊木牛流马什么的。网络配图总之是独当一面的三军统帅,统帅杰出。 冒昧了,见谅一下,郭嘉只是待在主帅身边出主意的,擅长谋略,但真让他统领三

  • 郭嘉和诸葛亮:谁是三国乱世第一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诸葛亮

    郭嘉(170-207),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人物。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于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而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易中天《品三国》:郭嘉和诸葛

  • 解密:曹操的谋士郭嘉为何不赞成曹操去杀了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操

    曹操一生有过好几次杀刘备的机会,但最终没有杀成,这其中自然有刘备自己的处事风格起到的保护作用,但曹操阵营里的谋士郭嘉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三国演义历来都被认为是一部荟萃了五千年中华谋略文化的奇书,而在这一部奇书里面,诸如反间计、空城计、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等等的计谋都很好地体现了出来。郭嘉,明显是三国演义

  • 三国孙策英年早逝 其实郭嘉竟早有预言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孙策

    在三国中,孙策可是风动一时,东吴基本就是他给打下来的,但是木秀于林,那是风必摧之,所以孙策年纪轻轻就死掉了,也就二十多岁,那这孙策究竟是怎么死的呢,那么就听小编慢慢道来。网络配图孙策这个人吧,能征善战,非常的勇猛,会打仗,这一点继承了他老爹的优秀的基因,可是在性格上,也有一点继承了他老爹孙坚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