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吴重臣陆逊为何被卷入孙权的二宫之争

东吴重臣陆逊为何被卷入孙权的二宫之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749 更新时间:2024/2/12 14:56:09

孙权因为二宫之争杀了一个儿子,流放了一个儿子。二宫之争泼及朝内多名官员,很多官员被罢免,有些还因此丧命,二宫之争起因却各有看法。

有人说二宫之争起因是孙权太宠爱儿子了,孙权不是从一而终的宠一个儿子,而是刚立完这个儿子为太子就转而宠爱另一个儿子。本来孙登为太子,不过他英年早逝。太子之位悬而未决,孙权就立孙和为太子。孙权本来很宠爱孙和的,但是刚立孙和为太子就转而宠爱孙霸

有人说二宫之争起因是孙权立场不坚定,他先是立孙和为太子,后来又觉得孙霸更适合做储君。当孙权和属下的被躲在床下的仆人听到时,想立孙霸为储君的消息被传了出去,结果引起一阵风波。杨贮被认为是泄密者而被处死。

还有人说二宫之争起因是孙和的失宠,孙和失宠的起因是他的母亲与孙鲁班有过节。当孙权生病时,孙和与他的母亲去张休家居住了几天。孙鲁班借事说孙和母子竟然不去寺庙为孙权祈福,孙权听后大怒,从此孙和失宠。当孙和失宠后,孙霸就想方设法取而代之。

但是不管怎样说以上只是二宫之争的导火索,真正的二宫之争起因是是孙和、孙霸想当储君,倘若他们没有争储之心,又怎么会使二宫之争愈演愈烈呢?吴国也因为这次事件大伤元气,很多重要的朝中大臣都因此受到牵连而被杀。孙权本人也因为此事而心力憔悴,他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杀了孙霸,吴国也逐渐走下坡路。

二宫之争经过

吴国为二宫之争付出惨痛的代价,二宫之争经过轰轰烈烈。皇权的争夺的过程必定会有死伤,很多大臣在二宫之争经过中死去,结果是两败俱伤。那么二宫之争经过是怎么样的呢?

二宫之争经过因为孙和的失宠慢慢展开序幕,孙和非常担心自己有一天会被罢黜,而孙霸则更加虎视眈眈,孙权自己也又重新立储君的想法。一次,他单独与杨竺谈论孙霸。杨竺不假思索的夸奖孙霸被正躲在床底下孙和的仆人听见,仆人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孙和。孙和得知后就悄悄地与陆胤商量这件事情,希望陆逊能上书劝说孙权不要废了自己这个储君。

陆逊的上书请奏让孙权十分生气,他认为一定是杨竺泄露了消息,而杨竺口称冤枉也没有用。因为陆逊等人替太子掩护就说是杨竺透露的,杨竺百口莫辩下最后经不住严刑拷打而认罪,最后的下场是被处死。

朝中因为立储君这件事情而分为两派,他们不断的上书请奏孙权立储君的决心。以陆逊为代表的支持孙和,陆逊因为多次上书孙权嫡庶的区别被累及下狱,最后含恨而死。朱据因为孙和被幽禁而请求孙权释放太子,结果惨遭贬职最后被孙弘所害。屈晃也因为参与此事而被罢官遣回乡,凡是因此事劝谏过孙权的人不是被诛杀就是被罢官。

从孙权处理二宫之争的态度上看,他是非常憎恨朝中分党派的,他杀这些大臣的原因不是立谁为太子,而是因为党派相争的最终结果是两败俱伤。

二宫之争结果

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在里储的时候最怕的就是自己的儿子互相争夺,而权利争夺的结果是惨痛的,非死即伤。孙权早年励精图治终于称帝,可熟料到了晚年的时候,他的儿子却因为争储君而互相争夺,引起朝中大乱。二宫之争结果是否有胜方呢?

二宫之争的结果是惨痛的,没有胜利一方,孙权气愤二宫因为争夺权利而分成两派,凡是涉及此事的人都被孙权诛杀或者罢官,目的是停止这场无休止的争夺。

孙权的大儿子不幸早逝,于是孙权就立了自己非常宠爱的三子为储君,可当他立完三子为储君后就又宠爱四子了,四子的待遇几乎与三子一样,这使得三子心存顾虑。三子绝非等闲之辈,他因自己的失宠而提高警惕,吩咐自己的仆人藏于孙权的床底偷听孙权谈话,结果仆人偷听到孙权有改立四子为储君的想法。

三子孙和听后非常担心自己太子的位置不保,就秘密找陆逊等人商量如何保住自己的位置。孙和企图通过朝中大臣的上书劝谏孙权不要另立储君的方法无效,反而引起孙权的大怒。孙霸这边的拥护者想尽办法陷害孙和拥护者,二派之间的斗争造成极大的影响。

如果双方继续斗下去的话,势必会影响国家的安稳。孙权顾全大局,不仅忍痛割爱,还诛杀了很多的大臣。二宫之争结果是三子被流放,四子被杀,那些最后劝谏不要流放三子和不要杀四子的官员都因而获罪。

标签: 陆逊

更多文章

  • 揭秘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为何要帮助陆逊?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

    黄承彦在三国演义的书中是一个神秘人物,可谓神龙不见首尾。黄承彦一生没有异地出仕做官的记载,作为当地豪绅与名士,安葬地无疑应是在家乡。根据碑文所云是“黄的生前友士在一起相议,立了此碑。”这里有两处疑点:一说是黄承彦一生没有异地出仕做官的记载,何以《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陆逊营烧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阵图”中

  • 三国中诸葛亮的八卦阵是怎么被陆逊破掉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

    黄承彦是诸葛亮的岳父,当蜀汉刘备被陆逊火烧连营,大败而归的时候,陆逊进入了诸葛亮早先做好的埋伏圈,八阵图中,原本陆逊必定死于八阵图,可是黄承彦却出面救了陆逊。作为岳父的黄承彦,为何要救自己女婿的死对头呢?《三国演义》中有一处文字颇耐人寻味。小说八十四回名为《陆逊营烧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阵图》 ,在刘备

  • 三国时期大将军陆逊逝世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陆逊

    245年3月19日,三国时吴国上大将军、丞相陆逊逝世。陆逊跟随孙权四十余年,统领吴国军政十余年,深得孙权器重。一生出将入相,被赞为“社稷之臣”。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网络配图建安八年(203年),入孙权幕府,历任

  • 历史揭秘:姜维PK陆逊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姜维

    姜维和鲁迅都是三国中不可多得的人才。姜维是蜀汉后期大将,权力很大。陆逊是东吴大将,前期受孙权重用但后来被逼死。他们在军事,政治,计谋,这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下面我们分别从这三方面来分别说说他们的主要成就和失误。网络配图一、军事姜维主要战绩:NO.1与蒋琬偏师西征破郭淮,NO.2协助王平大败曹爽,

  • 三国武将大比拼:陆逊和周瑜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武将

    陆逊是东吴继周瑜、鲁肃、吕蒙之后的又一个声望颇高、功绩卓著的将领。周瑜的威名也是千古流放,他们二人之间要做比较的话,谁会更厉害呢?他智勇兼备,武能安邦,文能治国,并且品质高尚。孙权把他比做成汤之伊尹和周初之姜尚。网络配图陆逊的军事才能主要表现在他足智多谋、善于用兵。在讨伐山越暴乱时,他巧设疑兵,多建

  • 孙权为何要将陆逊骂死 还要找其子陆抗对质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孙权

    孙权共有七个儿子,太子之位本是长子孙登的。可惜孙登早亡,次子孙虑去世得更早。吴赤乌五年(公元242年)春正月,十九岁的第三子孙和被册封为太子。同年八月,孙权又将第四子孙霸册封为鲁王,鲁王受到孙权特殊的宠爱厚待,与太子没有两样,这就给一些小人以可乘之机。网络配图据《三国志·吴书·吴王五子传》的记载,孙

  • 三国五大名将抑郁而亡五大名将:陆逊最郁闷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陆逊

    三国是中国历史上一大乱世,名将之间的厮杀就无法避免死亡,有的在战场被杀,有的被暗算,有的因为自己的一些失误或者错误,抑郁而死。说到抑郁而亡的名将,三国就有几位值得大家关注,不妨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网络配图top 5 曹洪曹洪,作为曹操的从弟,跟随曹操征伐,战时曹操令其驻守本阵。汉中之战时,曹洪与曹休

  • 书生陆逊为何能够击败”一代枭雄“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陆逊

    提起书生,人们马上会联想到“迂腐怯懦”、“百无一用”等词,而在三国时代,“书生大将”陆逊的横空出世,一改书生的传统形象。谈笑中,他计袭荆州、火烧连营、决胜石亭,不但使万千敌军士卒魂归黄泉,也成了关羽、刘备和曹休的“催命人”。这位书生因此名扬天下。陆逊,字伯言,出身江南仕族,是“小霸王”孙策的女婿,他

  • 吴国大将陆逊火烧连营的事件是怎么发生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吴国大将陆逊

    宋王朝建立于公元960年,开国皇帝赵匡胤,历经九位皇帝至宋钦宗而止。公元1127年京城开封被破,皇帝被俘史称靖康之耻,彻底的葬送了北宋王朝。北宋王朝幅员虽不及汉唐辽阔,但在当时其生产力及富裕水平都属较高水平,尤其宋词更为后代人所津津乐道。那为什么说靖康之耻葬送了北宋王朝呢?电视剧《新三国》是根据原著

  • 揭秘吴国的两员大将陆逊和周瑜谁更加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陆逊和周瑜谁更加厉害

    陆逊,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人,(今江苏苏州)。生于183年,猝于245年。三国时期孙吴军事家。历任吴国大都督,上大将军,丞相。陆家祖上是江东大族,但他年少失父,从小随堂祖父陆康长大,后被送往亲戚家。在青年时期,是名温文尔雅的书生,在江东素有贤名。在孙策死后,孙权继任他之前的领导地位,广招贤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