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的三国英雄周瑜是怎么死的?

历史上的三国英雄周瑜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230 更新时间:2024/3/7 10:03:38

历史上的周瑜是怎么死的?据了解,有四种死因,:第一,箭伤重创而死,第二,箭伤中,被亮言语气死的,第三,周瑜中箭伤后,躺在棺材留个气孔假装死,引亮吊唁前一晚就进入棺材,被大乔小乔用蜡烛油滴入气孔憋气而死,第四,周瑜中箭伤后,躺在棺材留个气孔假装死,引亮前来吊唁,设计埋伏,被亮识破,蒙住气孔豪啕大哭,致吸而死.总之是被气死的.

网络配图

周瑜是怎么死的

周瑜(175-210),字公瑾,东吴四英将第一位,庐江舒城人。幼年与孙策相识,结为生死之交。在孙策平定江东的战争中起到了谋士和武将的双重作用,用计谋收服了太史慈。孙策平定江东后,周瑜任水军都督。200年,孙策早逝,临死前对孙权说“外事不决问周瑜”。208年,孙权西征黄祖,周瑜立下了大功。208年,曹操南下,孙权战和未定。周瑜及时从鄱阳湖赶回,正确分析了曹操远来的种种弊端,使孙权决定与曹操一战。周瑜身为水军大都督,用火攻之计大破曹操,这就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后,周瑜攻打南郡时中毒箭,但还是拼死取下了南郡。随后周瑜割长江南岸给刘备,但刘备至京口见孙权,要求得到整个荆州,孙权同意,因此周瑜只得退往柴桑郡养伤,在生病期间周瑜提醒孙权要提防刘备。210年,周瑜领兵攻打西川,行至巴丘城时箭伤发作,英年早逝,年仅36岁。孙权闻讯后,立即素服迎接周瑜灵柩回柴桑。

《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九*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马丘病卒,时年三十六。”

赤壁之战前,江东集团内部为要不要联合刘备对抗曹操而争论不休,周瑜和鲁肃都是主战派,也可以说是联刘派。但在赤壁之战后,鲁肃和周瑜的政见就发生了分歧。鲁肃是亲刘派,周瑜是疏刘派。鲁肃主张继续联合刘备,周瑜则主张吞刘自大。但周瑜临终前仍然推荐鲁肃替代自己。这对孙权,是出以公心;对鲁肃,是不废私谊。这种高风亮节,真是令人神往。

网络配图

周瑜和孙氏家族的关系也非同一般,周瑜和孙策是同龄人,从小就是好朋友,孙策住的房子都是周瑜让给他的,两人关系达到“升堂拜母,有无通共”的程度。孙策去世后,周瑜带兵奔丧,从此留在吴地,和张昭一起尽心尽力辅佐孙权。当时孙权还不是皇帝,只是将军。他和周瑜、张昭他们的关系,也只是上下级,不是君臣。所以其他人对待孙权的礼仪都比较简约,不太讲究,唯独周瑜带头执臣子礼,把孙权看作实际上的君主。这份忠诚,是忠臣之忠,也是良友之忠。

正因为周瑜是这样的人,和孙权又是那样的关系,所以曹操和刘备这两大巨头,都对他心存忌惮,都在诋毁周瑜,挑拨离间,可见周瑜的分量。曹操和刘备想除掉周瑜,周瑜难道就不想干掉诸葛亮?周瑜要干掉诸葛亮,诸葛亮难道就该束手就擒?所以,“三气周瑜”也并非没有道理。用现在的话说,那叫“正当防卫”,也叫“斗智斗勇”。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周瑜才智和气量都在诸葛亮之下,结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没干掉诸葛亮,反倒被诸葛亮气死了。

诸葛亮不是周瑜的死敌

其实,周瑜根本就没有暗算诸葛亮的念头。为什么没有呢?因为周瑜压根儿就没有把诸葛亮当作头号敌人。赤壁之战时,诸葛亮年方二十七岁。初出茅庐,寸功未立,只不过充当了刘备的使节。尽管这次出使江东非常成功,诸葛亮也表现了他的外交才能,但还不足以让周瑜他们视为劲敌,视为必欲除之而后快的眼中钉、肉中刺。小说中诸葛亮屡屡识破周瑜心思的那些情节,史书上是没有的。小说中诸葛亮出的那些奇计,立的那些战功,比如“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设计火攻”,以及“借东风”等等,也都于史无据,只是小说家言。也就是说,诸葛亮的聪明才智这时尚未充分表现出来,周瑜怎么会忌惮他?

网络配图

周瑜忌惮的是刘、关、张。刘备迎娶权妹时,周瑜曾上疏说:“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因此他主张将刘备软禁起来,让他花天酒地,声色犬马。再把关羽和张飞分别派到别的地方,各个击破。看来刘备在孙权的耳边吹风,挑拨孙权和周瑜的关系,也是事出有因,也可以算作“正当防卫”的。

不过孙权既没听周瑜的,也没听刘备的。这个二十八岁的年轻人,其实很有主见。嫁妹妹是孙权自己的决定,并不关周瑜的事,也并非想要绑架刘备。孙权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这时刘备的势力大长。孙权感到刘备不可小看,这才希望通过联姻而加强联盟,后来双方的关系也很融洽。所以,周瑜的“美人计”,诸葛亮的“将计就计”,便都是无的放矢。至于“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云云,就更不知从何说起了。

标签: 周瑜

更多文章

  • 周瑜并非气量狭小 音乐素养高修养广博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周瑜

    对斯人斯役,后人诗词颇多吟咏。比如北宋大文豪苏东坡那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以美人烘托英雄,勾勒出丰姿潇洒、韶华似锦、年轻有为的周瑜形象。再如唐朝诗人杜牧那首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咏史名作《赤壁》:“折戟沉沙铁未

  • 诸葛亮哄周瑜跟曹操抢老婆:幕后黑手竟是……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

    三国时的大乔和小乔合称“二乔”,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大美女,分别是三国东吴霸主孙策和大将周瑜的妻子。唐代著名诗人杜牧《赤壁》中的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更是让这二乔家喻户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句诗对中国网民来说是非常熟悉的,但却毁了曹操的一世英名。网络配图少有人知

  • 周瑜和孙策:娶走第一姐妹花的三国风流少年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周瑜

    周瑜在三国中虽然不是天下第一名将,然自古英雄出少年,弱冠之年而名震天下,领天下第一名战——赤壁之战,得天下第一词人——苏轼,作天下第一豪词——赤壁怀古,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侠骨柔情,概莫如是!周瑜是扬州庐江郡舒县(舒县的故城,在今天庐江县城之西)人。父亲周异是洛阳县的县令,叔父周尚其后是

  • 揭秘:正史中完美的周瑜为何遭后世狂贬?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周瑜

    在史书《三国志》里,陈寿对于周瑜的评价很高,多次以“英隽异才”、“王佐之才”、“年少有美才”、“文武韬略万人之英”盛赞之,并评价其:政治上高瞻远瞩,忠心耿耿;军事上“胆略兼人”,智勇双全;人格修养上,“性度恢廊”,情趣高雅。周瑜(公元175—210)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东汉末年东吴

  • 周瑜对孙权有二心?赤壁之战后割据荆州自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周瑜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安徽庐江舒县人。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

  • 周瑜怎么死的,六种说法那种更可信?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周瑜

    说到周瑜,喜欢《三国演义》的人们都知道,他是被诸葛亮“气死的”。事实真是这样吗?笔者今天想就这个问题做些粗浅探讨。我们先看看不同的史书及野史,对周瑜之死的不同说法,到底那种更为可信呢?第一种:被诸葛亮三气而死,这是最家喻户晓的一种说法。毛宗岗曾说用“美人陪衬大美人”是演义很高明的创作手法,《三国演义

  • 历史上周瑜之死 竟然是被敌人活活气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周瑜

    《隆中对》是了解诸葛亮和一部《三国演义》的核心关键,这个大策划的第一步就是“跨有荆、益”,荆州当时辖有九郡,包括了今日之两湖全部和两广的北部,无论处于中国腹心的地理位置之重要,还是面积之广大,都足以使“有志图王者”“心摇旌迷”。赤壁一战的核心问题就是决定荆州归属,连夷陵大战也是因荆州易帜引发的,其中

  • 周瑜是功臣也是罪人:天下三分过度损耗国力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周瑜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是三国时辅佐孙伯符、孙仲谋安定江东之功臣,东吴的第一谋士及军事家。他一生的最高军事成就乃是指挥了发?于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此次战役的结果是全盘粉碎了曹孟德南下进而统一中夏的战略意图。此战公瑾以五万江南健儿大破曹操的二十余万北军,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当然,近日有

  • 周瑜也算一代名将,怎么就会被诸葛亮活活气死呢?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周瑜

    周瑜,字公瑾,三国名将。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网络配图建安十三年,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成为三分天下的基础,可见周瑜拥有三国顶级的能力,但为啥这么厉害的一个人能被诸葛亮气死呢?刘备三顾茅庐的事情

  •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真的是气小量狭之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周瑜

    稍微懂点历史的人都知道三国演义和历史是两回事情。原因是由于历史原因,南宋等朝代渴望统一北方的呼声极很高,导致历史中的文化和民众的舆论偏袒诸葛亮这一边。当然,罗贯中老先生的尊刘抵曹也不能算错,毕竟演义写的还是很精彩,比三国志耐味多了。所以对于这段历史大家心中有数就好了。网络配图《隆中对》是了解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