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蜀汉后主刘禅有怎样的性格特点才导致亡国悲剧

蜀汉后主刘禅有怎样的性格特点才导致亡国悲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452 更新时间:2024/1/20 5:32:46

刘禅的性格应该是单纯,懦弱无能和毫无责任感的乐观。说他的单纯,这一点从宠信黄皓就可以看出了。黄皓能被刘禅所喜爱,能取得刘禅的欢心,无非是他善投其所好,他对刘禅的百依百顺,让刘禅有一种做皇帝的满足与快乐。

开始,黄皓是对刘禅百依百顺,言听计从的,可是当黄皓的势力愈发强大后,两人原本相处的地位也发生了转变,现在的刘禅随着对黄皓越来越信任后,黄皓说什么,刘禅就信什么。以至于在魏军进攻蜀国时,听了黄皓的话把姜维反映的情况和建议搁置一边,没有告诉别的大臣,自己却仍然在花天酒地,以至于最后终迎来了亡国的命运,由此不得不说刘禅的单纯与无能了。

在蜀汉灭亡后,刘禅投降于魏国。他被迁到魏国的都城洛阳生活在一次司马昭的宴会上,司马昭问他有没有思念过蜀国,刘禅就因为在洛阳生活的很快乐,不假思索的给了司马昭回答:这里我很快乐,为什么要思念蜀国呢?

如此没有责任心,毫无责任感,他仅因为贪图自己的享乐就抛弃了自己父亲千辛万苦创下来的、他的相父诸葛孔明为之呕心沥血的基业于不顾,那一句乐不思蜀,是要有怎样冷酷无情的心肠才能说得出口啊,国破家亡,作为一个王国的君主,竟然沉溺于玩乐连复国都忘记了,这是何等懦弱无能的君主,又是何等没有责任感,没有上进之心的君主啊。

刘禅是真傻还是假傻

刘禅其实并不昏庸,也不傻。在面对司马昭提问是否思念蜀国的时候,如果说思念故国,恐怕会惹来杀头的祸害。人又不是草木,怎么可能没有感情,刘禅在蜀地生活了大半辈子,即使他再薄情,对蜀地总归有一些感情,所以在司马昭面前着实演了一场戏。

历代的中国人,多少都有故乡的情怀,尤其是中国人对于传宗接代是非常重视的,刘禅这样做是想保全刘氏的血脉,使得哪天能够东山再起。所以他选择了忍耐,但是忍让却不代表是无能,如果当时刘禅为了一时之气,就回答说思念故国,那他的下场可想而知,可能他的族人也因此受到牵连。

至于蜀汉的灭亡也不能把全部的责任都归结在刘禅一人,蜀汉的灭亡诸葛亮还是要负很大的责任的。首先,诸葛亮和之后的姜维为了完成兴复汉室,多次派兵北征,大大地消耗了兵力和财力,使得征讨的地区人心涣散,民怨沸腾。其次,诸葛亮选择采取强硬严格的法制的措施,在压制一些矛盾的同时又产生了新的矛盾。最后,诸葛亮在处理新旧阶层的方式上也严重侵犯了旧权贵的利益,使得旧权贵对新入主的阶层非常痛恨。刘禅投降魏国并不是没有好处的,至少能让蜀汉的百姓少受一次灾难。当然,那些极力抵抗的君主会受到后人的敬仰,自己获得了一世英名,但是对百姓更多的是灾难。所以,刘禅愿意背负昏君的骂名来保卫百姓的安危,怎能说是昏君的做法呢?

如何评价刘禅

有个典故叫“扶不起的阿斗”,说的就是刘备的儿子刘禅的故事,说他软弱不能,不思进取,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即使有诸葛亮的辅佐也没有用,最后江山也落到了别人的手中。到现在,人们也常常将那些不思进取,没有进取心的人称为“扶不起的阿斗”。于是,从古到今,刘禅在人们心中昏庸的形象日渐深刻,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外貌从刘禅的个性特点来进行分析。在处理君臣之间的关系上,刘禅体现出大度和忍让。

首先,刘禅在继位的时候才十七岁,刘备在临终前叮嘱他要凡是都跟丞相进行商量,都要听从丞相。于是乎,所有的事情刘禅都是按照丞相的意思办,对于掌管大权的诸葛亮,刘禅也做到了谦让。

其次,刘禅对于诸葛亮的治国策略都予以支持,尽管有所不和谐,但是刘禅还是选择相信诸葛亮的行事方法。诸葛亮发动劳民伤财的北伐战争,刘禅并不是很同意,但是考虑到蜀国的稳定,刘禅还是选择了支持诸葛亮北伐。

再次,刘禅不仅对诸葛亮百般忍让,对于其他大臣也是如此。比如魏延因为叛乱被杀,刘禅没有对魏延进行否定,而是说既然已经获罪,仍然念及之前的功劳,赐予棺材安葬他。这一点能看出刘禅对臣子的宽容,不会因为叛乱而把之前的功劳全部抹掉。

最后,刘禅因为生活开始腐化,受到了大臣的劝谏,刘禅也没有因此大怒而杀掉他们。从这方面可以看出,刘禅采取不轻易用武,而是选择将事情化小的态度。

标签: 蜀汉后主刘禅

更多文章

  • 扶不起的阿斗刘禅:到底是真傻还是大智若愚?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禅

    史上有几个以无用著称的亡国君主,李煜是其中的领军人物。李后主虽然治国无术,却写得一手好字,画得一手好画,写得一手好词,死也不失风雅。说起蜀国后主“刘禅”,许多人的想法就是扶不起的阿斗与乐不思蜀。蜀国灭亡后,刘禅真的傻到“乐不思蜀”的地步吗?其实不然,在历史上刘禅是位十分开明的君主。刘禅真的“乐不思蜀

  • 刘禅两次不幸婚姻:全怪最牛的"丈母爷"张飞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禅

    据《三国志·二主妃子》记载,刘禅一生所立的皇后中,有两位都是张飞的女儿。张飞在成为三国时期最牛的“丈母爷”的同时,也造成了刘禅的两次婚姻不幸。古代皇帝立皇后最起码的标准是模样和性格兼备,只有这样才能“母仪天下”。而张飞的两个女儿估计不会都是模样和性格“兼而有之”。先说模样,张飞“形貌异常”“身长八尺

  • 一代明君刘禅忍辱负重:乐不思蜀被误读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禅

    刘禅 一直以来被大家热议。也有很多读者问,刘备难道就刘禅一个儿子吗?非要选他继位?刘备确实不止一个儿子。历史记载,他有四子。刘封 刘备义子,性格刚猛,气力过人。随赵云、张飞等扫荡西川,颇有战功,而后又统领孟达攻取上庸,深为刘备信任。但是后来关羽北伐曹魏,多次要求刘封起兵相助,刘封不从。而后又侵凌孟达

  • 都说蜀汉后主刘禅傻 其实他比诸葛亮还聪明!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禅

    在中国历史上,都说刘备的儿子刘禅是一个傻瓜,智商低,整天笑嘻嘻的,自己没有主见,诸葛亮说什么,自己就做什么,自己堂堂国君,做到这个份上是有点说不过去。这只是历史记载的,不全然可靠,那么刘禅是一个怎么的人!让我来告诉你,刘禅其实一点都不傻,他比诸葛亮还聪明,但是没有他老子刘备聪明。那么我们老分析一下刘

  • 揭秘:刘禅是否真的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禅

    如果有人不争气,周围的人怎么劝诫教导,都还没有长进,这个人一般会被称为,扶不起的阿斗。阿斗原本是刘备儿子刘禅的小名,因为刘禅是个胸无大志、又没有才能的君主,即使身边有很多的贤臣辅佐,依然把蜀国败了,甚至丝毫不为此感到悲伤,因为刘禅被称为扶不起的阿斗。这也成了人们形容不争气的人的一种说法。网络配图 然

  • 揭秘:三国中令世人误解最深的君主是刘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禅

    谈到三国里被误解的人物,大家说得最多就是曹操、司马懿、魏延、鲁肃,其实个人觉得,在《三国》中被误解得最深的应该是蜀汉后主“阿斗”的刘禅,在影视剧中,在很多后世文书中,阿斗都被塑造成又胖又傻的弱智形象,讽刺他的名言名词如:“扶不起的阿斗”、乐不思蜀,这些都将刘禅刻画成了一个懦弱无为、愚昧忘本的人物。人

  • 蜀汉后主刘禅:智力被严重低估的一个牛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禅

    阿斗是怎样做到在司马昭的虎窝里舒舒服服地吃喝玩乐,直到终老的。这样的智慧别人有吗?这样的际遇翻遍史书还能找到第二例吗?答案是:没有!不能!由此可见,三国中阿斗的智力被严重低估了!蜀汉后主刘禅(207—271 年),自东汉末以来一直被视为“扶不起的阿斗”——某种弱智或低能儿的象征,这实在是中国历史上的

  • 刘禅的无奈:当了四十多年的憋屈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禅

    刘禅,是汉昭烈帝刘备的儿子,蜀国的末代君主。一直以来,刘禅饱受人们的诟病,有人说他懦弱,有人说他无能,还有人说他是白痴。“扶不起的阿斗”、“乐不思蜀”的俗语流传了上千年,刘禅被打上了昏君庸君的标签。那么刘禅真和人们传言的那样不堪吗?答案是否定的,其实刘禅有他自己的辛酸。网络配图 刘禅作为三国枭雄刘备

  • 刘禅“赐号”死去的功臣为何忘了救命恩人赵子龙?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禅

    刘禅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二代君主,在正史中的他虽然也挺有能耐,但是有两件事让他一直抬不起头,一件是乐不思蜀,另一件事就是不记赵云的救命恩情。网络配图 当年刘备为了报仇带兵攻打东吴,在猇亭之战一败涂地,回去的路上便病重身亡,最后托孤于诸葛亮等人。经过多年的征战,很多大将和谋士战死的战死,因其他原因亡故的亡

  • 刘禅是个扶不起的阿斗?有人说他是大智若愚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禅

    如果有人不争气,周围的人怎么劝诫教导,都还没有长进,这个人一般会被称为,扶不起的阿斗。阿斗原本是刘备儿子刘禅的小名,因为刘禅是个胸无大志、又没有才能的君主,即使身边有很多的贤臣辅佐,依然把蜀国败了,甚至丝毫不为此感到悲伤,因为刘禅被称为扶不起的阿斗。这也成了人们形容不争气的人的一种说法。然而,随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