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云为三国中最无争议之完人 墓地位于成都锦屏山

赵云为三国中最无争议之完人 墓地位于成都锦屏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18 更新时间:2024/1/19 7:07:57

成都三国文化,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文化传承之一。三国历史九十年,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一如“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刘关张桃园结义,成为国人传统儒家文化,道德观念“忠义”的偶像。而三国中最无争议的完人,大致应该是赵云赵子龙了。赵云之墓,就在大邑县城的锦屏山麓。

《三国志》如是介绍:赵云(156——229),常山赵子龙,忠义仁智勇,于公孙瓒处“结托”先主,后在乱世中“飘零四方,择主而事,未有如使君者。”终于古城主臣相聚,曰“今得相随(从),终无恨也。”

《三国演义》中,对这位盖世英雄作了酣畅描写:当阳救主,义贯金石。智取桂阳,处事机警;不近女色,遵从礼教。忠君爱国,大公无私。保主招亲,虑事周详。随机应变,保主安归。留营司马,整齐骄豪。蜀中既定,翊军将军;护卫成都,屯兵锦屏。汉水之战,智勇兼用,一身是胆,以少胜多。知遇之恩,托孤之重。一出祁山,争作先锋。烈士暮年,报主建功;凤鸣山前,力斩五将。马谡失街亭,箕谷撤退,亲自断后,斩将立功。百战余威,一声“赵子龙在此!”惊曹军百余人落马!万政来战,箭射盔缨。足壮蜀中士气,大显将军英名。敌不敢追,全军归来。军师执手,赐五十金。请存国库,冬赐诸军。

《三国演义》第96回载:“后主闻云死,放声大哭曰:朕昔年幼,非子龙则死,于乱军中矣。谥顺平侯,敕葬于成都锦屏山之东。建立庙堂,四时享祭。”

成都锦屏山在何处?成都老一辈教育家陶亮生先生说:“赵子龙防羌,是防当时雅安西北羌族部落,东汉顺帝时与汉人和平共处,划青衣水为界,改称平羌江。西蜀一代与汉人无战事,但诸葛亮当时为了巩固后方,赵云最为刘备和诸葛亮信任,随时在他们身边担任保卫职责。

赵云长时间住成都,兼大邑防羌,后葬大邑,有古庙和古迹存在。阆中也有一处,但皆无赵云墓的相关记载。成都市附近并无锦屏山,故当以距成都百里的大邑县锦屏山为是。”

成温邛高速路至大邑出口,右边一排山峦即锦屏山。锦屏山起于斜江东岸,止于干溪河畔,一堂十二山屏,春夏秋冬,锦绣四时风景。东岸第一座山名静惠山,一名东山。《四川通志、舆地、山川》载“静惠山在县北一里,一名东山,上有土城及平云亭,相传蜀汉赵云所筑,盖云防羌于此,有云墓。”

赵云于“益州既定”(公元213——228年),为翊军将军和镇东将军任内护卫成都,屯兵大邑兼以防羌,训练伐魏军马,山上有子龙祠,望羌台哨所。第四座山麓的子龙庙,又名将军庙,自古有之,明清犹盛,民国时期曾作郊处公园,盛极一时。汉顺平侯墓如小丘,庙为四合院。前有广场戏台,因山阁,小沧州等。院墙有东辕门、西辕门。第七座山头为当年训练兵马赵云阅兵处,名阅军楼,俗称望军楼,将军楼,今有庙存。

《大邑县志》载,赵云墓,就在大邑县城锦屏山麓。该墓冢依山而建,状如园形土丘。墓前原有子龙庙,还有山门、大殿、正殿三重建筑,但于上世纪60年代末大部被毁。1985年,在距锦屏山1公里的静惠山新建子龙祠,塑有一尊老年赵云的贴金坐像。

标签: 赵云三国名将

更多文章

  • 忠心的赵云作为刘禅的救命恩人为何却被遗忘?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赵云,吕布,刘备,孙尚香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武将一直是令人尊敬的群体。对于古代历史上的武将,战死沙城、马革裹尸不是悲屈,反而体现了一名武将的荣耀。反之,如果一位武将智勇双全,却无法尽数施展自己的才能,乃至郁郁而终的话,那无疑是最悲屈的结束。由此,对于武将竞相登场的三国时期,以吕布为代表的武将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关于三国武

  • 宋朝政府承认的七十二名将竟没项羽、赵云的份儿!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朝,项羽,赵云

    在宋朝时候,官方设立的武庙里,太公望是受祭的神主,称为武成王庙,与文庙祭祀的文宣王“至圣先师”孔子对应。文庙里有孔子的七十二门徒陪享,于是官方又评选出陪祭武庙的七十二将。七十二将的具体人物和排列如下:太公望姜子牙作为武庙神主,是独一无二的第一梯队。“以张良配享殿上”,汉留侯张良陪在姜子牙身边一起受享

  • 论赵云的政治才能 赵云的政治才能究竟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云,

    历史上的赵云,刚开始是公孙瓒的手下,后来追随刘备,“为先主骑”,赵云逐渐成为蜀汉集团的重要将领之一。有人评论说在那个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时代里,豪杰竞逐,猛将如云,赵云并不算其中的顶尖人物。那么赵云的政治才能究竟如何?“益州既定,时议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云駮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灭

  • 赵云为何能成为常胜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云

    一直以来,民间总把赵云称为常胜将军,虽说不被治学者所认同,但老百姓的这种质朴情感却不无道理,毕竟小说的影响力要远大于正史。根据《三国演义》的叙述来看,赵云单独带兵的机会极少,仅有的几次败仗,也无法算到他的头上,如夷陵之败,他未参加,街亭之败,诸葛亮是统帅,马谡才是原罪者。而但凡赵云参加的战斗,哪怕战

  • 赵云不是刘备心腹 所以得不到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云,

    民间把“关张赵马黄”称为蜀汉的“五虎上将”,《三国志》也把他们五人合为一传,但也有人认为这里面应该剔除赵云,原因是“刘备并不喜欢他”,在刘备生前“赵云的地位也不高”,没有资格并列,有著名学者为此提出了“四虎上将”的新说法。有类似看法的人还不在少数,那么真相究竟如何呢?一:早年跟刘备是同事赵云是冀州刺

  • 谁说赵云无战功?赵云在长坂坡斩杀64名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云

    赵云,公元168年左右出生于常山真定(关于真定究竟在什么地方,一直颇多争议,我比较倾向于今河北正定的说法)。及长大成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蜀书·赵云传》注引《云别传》),这一点无论从古代人还是现代人的眼光来看,都属于美男子了。在初平二年(191年)的时候,黄巾起义大规模爆发,赵云的家乡人推举

  • 赵云跟随刘备近30年 为什么不能成为蜀汉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云,刘备

    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除此,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

  • 揭秘刘备当初为什么不让赵云守卫荆州?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备,赵云

    刘备为何不让赵云守荆州?这个问题很多三国迷都有疑问,赵云与关羽一样勇猛忠诚,而且又谨慎小心。为什么一定要关羽守来镇守荆州而不是赵云呢?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吧。“赵云没威信”刘备率大军去打益州,只能留下很少的兵力来守卫荆州,但是荆州这个地方又是四战之地,北有曹操,东有孙权,随时两只狼就眼馋要来咬上一口

  • 赵云的生平简介 历史上真实的赵云是什么样子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赵云

    “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好像古代所有的名将都逃不出一个怪圈,功成名就之后,都会被君王所猜忌,而落得被宰杀的下场。三国时期,十八路诸侯纷纷起兵,群雄逐鹿,这是个英雄井喷的年代,作为蜀国的一个名将,赵云的名气虽不及诸葛、刘备之人,但他的英雄气概依旧力拔山河。赵云是刘备手下的五虎上将之一,刘备

  • 为何赵云一生不得志得不到刘备的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赵云

    有人说赵云是匹夫之勇的,有人说赵云没有战略眼光的,赵云在汉水的那个空营计,足够表现赵云的智了。还有,赵云懂得联吴抗曹,懂得以民为本,那就是他卓越的战略眼光,但现实中不可否认赵云没有什么大的功劳。1、赵云没有过独当一面的经历,他每次战役都是那种统帅护军或者押运粮草的角色,偶尔出战也不是正式的大将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