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袁绍怎么会打不过曹操?

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袁绍怎么会打不过曹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630 更新时间:2024/2/12 10:43:10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袁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汉献帝初平元年,四世三公的袁绍率兵讨伐董卓,一跃成为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气吞山河。然而好景不长,建安五年,官渡之战,袁绍被曹操一举击溃。在实力对比上,袁绍还占有优势,为何会败给曹操?

袁绍集团内部不团结

这种不团结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大臣之间的明争暗斗与兄弟之间的你争我夺。

一个想有所作为的封建军阀,除了要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之外,还要善于治家,即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袁绍

由于嫡长子继承制的影响,封建社会的国与家有密切联系。尤其是一些“大哥”级人物,比如君主,他们能否江山永存,某种程度上讲,在于能否安排好权力传承。东汉末年的袁绍,实质上就相当于君王。

袁绍有三个儿子:长子袁谭,次子袁熙,三子袁尚。袁绍更喜欢袁尚,想将大位传给他,于是让袁熙当了青州刺史。

大臣沮授苦劝袁绍不要废长立幼,可他偏偏不听,反而让袁熙担任幽州刺史、外甥高干为并州刺史,掌握兵马。

按照嫡长子继承制,袁谭为法定接班人,而袁绍仅凭个人爱好而更改,造成兄弟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又给臣子之间的派系斗争带来可乘之机。“拥谭派”(郭图、辛评等)与“拥尚派”(逢纪、审配等)相互倾轧,从而加剧了内部的分裂。

这种不团结的局面,让袁绍集团看似强大,实则虚弱。袁绍虽能控制大局,但作为一个封建割据军阀,他一系列逆历史潮流的行为,也给组织成员打上烙印。他们在为袁绍出谋划策时,也形成自己的小团伙,子集团的既得利益与总集团的根本利益不是不一致的。其内部不断地分裂、斗争、削弱,直至被消灭。

在战略战术上,袁绍不及曹操

第一,沮授很早就建议袁绍提出迎天子到邺城,然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道义上的制高点。然而,袁绍不知这样做的重要性,因而将建议束之高阁。

后来,曹操迎接天子到许昌,借助天子的名义号令诸侯,但因害怕袁绍势大,把大将军之位让给袁绍。此时,田丰又建议袁绍乘机进攻许昌,夺回天子。袁绍又不听,这就相当于将挟天子令诸侯的机会拱手相让。

第二,官渡之战前,沮授建议袁绍坐镇四州,发展生产,并不断以小股兵力侵扰曹操,待其人困马乏之时,再图进取。但袁绍没有采纳这种稳扎稳打的策略,而是凭借自己地盘大、兵多粮足等表面优势贸然发动进攻,结果失去一次必胜的机会。

第三,即使战机不成熟,但袁绍仍有许多有利条件。兼并公孙瓒后,袁绍拥有四州之地,兵力与财力上有很大优势,而曹操的军粮仅够一个月,且后方不稳定,孔融散布不利言论,刘备等人虎视眈眈。

同时,袁绍手下有不少优秀人才,他们对双方的形势比较了解,也提出过一些正确建议。袁绍只要能把握住这些有利条件,取胜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然而,战机稍纵即逝,袁绍全部没把握好。

建安五年,官渡之战前,刘备杀徐州刺史车胄,曹操立即出兵讨伐。此时,田丰劝袁绍进兵,袁绍不听,失去一次前后夹击曹操的机会;

官渡之战开始,袁绍遇到挫折,损失颜良、文丑后,沮授分析形势,建议利用军粮上的优势打持久战,拖垮曹操。袁绍不听,与曹操速战,结果败下阵。

此时许攸建议,趁许昌空虚,派兵偷袭许昌,以扭转战局,结果袁绍还是不听。许攸不得志,投靠了曹操。曹操利用许攸带来的情报,偷袭袁绍的粮草大营——乌巢。最后,张郃也投奔曹操,袁绍一败涂地。

袁绍错误的战略战术,导致雄厚的实力没有转化为战场优势。

袁绍的个人素质不如曹操

荀彧在比较袁绍与曹操时曾说过:

“绍貌外观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而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绍凭世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三国志》”

袁绍在胸怀、谋略、德行上都不及曹操,具体来看就是:

袁绍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并不是靠个人领导力,而是依靠家族声望。

由于袁绍很重视“世资”这种虚假的表面荣誉,好大喜功,也没有治国的才略、洞察力与识人能力,因此手下夸夸其谈而无真才实学的人很多。从而导致袁绍集团大而无用、运转困难。

袁绍在起兵前,暂时与世无争,许多个人品格没有完全暴露。起兵后,他作为军阀的头面人物,在制定战略、指挥作战等问题上,其性格的多面性一览无余。他表面上的宽厚与内心的狭隘巧妙地结合,使他在初期招揽许多人才,并迅速崛起。

但就在袁绍做大后,对内猜忌,结果大失人心,许多有才之士纷纷远离。

袁绍并不是从基层上来,而是凭借家族占据高位,一开始就比较顺利,因此形成非常强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表现在军阀身上,就会发展成唯我独尊、目中无人的地步。

这时的袁绍不仅难以接受与自己相反的正确意见,而且错了也死不悔改。这种个性不仅阻碍团队智力的发挥,也使他在紧要关头分不清对错、做不出果断决策。

在个人素质方面,袁绍狭隘、犹豫与曹操果决、大度形成鲜明对比,再大的优势到了袁绍手里都会溃不成军。

标签: 袁绍三国

更多文章

  • 袁绍作为东汉末年最大的幕后推手 他是如何搅动天下风云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袁绍,东汉末年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东汉末年袁绍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东汉末年,纷争乱起,有这么一位英雄人物,搅动着东汉末年的大局,这人就是袁绍。因为《三国演义》的关系,大家对袁绍的印象就是优柔寡断,不善于做决策,面对突发事情缺少立刻反应的能力,所以袁绍失去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机会,也在

  • 官渡之战中袁绍不听田丰的建议,田丰的策略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袁绍,三国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袁绍的故事。官渡之战,田丰的策略是左右进攻,曹操救左,我则攻右,救右则攻左。袁绍人马远多于曹操,而曹操还要四处防守。公元200年曹操亲征刘备,田丰立改变原来策略向袁绍建议立马攻击曹操后方,可是袁绍根本没有听。战时的消耗是平时的十倍,

  • 曹操是如何一步一步的成为与袁绍抗衡的最大军事集团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曹操,曹魏

    曹操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徐淮用卑劣手段抄刘备后路夺得徐州的吕布,是一个无行小人。他反复无常,为天下所忌。吕布占了徐州,袁术向他靠近,愿为儿子娶他的女儿。袁术在淮南称帝,派韩胤为使者通告吕布,并迎亲,吕布表示同意。这时,吕布所属沛相陈珪,早就倾心曹操,他要阻挠

  • 刘备的老师卢植,为什么会成为袁绍的军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卢植,汉朝

    每当一提起卢植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其中,就刘备和公孙瓒来说,无疑是大家熟悉的两位诸侯了。一方面,在东汉末年,公孙瓒得到涿郡太守赏识,将女儿许配给他。后逐步做到中郎将,以强硬的态度对抗游牧民族,作战勇猛,威震边疆。初平四年(193年),

  • 一把好牌打得稀烂,袁绍最后是怎么失败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袁绍,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袁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乱世,曹操称霸北方,和刘备、孙权三分天下,但这一切都是曹孟德点点滴滴的积累所得。在曹操雄踞北方之前,袁绍才是北方的第一霸主,但在官渡之战后,胜负已分。虽然曹操帐下良臣猛将极多,但袁绍手下也绝不逊色,就谋士而言,荀彧、

  • 官渡之战中袁绍为何会大败?真的是他愚蠢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三国,袁绍

    官渡之战的整个战役过程,给人的感觉就是曹操天命所归,而袁绍则是大蠢蛋,屡屡拒绝属下们的正确建议,自以为是,最终落得了个惨败,也丢了夺取天下的资本,可是如果仔细去看历史记载的话,就会知道,作为那段历史最有价值的史料,《三国志》多少在偏向贬低了袁绍在此战中年的表现,个人觉得,袁绍在官渡之战时期,决策上并

  • 官渡之战,田丰为袁绍制定了什么策略?袁绍最后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官渡之战,袁绍

    很多人都不了解官渡之战,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官渡之战的整个战役过程,给人的感觉就是曹操天命所归,而袁绍则是大蠢蛋,屡屡拒绝属下们的正确建议,自以为是,最终落得了个惨败,也丢了夺取天下的资本,可是如果仔细去看历史记载的话,就会知道,作为那段历史最有价值的史料,《三国志》多少在偏向贬低

  • 不会谋略的吕布是如何躲过袁氏兄弟的追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吕布,三国

    吕布是东汉末年的英雄,一条方天化敢戟,天下无人匹敌。当时丁原倚为知己,董卓为了得到他不惜宝马金银相赠,刘备在徐州的时候,听说吕布来到,也曾多次要把徐州让给吕布。不过有一对兄弟,却对吕布并不感冒,那就是袁氏兄弟。这袁氏兄弟一个叫袁术,一个袁绍,在当时名气大的很。董卓专权的时候,二袁相聚参与了讨伐董卓的

  • 揭秘:三国历史中最有女人缘的为何是吕布?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吕布

    女人是感情动物,谈到三国人物,她们既不喜欢雄才大略的曹操,也不喜欢羽扇纶巾爱耍计谋的诸葛,说起她们最喜爱的人物,莫过于周瑜和吕布。按理说周瑜应该值得女孩子喜欢,因为他风度翩翩、英俊潇洒,而且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至于吕布似乎是个不入流的人物,毕竟他的人品在当时受人非议。事实上吕布也是一个英雄,之所以能

  • 震惊:三国第一猛将吕布竟然曾是个文艺青年?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吕布,

    吕布这个人武艺高强,可惜因为干爹太多,往往被人瞧不起。一般认为,吕布是个莽夫,做事不经过大脑。其实吕布一出道并非如此,他很有些文学细胞。吕布早年曾经在并州刺史丁原手下干过,当时的职务是主簿,主簿是一种文职,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大概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以前总觉得丁原这样用人不伦不类,吕布一个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