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探秘:吕布为何要认董卓为干爹

历史探秘:吕布为何要认董卓为干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667 更新时间:2023/12/22 1:19:55

《三国演义》里,吕布有丁原、董卓两个义父,再加上亲爹,被张飞骂作是“三姓家奴”。可是翻开《三国志》,并没有吕布认丁原为义父的记载,可知这件事完全是小说家言。认董卓倒是有一点根据,《三国志·吕布传》记载说,董卓“以布为骑都尉,甚爱信之,誓为父子”。正史记载董、吕二人的“父子”关系,只此一句,远没有演义里那么明确。

网络配图

《三国志》里还记载了一些养父子关系,如刘备的养子刘封,他本来姓寇,刘备过荆州,“以未有继嗣,养封为子”。(《三国志》)曹操的父亲曹嵩是东汉宦官曹腾的养子。汉顺帝四年曾颁布诏书,“听中官得以养子袭爵”。宦官收养儿子,政策上是允许的。

但刘备与刘封、曹腾与曹嵩的养父子关系,与董卓、吕布之间的义父子关系相比,总让人觉得不是一个概念。前者与后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以传宗继祀为目的,刘备收刘封是因为无子,认刘封是为了继嗣。曹嵩认了曹腾为养父,以后还能袭爵。这种养子除了不是亲生的,一切权利义务与亲生的无异。而董卓与吕布的义父子关系更类似于结拜,所以吕布拜义父,连姓都不用改。这种“结拜型”的义父子关系在三国时期几乎是孤例。

从南北朝时期起,义父子现象开始出现。如北魏时,“隐士赵逸来至京师,汝南王拜为义父。(《洛阳伽蓝记》)”北齐时的权臣和士开,“富商大贾朝夕填门,朝士不知廉耻者多相附会,甚者为其假子(《北齐书》)”。到了隋唐以后,可以看到大量“义父子”现象。如安禄山先是被幽州节度张守硅“养为子”,后来还申请成为杨贵妃的养儿。安禄山自己也热衷于收养义子,曾经“养同罗及降奚、契丹曳落河八千余人为假子(《安禄山事迹》)”,蔚为壮观。唐末五代,认“义父子”现象更是极为盛行,当时军阀无不收养义子。后唐太祖李克用的假子义儿很多,甚至建立起了“义儿军”。欧阳修在写《新五代史》时还专门立了《义儿传》。

网络配图

从以上事例我们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义父子”现象的出现与发展莫不与北方少数民族(时称“胡人”)有关。从史料看,早期建立义父子关系的双方或一方必为“胡人”。这一点不难理解,汉人从先秦起就重视宗法制度,“父父、子子”关系极为严明。而北方胡人尚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阶段,“父亲”的地位不算太高。史载安禄山认杨贵妃为母,每次觐见先拜杨贵妃后拜唐玄宗,唐玄宗怪而问之,安禄山回答:“臣是蕃人,蕃人先母而后父。”(《新唐书》)既然父亲不重要,因此给别人当干儿子也就不会当回事了。再加上时处乱世,爹(儿子)多力量大,所以魏晋南北朝、唐末五代时期,我们才看到了大量胡人认义父子的现象。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再回过头看《三国志》里记载的董卓与吕布“誓为父子”就不会觉得奇怪了。《三国志·董卓传》说:“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人也。少好侠,尝游羌中,尽与诸豪帅相结。后归耕于野,而豪帅有来从之者,卓与俱还,杀耕牛与相宴乐。诸豪帅感其意,归相敛,得杂畜千余头以赠卓。”

网络配图

董卓虽是汉人,但是与羌胡关系密切,他的手下多为西凉羌胡之兵,因此董卓是深受羌胡之风影响的。当时有人甚至直接骂他是“羌胡之种,毒害天下(《后汉书》)”。再说吕布,他是“五原郡九原人也(《三国志》)”,也就是今天的内蒙古包头,也是胡汉杂处之地。

而“互为父子”在胡人、蒙古、匈奴等北方民族中是很常见的一种效忠方式,也是一种比较松散的政治联盟。三国同时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大杂烩的文化熔炉。许多胡人习俗传入中原,这也就不可避免的影响了中原人物。况且吕布还曾居住在胡汉杂处之地。因此从文化角度来讲这种“互为父子”的关系,虽然超前但却不是不可接受。

标签: 吕布

更多文章

  • 三破吕布!谁把吕布打的心服口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吕布

    导读:吕布号称武艺天下第一,但是却被人打的三战三败,最后退兵固守,谁这么厉害?竟然能够让吕布心服口服,自甘受降?是谁这么牛掰?能把我天下无敌的吕奉先杀得“三战三败”,最后退兵固守?以上这则记载出自《三国志·郭嘉传》。而吕布“退固守”的地方,正是他生命最后完结的地方:下邳。换句话说:吕布这三次失败,正

  • 若论单打独斗除了吕布关羽 此人可进前三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吕布,孙策

    得知孙策即将进攻曲阿,刘繇派出同乡太史慈及一名骑兵出城前往神亭侦查敌情。此时,孙策正巧带着黄盖、韩当等十三人来到此处,与太史慈遭遇,展开了一对一的较量。这场单挑惊心动魄,险象环生。孙策夺取了太史慈插在脖子后面的手戟,太史慈也缴获了孙策的头盔。就在此时,双方的援军各自赶来,这场生死搏斗才得以停止。网络

  • 三国第一猛将吕布因出身受诟病被群雄合力缢死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第一猛将吕布

    在《三国演义》中,吕布是武力排名第一的猛将,但却因其“三姓家奴”而广受诟病,最终被群雄合力缢死在白门楼。而在史籍记载中,吕布则对东汉社稷有再造之功,可惜后来被董卓的余党击败而功败垂成。而河南商报记者探访发现,一代枭雄吕布的葬身之处,如今却触目荒凉。网络配图民间传说吕布出生地的传说《三国志》记载,吕布

  • 解密:唯才是举的曹操为何不任用名将吕布呢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操为何不用名将吕布

    曹操是三国时期比较大气的军阀,喜欢有才能的人,基本上可以做到既往不咎,比如对张绣,对陈琳,对关羽总能显示出海纳百川的气度,可是对吕布就不同了,吕布是当时最优秀的武士,曹操为何要当众缢死吕布。曹操这个举动,让很多人很费解,曹操毕竟是唯才是举的人物,在当时自己确实需要人手的情况下,曹操为何自断臂膀。江湖

  • 吕布竟然做过男秘?不甘压制愤然杀丁原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吕布

    有人对吕布没有好感,认为他背叛两个义父是不忠,杀了两个干爹是不孝,总之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那么吕布为什么杀了上司丁原?这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隐情呢?《后汉书》、《三国志》均说:“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以骁武给并州。刺史丁原为骑都尉,屯河内,以布为主簿,大见亲待。”网络配图史料上首先介绍的是吕布的

  • 汉末权相董卓为何被杀:打心腹吕布成导火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董卓

    孙坚进军洛阳时,朱儁没跟董卓一起西撤,而是留在洛阳迎接义军。他们二人有旧交,孙坚曾是朱儁手下得力干将,如今朱儁自然是孙坚的上宾。董卓、袁绍釜底抽薪,孙坚率领少量机动兵力调头去收复豫、荆二州,留在洛阳对付董卓的大军就暂交朱儁督带。董卓见孙坚离开洛阳,便以弘农杨懿为河南尹,向洛阳进攻。朱儁先向东以就军食

  • 揭秘吕布竟曾派人劫持曹魏名将夏侯惇?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吕布

    一个人就是汉末群雄之一的张邈,张邈与曹操、袁绍是好友,与吕布也有交情。讨伐董卓的时候袁绍被推为盟主,因有骄矜之色,张邈责怪袁绍,袁绍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袁绍让曹操杀掉张邈,没想到后果更为严重,曹操当即拒绝,张邈很感动因此更加亲近曹操,曹操东征陶谦之前曾对家人说,我若有个三长两短,你们就跟着张邈。曹操那

  • 当吕布眼中只剩貂蝉时 赤兔马在呜咽悲鸣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吕布,貂蝉

    吕布,这位英俊潇洒的青年豪杰,国家一级武术运动员,胯下有赤兔烈马,跋山涉水如履平地;手中有方天画戟,冲锋陷阵所向披靡——真乃威武盖世,豪气冲天!更何况他拥有美女貂蝉,有一段浪漫、美好的爱情,生逢乱世,正可书写英雄的传奇,演绎人生的风流。然而,在群雄逐鹿精彩纷呈的三国大舞台,他早早地谢幕了……网络配图

  • 三国第一猛将吕布古尸复原图曝光 竟长这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吕布

    在三国演义及就此衍生的影视剧中,吕布为三国时期的第一猛将,在被曹操刘备联手将其缢死于白门楼,不过小说中并未提及吕布死后被下葬于何处,时至今日其墓位于何处更加的鲜为人知,而对于其容貌究竟如何,更是无从得知。不过,了解到,考古学家已经发现了位于修武县的吕布墓,结合考古发掘和相关史实资料,考古人员对吕布的

  • 三国特别篇 :一看赵云千般醉 从此吕布是路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赵云,吕布

    核心提示:《赵云传》中仅仅用了四百余字,将这位蜀中名将从初入行伍到寿终正寝的戎马一生作了一个大致的交代,可见其语言是相当精炼的。文中简述了赵云当阳长坂救主、平定汉中以及祁山箕谷失利三大主要战事。网络配图一陈寿的《三国志》可以说是“三国文化”的源头。赵云的事迹被记载在《三国志》《蜀书》第六卷,与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