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有灵流泪:曹丕做的蠢事给司马懿机会夺江山

曹操有灵流泪:曹丕做的蠢事给司马懿机会夺江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755 更新时间:2024/1/27 8:07:22

金字塔非一日筑成的。司马懿能够夺得政权,是一步步蚕食权力的结果。曹操一直认为司马懿有狼顾之相,绝非人臣,临终还告诫曹丕提防他。但是,曹丕即位后,做了一件蠢事,让司马懿进入权力核心,给了司马懿机会。

今天,为大家讲讲曹丕做的这件蠢事。

曹丕称帝之后,投入精力最大的事情,并非治国理政,而是领军征伐巡游。为了出巡方便,曹丕夸张地建了五座都城,即中都洛阳、东都谯县、南都许昌、西都长安、北都邺县。这五座都城转一圈,一年下来什么也不用干了。根据史籍记载计算,曹丕在位时间总共只有六十八个月,而他在中都洛阳之外的时间却占四十四个月之多,在洛阳的时间只有二十四个月。许昌虽然是陪都之一,但是曹丕在这里的时间却累计达到二十四个月。单单从时间上看,在曹丕时代许昌的地位不亚于洛阳,曹丕治国理军的行动,有超过三分之一是在许昌完成的。而且,许昌因为是曹丕进攻东吴的前沿基地,所以它的权重实际上应该是高于洛阳的。

问题来了,在许昌呆二十四个月但是在位六十八个月的曹丕,不在许昌的时候,把许昌的事务交给谁打理?

上阵父子兵,打仗亲兄弟。曹操的众多女人一共为他生了二十五个儿子,除去早年战死的曹昂和早夭的之外,在曹丕称帝以后,在世的尚有十三人,其中包括与曹丕同一个生母的曹植曹彰。曹丕能文,曹彰能武,二人堪为曹丕左膀右臂,兄弟三人若能齐心,必能光大曹操留下的基业,统一天下也指日可待。但是,曹丕却把二人视为天下最大的敌人,不惜置之于死地,要不是母亲卞氏在世,恐怕二人早就死于亲哥哥曹丕之手。曹丕在位七年,下精力最大的事情,除了领兵出巡,就是对付兄弟们了。曹操葬礼刚刚结束,曹丕就以赏赐诸侯王的粟万斛、帛千匹外加金银若干的理由,派遣使者打着亲情的幌子巡行各诸侯国,查寻诸侯王罪行。

继而,曹丕宣布诸侯王全都回到封国。回到封国的诸侯王,基本处在曹丕所委派监国的全天候监视之中。为防止诸侯王在封国培植势力,曹丕就频繁徙封,让兄弟们没有常封之地。曹丕在位七年,曹植就四次改换封地。诸侯王空其名而无其实,王国只允许有老兵百余人,诸侯游猎不允许超过三十里。

曹丕为避免诸侯王之间串通勾结,就想出了一个灭绝人伦天理的毒招:藩王之间不得会面交往,藩王不得朝觐。兄弟之间你思我念,过年过节见面叙情,对不住,违禁。在曹丕的打压之下,曹氏兄弟虽名为王侯,但形同囚犯,皆思为布衣而不得。

曹丕不仅防着亲兄弟,还防着亲娘。曹丕绝决地颁发诏书,诰令天下“妇人与政,乱之本也”,自今以后,群臣不得奏事太后。防亲娘更要防姥姥家的人,这道诏书同时规定,后族之家非但不能承担辅政之任,而且不得被封为侯。诏书最后,曹丕恶狠狠地说:“以此诏书传后世,若有背违,天下共诛之。”曹丕如此激烈地禁止外戚干政,当然是汲取了汉代外戚乱政的教训。但是他矫枉过正,在把亲兄弟们关进笼子之后,又把外祖父家的人拒之门外,就错过了一些本可倚赖而又有血缘关系的人。

于是外姓人就得到了重用,而最受曹丕重用的,莫过于司马懿了。

曹丕统兵在外巡游,必须找个代理人处理后方事务。曹丕选定的代理人是司马懿。

这些做法固然有削弱藩王的作用,但曹丕对兄弟过度戒备,导致大权旁落至外姓人手中。

这个外姓人就是司马懿。曹丕常年在外巡游出征,后方需要一个代理人打理军政事务。曹丕把在许昌的事务就交给了司马懿。曹丕拜司马懿为抚军大将军,后方的中央军和地方军都要听从司马懿的调度。曹丕还授予司马懿录后台文书事的权力,让他统领尚书台,掌管政务。

因而,司马懿不仅军事和政务两个方面的重权,陡然跃升到权力圈的核心。

“我进军东方,抚军当总领西方事务;我进军西方,抚军当总领东方事务。”曹丕颁发诏书,强调司马懿的权力,让他为自己分忧。

但是,司马懿深深懂得位高震主的道理,为了表示自己并非贪图权位之人,他坚决推辞曹丕对自己的封拜。曹丕对他的这一表现非常满意,说:“我处理政务,日以继夜,没有片刻的安宁和休息。现在让你总领后方事务,并非给你增添荣耀,而是让你为我分忧。”

坐稳了天子之位的曹丕,浑然忘却了曹操临终前曾经告诫他司马懿并非人臣。

曹操是如何告诫曹丕的,详情可点击阅读曹操没来得及把这只狼驯成狗就死了,结果赔上辛苦一生打下的江山。

标签: 曹操曹丕

更多文章

  • 司马懿是怎么死的?熬死曹家三代落得如此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司马懿

    在《三国演义》中,司马懿可以说是诸葛亮的第一对手,狡猾如司马懿,在其漫长的隐忍中,不仅熬死了老对手诸葛亮,还耐心的等待曹操曹丕和曹睿的死亡,并在长期的隐忍中积累了实力,导致最后司马氏成功夺取政权,完成了三国后历史上短暂的统一。这样的一个牛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呢?网络配图要讲到司马懿,当然先要提到的他

  • 此人是谁?值得诸葛亮司马懿联手只为了干掉他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诸葛亮司马懿

    三国演义中,司马懿和诸葛亮是两位顶级谋士,在各自的阵营中斗智谋、斗兵法、斗心理,应该说,这二位是死对头。虽然司马懿在空城计桥段中疑似放水,留下诸葛亮以免兔死狗烹之局,但总体上看,两个人的对立是一定的。可是,在三国演义中,两个人却难得“合作”了一次,只为了做掉一个人。是什么人,能让这两位顶级智者联手?

  • 司马懿竟然是被吓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司马懿

    司马懿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几乎家喻户晓,先后辅佐过四代帝王,协助帝王平定战乱,也因此在帝王心中拥有这十分重要的地位。司马懿是聪明且有大智慧的人,他的战术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从他与诸葛亮的两次对战中就可以看出他的泰然自若和临危不变。他不在乎别人说他无能而不敢出战,他要用最小的损失换来最大的利益。网

  • 诸葛亮竟拥有什么秘密武器打得司马懿吐血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诸葛亮

    在军事斗争中,改善部队的武器装备,也是使军队转弱为强的手段。诸葛亮对部队武器装备的重视,在古代尤其在三国军事指挥员中可以说是最突出的。三国时期的军事指挥家中,没有哪个人像诸葛亮那样对改善部队的武器装备花费那么大的心血,付出那么大的努力,取得那么大的成效。经诸葛亮改善的蜀军武器装备,有弩机、刀、斧、剑

  • 诸葛亮司马懿几番较量 谁是最后的胜利者?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

    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在刘备死后,出现了魏、蜀两国之间司马懿与诸葛亮的长期对峙。诸葛亮为了完成隆中对策中北伐中原的战略部署,六出祁山,领兵伐魏,双方斗智斗勇,波澜起伏,战况之激烈,智慧之运用,超过了以往三国之间任何一次对峙。两相比较,诸葛亮与司马懿,谁更厉害些?谁是最后的胜利者呢?网络配图诸葛亮在

  • 揭秘诸葛亮北伐司马懿总坚守不出是何由?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统一中原,从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但是每次北伐,司马懿虽然手握重兵,却总是按兵不动,龟缩防守,却是让人看不懂。究竟是司马懿心理上害怕诸葛亮还是有什么其他原因?网络配图“大胜最不好”司马懿其实当时的处境是很危险的,因为,曹睿上

  • 诸葛孔明的空城计 司马懿为什么识不破?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司马懿

    司马懿攻占街亭,引兵十五万,望西城峰拥而来。当时孔明身边并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原有的五千士兵,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两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到这个消息,无不惊慌失措。孔明登上城墙,果然看见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而来。于是传令把所有旌旗都收藏起来,诸将各守城铺,不许妄行出入及高声言语,违者立斩。并

  • 司马懿最害怕之人不是诸葛亮而是一个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司马懿

    司马懿,作为当时魏国非常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相信大家一定再熟悉不过了。他不仅是西晋王朝的奠基人,还曾在魏国身兼要职,曾辅佐了四代的魏国天子,可见他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他足智多谋,曾在曹爽权倾一时的时候装聋作哑,被前去打探虚实的人评断为如同行尸走肉一般,他只是略施小计就将那自大无比的曹爽忽悠的一愣

  • 诸葛亮费尽心思杀他 却为司马懿扫除隐患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亮

    司马懿的篡位之路,不可谓不艰辛,曹氏家族的人对他的警惕心从来没有放下的时候,直到曹爽中计,大意失兵权,司马懿才掌控了曹魏大权。除了曹氏家族的人,还有一位对司马懿造成威胁的大将。他就是,曾为河北四庭柱之一的张郃。在曹操去世后,仍有很多人为了感激曹操的知遇之恩,纷纷倾心辅佐于曹丕等人,张郃就是其中一位。

  • 三国时的司马懿为什么是最后的赢家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司马懿

    司马懿,三国时期辅佐曹魏四代君主的重臣,早年被曹操视为不安于人臣的隐患,晚年又被曹叡临终托孤,委以重任。他用五十年的时间来证明自己是个忠臣,最后却重演了曹家篡汉的一幕。司马懿的忠奸评价,一般人错认的印象是司马懿篡夺曹魏,若不就演义而就正史,忠奸相当可议。首先是从现有的史料,找不出司马懿背叛曹魏皇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