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早期很看重荀彧,为何后来俩人关系却极差呢?

曹操早期很看重荀彧,为何后来俩人关系却极差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01 更新时间:2024/1/23 8:01:25

古往今来,凡成就大业之人,必能选贤举能来辅佐自己。楚汉之争中,刘邦以劣势开局,却能后来居上,所仰仗的便是手下出类拔萃的武将谋士。

三国时期的群雄之争,名士的追随同样也是获胜的砝码。曹魏阵营中虽然人才济济,但荀彧绝对能在其中脱颖而出。曹操能一统北方,离不开荀彧的出谋划策,他也曾盛赞荀彧为"吾之子房"。为何如此重臣,最后却抑郁而终呢?

荀彧出身颍川荀氏,乃是荀子之后,当地的名门望族。当时有"汝颍多奇士"之说,荀彧也确实无愧于这句话。荀彧少年时期便有才名,曾被南阳名士何颙认为是王佐之才。他被推举为孝廉,但荀彧入朝为官时,恰逢董卓把持朝政,独断专权。

荀彧对此不满,于是弃官归乡,后来投靠曹操。荀彧投靠曹操后,随其南征北战,可以说功绩卓越。荀彧曾助曹操击退吕布,后又助他形成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甚至于官渡之战的获胜也多亏荀彧劝告曹操勉力为之。

除此之外,荀彧还向曹操推举了大批人才。荀彧如此出众,却下场悲惨,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荀彧反对曹操进爵国公,这成为两人最大的分歧。曹操夺得荆州后,越发如日中天。董昭等人便争相进言,让曹操称魏公,封九锡。这乃是大臣的最高礼遇,称公后便可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曹操本就有不臣之心,董昭等人的进谏可以说是正中曹操下怀。

不料,荀彧却并不赞同,他认为曹操兴兵本义是为了匡朝宁国,应该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荀彧还进一步说,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这已经不是委婉规劝了,而是极力反对。此事让曹操与荀彧之间的关系恶化,同年,荀彧抑郁而终。

关于荀彧之死,历史学界说法不一。有两种说法,一是因病而死。曹操进军濡须,身处寿春的荀彧已然生病,不久便忧虑而死。二是被迫自杀。相传曹操曾给荀彧送食物,但打开食盒后,里面却是空无一物。深谙曹操心理的荀彧便服毒自尽。尽管世人对荀彧之死众说纷纭,但不可否认的是,曹操对此难逃干系,荀彧身死其实有三个原因。

其一,荀彧心中大事已经难成。《后汉书·荀彧传》中提及,荀彧见汉室崩乱,每怀匡佐之义。当初袁绍手握大权,且对荀彧以礼相待,且荀彧之弟荀谌已经成为袁绍手下,但荀彧仍不愿投靠。这只是因为荀彧认定袁绍难成大事,此大事所指的便是匡扶汉室。后来荀彧建议曹操迎回汉献帝,虽然让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但这也让汉献帝得以保全,让汉朝并未灭亡。

荀彧所劝告曹操时说,"虽挽救国难于朝廷之外,而心无时不系于王室,这是将军诚扶天下的一贯志向"。可见荀彧为曹操所驱使,更大的可能是他认为曹操有匡扶汉室之心,毕竟曹操之前有讨伐董卓的义举。但称公一事彻底暴露曹操野心,荀彧已经再难匡扶汉室,只能抑郁而终。

其二,担忧曹操对他怀恨在心,日后与他算账。在反对曹操称公后,荀彧已经明显不得曹操欢心。

同年,曹操征讨孙权之时,遣荀彧去谯县劳军。他所为的只是趁机将荀彧留在后方,不再让他随军。此时,曹操对荀彧的疏远已经是十分明显,荀彧不可能察觉不到。曹操为人多疑,被他忌惮的下场是可以预见到的。譬如杨修,他的才华曹操都自叹不如,但一朝被厌弃,便身首异处。可见曹操为人之心狠手辣,荀彧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

其三,荀彧追随曹操半生,年已半百,却被如此对待,难免郁结于心。荀彧此人有大才,在密谋、建计、举人等方面都建树颇丰,曹操对他十分信任。对他的建议多虚心纳谏,迎献帝一事,曹操手下大部分人不同意,但经荀彧劝说,曹操却愿意力排众议。关于复置九州一事,曹操都快要下令着手处理了,最终因为荀彧反对而罢休。荀彧前期备受器重,如今却备受冷落,心中难免郁结。荀彧明白如今自己已然是弃子,若是现在死去,或许还能让曹操念旧情关照一下子孙后代。否则最后身死不算,可能还要牵连家族。

对于荀彧,后世一向评价很高,荀彧确实是当之无愧的一流谋士。他出身士族,深受汉室庇佑,心中始终对汉朝怀有感情,虽然后来依附曹操,但这种内心的矛盾早已注定了他最后的下场。

标签: 三国荀彧

更多文章

  • 荀彧的一生是怎样的?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荀彧,曹魏

    荀彧,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东汉末年,天下混乱,各路军阀争战不休,他们据守一座城池,靠着手下的谋士和武将,攻打一座又一座的城池,让自己的势力不断的变大,因为这些军阀打仗,天下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不仅如此,再加上董卓这个奸贼,他利用傀儡皇帝,让自己拥有天下的大权,更让百

  • 荀彧一直忠于汉室,那他为什么没有选择辅佐刘备?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荀彧,三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荀彧一直忠于汉室,那他为什么没有选择辅佐刘备,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世人皆不懂我这句话是曹操说的,个人觉得有一定的道理,最起码那个年代懂曹操的人少之又少。我们以曹操的奇葩理论来看一下,如果曹操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话,那天下会变成谁的天下?换句话来

  • 为什么说荀彧才是曹操的第一谋士?他有哪些杰出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荀彧,曹魏

    说到荀彧,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说到曹操这个人很多网友都知道这个人也还真的是很给力的多的也不用多说,其实三国最有潜力统一的其实就是他了,但是我们今天不说这个,我们来说说曹操身边的谋士,有人说曹操旗下有八大谋士,也有的说有五大谋士,那么这些谋士中谁排第

  • 荀彧忠于汉室却辅佐曹操 荀彧到底是怎么想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荀彧,曹操

    对荀彧和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欲进爵国公、加封九锡(九锡是古代帝王对大臣的九种赏赐,有车马、衣服、乐器、武士、弓矢等,这是对大臣的最高礼遇)。荀彧认为:“(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

  • 史上真实的司马懿不怕承认失败:谋略胜于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司马懿,三国,谋略,诸葛亮

    刘禅称诸葛亮为相父,言听计从;曹叡视司马懿不过是老臣之一,并不十分信任。诸葛亮在西蜀,几无一人可与之相埒;而在洛阳朝中,曹真、曹休这些皇亲,陈群、华歆、王朗这些重臣,权势不小,与司马懿不相上下,并对他深怀戒心。刘备托孤时,要他的儿子对诸葛亮以父事之;而曹操早留下“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于兵权,久必为

  • 诸葛亮与司马懿的三次巅峰对决:均难分伯仲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诸葛亮,司马懿,五丈原,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六出祁山,与司马懿在战场上斗得不亦乐乎。然而这毕竟是小说家言,真实的历史中,诸葛亮在其历次北伐过程中,与司马懿的正面交锋对决,仅有两次。当然,这不包括诸葛亮死后的一次对决——1、第一次对决公元231年二月,诸葛亮第

  • 北魏司马懿的亲兄弟竟然不支持司马氏篡魏?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司马懿,北魏

    266年1月,司马炎胁迫魏主曹奂禅位于己,改国号为晋,建都洛阳,史称西晋王朝。禅位大典结束后,魏主曹奂被贬为陈留王,迁居金墉城。临行前有一位司马氏的宗族前往拜辞,此人握着曹奂的手,泪流满面,不能自已,哽咽说:“臣到死的那天,也是大魏纯臣。”按理说以晋代魏,获益最大的莫过于司马氏家族了,他们从普通臣子

  • 揭秘:帮助司马懿家族夺取曹魏政权的一个女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司马懿

    天时地利人和,成事之要素也。然某些时段,一个女人,胜过千军万马。曹魏明元皇后郭氏,也许是无意的,但事实上,从历史结果看,她帮了司马懿家一个大大的忙。郭氏是今天青海东部地区人,河西大户人家的千金。曹丕刚夺位去汉立魏当上皇帝没多久,西部湟水流域的西平郡发生叛乱,曹丕派兵镇压,金城太守平叛表现不错,大约是

  • 揭秘:三国时诸葛亮司马懿军事才能PK谁更像庸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诸葛亮,司马懿

    诸葛亮一生战绩平庸,却被冠以大军事家的称号,着实另人不解!其实给诸葛亮挑毛病很容易,给他辩护也很容易,因为他处境实在不易。但就算排除外境因素,诸葛亮恐怕也不能称其为大军事家。诸葛亮完全称得上是一个军事理论家,对中国军事理论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他在军队管理和战阵布置也很有造诣,但他的用兵作战能力究意如

  • 司马懿狠过曹操百倍 做一梦竟不惜痛杀爱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司马懿,曹操

    说到三国中最腹黑的杀人方法,当属曹操的“吾好梦中杀人”,前段时间发过一篇文章曹操临终前做了一个梦,却因儿子一句话,痛失天下!。今天给大家说说司马懿也曾“因梦杀人”。今天给大家说的这位主人公,名叫牛金。牛金本为曹仁部曲将,周瑜军数万人来攻,前锋数千人始至,曹仁登城望,乃募得三百人,遣牛金迎战。但对方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