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送一空食盒给荀彧后:他便自杀了

曹操送一空食盒给荀彧后:他便自杀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785 更新时间:2024/2/16 8:35:56

帝王王心术往往教人胆寒齿冷,曹操曾送了一个空食盒给自己的谋士荀彧,荀彧看后便服毒自杀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每当改朝换代之时,就是对“忠君爱国”的考验之日。一个王朝走到了穷途末路,原先那些吃朝廷俸禄、满口道德仁义的官员如何选择自己的道路,确实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如果按照“君臣大义”的思想去做,势必跟着一起殉葬;如果改弦易辙投奔新主,又受到良心的谴责,更怕在史书上被打入另册。

网络配图

但中国人向来是有智慧的,每当一个王朝即将灭亡,首先就会被文人们归咎于“天命如此”和“气数已尽”,为了顺应天意而抛弃旧主,自然是不用受到良心的谴责。其实这也是正常的,很多王朝到后期已经黑暗到令人痛恨的地步,天怒人怨,灭亡是其必不可免的历史宿命,完全没必要为其陪葬。

但还有一些人,却深受儒家思想的羁绊,把自己牢牢拴在旧王朝的战车上,死而后已。在三国时期就有这样一个,忠心于东汉王朝,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典型代表,他就是荀彧。

有人说,“身在曹营心在汉”不是说的的徐庶吗?错啦,徐庶哪里是心在汉,分明是心在刘备!真正的汉统在汉献帝那里,刘备只不过是个姓刘的诸侯而已,徐庶效忠的只是刘备这个“主公”。这没什么奇怪的,在东汉末年基本上都是如此,文臣武将表面上尊奉汉室,其实真正效忠的只是自己的“主公”,无论是沮授、周瑜还是诸葛亮,无不如此,没一个把汉献帝这个朝廷当盘菜。

但是荀彧确实一个另类,也是一个谜,他出山辅佐曹操立下不朽功勋,但最终却坚决维护汉室,以至丢了卿卿性命。

荀彧出身颍川(今河南许昌)世家大族,父祖辈皆是东汉名士,其父亲曾任济南相。荀彧在189年也被举孝廉,担任了守宫令,掌管皇帝的笔、墨、纸张等东西,成为皇帝的近臣。后来发生了董卓之乱,荀彧愤而弃官归家。当时天下大乱,荀彧将宗族迁至冀州避难,袁绍待之为上宾。荀彧却见袁绍“终不能成大事”,离袁绍而投曹操,成为曹操首席谋臣,从此开始了他的传奇经历,成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

网络配图

荀彧在战略方面为曹操规划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等根本战略。在战术方面曾面对吕布叛乱坚守鄄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奇袭荆州等诸多功劳。此外还为曹操广招人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郭嘉等大量人才。尤其在官渡之战的时候,后方就留给了荀彧,他负责曹操的粮草、后勤,还经常给曹操写信打气鼓劲,成为曹操的坚实后盾。曹操对荀彧非常倚重,称他为“吾之子房”。《晋书》称他“昔魏武,达政之主也;荀文若,功臣之最也。”

转眼到了建安十七年,也就是212年,此时的曹操已经基本统一了北方,野心也膨胀起来,在手下的劝进下欲进爵国公、加封九锡,为今后取代汉室预作准备,这是曹操前进路上的关键一步。而就在这件事上,荀彧坚决反对,他私下说:“(曹操)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三国志·魏书·荀彧传》)。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荀彧辅佐曹操是想让他匡扶汉室,让曹操做个像齐桓公周公那样的人,没想到强大起来的曹操却要谋朝篡位,这是荀彧不能接受的。

但是,此时的荀彧还是当年的荀彧,而此时的曹操已经不是当年的曹操了!

晚年的曹操权欲极强,猜疑心极重,惹怒了曹操,就只有死路一条。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曹操征孙权,让荀彧劳军,荀彧因病留在安徽寿春。据范晔《后汉书·荀彧传》和《魏氏春秋》记载:“太祖馈彧食,发之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也就是说,当时曹操赠送食物给荀彧,荀彧打开食器,见器中空无一物。荀彧知道其中隐含的意思,是说你就像空食盒一样,对我没有作用了,于是就服毒自尽了。他死后第二年,曹操就进封魏公。

网络配图

关于荀彧之死后人有很多疑问,荀彧既忠心于汉,又何必辅佐曹操,这岂非自相矛盾?

裴松之的《三国志》议论说:“(荀)彧协规魏氏,以倾汉祚;君臣易位,实(荀)彧之由。虽晚节立异,无救运移;功既违义,识亦疚焉。” 认为荀彧前期为魏效力,之所以其晚年又改节忠汉,是出于愧疚之心。

其实,聪明的荀彧难道直到此时才看出来曹操的野心吗?我想他其实早就知道曹操的心意了,只不过他心里清楚,汉室倾危、气数已尽,已经没有挽回的可能,要想早日实现天下归一,拯救苍生,只有拥护曹操重造天下。而当曹操篡位之时,作为深受儒家思想熏染的士大夫,又在情感上难以接受,内心充满了痛苦,以至慨然赴死。理性与感性,矛盾与困惑,这或许才是荀彧的死因。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了王国维。其遗书曰:“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荀彧死时,也是五十岁。

标签: 荀彧

更多文章

  • 三国荀彧不仅足智多谋居然还是“算命大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荀彧

    三国里有很多顶尖的谋士,他们有的能料敌先机,有的知人长短,有的长于判断,但说到这位,可以用“算命大师”来形容。他不仅足智多谋,甚至能测人生死,他就是荀彧。荀彧有王佐之才,也就是相国之才,他身为曹操帐下五大谋士之一,高瞻远瞩,所提建议多为战略型。例如建议曹操“定河、济,天下之要地,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

  • 理念冲突!曹操竟然最终逼死了一代谋士荀彧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荀彧

    荀彧是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也是三国时代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说他重要还不仅仅因为他为曹操平定中国北方做了多少多贡献,而在于他的身份。荀彧出身士族,他是属于士族地主阶级的,他的祖父做过朗陵县令,他的父亲做过济南相,他的叔叔荀爽当过司空,所以荀彧这个家族是一个士族,荀彧本人是个名士。当时有一个著名的人物批

  • 刘备和荀彧都是为了匡扶汉室,可是荀彧为什么选择了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曹操

    刘备从始至终都以汉室宗亲自居,自称是中山靖王之后,一直以匡扶汉室为己任,而荀彧也是一心忠于汉室,不愿看到汉室江山落入他人之手。表面上看两人有着共同的目标,那为什么荀彧放弃刘备,选择了曹操呢?悬殊的出身和时局令两人不可能走到一起。刘备虽然口头上总是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似乎名气很大的样子,但没有任何能

  • 三国时期郭嘉比荀彧差多少,根本没法比!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看着就像一个笑话: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要是忌惮一下荀彧荀攸张昭周瑜还有可能,至于郭嘉,又怎么会放在诸葛亮眼里。但是近来郭嘉已经被捧上天了,就因为曹操在第一次接见郭嘉的时候说了一句:“"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赤壁之战惨败后又说了一句:“"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其实细看史书,

  • 曹操手下的谋士荀彧为什么要反对他称帝呢?原来是这个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曹魏

    千百年来谈起三国,大多人都知道曹操是以奸雄的形象出现的,当然,现在很多人都在为曹操平反,我们也知道曹操在和袁绍、袁术、吕布、刘备、孙权等人的作战中,虽然肆意杀戮,或者用尽卑鄙手段害人、拉人、离间人,不过这本来是政治斗争中的常事,谁都差不多,所以不足以谴责。但是曹操不仅对敌人凶狠,还对自己人也狠,所以

  • 曹操送给荀彧一个空碗,荀彧为何就自尽了?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荀彧,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荀彧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曹操是一个枭雄般的人物,他的一生可谓是十分传奇,当年在官渡的时候,曹操本没有信心获胜,但是就是这么神奇的,曹操居然打败了袁绍,获得了北方的霸主地位。而曹操能够获得胜利也和他手下的名臣武将有关,而曹操十分器重的谋士中有一个人荀彧,

  • 荀彧能容忍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为何不能容忍它称王呢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国,荀彧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荀彧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最初曹操迎天子至许都,是荀彧给出的建议。毕竟对于荀彧来说,谁成为当时的霸主,并不是他考虑的事情,只要这个霸主的存在对他荀氏一族是有利的,荀彧都愿意对其进行辅助。因此这个霸主无论是出生四世三公之家的袁绍,还是出生宦官之家的曹操

  • 荀彧能容忍曹操挟天子,为什么不能容忍他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荀彧,三国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为何荀彧能容忍曹操挟天子,却不能容忍其称王?因为有前车之鉴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最初曹操迎天子至许都,是荀彧给出的建议。毕竟对于荀彧来说,谁成为当时的霸主,并不是他考虑的事情,只要这个霸主的存在对他荀氏一族是有利的,荀彧都愿意对其进行辅助。因此这

  • 曹操送荀彧一只空盒子,荀彧见了为何马上服毒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

    曹操送荀彧一只空盒子,荀彧见了为何马上服毒自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他是曹操的顶级谋士,两人关系铁了20年,曹操将他比作张良,但在曹操即将进爵位为魏王,两人却反目成仇,上演“宁死不屈”的悲剧。背后的隐情和真相令人侧目和叹息。他的名字叫荀彧。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他的才

  • 揭秘曹操与荀彧的决裂的原因 两人决裂是因为拥立汉室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荀彧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与荀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荀彧是曹操前期最重要的谋士,但两人却没能善始善终,而是荀彧在曹操的打压下服毒自杀(一说抑郁而死)。后世大部分人都认为曹操与荀彧的决裂是因为关于“拥立汉室”的分歧,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汉末三国是士族士人崛起并主导社会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