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探索吕布诛杀董卓背后的三大历史之谜

探索吕布诛杀董卓背后的三大历史之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474 更新时间:2023/12/29 13:49:50

在中国民间盛传的“四大美女”之一的貂婵,《后汉书》、《三国志》及《资治通鉴》等正史上却毫无记载。貂婵形象始见于《三国志平话》、《三国演义》等,据传是汉献帝时司徒王允的歌妓并养女,天生丽质,能歌善舞,体态轻盈。某日夜间貂婵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恰巧为王允瞧见。王允便将貂婵包装为“闭月”,让她先投怀董卓,再引诱吕布,以色相离间董卓与吕布,最终由吕布除掉董卓。

然而,历史上吕布诛杀董卓,跟这位貂婵美女毫无瓜葛。

一、貂蝉是真是假?

作为四大美女之“闭月”貂蝉,在演义里是王允连环计杀董卓的关键人物,在男人味甚重的《三国演义》里,这位女子的形象同样光辉夺目,广为流传。但是如果我们跳出《三国演义》,会发现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

首先,貂蝉不是人名,和称曹操为明公、称刘备为使君、称关羽为君侯一样,貂蝉是以官职作为称呼。

貂蝉本指貂蝉冠,汉代把侍从官员的帽饰叫做貂蝉冠。而掌管朝廷官员的貂蝉冠的宫女,就被叫做貂蝉。

其次,貂蝉是不是真有其人呢?

《三国志·吕布传》载:“卓常使布守中合,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

《后汉书·吕布传》载:“卓又使布守中阁,而(布)私与侍婢情通,益不自安。”

而正史中关于王允的记载,却未曾提到过“貂蝉”,或者“侍婢”“歌伎”“义女”什么的。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貂蝉这个人物的原型是董卓的侍婢,罗贯中把这个侍婢写成是王允的义女,名为貂蝉,王允借这个“貂蝉”的美色,使得吕布与董卓反目,也即是“连环计”。

另外,要提一点的是,貂蝉人物形象的塑造并非始于罗贯中,在元代杂曲《连环计》就有了。

弄清楚了以上事实,那么我们可以明白,吕布虽然确实是一个好色之徒,但并非是因为和董卓争女人而刺董的。

二、吕布为什么刺董?

首先,这和董卓入京之后,本性毕露有关。

在《谈谈早期的吕布》里也有说到,董卓入京之前名声还是不错的,俨然一个治患惩弊的贤臣(参照《资治通鉴》)。

到了京城以后,自号“尚父”,残杀大臣,朝廷覆乱。《三国演义》将其描写成混世魔王,确实有根有据。

其次,董卓与吕布之间的关系变差。

“尝小失意,拔手戟掷布”,董卓因为一点小事情(和貂蝉无关)就要动手杀了吕布。这如何能让吕布不心中记恨。

且吕布与董卓的侍婢私通,怕被发现,而与董卓产生隔阂。

最后要说的原因,也恐怕是最直接的原因:王允的唆使。

董卓为祸朝廷,身为司徒的王允想杀死董卓。而董卓出入阵仗甚大,防护森严,必须找一个武艺高强的人去行刺。

于是他看中了吕布。“州里壮健,厚接纳之”,王允厚待拉拢吕布,为的就是唆使他刺董

《三国志·吕布传》载:“时允与仆射士孙瑞密谋诛卓,是以告布使为内应。布曰:“奈如父子何!”允曰:“君自姓吕,本非骨肉。今忧死不暇,何谓父子?”布遂许之,手刃刺卓。”

当时的董卓已经神憎鬼厌了,王允又是声望地位甚高的司徒,吕布在王允的唆使下,又考虑到自己和董卓的恶劣关系,因而刺杀了董卓。

三、王允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首先,王允成功策反吕布,为朝廷除去大害,确实立了大功。

但是,王允对于吕布,从来都只当其为工具。

《后汉书》记载“允素轻布,以剑客遇之”,剑客类似于“轻侠”,是“游侠”里层次最低的。

《资治通鉴》记载“初,吕布劝王允尽杀董卓部曲,允曰:“此辈无罪,不可。”布欲以卓财物班赐公卿、将校,允又不从。”

尽管吕布刺董之后想与王允一同辅政,提出杀掉董卓部曲并以卓财物班赐公卿、将校。可王允根本没有理他,后来董卓余部果然反扑,王允死于城破之时。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件事,此事从侧面看出了,王允到底怎么看待吕布的。

《资治通鉴》记载“卓之死也,左中郎将高阳侯蔡邕在王允坐,闻之惊叹。”

吕布只身刺董的时候,王允和蔡邕在一起。

蔡邕是谁?蔡邕是董卓信任的人。

王允是行刺的主要策划者,而吕布刺杀董卓的时候,王允却和董卓这一阵营的蔡邕一起喝茶。

是因为王允和蔡邕交情好吗?不可能~~蔡邕听到董卓死了的消息而叹了一口气,王允因为这个理由处死了蔡邕。那么原因只有:万一刺杀行动失败,自己可以因为和董卓信任的蔡邕在一起而得到保护!吕布在王允心中,只是工具罢了~~连同蔡邕也一样。

标签: 吕布董卓貂蝉

更多文章

  • 吕布为何在董卓死后如此不堪一击不能统领一方?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吕布,赵云

    董卓是汉献帝初期的当权派,被心腹爱将吕布刺死之后,东汉王朝进入后董卓时代,一般人认为随着吕布在董卓部队的影响,以及亲手杀死了董卓,肯定能在东汉王朝露一小脸,最少也能当上大将军之类,把汉献帝拿捏在手里,做两天摄政王的日子。可是没想到“卓死后六旬,布亦败。将数百骑出武关,欲诣袁术。”《三国志吕布传》那么

  • 他跟吕布并称"关东双雄" 被董卓手下一员大将秒杀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吕布,董卓

    核心提示:潘凤在三国演义中只是个军中的屌丝、路人甲、打酱油、比他精彩的出场人物足有几百个,但问题是网民(包括我)跟潘凤的共同点太多了,我们小老百姓看到潘凤出场3秒即消失的悲催人生就像看到了自己默默无闻任人宰割的命运。网络配图一潘凤作为大家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其大名在各大三国论坛中,均是手屈一指的人物,

  • 揭最有资格某朝篡位的董卓为何成不了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董卓,三国,某朝篡位,皇帝

    东汉末年,要篡位自立的话,董卓是最有条件的人,但他最终没弄成事,还送了卿卿性命。从主观上分析,毛病在于——1、弄虚作假网络配图董卓受何进召唤带兵来洛阳城的时候,其实兵马只有区区的三千人。董卓怕被人小瞧,镇不住首都的那些家伙,就安排手下这三千人马,每天天一黑着便装出城,第二天天亮再列队大张旗鼓地进城,

  • 曹操为何越级谋反?刺杀董卓居然是虚构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操

    《三国演义》里有一段曹操刺杀董卓的故事,当时董卓弄权,司徒王允召集一班老臣在那里哭泣,忽然曹操抚掌大笑说:“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否?”王允问他不思报国为何反笑?操曰:“吾非笑别事,笑众位无一计杀董卓耳。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网络配图于是拿了王允的“七宝刀

  • 曹操刺杀董卓的惊天内幕 曹操讨伐董卓的经过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操

    《三国演义》里有一段曹孟德刺杀董卓的描写,写到曹操借了司徒王允的七星宝刀前去刺杀董卓,没想到被识破,情急之下假装献刀,然后又假装试马,骑马出城逃走。这一段写的惊心动魄,后人也为曹操的机智勇敢而称奇。但是我认为曹操刺杀董卓之事不可信。因为谁都知道曹操号称奸雄,最擅长装模做样骗取别人的信任,设计除掉他厌

  • 三国董卓成功策反吕布 靠的其实是这个?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董卓

    董卓成功策反吕布,靠的其实是这个" 在何进被杀、董卓入洛阳的前后,丁原是一个关键性人物。董卓最终彻底把持朝政,把袁绍、袁术、曹操等人赶出洛阳,依靠的是实力,而在此过程中,董卓策反吕布杀了丁原,是关键的一步。董卓建立权威靠的也不完全是流氓手段,没有强大实力作后盾一味耍横只能自取灭亡,在董卓刚进入洛阳时

  • 揭秘曹操为何要刺杀作为自己曾经伯乐的董卓?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操,董卓

    董卓是十分欣赏曹操的勇猛和才干的,一直想把曹操招入自己的门下,董卓进入洛阳之后,花费了大量的钱财笼络人心,董卓看着曹操是位可塑之才,于是便把曹操提升为了骁骑校尉。曹操看见董卓的种种恶行,不愿意在董卓手下办事,于是便回到了亳州,当时曹操的父亲曹嵩很是赞成儿子讨伐董卓这一行为,于是从各方面都支持曹操。网

  • 三国董卓竟然是被权欲摧毁的良家子弟!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董卓

    提到董卓,大多数人脑子中估计都是那个大腹便便,为貂蝉和吕布翻脸的猥琐形象。但历史上的董卓,绝不止那么简单,事实上,早期的董卓很有头脑,否则他绝没有可能霸占京师,肆意之极。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人也。少好侠,尝游羌中,尽与诸豪帅相结。后归耕於野,而豪帅有来从之者,卓与俱还,杀耕牛与相宴乐。诸豪帅感其意,

  • 还原历史真相:曹操真的刺杀董卓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操真的刺杀董卓了吗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著名的桥段就是曹操刺杀董卓,这个情节引来了读者的广泛关注,也奠定了曹操在众人心中的形象。但是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里面是的情节不一定就是真实的,那历史中曹操真的刺杀董卓了吗?董卓迎少帝于北芒,然后返回洛阳。董卓废少帝立献帝大权在握,为稳定士众收拢人心,董卓推荐并启用了一批人才,比如蔡

  • 吕布为何要杀义父董卓,里面究竟有什么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吕布

    东汉末年,十常侍乱国,大将军何进听从袁绍建议,引凉州军阀董卓入京。董卓入京后,独揽大权,欲废少帝,原并州刺史、大汉执金吾丁原大怒,引兵攻董卓,董卓大败。董卓畏惧丁原,因此派吕布同乡李肃策反丁原义子吕布,吕布杀了丁原投了董卓。吕布投靠董卓后,董卓百般拉拢,“誓为父子”,以赤兔神驹、金珠玉带相赠,提拔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