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壮缪侯谥号到底是什么谥号 刘禅为什么给关羽这一个封号

壮缪侯谥号到底是什么谥号 刘禅为什么给关羽这一个封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289 更新时间:2024/2/15 3:54:36

对刘禅封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关羽(161-220年),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蜀国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赤壁之战后,刘备入益州,关羽留守荆州。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兵困襄樊,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为此,曹操曾想迁都以避其锐。结果,曹操与东吴联手夹击关羽,关羽腹背受敌、首尾难顾,兵败被杀。

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但是,关羽牺牲初年,人们对他的态度是相当淡,以至在他去世年后,才被刘禅追谥为壮缪侯 。

“壮缪侯”是个啥谥号?古人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选择用“谥号”来进行概括。所谓谥号,是指古代历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后朝廷会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从而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这就是通常意义的谥号,用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

谥法在刚兴起的时候,没太严密的规定,一般只是后人对先人功绩的怀念,没有恶谥。谥号的善恶,是在周召共和时产生的,如当时的厉王——“厉王”乃暴虐之君王。再者如隋朝的杨广,其死后被李唐追谥为“炀帝”,这个“炀”在谥法中可不是好字。按照古代谥法: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觽曰炀。逆天虐民为炀。也就是说,不讲究道义,残暴无良众叛亲离的君主称为炀。这是李唐为了“黑”前朝君主的手段,其实,杨广并不仅仅是一个“炀”字能概括的吧?

而关羽的“壮缪侯”,就是当时蜀汉君臣对其一生的综合评价。根据谥法解释,“壮缪”并不是个好词:武而不遂曰“壮”,名与实爽曰“缪”——当时蜀汉君臣给予他的评介就是,在领军方面有能力,没有发挥好(武而不遂),有些名不符实(名与实爽)。这虽不算恶谥,但也绝不是人们想像中的高大上的好评价。

一位勇冠三军的上将军,死后为何会落得如此评价呢?这同关羽的为人有相当大的关系——关羽的一生是孤傲的,把谁都不放眼里,不论是同一战线的战友,还是分分合合的盟友。关羽听说马超投奔刘备,就要放下守城重任,赶去成都和马超比试,结果被诸葛亮劝下了。还有他对待老将黄忠,也是要打要杀一万个不服。刘备攻占汉中之后,自称汉中王,封五虎上将。当关羽接到命令,看到五虎上将名单中有黄忠之名时,很是气愤,说:“大丈夫当不与老兵同列!”

这些内部矛盾都让刘备与诸葛亮给化解了,不会给蜀汉带来什么严重恶果。但是,在与对手交往时,关羽也同样是眼高于顶,结果,在关键时刻,把蜀汉的战略要地荆州给弄丢了。事情的前因是,孙权为加强和巩固吴蜀两国的联盟,向关羽提亲,要替他的儿子讨关羽的女儿,不嫁就不嫁嘛!还来了句:“虎女焉能配犬子!”什么人嘛!孙权再不济,也是六郡八十一州之主,三足鼎立有其一,竟被关羽骂做是狗,这一骂不要紧,惹得江东之士人人愤慨,个个同仇!这才有了吕子明白衣渡江,关云长败走麦城。

另外,关羽对自己的手下也是天天吊脸子。比如,关羽攻打樊城,水淹七军,杀庞德,俘于禁,迫操徙许,中原草寇望风归羽,形势一片大好。可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孙权准备袭取荆州,而在这时,做为关羽同事的麋芳、傅士仁,因为关羽平素轻视,肆意侮辱自己,在粮草上怠慢,不配合,关羽又发下恨话,回来之后再来找你这两个小子算帐!麋芳、傅士仁对老领导彻底死心了,干脆直接投靠孙权,夺了江陵,断了关羽的后路。牛了一辈子的关羽,没想到就这样栽了。死后身首异出处。

[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司马宣王、蒋济以为关羽得志,孙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曹公从之。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又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轻己。自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於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而曹公遣徐晃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三国志卷三十六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第六)]

这还没有完,到了后来钟会邓艾攻蜀的时候,庞德的儿子庞会把关羽的后代一一斩尽杀绝!

[蜀记曰:庞德子会,随钟、邓伐蜀,蜀破,尽灭关氏家。]

荆州一失,蜀州的东大门就毁了,蜀汉随之就进入了败局局连连的塌方期——不开城门让关羽他们进城的那些小将也被处以军法,导致后来复仇过程中张飞被部下所杀,刘备执意东征,陆逊营烧蜀军七百里,蜀军死伤无数,身心交瘁的刘备病死白帝城。从此,士气狂跌,国力空虚——这些都是关羽失荆州引起的连锁反应。

关羽死后40年(景耀三年[260年]),蜀汉后主刘禅在追谥几位重要大臣时,才追谥关羽为“壮缪侯”。

南宋思想家陈亮评价关羽时说:“夫关羽好勇而无谋,恃气而骄功,此其势甚易谲也。”就连一代巨人毛先生也曾说:“关云长大体上是不懂统一战线的,这个人并不高明,对待同盟军搞关门主义,不讲政策。”

关羽“舍我天下其谁”的傲慢使他失去了人心,俗语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人如果没了帮手,都想把你置之于死地而后快,你便成了孤家寡人,岂有不败之理?关羽最后落得“里无粮草,外无救兵”,败走麦城本来就在情理之中。有句话“骄兵必败”,关羽正中其言。常人所谓的“大意失荆州”应该改一改,叫做“关羽傲慢失荆州”才更准确。

(图片来自网络)

标签: 刘禅关羽

更多文章

  • 刘禅到底问了诸葛亮什么问题 诸葛亮才明白刘禅是在装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禅,诸葛亮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禅装傻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说起三国时期的蜀国,大家可能都会想到刘备,诸葛亮等人。在魏蜀吴三国中,蜀国的崛起是非常迅速的,但同时它的衰败也是最快的,在诸葛亮死后蜀汉就开始消亡了,而人们对于蜀汉的消亡,往往都会把原因归结在蜀汉后主刘禅的身上。因为他给人的印象是十

  • 刘备有四个儿子,其他几个儿子比刘禅还笨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备,蜀汉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刘备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众所周知,三国时期,群雄逐鹿。各路诸侯国纷纷趁汉室衰颓之际,招兵买马,意图问鼎中原。最先造反的是董卓,其把控汉献帝,大肆惑乱朝纲,使得高至朝堂,低至江湖,都怨声载道。于是各路诸侯纷纷纠集人马,于虎牢关讨伐董卓。

  • 孙尚香如果带走刘禅的话 蜀汉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孙尚香,刘禅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孙尚香和刘禅,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汉朝混乱许久之后,各方诸侯都以成王败寇,就剩下曹操、孙权、刘备,他们在荆州之战直接决定了三国鼎立,不过魏国是曹丕建立的,那时候曹操已经凉了,魏国独占大头,其次是东吴,再到蜀国,蜀国向东吴借了荆州,之后更是成功夺取了西川

  • 刘备明知刘禅无能,为何还要执意让他继位呢?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刘备

    在古代我们都知道一个王位对于一个国家是十分重要的,然而这次我们要说的就是在三国时期大家很熟悉的刘备和他的儿子刘禅,我们都知道刘备把自己的王位传给了刘禅,但是这也令许多人都十分的惊讶,因为刘禅并不适合成为一个领导者,但是为什么最后刘备还是让刘禅继承了呢!首先我们先来看一看刘禅,刘禅是刘备的一个小妾也就

  • 刘禅并不适合当一个领导者,为什么他还是继承了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禅,蜀汉

    你真的了解刘备和刘禅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在古代我们都知道一个王位对于一个国家是十分重要的,然而这次我们要说的就是在三国时期大家很熟悉的刘备和他的儿子刘禅,我们都知道刘备把自己的王位传给了刘禅,但是这也令许多人都十分的惊讶,因为刘禅并不适合成为一个领导者,但是为什么

  • 诸葛亮是因为北伐没有成功,所以才没有取代刘禅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葛亮,三国

    诸葛亮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公元223年2月,坐镇白帝城的刘备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无奈之下,刘备只好将托孤的事情提前。他将诸葛亮从成都唤来永安,与李严一同托付后事。当时刘备给予了诸葛亮近乎最大的权力,他称若刘禅可以辅佐,就请诸葛亮辅佐刘禅,若刘禅没有这个才能,诸

  • 唐代的“董卓”朱温:反向迁都洛阳力求控制朝政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温,迁都,董卓,

    朱温得以进入唐朝最高统治集团,缘于唐廷中官僚集团与宦官的矛盾。其时,朝中一些大臣与宦官各自勾结地方的藩镇势力,进行着你死我活的斗争。当时的皇帝唐昭宗李晔也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希望能够振兴唐室。但是他生不逢时,在他即位时,面临的却是一副烂摊子:朝廷政治极端黑暗混乱,宦官、大臣争权夺利,全国各地民乱纷

  • 吕布恶名的背后:丁原董卓对其也并不像是义父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吕布,反复无常,董卓,

    人们评价吕布,历来都认为他天性反复无常,桀骜难养。其最主要的证据,就是他和董卓的关系。从总的作用来看,董卓是使东汉末期社会更加动荡不安、百姓生活更加水深火热的独夫民贼。但一开始,董卓并不是以这种形象出现的,他是朝中士大夫集团借以诛除宦官势力的希望所在。董卓本人也是反对宦官专权的。通过对吕布和董卓关系

  • 东汉董卓之乱的经过简介:废帝虐民 迁都长安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董卓之乱,汉朝

    董卓之乱,东汉中平六年(189),董卓率兵进入洛阳,废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自为相国独揽朝政。次年关东诸侯推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卓败,挟持献帝西走长安,并驱使洛阳数百万口西迁长安。行前,董卓的士卒大肆烧掠,洛阳周围二百里内尽成瓦砾。到192年被王允、吕布所杀,历时3年。3年时间虽短,社会却经历了

  • 董卓的女儿是谁 董卓有几个女儿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董卓,东汉

    董卓的女儿是谁 董卓有几个女儿分别是谁董卓(?-192年5月22日),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东汉末年少帝、献帝时权臣,凉州军阀。官至太师,封郿侯。原本屯兵凉州,于灵帝末年的十常侍之乱时受大将军何进之召率军进京,旋即掌控朝中大权。其为人残忍嗜杀,倒行逆施,招致群雄联合讨伐,但联军在董卓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