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世人都说"刘备借荆州,有借不还"不是个君子,可事实却是?

世人都说"刘备借荆州,有借不还"不是个君子,可事实却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80 更新时间:2024/2/17 23:29:53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成了一句家喻户晓的歇后语。刘备的信誉因此大打折扣。《三国演义》说到“三气周瑜”,多围绕荆州的“借”与“要”展开,给人的总体印象是要债的快被逼疯、欠债的一味耍赖,不管做了怎样的艺术处理,对刘备显然不利。

正史对“借荆州”也多有描述,《三国志》鲁肃传、吕蒙传多次提到荆州是“借”出去的,刘备传等提到孙权要讨回荆州,不过这些记载往往又比较含糊,既没有详细说明刘备是怎么借到荆州的,更没有具体指出这个“荆州”指的是什么。

在东汉末年,荆州不是一个城池,而是一个很大的地域概念,具体说就是东汉的13个州之一。下辖南阳郡(河南西南)、南郡(湖北西部)、江夏郡(湖北东部)、长沙郡(湖南东北)、桂阳郡(湖南东南)、武陵郡(湖南西北)、零陵郡(湖南西南)等7个郡,曹操南下荆州之前南阳郡被其占去大部,江夏郡被孙权占据一部,其余尽归刘表父子所有。

曹操南下,刘表死、刘琮降,荆州的格局发生了改变,孙权的势力未变,其余尽归曹操所有。之后发生了赤壁之战,曹操虽战败,但并不意味着荆州7个郡归了孙刘,因为曹操仍占据整个南阳郡以及南郡、江夏郡的大部,江面四郡处于“自治”状态,孙刘控制的地方十分有限。

曹操由赤壁退到了南郡的郡治江陵,而不是向北方逃跑,说明他不想放弃荆州,但孙权、周瑜、刘备动作很快,迅速扩大战果,周瑜、刘备指挥孙刘联军追到江陵,孙权同时又走出一步好棋,于建安十三年(208年)12月亲自率队开辟了东线战场,出击曹军控制下的合肥。

在这种情况下曹操仍未放弃,因为荆州实在很重要,他任命曹仁为南方军区司令(征南将军),由横野将军徐晃协助守卫江陵,折冲将军乐进守卫襄阳,做出这些安排后曹操率领其余主力北撤。

有曹仁坐镇江陵这一仗并不好打,孙刘联军前后攻了一年多。看到江陵城一时难以攻克,周瑜便指挥人马去占江陵上游的夷陵,即今湖北省宜昌市,在夷陵大破曹军,此战中年仅30岁的年轻将领吕蒙脱颖而出,被孙权任命为副军长(偏将)。

据《吴录》记载,看到江陵城无法攻克刘备向周瑜建议:“江陵城里粮食很充足,这是攻不下来的主要原因(城中粮多,足为疾害)。建议让张飞率1000人跟您攻城,您分给我2000人,从夏水绕到曹仁的后面,曹操听说后必然撤走。”

夏水是汉水的一条支流,发源于江陵一带,刘备的具体作战方案无法考证,但他提出的以另一种思路打破战场僵局的想法是有价值的,被周瑜所接受,周瑜后来给刘备增兵2000人(以二千人益之)。从这条记载可以看出,虽然孙刘联盟,但战场上以吴军为主导,指挥权也在周瑜手中,刘备所部只能充当协同的作用。

经过周瑜、刘备等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到建安十四年(209年)下半年,曹操看到江陵再守十分困难,决定撤出,回防到襄阳。周瑜带伤指挥作战,迅速攻下江陵及其以东长江沿线的许多重要据点,从柴桑到夷陵的长江防线基本上被吴军占领。

孙权任命周瑜为南郡太守,驻守江陵;程普为江夏郡太守,驻守沙羡;吕范为彭泽郡太守,驻守柴桑。这个彭泽郡是之前没有的,为孙权新设。

孙权的行动很果断,丝毫没有考虑联盟另外两方刘备和刘琦的感受,比如江夏郡太守,原本由刘琦担任,程普再去当太守,明显是内讧。换成别人,早就去吵架了,但刘备经历过也看到过太多这样的事,他丝毫不以为意。

普京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没有实力的愤怒毫无意义。”这句话在这时的刘备身上,也是很贴切的。

眼下不能和孙权弄僵,联手抗曹还是当前的首要任务。为此,刘备赶紧表奏刘琦为荆州刺史,为了不与程普争锋,把自己原来驻扎在夏口一带的人马也全部撤出。《江表传》说,孙权和周瑜给刘备指定了一个叫油江口的地方,让他在这里驻扎。

油江口是长江南岸的一个小地方,属南郡,位于江陵沿江而下约百里的地方,归南郡太守周瑜管。南郡有三分之二在江北,三分之一在江南,在江南的部分,至少五分之四是荒无人烟的山区,孙吴一连得了3个郡,作为另一个战胜方,刘备只得到了小半个南郡,他这个荆州牧也就在油江口一带说话管用,确实不公。

刘备继续忍耐,为了换取孙权的支持,刘备主动表奏孙权为车骑将军。这时刘琦因病去世,孙权作为回报,表奏刘备为荆州牧。

油江口听起来总是一个小地方,不适合把荆州的治所放在这里,刘备便改油江口为公安,作为自己的大本营,此地即今湖北省公安县。但公安毕竟太小了,刘备想自己这个州牧手里至少也得有一个郡吧,他决定亲自去面见孙权,当面提出把南郡的其它地区也让给他。

赤壁之战后孙权回到京口,即今江苏省镇江市,听刘备说要去京口见孙权,所有人都大吃一惊,诸葛亮更深表忧虑,劝他不要去,以免遇到危险,但刘备执意前往,并于建安十五年(210年)冬天出发。

刘备的举动让孙权也吃了一惊,但又不能拒绝。刘备于是到了京口,开门见山说出来意,孙权没有思想准备,让刘备先别急,他和属下们商量商量。

江东内部对此事的看法出现严重分歧,身在江陵的周瑜听说刘备到了京口,写密信给孙权说:“刘备是个枭雄,又有关羽、张飞这样的熊虎之将,不会久居人下。我建议把刘备留在吴地,给他修宫室,让他整天吃喝玩乐,使他与关张二人分隔起来,我趁机发起挑战,大事可定(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

在周瑜看来,如果割地给刘备,刘备必然如蛟龙得云雨,一定不是池中之物。周瑜的看法得到时任彭泽郡太守吕范的支持,他建议孙权趁机把刘备扣留,不要放他走(范密请留备)。

另一派意见以鲁肃为代表,认为应该答应刘备的请求。《汉晋春秋》记载,鲁肃建议把南郡的江北部分让给刘备,理由是给曹操树个对手,给自己添个盟友,这才是上计(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让之上也)。

鲁肃考虑得更加长远,赤壁大败后曹操把主攻方向放到了东线的合肥,目前正整顿人马以谯县、寿春、合肥等为基地向孙吴发起攻势,荆州虽然重要,但当务之急是全力以赴保东线,现在没有力量增兵荆州,所以不能和刘备闹翻。只要孙刘联盟在,曹操就不能不有所忌惮,在荆州一线就得保持足够的兵力,这样东线的压力可以减轻。

最后鲁肃等人的建议被孙权接受,孙权决定撤出南郡,把这里让给刘备。对孙权来说让地盘只有这一次,所让出的其实只是刘备实际控制的公安等以外的半个南郡。

从战略上看这的确是高明的一招,受益的不仅是刘备,还有孙权自己,《三国志》记载“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于地”。但需要注意的是,史书里对这件事一会儿说的是“给”、“与”,一会儿又说“借”,例如:

《三国志》鲁肃传:“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借之。”

《三国志》吕蒙传:“(鲁肃)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损其二长也。”

《三国志》程普传:“周瑜卒,代领南郡太守。权分荆州与刘备,普复还领江夏。”

《江表传》:“周瑜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给备。”

“借”与“给”是不同的概念,“借”是要还的,但考察一下汉末三国的历史,“借地盘”的事似乎比较稀罕,还没有过“好借好还”的例子,从刘备一方来说估计也没有过“借”的概念,地盘拿来了也就归自己了。

但孙吴方面肯定想强调荆州是“借”出去的,唯有如此后来袭杀关羽、重夺荆州才有了说辞,所以在一些史书里开始出现了“借”的说法,《三国志》是集采众多史书写成的,因而在荆州的“借”与“给”上出现了矛盾。

但即使是“借”,当年“借”出去的也只是半个南郡,而后来夺回去的却是数个郡,刘备亏大了。

在这桩历史陈案里刘备显然吃了大亏,最后竟然还落下信誉不好的名声。

标签: 刘备荆州

更多文章

  • 夏侯兰是怎么投靠刘备的 他为什么会弃武从文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曹操

    汉末三国之中,曹魏的军事实力是最强的。当蜀汉和东吴结成联盟后,曹魏依然可以“一个打俩”,多次挫败两国的进攻。这份军事实力背后,有一支中坚力量始终在支持着,它就是夏侯家将。夏侯家将夏侯家的先祖是西汉开国将领、军事家、政治家夏侯婴。夏侯家历经沉浮,到了东汉末年,这个姓氏又绽放出了新的光彩。夏侯惇、夏侯渊

  • 刘备生命中的三个贵人:张世平、苏双,麋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备,三国

    众所周知,汉昭烈帝刘备虽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后裔,但事实上家境早已破落,出身高贵的汉室宗亲在百年后竟然只能靠织席贩履为生,实在令人唏嘘。说起来,刘备出身如此低贱,其实是很难成就大业的,好在他一生遇到了三个贵人,恰恰也正是这三人的鼎力相助,才使刘备具有问鼎天下的资本,并最终登基称帝。否则光有诸葛亮这样的

  • 曹操为什么不把刘备囚禁到死?是他大意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操,汉朝

    还不知道曹操为何不把刘备囚禁到死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吕布被杀后,刘备与曹操一同回到了许都。当然,刘备的本意是拒绝的,因为他知道,一旦进了许都,身家性命便从此不由己。可他拒绝不了。刘备虽身在许都,但却一直在等待机会,一个可以逃出去的时机。他没有想到,这个机

  • 刘备临死前不把兵权交给诸葛亮 而是交给此人呢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三国

    在历史长河中,诸葛亮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这个故事吗?221年7月,刘备为夺回荆州,亲率数万大军伐吴,却於次年被吴将陆逊大败於於猇亭,刘备收拾残兵退守永安(白帝城)。223年,刘备恼羞於夷陵惨败而一病不起,临终之前托孤於诸葛亮,并对诸葛亮说了一番“感人肺腑”的话:“君才十倍曹丕,必能

  • 刘备得知徐母亲为他而死,说了哪几个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备,三国

    欢迎大家来到中国历史故事网,今天小编给大家讲述的是刘备得知徐母亲为他而死。说到三国,我们认为长江的水已经向东流了。就像这一次,在一千年前的三国时期,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促成了三国之间的三方对抗,都已成为历史。它们的光辉也像天空中的星星。在大晚上,他只扮演一个装饰品的角色。书中的英雄们,他

  • 刘备和关羽的关系真的很好吗 历史上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备,关羽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我要和大家来讨论一个话题,这个话题有关两个英雄人物,他们都是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大英雄大人物,正是桃园结义的刘备还有关羽,今天讨论他们二人是因为二人的结拜关系真的有历史和后人所说的那般牢固不可摧吗?到底是不是呢?今天就和大家来好好地分析一下。要知道,刘备是什么人,刘

  • 刘备的老婆到底有多少个 真正的数量绝对不是那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备,三国

    论刘备的几个妻子,其实真正的数量,绝不止史实上记载的那么少!提到刘备的妻子群,我们首先会想到的就是孙尚香、甘夫人、麋夫人,但事实上,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刘备的妻子显然不只是只有她们三位。从三国志蜀书各篇章当中,小编找到刘备先后纳娶了甘夫人、麋夫人、孙夫人、吴皇后四人。但从三国志字里行间中,我们也可以

  • 刘备克妻是真的假的 众多妻子中最后一个寿终正寝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刘备

    在《三国演义》里,刘备一生一共娶了四个老婆,分别是:甘夫人、糜夫人、孙夫人、吴夫人。其中吴夫人还是寡妇再嫁,后文再详细聊吧。但是这不是说刘备一生就只有这四个女人,而是这四个女人算是都当过他的正儿八经的老婆,在《三国志》里有只言片语的记载罢了,还有一些属于“早年多次丧偶”里的那一波,连个名字也没有,更

  • 在刘备的众多老婆之中 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备,三国

    刘备,字玄德,西汉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三国时期蜀国的开国皇帝,即汉昭烈帝,同时他也是三国时期蜀汉的政治家,史家称他为先主,就这样拥有辉煌一生的人物,究竟有几个老婆呢?接下来小编将带领大家一起去看一下。刘备这一生有多少个老婆,史料上并未记载,但史料上记载了,刘备早年命中克妻,在进驻徐州之前,

  • 刘备抛妻弃子是真的假的 他一共丢了多少次呢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备,三国

    在历史长河中,刘备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刘备丢老婆这个故事吗?刘备是是什么时候娶妻生子的这个在历史上好像永远都是一个谜,在《三国演义》我们知道在刘备创业的初期娶了两房夫人,她们分别是甘夫人和糜夫人,后来和孙权联盟又娶了孙权的妹妹为妻,孙刘联盟破解之后,孙权的妹妹就私自跑回了江东,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