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飞死亡的真相 竟然是刘备的一场阴谋

张飞死亡的真相 竟然是刘备的一场阴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478 更新时间:2024/2/11 14:11:53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张飞以其勇猛、鲁莽、嫉恶如仇而著称,虽然此形象主要来源于小说和戏剧等民间艺术,但已深入人心。此前,我们只晓得勇士李逵是被哥哥宋江用毒酒害死,谁知猛将张飞也遭到了刘备的算计。世上的大哥啊,为何都如此不厚道!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张飞死因真相。

网络配图

一、张飞结义的动机无为,先佐炎汉,后忠刘备

相对于刘备和关羽,张飞就没有那么鲜明的政治立场了。这大概也与其出生有关--“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既不像刘备早年丧父、家贫,也不像关羽除灭豪强、逃难,他结义、参军纯粹是出于“大丈夫应与国出力”的热血与豪情。正因为动机无为,所以他并不想做江湖老大,甘愿鞍前马后做小弟(江湖上有钱人自立为长,不序年龄不比能力的甚多),先佐汉,后忠刘,包括刘备在内的所有汉室宗亲。例如他在刘备婉拒进位汉中王时劝道:“异姓之人,皆欲为君,何况哥哥乃汉朝宗派!莫说汉中王,就是皇帝,有何不可!”

对于他姓逆臣,尤其是董卓吕布和曹操等人,张飞则深恶痛绝,当疑心关羽投降曹操时,他甚至要兄弟火并,直到亲眼看见关羽杀掉蔡阳。假如三兄弟都像张飞这般灵活而又理性,或许不会出现裂痕,或许能走得更远。

二、刘备以雪仇解除结义,先获独生,再博民心

张飞的思想转变还是太过简单了,以为自己的子孙会永远甘居人下,忠于刘姓;以为兄长刘备会永远仁义守誓,认自己这个异姓兄弟。实际上从根源上说,“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异姓兄弟只适合辅朝,不宜篡朝;只适合强强联合、同心协力打天下,不宜孤家寡人坐天下。因为三姓之人既已化学合成为一个人,比亲兄弟还亲,那么他们的后辈就应同时享有皇位继承权,只不过需要遵循立长不立幼,立贤不立愚的规矩罢了。而后来关兴与张苞争锋相斗、互不相让的事实也表明他们的后代不会盲从前代的兄弟次序,一切凭年龄和实力说话。刘备作为首任兄长、既得利益者,当然不能接受这种看上去很美的取代“家天下”的寡头政治,它会直接威胁到刘禅的继承权和统治权,竟至破坏整个皇室宗派的单姓血统。不要说将来做天子,就是止步于汉中王、西蜀帝王,刘备也不想三姓共治,何况刘禅在所有亲子与义子中又不具备任何竞争力。(此前他之所以愿意结拜异姓兄弟,是为了体现仁义、包容和开明的刘家新形象,骗取第一桶金。)

网络配图

大哥毕竟比三弟有才,他早已想好了消解化学兄弟的化学方法--与“结义”相反的“雪仇”。先将兄弟暗中送给对手杀,再以雪仇的名义获得独生。只要说是为了报仇,谁还会要求他们同年同月同日死呢?结义盟约自然解除。同时还赢得了朝野上下同仇敌忾的士气与民心。这都是夺取天下必不可少的。正因为报仇是假,夺天下是真,所以刘备在杀死所有仇人之后还要继续进攻吴国。(他的战略与诸葛亮相反,是先灭东吴,再统一全国。)刘备不愧是伟大的政治家,既能将兄弟结义提升至替天行道的辅国大义,又能将兄弟之仇演说成不共戴天的灭国公仇。且看他是如何制造兄仇的。

刘备的另一种才华是善于借力,当初结义是为了借力羽、翼起飞,如今成功在望,他又要借力剪除沉重的翅膀并获得两重孝。那么,该借何人之力呢?无需另请高明,非诸葛亮莫属。第一,诸葛亮也有杀羽除飞的图谋,志同道合,不会泄密;第二,诸葛亮擅长心理战和远程战,常在笑里藏刀之后敷以悲伤的眼泪,干净利落;第三,诸葛亮精通各种神鬼之道,能将阴谋陷害伪托成上天旨意,无人生疑。刘备亲眼见到诸葛亮杀同僚庞统时就是这样做的。

三、诸葛亮放纵张飞的偏才,先使其小成,再使其大败

诸葛亮果然没有辜负刘备的期望,只对着关羽和张飞的偏才和性格缺点温柔拍打几下,就让他们死于非命了。

关羽的正才是义,却偏好逞勇,缺点则是“刚而自矜”;张飞的专长是勇,却偏好耍智;缺点则是“暴而无恩”。

诸葛亮告诉我们,若想成全一个人,就帮助他发挥专长。诸葛亮给关羽镇守华容道的机会,便让他义满天下;诸葛亮给张飞树林中可埋伏军马的示,便让他当阳桥头一声吼,勇退曹家百万兵。若想毁灭一个人,就膨胀他的偏才。与由善性决定的正才不同,偏才往往由后天的欲望驱动,一旦放纵,就会让人自我陶醉,暴露出缺点,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譬如,关羽在接到孔明送来的五虎上将第一员的勇名后就说:“知我者惟孔明也”。以为自己真能威震华夏了。张飞在瓦口关接到孔明送来的三车成瓮的美酒,计取张颌之后,就以为自己独得孔明之妙,成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酒神加智神,愈加纵酒贪杯。这就是“欲使其亡,先使其狂;欲使其狂,先使其盲”的道理。现在很多成功人士仍喜欢别人吹捧他们的业余爱好,以全才自居。

四、刘备将屠夫张飞当猪杀,先消磨其意志,再急火攻心

实际上,在害张飞的过程中,刘备不仅是旁观者、纵容者,还是积极的合作者、操刀者,参与程度要比杀关羽时深得多。他与诸葛亮的关系就像范疆与张达一样,几乎不分主从。表面上,他不赞同孔明送酒给瓦口隘的张飞,以免他贪杯误事,实则并未阻止,只管增派魏延去助张飞成功,却未捎去半句节酒的嘱托。表面上,他在伐吴之前,初开金口嘱咐张飞:“朕素知卿酒后暴怒,鞭挞健儿,而复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今后务宜宽容,不可如前。”实际做法却是:一、称帝三年间绝口不提报仇之事,让张飞不知所从,终日借酒浇愁;二、在某一天突然下诏,发兵东吴,“克日兴师”,让长年被酒伤身、意志消沉的张飞急火攻心;三、明知张飞酒后鞭挞士卒,并将他们重又安排在身边,却不及早劝张飞减少饮酒(至少有三年时间),更不设法隔离他身边危险的士卒,这都是刘备有义务有能力做到的。一个喝了几十年酒的瘾君子怎么可能说戒就戒呢?一旦喝醉,又怎么可能及时控制自己的行为,记起兄长的叮嘱呢?

网络配图

实际上,刘备的所谓嘱咐更接近于诅咒,谁听着都会心生逆反,张飞向来吃软不吃硬,也就愈加纵酒,愈加暴虐了。接着,刘备呆在家里焦急等待咒语显灵,未等阆中来报信的人开口,就说:“噫,三弟休矣!”皇天不负苦心人,张飞总算以短取败、自食其果了,刘备“放声大哭”,喜极而泣。

最可笑可恼的是,刘备还学着诸葛亮事前制造先天宿命,上次是梦见关羽立在灯影下请求报仇雪恨,这回是装模作样夜观天象,如“是夜心惊肉颤,寝卧不安。出帐仰观天文,见西北一星,其大如斗,忽然坠地。先主大疑,连夜令人求问孔明。”前次关羽死后,孔明对刘备说的是:“吾夜观天象,见将星落于荆楚之地,已知云长必然被祸;但恐王上忧虑,故未敢言。”刘备几近鹦鹉学舌。

五、江湖大哥都不厚道,先害兄弟,再害自己

点击看大图谁都明白统一天下要比建立蜀国难得多,需要更多兄弟的和衷共济,但刘备却自私自利,独自一人上路了。究竟是一条称孤道寡的路,还是孤独求败的路呢?刘备这次不敢做梦、占星了,也不敢相信孔明的装神、算卦了,出师之前特地请来青城山的隐者李意。只见李意“画了一大人仰卧于地,傍有一人掘土埋之,上写一大‘白’字”,飘然而去。毋庸置疑,这位掘墓的人就是孔明,其实李意也不是在预测,只是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必然,惟有刘备看不到的必然……

此前,我们只晓得勇士李逵是被哥哥宋江用毒酒害死,谁知猛将张飞也遭到了刘备的算计。世上的大哥啊,为何都如此不厚道!可没有了甘当“三姓兄奴”的愚弟,谁还会对你赤胆忠心,谁还会把你的巧言当真,谁还会在乎你那几两几斤!

张飞遇刺除了有“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的内因,还有缺点被他人恶意放纵的外因;除了有下属范疆、张达的近身操刀,还有上司刘备和诸葛亮的远程攻心,长期运作。

标签: 张飞刘备

更多文章

  • 揭秘:刘禅为何两娶张飞的丑女儿做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禅

    江湖以为,这里面却有几个原因:其一,这是刘备的意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刘阿斗再牛,也得听老子的。当初给刘备打江山的开国元勋,唯有关羽张飞。关羽死后,就剩下老张飞最贴心。毕竟桃园弟兄,和尚不亲帽子亲。谁叫当初刘关张在干革命的时候,那是一个绳上的蚂蚱。其二,这是诸葛亮的媒人。诸葛亮是谁,刘阿斗的干爹,

  • 刘备为何阻止张飞救卢植 卢植后来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备,张飞

    刘备的老师是卢植,天地君亲师,古人很重视老师。不过当刘备老师卢植受挫,被抓起来的时候,刘备却不允许张飞前去解救。且看三国演义原文:玄德领命,遂引兵复回。得到半路,只见一簇军马,护送一辆槛车,车中之囚,乃卢植也。玄德大惊,滚鞍下马,问其缘故。植曰:“我围张角,将次可破;因角用妖术,未能即胜。朝廷差黄门

  • 勇猛张飞醉酒丧命:一世英雄竟为何留千古笑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飞

    酒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成事也能坏事。《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中的忠义酒;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动魄酒;关羽温酒斩华雄的豪迈酒;还有张飞佯装酒醉战张颌的智慧酒……但杀猪出身的张飞成也是酒、败也是酒,最后身首异处,也在一个酒字上。张飞爱憎分明,不遮不掩,喝酒也是这样,控制不住量,把握不住度。他不但好酒,而且成瘾,

  • 三国史上一世英雄的猛张飞竟因醉酒丧命背后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飞

    酒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成事也能坏事。《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中的忠义酒;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动魄酒;关羽温酒斩华雄的豪迈酒;还有张飞佯装酒醉战张颌的智慧酒……但杀猪出身的张飞成也是酒、败也是酒,最后身首异处,也在一个酒字上。张飞爱憎分明,不遮不掩,喝酒也是这样,控制不住量,把握不住度。他不但好酒,而且成瘾,

  • 蜀国五虎上将窝里反 张飞要杀关羽原因何在?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飞

    三国演义里,蜀国最顶级的武将一共有五人,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堪称勇猛无敌,不过这五虎上将可并非大家想象的那样和睦,至少关羽和张飞就曾窝里反过,到底当年张飞为什么执意要杀关羽呢?且听小编娓娓道来。在三国故事里,蜀国五虎上将最大危机,其实就是张飞曾和关羽窝里反,古城大战之中,张飞咬牙切齿

  • 张飞墓在四川,身体和头颅不在一起(头葬云阳)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飞

    张飞是个老粗人,虽然历史上说的张飞能文能武,可是当他为了给关羽复仇的时候粗暴的对待部下,导致部下把张飞直接砍掉头。张飞墓就此没有完整。身体葬在四川省阆中,头就葬在云阳。四川阆中的张飞墓保存完好网络配图张飞墓,位于四川省阆中古城西街汉桓侯祠内。墓坐北向南,全用黄沙土垒成,隆然高起,宛若一座椭圆形的山丘

  • 历史上真实的张飞面目 竟本是一位文艺男中年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张飞

    云阳张飞庙,因为三峡大坝修建时的搬迁而广为人知。而《三国演义》人物中,被歪曲得最厉害的,恐怕也非张飞莫属。在小说里,张飞出场,即如此描写他的容貌:“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就这20个字,把威猛无比的猛将形象定了调。作者后来还添油加醋,引了不知道哪里来的打油诗,单说他当阳桥

  • 三国中被歪曲得最厉害的 恐怕也非张飞莫属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张飞

    云阳张飞庙,因为三峡大坝修建时的搬迁而广为人知。而《三国演义》人物中,被歪曲得最厉害的,恐怕也非张飞莫属。在小说里,张飞出场,即如此描写他的容貌:“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就这20个字,把威猛无比的猛将形象定了调。作者后来还添油加醋,引了不知道哪里来的打油诗,单说他当阳桥

  • 三国万人敌:竟不是关羽更不是张飞那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

    说起三国万人敌,人们不由得想起《三国演义》纵横驰骋的两位武将——千里走单骑的关羽和喝断长坂桥的张飞。实际上,三国演义的很多桥段,在历史上并不存在。比如武圣关公的千里走单骑,就被很多人认为不实。那么,在真正三国历史上究竟有没有以一人之力可搏万人而扭转战场局势的超级武将呢?网络配图答案当然是有的,他就是

  • 三国趣闻:张飞真的强娶了曹操的堂侄女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飞

    公元200年,是一个很热闹的年份,历史安排了很多精彩段子在这一年密集上演。网络配图最热闹的当然是官渡之战,这个段子发生在十月,袁绍老大变老二,曹操老二变老大;最精彩的段子在四月,临时在曹操手下打工的关云长,上演了一段荡气回肠的动作大片,在白马秒杀袁绍手下骁将颜良;最伤不起的段子是在江东,小帅哥孙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