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三国演义》中的刘备这么完美?罗贯中为什么要颠覆他的形象?

为什么《三国演义》中的刘备这么完美?罗贯中为什么要颠覆他的形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433 更新时间:2024/2/19 14:05:05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不同的两个刘备,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督邮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名,主要负责代表太守(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督察郡内县乡,帮忙发表政令,开展司法工作等。在名著《三国演义》的第二回里,刘备在讨伐黄巾军中立了大功,朝廷论功行赏,让他当了定州市(在今天的河北省内)安喜县的县尉(相当于现在一个县的公安局局长)。

对于这个职位,在《汉书·文帝纪》中就有说道:“二千石(指郡太守)遣都吏循行,不称者督之。”汉时位轻权重,凡传达教令,督察属吏,案验刑狱,检核非法等,无所不管。郡分部者,部皆置,如西部督邮、东部督邮等。魏、晋起地位似不如前代。后设置渐少。北齐只设于清都郡。隋初废郡,督邮亦废。

可是,刘备刚到任不久,朝廷便有了新的举动:预备淘汰一部分因为军功而受到封赏的官员。在此之前,先派了一群“玄衣督邮”专门去到各个地方进行巡视。偏偏这些督邮不干实事,个个都是贪污受贿、收刮民脂的人。他们去到哪哪里的人就怨声载道,其中,一个胖乎乎的督邮正好到了刘备就职的县城。

刘备很重视这件与自己的前途息息相关的事情,急忙带着关羽张飞一同出城去迎接。但是,这个督邮非常傲慢,没有接见他们,这就使得关羽和张飞便跟这个督邮结下了梁子。后来,因为刘备没有贿赂督邮,督邮便给他安了一个贪赃枉法的罪名。

张飞实在无法忍受下去,便冲到督邮落脚的驿馆,替刘备殴打了督邮一顿。刘备知道后,担心后续会有很多麻烦,便赶紧带着关张两人逃跑到了代州,投奔宗亲去了。不过,这一段历史,在《三国志先主传》里,却是另外一种版本:据说,怒打督邮的不是张飞,反而是刘备自己。

当时,刘备刚上任不久,正准备一展才华,谁知道,他就收到朝廷那边的消息,要淘汰一部分凭军功上位的官员。更可怕的是,刘备听说,朝廷预备淘汰的名单中有自己的名字。所以,当那些负责在全国各地巡察的督邮,其中,有一个到达刘备管辖的安喜县后,刘备立即殷勤地亲自到城门口去迎接。

谁知,这个督邮不仅没有理会他,还以病为由拒绝了与刘备的会面。刘备一怒之下,便带着打手冲进督邮落脚的驿馆,将督邮绑缚得严严实实,还把自己的县令官印挂在督邮的脖子上。挥鞭子,痛打了他两百下,之后,便放弃了安喜县的一切,匆忙离开了。

《三国演义》虽然立足于东汉末年一直到西晋初年的历史,但是,主要还是一部长篇小说。既然是小说,那么,罗贯中自然不会全部按照史实进行,而是按照人物的个性事情的发展,来安排情节。所以,在他的笔下,最为仁信好德的刘备自然不会冲动去打人,反而,由身边的武将关羽或张飞代为出头。

其实,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的时间是元末明初。当时,封建社会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到处都是农民起义,平头百姓则是受害者,日子过得很不安稳,更谈不上有闲心去娱乐。偏偏罗贯中以创作话本与杂剧维生,所以,可以想象,当时他的日子也不好过。

以至于,他越将刘备写得重仁义,越代表他特别渴望能出现一个解救平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仁君。而刚好,“怒鞭督邮”这段故事,时代背景跟罗贯中的现状特别相似。刘备之所以能够担任安喜县的县尉,主要是他立过军功。换而言之,刘备是经历了战争才获得了这样的待遇。

但偏偏,朝廷并没有珍惜刘备的功劳,反而要淘汰他。

然而,罗贯中笔下那位胖乎乎的督邮,不仅没有好好安抚或给他提供更好的前程,反而变本加厉,想借机获利。他的这些行为,让一心为朝廷服务的刘备感到非常受辱怒火中烧,所以,就出现“怒鞭督邮”的事情,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而罗贯中正是透过这个事件,发泄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愤怒。

同时,一群督邮到达各个地方,理应好好的巡察工作,如实向朝廷汇报那些因军功为官之人的能力,让朝廷知人善用。但是,按照《三国演义》的情节所写,督邮并没有好好开展工作,反而收刮民脂,引人反感。所以,不管是刘备,还是张飞,痛打一顿督邮,都是大快人心的。

在《三国演义》第二回里,张飞和关羽规劝刘备干脆杀了督邮弃官归乡,重新谋划未来的出路。可是,刘备并没有这样做,他仍保持仁慈之心,只是将自己的官印挂上了督邮的脖子上,说:“你伤害老百姓,本来该杀,这次暂且放过你。现在我把官印还给你,以后,我会另外投靠其他地方。”

只可惜,虽然刘备仁慈的放过督邮,但是,他却没有因此而感恩。反而在事后,向定州太守告状,促使太守下令通缉刘备。而在《三国志》里,并没有详细写出督邮的最后下场。不过,将刘备的一生事迹综合起来,可以看出,刘备的确是一个重仁义,有大志,宽厚,知人善用的领导者。

可以说,在“怒打督邮”时,他甚至还没发迹,就已经得到了张飞、关羽等将才的忠心追随。他的一生,正是应了那句话:“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样的人,正是处于水深火热生活中的罗贯中特别渴望出现的人。所以,他的笔下,刘备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人,根本不会怒鞭督邮,更不会杀了他。

标签: 三国刘备

更多文章

  • 汉末四大皇室后裔分别是谁?为什么只有刘备能够脱颖而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刘备

    你们知道汉末四大皇室后裔分别是谁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众所周知,刘备出身寒微,曾在家乡织席贩履为生。人到而立之年,也没做成多大成就。直到黄巾军起义,不甘平庸的刘备才顺势而起,从而建立一番丰功伟业。纵观刘备一生,汉室后裔的身份给了他的极大便利。自出道之始,刘备便自称为中山靖王刘胜之后,

  • 刘安杀妻招待刘备食之,刘备是怎么做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刘备,刘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刘安杀妻招待刘备食之,刘备是怎么做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中国老百姓的观念“民以食为天”源远流长,早在《汉书》中就提到:“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所以数千年来的封建社会一直是以农业经济为主,历朝历代君王若想做出功绩,势必要大力发展农业,为农民轻徭薄赋,我们可以

  • 揭秘刘备摔阿斗的真相 刘备到底有没有逢场作戏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备,阿斗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备摔阿斗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备对自己的孩子到底是好还是不好?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很难办的选择题,这就和老婆和妈妈掉进河里是一个概念的。而对于我们来说,一直秉持的有两种看法,一个是说刘备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儿子铺路,另一个说的是刘备是真的为了自己的手下儿

  • 吴懿:蜀汉将领,把妹妹献给刘备自己成国舅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吴懿,三国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吴懿的故事大家听过吗?说起其中四个都好说,不过说起吴懿,无论是在小说中,还是在正史中都是一个没有名气的人。在当时黄巾之乱中,吴懿带领一家老小南下逃命,吴懿的父亲曾和西汉皇族后裔刘焉有一些交情,当时刘焉已经担任益州牧,吴懿不远千里过去投奔。后来刘焉去世后,刘璋成为益州牧,而吴懿

  • 糜芳受刘备信任,为什么却害赵云坑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糜芳,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糜芳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糜芳,是糜夫人的哥哥,也就是刘备的大舅子。我们都知道,刘备有两个好兄弟,一个是关羽,一个是张飞,三人关系很是亲密。事实上,就算是关张二人也比不上糜芳在刘备心中的地位,毕竟糜芳可是刘备的大舅子。然而糜芳这个人却只是一个坑货。先是坑赵云

  • 刘备死前留下的上将,陈到保卫了蜀国24年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陈到,三国

    你真的了解陈到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此人是谁呢?这个人加入刘备集团的时间还要在赵云之前,就连黄忠,马超,魏延,也不及他的资历。他乃是白毦兵守领陈到是也,据史料记载,他是在刘备做“豫州刺史”之时,(也就是刘备最早混江湖的时候)陈到便跟随在了刘备的身边,后来陈到时刻跟随刘备身边

  • 什么是“重号将军”?为什么刘备册封五虎将赵云不能算“重号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刘备,赵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什么是“重号将军”?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五虎上将出自经典小说《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根据陈寿的《三国志·蜀书》将关张马黄赵列为同一传而改编的,真实历史上并不存在五虎上将,只有四个职阶最高的将军,分别是前将军关羽,后将军黄忠,右将军张飞,左将军马超。这四个

  • 刘备如果统一天下哪些人要遭殃?诸葛亮会不会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刘备,诸葛亮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三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关羽或成为第一个清算的人自古以来只要一个人当上皇帝,必然会对身边的臣子进行大轮的清洗,而这一部分清洗我们称之为人之常情,毕竟你之前的那些将军不一定能够适应现在的行军作战。所以我们把刘备身边的高等级将领从上到下挨个排一个顺序的话,就会发

  • 揭秘:孙权为什么没在刘备曹丕死后趁乱出兵?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孙权,三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孙权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孙权从小就表现出不同于常人的气质,不过这些才能的发挥需要在其父亲孙坚和其哥哥孙策之后,直到自己坐在了吴国的第一把交椅上,孙权能熬不仅是对内,对外,也是熬死了一大批英豪,比如说袁绍,袁术,曹操,刘备等等,甚至于在

  • 揭秘:刘备临终前真打算让诸葛亮继承帝位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诸葛亮,三国

    《三国演义》大家都看过了,刘备自从夷陵兵败后,就退至白帝城,然而心情郁闷,到了油尽灯枯之际,这样叮嘱诸葛亮: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的才能比曹丕强得多,安邦定国肯定是没问题的,我的孩子刘禅如果是块材料,你就辅佐他,如果不是,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