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抢”了关羽的老婆?看看正史中是怎么说的?

曹操“抢”了关羽的老婆?看看正史中是怎么说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692 更新时间:2023/12/23 16:32:30

曹操“抢”了关羽的老婆?看看正史中是怎么说的?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

导语:我们在了解历史的时候,往往把目光放在英雄人物的英勇事迹上,虽然对他们的感情问题等有所好奇,却并不知如何获知。其实,仔细检索史料加以分析,我们并不难找到一些蛛丝马迹。人们熟知关羽水淹七军,却不知在这背后,有一笔他和曹操的桃花债。

《三国志》关羽传记只字未提妻室,但正史仍有蛛丝马迹。《华阳国志》载:

初,羽随先主从公围吕布於濮阳。时秦宜禄为布求救於张杨,羽公:“妻无子,下城,乞纳宜禄妻。”公许之。

“公”即曹操。此事发生在建安三年(198),曹刘联军围下邳,灭吕布,用时三个月。围濮阳是兴平元年(194),刘备未参与。吕布是曹操的劲敌,《三国志·魏书》载有曹操和荀彧的共识:

不先取吕布,河北亦未易图也。

刘备三次大败于吕布,因此刘关张对收复失地的下邳之战不但积极,而且堪称识途老马,决定战局的侯成投降一事就间接和刘备有关。总之,曹刘联军中,刘备部虽然兵微将寡,但对灭吕布所起作用绝非可有可无,这是分析此桩公案的基点。

姑且按最常用的延熹三年(160)说计,当时已三十八岁,却还“妻无子”。

关羽生年不详,这对古人可谓大事。《魏书》裴松之注引《晋阳秋》述汉末河内太守李敏避祸出逃,其子寻父不见,避居塞外,“越二十余年不娶”,友人告诫他:“不孝莫大於无后,何可终身不娶乎?”使其改变初衷。汉代妇女地位并不算低,但无子仍可能被休,关羽中意的“宜禄妻”,据《魏书》裴注引《献帝传》,姓杜,丈夫是秦宜禄,有一子名秦朗

但据《后汉书》袁术传记,建安二年(197),他刚刚和吕布因结亲不成而结怨并被打得大败,再联络的可能性甚低。倒是张杨始终支持吕布,《三国志》张杨传记称:

太祖之围布,杨欲救之,不能。乃出兵东市,遥为之势。

常璩《华阳国志》记载似乎更可信。两者区别在于:如果秦出使袁处并被安排再婚,则杜氏已成弃妇。汉末女子再婚者所在多有,关羽乞娶也算各得其所;但如果去张处,秦、杜被战火分隔,关羽就有乘人之危夺妻之嫌——更何况宜禄不久确曾归来!关羽如何知道杜氏?兴平二年(195),吕布投奔刘备;建安元年(196),刘备投奔吕布。这两次,吕布均称刘备为弟,出妻相见,颇为热络。关羽应该由此认识秦、杜夫妇,埋下前缘也未可知。史料阙如,不敢穿凿。

杜夫人像(图片来自网络)

至于乞娶何要曹操首肯?自中平元年(183)黄巾之乱以来,北方兵连祸结,人口锐减,婚姻不易。建安十八年(213),郭氏被定为曹丕之妾,《魏书·后妃传》载其劝谕外戚语称:

今世妇女少,当配将士,不得因缘取以为妾。

早年情况只能更严重。何况,杜氏是吕布部将家属,非寻常民女可比。毋庸讳言,此举带有分配战利品性质,关羽请示联军统帅自然是有必要的。

偏偏关羽反复要求,让原本不知杜氏的曹操发生兴趣加性趣,竟不顾承诺先下手为强,抢得美人归。看来此事流传很广,常璩及裴松之引用的三部魏晋史籍对此事记载高度一致,这在裴注中也不多见。

一、《华阳国志》:“及至城门,复白。公疑其有色,自纳之。”

二、《蜀记》:“临破,又屡启於公。公疑其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

三、裴按:“此与《魏氏春秋》所说无异也。”《魏氏春秋》作者系孙盛,以秉笔直书著称。

四、《献帝传》:“布之被围,关羽屡请於太祖求以杜氏为妻。太祖疑其有色,及城陷,太祖见之,乃自纳之。”

上述史实涉及关羽和曹操的性心理,虽属隐秘范畴,却可烛照其人。作为汉末最大的豪强,曹操智计绝人,风流绝代。然而从此事看,名实不符、言过其实之处也很多。滑稽的是,据裴注引《英雄记》,曹操还面斥被俘的吕布:

卿背妻,爱诸将妇,何以为厚?

全然不反省自己夺人所求的行为与吕布相比,何尝不是百步笑五十步之别?

但曹操也曾付出过代价。建安二年(197),曹操在宛城招降张绣并私纳其族婶即骠骑将军张济之妻。羞愤的张绣被逼反,激战中曹操几乎殒命,长子昂、侄子安民和大将典韦为救他而丧生。这教训按说够记几辈子的。

不排除关羽也为杜氏绝色心动,以致执著过度,弄巧成拙。然而他早已是一把胡子的老江湖,岂会像青涩的小年轻那样不自信,以致于一再请求?可能的解释是出于对曹操不了解、不信任,又认定他刚在宛城为好色栽过这么大跟头,不会重蹈覆辙,自己索性重申一下主权、加一道保险。

对于杜氏,关、曹所求不同,一为求嗣,一为求色。求嗣的首选不是美不美,而是生不生。杜氏有子,说明有生育能力,在没有建立生物学的古代是最直接的证据。关羽可能是中国古代最知名的寒门人物,早年“亡命走涿郡”,过着刀口舐血的游侠日子。万万没料到曹操如此不长记性,“官二代”张绣尚且不能忍,自己受此横逆岂能善罢甘休!

《华阳国志》载:

后先主与公猎,羽欲于猎中杀公。

裴注所引《蜀记》也称:

初,刘备在许,与曹公共猎。猎中,众散,羽劝备杀公……

当年吕布私通董卓侍婢,也是“心不自安”,响应王允策动而杀董,实际是一场政变;何况吕负责董的安保,完全控制局面,自身无性命之虞。而关羽分明置生死于度外,曹是主,己是客,众寡悬殊,纵使成功也是有去无回。历代情杀、刺杀数不胜数,但自身有一定地位却不惜与情敌同归于尽的还没听说,关羽可谓“痴汉子”!与归来后被曹操用“铚长”一职打发,窝窝囊囊的秦宜禄相比,更是天上地下,须知当时曹操已把关、张表封为中郎将了。

正当关羽按捺不住,剑将出鞘之时,刘备摁灭了他的复仇火花。《华阳国志》载:

先主为天下惜,不听。故羽常怀惧。

刘备这一表态不妨从三个层次分析。

一是“小人”的角度:当时正值曹刘“蜜月期”,曹对刘“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但他娶杜氏固然是针对关羽,等于也打了刘备的脸,但碍于情分,不便决裂。

二是常人的角度:纵使关羽不要性命,刘备和张飞怎么办?部属家小一干人等怎么办?为了保命,只得隐忍。

三是高人的角度:曹营这段经历是刘备知己知彼的最佳时机——刘是没落士族,有虚无缥缈却深具号召力的汉室宗亲身份;曹是新兴豪强,有自以为傲又招人非议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模式,最可能的结果就是谁也代替不了谁,谁也消灭不了谁。一句话:“天下”需要曹操,也需要刘备。

裴注所引《蜀记》既印证了“备不从”,还出现建安十三年(208)刘备被曹操追杀时的情景回放

及在夏口,飘飖江渚,羽怒曰:“往日猎中,若从羽言,可无今日之困。”备曰:“是时亦为国家惜之耳;若天道辅正,安知此不为福邪!”

按照此说,关羽对自己过于自信,好像刘关张能在杀曹后的重军中全身而退;而且直到此时他居然还未听懂主公为什么阻止自己,未免情商过低,不合常理。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刘备虽多次在逃跑中抛妻舍子,但这两次他并未斥责关羽“因小失大”,为妇人而莽撞之类。言外之意,一是曲在曹,屈在关;二是女人、家庭并非不重要,只不过“天下”(或“国家”)更重要罢了。这未尝不体现一种人性的温情,应该点赞,士族的心机深沉和隐忍功夫更是表露无遗。

这里还引出一个不能忽略的环节就是:当初关羽杀曹被刘备制止,可后来关、刘分离,关在曹处数年,为什么不旧事重提,取仇人之首呢?

建安五年(200),刘备参加反曹的衣带诏事件。曹操征讨,刘备败走,关羽被俘,同年斩颜良,为曹军解白马之围,受封汉寿亭侯。亭侯固然是列侯的最低一等,但四年前曹操也不过是费亭侯,建安二十四年(219)称王前的刘备是宜城亭侯而已。其间如果关羽仍想报乞娶之仇,应该说是有机会的。

但是,他和曹操之间除了夺“妻”和逐主之仇,又有了不杀和厚待之恩。所谓厚待,“上马金、下马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赠美女名马”等固然是演义,参照曹操怎么优礼再次投降的张绣就知道了。想报仇就必须报恩,否则在伦理上说不过去。

关羽在立功后辞曹,封还厚赏,回到朝不保夕的刘备阵营,筚路蓝缕,从头开始,去就之间品格立见,得到曹操欣赏。从归曹到辞曹,关羽快意恩仇,“来去明白”,自古战俘、降将不知凡几,能做到这样的不多,这是关羽后来成为军队神、江湖神乃至道德神的史实基础。

那么,既然关羽恩仇分明,莫非乞娶之仇就不提了不成?当年,曹刘联军掘沂水和泗水围灌,攻破下邳。建安二十四年(219),关羽北伐,引汉水灌樊北,斩庞德,擒于禁,水淹七军,许都震动,曹操欲迁都以避其峰,安知关羽不是以其人之计还治其人之身,给曹操开了一个老顽童式的玩笑?在女人和天下之间,二十年后,这仇总算是报啦

标签: 三国

更多文章

  • 赤壁之战时关羽如果下狠手,曹操死在华容道,刘备可否取得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

    赤壁之战时关羽如果下狠手,曹操死在华容道,刘备可否取得天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乃至我国古代战争史上一场经典的以弱胜强战役。建安十三年(208),一心想要统一天下的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攻取地势险要的江东,为了不将父兄付诸一生心力的基业拱手相让,孙权选择了

  • 为何关羽败走麦城被杀不到一年,害死他的曹操和吕蒙都离奇死亡?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

    为何关羽败走麦城被杀不到一年,害死他的曹操和吕蒙都离奇死亡?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汉建安二十四年,吕蒙命令士兵穿上白衣,伪装商人,日夜兼程摇桨划船,直直地向江陵进袭,而此时驻守的关羽一无所知,等到他得知之时,已经腹背受敌,进退两难,回天无力,后来从麦城北边突破之时,被早就

  • 关羽拼杀带嫂嫂回来,却险些被张飞刺杀,为什么关张反目?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

    关羽拼杀带嫂嫂回来,却险些被张飞刺杀,为什么关张反目?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关羽从曹方回来,为了去找大哥,闯关杀回来以后,他只看到孙乾,虽然是有希望的,但是他却没有想到后面还有重重的障碍,因为他还没有找到刘备。当他们两个相会以后,便指引着大家继续赶路,可是这个时候,曹操那

  • 关羽是卖枣的,张飞是杀猪的,他们武功从哪里学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

    关羽是卖枣的,张飞是杀猪的,他们武功从哪里学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三国时期刘备以“五虎上将”威震天下,这五员上将全都具有着万夫不当之勇,是“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存在,其中尤以关羽、张飞声名最盛,但是这里有个问题,我们知道马超黄忠等人的武功来源于家授与军授,

  • 关羽性格孤僻目中无人!三国可有让他忌惮的武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关羽

    关羽性格孤僻目中无人!三国可有让他忌惮的武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三国时代,关羽可谓是最耀眼的英雄之一。纵观其一生,跟随刘备南征北战,既取得过斩颜良于万军丛中、诛庞德于襄樊之战的丰功伟绩,也曾遭遇兵败麦城的悲惨处境,可谓是集众多传奇于一身。对此,罗贯中

  • “襄樊之战”关羽为何会败?“襄樊之战”的具体情况是什么样子?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襄樊之战

    “襄樊之战”关羽为何会败?“襄樊之战”的具体情况是什么样子?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传统意义上的襄樊之战,是指公元219年七月关羽从荆州开始北伐襄樊的战争,实际上,襄樊之战开始的时间,早在半年到一年前,也就是218年到219年初,刘备在参与汉中之战时,就已经开始了。之所以这么说,

  • 盘点历史上有误的四点知识 关羽的武器并不是青龙偃月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始皇,关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历史上有误的4条冷知识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众所周知,我国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期间发生了许多有名的故事和传奇,至今还被人们广为流传。今天人们了解到的许多历史事件都是根据当时人们的口述汇总下来的,有些是专家们根据遗留的古文物以及史料典籍研究还原出

  • 关羽一共斩杀了多少名将?演义和正史有什么区别?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关羽

    关羽一共斩杀了多少名将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正史和演义肯定是有很大区别的。在《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斩将数仅次于常山赵子龙,而高于其他各位猛将。但关羽斩杀的名将数量是最多的,这一点没有谁能与关羽相比。咱们来检点一下青龙偃月刀的那些鬼雄们,看看《三国演义》与正史之间有什么区别

  • 关羽刮骨疗毒中的是毒箭 为什么没有死而是一刮毒就好呢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关羽,三国

    还不知道:关羽刮骨疗毒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代,魏蜀吴恶战连场。有一次,关羽挥军攻打曹兵时,右臂中了敌人的毒箭。众将请关公班师回荆州调治,关公不允,说:"我不能因小小创伤,而误了军国大事。"众人只好四方访寻名医。一日,来了一个自称华佗的医生,他说听闻

  • 他是刘备暗中提拔的上将 不仅为关羽报了仇还给诸葛亮出了气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备,蜀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王平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刘备刘皇叔的大名,相信已经是无人不知,对于酷爱三国历史的伙伴们来说更甚!从结果来看,刘备其实并不算是一个成功者,反而在他有生之年,将自己辛苦拉扯大的团队逼到了崩溃的边缘。那么为何,刘备的影响力还是如此之大,即便在现今社会?针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