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大将高顺比“完美军人”关羽更加完美?

三国大将高顺比“完美军人”关羽更加完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866 更新时间:2024/2/28 20:24:08

高顺是三国时期有名的大将,也是被历史埋没的名将。他是吕布的左膀右臂,不单单只是作战勇猛还擅长练兵统兵,训练出来的“陷阵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堪称三国精兵。

高顺为人威严大度,治下严格,很可贵的是他从不饮酒,也不曾接受别人的赠礼之类的,可以说得上是品行高尚。此外,高顺是一个忠义之人,自从跟随吕布之后,他就不曾有过一丝怨言,直到后卫吕布赴义身亡。

高顺简直就是一个“完美军人”:他不仅自己凶猛能打,还很会训练将士,他带出来的队伍还有“陷阵营”之称,也是因此在军中有威望;他具有头脑并不是简单的将领,总是在关键时刻能给领导吕布提出正确的建议,处理突发事件也相当有板有眼,是一员智勇双全的大将;在品德方面,《汉末英雄记》中还专门记载说他不饮酒,不受贿的品质。一般来说,史书上是很少这样一个人的,能这般说他,说明高顺确实与众不同。此外他很忠义,对吕布忠心耿耿,不居功、不自傲,就算领导对自己不重用,也没有牢骚和怨言。面对生死,最后选择舍身取义,不管他对吕布的这个“义”到底值不值,但是单从人品和德行方面来说,他无疑是同时代军人的楷模。

在爱好历史的许多人眼中,说起谁是三国中的“完美军人”,那第一个想到的恐怕是关羽。但若将关羽跟高顺比起来,恐怕是有很多不足的。

曹操为何杀高顺留张辽

历史上的人物高顺是个能征善战的大将,他所统领的“陷阵营”队伍十分凶悍无比,所向无敌。他的威猛、勇敢并不比张辽差,两个人也都是忠义之士。可是在当二人被敌军俘后,曹操过来救他们,可谁知曹操留下了张辽,却杀了高顺呢?这样的结果令很多人都表示疑惑。

当时的高顺实际是并没有“破口大骂”,死不投降,只是不说话而已。对于他的默然不语,在他人眼里就是有点投降的意思。反过来想想,既然他有投降的意愿,那么曹操为什么还要杀掉他呢?

一、首先高顺作为“陷阵营”的领导人,在与曹军的作战中肯定给曹军造成过很大的伤亡,曹军中的将士肯定是对他恨之入骨,如果不杀掉他,难免以后也会伤害了自己将士的心!若曹操此时就将高顺放了势必有不少人不甘心,也会对曹操自己产生怨念,在以后的战事中就会出现不合的现象。所以曹操就必须将高顺杀了,来平“军”愤,让将士们泄愤解恨,对稳定军心、激励将士是很有利的。

二、其次,对被俘的敌方将领,有杀有留,才能够让没被杀掉的忠实于自己。才会有敬畏之心,才会感恩戴德!曹操爱大将,都杀了舍不得,但是一个不杀,那么留下来的这些降将就会没有恐惧感,没有幸运感,自然也不会感恩戴德,还会心生傲慢,忠诚度也会下降。另外,张辽不像高顺那样对他们有太大的危害,留下他也不会使自己的将士们心里不平衡。

高顺和张辽谁厉害

张辽、高顺两个人同为吕布的手下,在吕布与曹操的斗争中,也同是吕布阵营的猛将,同样被俘虏,但是两个人的命运却完全不一样。

他们俩同时被曹操抓了去,结局是,张辽降了曹操得到重用,后来在“逍遥津一战”将孙权打得满地找牙,孙权还评论张辽说“张辽虽病,也势不可挡。”纵观张辽一生,尽显其军人的辉煌,还被历史记载了下来,成为五子良将之首。

而高顺的结局却令人不解,说是因为不屈服投降于曹操而被砍下了首级,还挂在城楼门前示众。可是历史上的高顺面对投降一说,却是当时曹操见到高顺时,高顺一句话也没有说,全程保持沉默。相比吕布的乞求投降,张辽的破口大骂,高顺的率直性格就连忠臣不事二主的话都没说。

至于为什么两个人的命运大不相同,或许是因为他们的价值观有所不同。张辽投降于曹操这是事实,另一方面可以留着自己的身躯,或许还能创造出一番事业。也许在他的心里,吕布并不是一个值得跟随的人。所以作为一个能武却不能被重用的人来说,曹操或许是另一个选择。

然而高顺却选择了死亡。看得出来他对吕布的忠义,就连关羽都投降过曹操,高顺却没有。当初吕布夺了高顺的兵权给他的亲戚魏续,高顺也是没有怨言,到打仗的时候却又让高顺指挥,高顺还是没有怨言。

所以从结局上来说,面对智慧张辽确实要比高顺强,但是要从忠诚方面来说,高顺无疑要比张辽强。

更多文章

  • 关羽怎么死的?青龙偃月刀最后竟落在谁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关羽

    三国演义当中,关于关羽之死,写的甚为详细,他是被吴国军队困在麦城,战败而死,而且传言关羽关二爷化为厉鬼,向吕蒙索命,所以吕蒙在三日之后,暴毙而死,不过这到底是真是假呢?关羽死后,青龙偃月刀又流落何处?网络配图跟死板历史说NO,我是斯老师,斯文败类的那个斯,以后专门给大家讲历史,尽量避免低级趣味,要

  • 此人冒死救宋太祖学关羽刮骨疗毒 死的很憋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太祖

    说起关羽刮骨疗毒,很多人听到过程就胆颤心惊,关羽无愧是第一神将,“臂血流离,盈于盘器”,华佗在一旁刮骨疗毒,而关羽却在一旁气定神闲的下着棋,在历史上除了关羽还有另外一位大将也曾经刮骨疗毒,不过他的下场却比关羽惨的多。网络配图张琼,大名馆陶人(今天河北),根据史书记载,张琼一家都是军人,从小就在军队中

  • 枭雄曹操两次“霸占”人妻 一次失典韦一次丢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操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曹操上马治军下马安国,可以说是当世枭雄,但是却有一个不太好的嗜好,好人妻。人无完人,有点缺陷也可理解,但恰恰就是这种嗜好,让曹操失去了很多,影响到三国的走势。网络配图第一次为了邹夫人公元197年,曹操南征,部队到达淯水,张绣出城投降。曹操进宛城后,接见张绣家人,看到寡居的邹夫人成熟

  • 刘备赐封了那么多人 为什么不给关羽封侯呢?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备

    自此桃园三结义以来,在刘备的征途霸业中,最贴心的无疑是他的两位结义兄弟,关羽和张飞,但是在赐封部下的时候,刘备好似忘了关羽。五虎将中,张飞被封新亭候,马超赐封为都亭候,赵云为永昌亭侯,黄忠为关内侯。魏延不是五虎将,也得到都亭侯,不但如此,就连没什么名气的马岱也被封为陈仓侯、王平被封为安汉侯。但是,威

  • 神将关羽和其子关平关系如何 关平周仓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神将关羽和其子关平关系如何

    关羽和关平都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名将,在《三国演义》中,两人是养父子关系,关羽是关平的养父。但是在正史中,关羽是关平的亲生父亲。关平像关羽,字云长,在民间被称为“关公”、“美髯公”,三国时期河东谢良人,也就是现在的山西运城人,关羽是在早年间便跟随刘备一起闯荡天下,和张飞一起被称为“万人敌”。用来形容关羽

  • 关羽失荆州不是因为“大意”:竟是因为这个!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关羽

    中国有一句成语:“大意失荆州”,很多英雄用这句话来为自己的工作失误做辨解,说:我本来是行的,仅仅是因为一时的疏忽大意,没注意到这微小的细节问题,才造成了工作被动乃至失败。或是因为一个小数点,或是因为记差某个字,或偶尔用错某个人,等等,真是千古遗恨啊!辨解的最后结果,无非是想说明不能以成败论英雄,自责

  • 关羽生性孤傲清高 为何却轻易收关平作义子?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关羽

    读了《三国》的人大抵都知道,关羽兵败被俘,最后在东吴被斩杀。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有一个人伴随在他的左右,此人就是关平。关平是何许人也?据《三国演义》记载,此人是关羽收的义子,对关羽忠心耿耿,二人阵上是战友,阵下是父子,很是亲密。但是关羽生性高傲,唯我独尊。却为何轻易就收了个义子呢?网络配图关羽收关平是

  • 刘备托孤是阴谋?赵云关羽不是一个级别的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备

    我们都知道,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发兵攻击东吴,兵败后不久感觉即将不久于人世,于是把诸葛亮和李严叫到了一起开始托孤。我们知道刘备善于利用人才,礼贤下士,也有很多人认为刘备是个心机帝,有摔孩子买人心的说法。网络配图那么刘备托孤让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到底是耍了个心计,还是刘备发自内心的信任诸葛亮呢?刘备给

  • 关羽宝刀之谜 他真的使用过这把惊天武器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关羽

    自罗贯中写出《三国演义》以来,很难说没有人不对关羽手中的青龙偃月刀印象深刻。都知武圣关羽,是一个义薄云天的男人,青龙偃月刀几乎与他如影随行,可以说人、刀完全融为一体,在后世的世代传颂中,关刀几乎成了关羽不可或缺的形象代言物。关于这把刀,其实还有一个传说。据说当时天下第一铁匠每每准备打造青龙偃月刀时,

  • 三国趣闻:关羽曾多次求娶的吕布艳妻终属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关羽

    导读:在传记里,裴松之引了一段《蜀记》,很有点意思:“曹公与刘备围吕布于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故知布必败)乞娶其妻(要求将来把吕布的老婆给他),公许之,临破,又屡启于公。”这吕布的太太—定很美,不过历史上没提过貂蝉(据说是汉宫中女官名),关羽一再要求,曹操注了意,以后捉了来,自己先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