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董卓死后马超和韩遂割据一方 马超归降刘备之后,韩遂又是什么下场

董卓死后马超和韩遂割据一方 马超归降刘备之后,韩遂又是什么下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067 更新时间:2024/2/13 19:08:46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韩遂结局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凉州,是汉代设立的十三刺史部之一,它位于今天的甘肃、宁夏一带。此地虽在西汉便纳入中原王朝的疆域,但其主要的居民一直都是氐族人、羌族人。因此,凉州一带的士兵不仅战斗力较强,也容易形成割据一方的实力。东汉末年,董卓成长于凉州,好结交羌人。中平六年(189年),董卓率领凉州军废少帝,立刘协即位(是为汉献帝),从而篡夺了东汉王朝的大权。

而在董卓被杀之后,马超和韩遂割据一方,同样成为曹操的眼中钉和肉中刺。马腾入京后,其子马超统领部队,推举韩遂为都督,起兵反叛曹操。在被曹操击败后,马超先依附于汉中张鲁,不过其最终归降了刘备,成为蜀汉的骠骑将军。那么,问题来了,马超韩遂割据一方,马超最终归降刘备,那么韩遂最后是什么结局呢?

韩遂(?-215年),原名韩约,字文约,凉州金城郡(今甘肃省兰州市)人。东汉末年将领,汉末群雄之一。中平二年(185年)三月,韩遂等率领数万骑兵打着诛杀宦官的旗号攻打三辅,这意味着韩遂正式割据一方,并且和东汉王朝相抗衡。面对起兵的韩遂,汉灵帝遣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及中郎将董卓征讨,都不克,而边韩遂等实力进一步扩大,拥有十万之众,天下为之震动。

对此,在笔者看来,同样出自凉州,韩遂曾经和董卓相抗衡。并且,在互相的较量中,董卓也拿韩遂没有办法。自公元185年开始割据一方,到公元215年去世,韩遂至少在东汉末年拥兵割据三十年。从时间上来看,韩遂显然是资历较为深厚的诸侯,而且可以在群雄逐鹿的汉末三国时期坚持30年之久,显然体现出韩遂的能力。初平二年(191年),董卓入长安,邀请韩遂、马腾共同策划进攻山东诸将。

对于董卓来说,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不过,其仍然需要韩遂、马腾的支持。不过,韩遂和马腾没有投靠董卓,也准备起兵讨伐董卓。建安七年(202年),汉献帝拜马腾为征南将军、韩遂为征西将军,允许他们开府辟召掾属。建安十六年(211年),韩遂等人的军队十万,进军至潼关。在此基础上,马超、韩遂和曹操展开了正面的较量。在曹操的离间计之下,韩遂和马超之间产生间隙。

于是,曹操先派轻骑进行挑战,与马超等大战多时,才派遣精锐骑兵进行夹击,大破马超等,斩杀成宜、李堪等。韩遂、马超逃奔凉州。在被曹操击败后,马超颠沛流离,最终在公元214年投靠了刘备,成为蜀汉五虎上将之一。与此相对应的是,韩遂则继续割据凉州一带,以此继续和曹操相抗衡。换而言之,相对于马超,韩遂在凉州一带具有更强的实力。

建安十七年(212年)五月,曹操将韩遂子孙在京师的人全部诛杀,这促使韩遂更加痛恨曹操。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韩遂归降了曹操。不过,在正史《三国志》中,韩遂不仅没有归降曹操,反而差一点去巴蜀之地投靠刘备。建安十九年(214年),韩遂让阎行别领西平郡,结果阎行背叛了他,投靠了曹操,并响应夏侯渊,乘夜攻击韩遂。

对于阎行的背叛,韩遂非常失望,向心腹成公英表示自己打算从羌中撤退至蜀地,依附刘备。从当时的情况,群雄逐鹿中原的格局基本上结束了,也即曹操、孙权、刘备三大势力鼎立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了。因为和曹操之间的仇怨,韩遂不可能归降对方,至于江东孙权,也因为相距甚远,难以投奔。于是,归降刘备,成为韩遂比较合适的选择。

最后,但是,当韩遂将有意依附刘备的想法说出来后,他的心腹成公英反对,认为韩遂拥兵割据数十年,如今虽然失败了。但是不应该丢弃自己在西凉一带的威望而转投他人。在此基础上,成公英向韩遂献计先躲入羌氐部落中重新招揽部众,等待机会卷土重来。经过一番考虑后,韩遂决定连同数千名追随者退走羌中,由于韩遂曾经有恩于羌人,所以得到羌人的保护。建安二十年(215年),曹魏手下大将夏侯渊回到汉中,也即夏侯渊也拿韩遂没有什么办法了。

对于韩遂来说,结集羌胡数万兵众攻破阎行,显示出自己东山再起的趋势。不过,非常可惜的是,不久之后,韩遂就病逝了。更令人唏嘘的时候,韩遂去世后,田乐、阳逵、麴演、蒋石等于是斩下韩遂头颅送于曹操(一说被部下杀害),享年七十余岁。总的来说,在东汉末年,韩遂是一个存在时间较长的诸侯,比如韩遂的起兵时间,完全要早于董卓、曹操、袁绍、袁术等人。在生涯的后期,因为曹操的步步紧逼,韩遂一度想要投靠刘备,不过因为手下的劝阻,所以未能成行。对此,《进魏公爵为魏王诏》中记载:“韩遂、宋建,南结巴、蜀,群逆合从,图危社稷。”

标签: 三国韩遂

更多文章

  • 刘备手下第一谋士,法正的能力到底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法正,三国

    很多人都不了解法正,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看。法正此人,在《三国演义》中,感觉就像是个谄上媚下、拍马屁的角色。如果不是黄忠“定军斩夏侯”当了回军师的话,估计能记住他的人并不多。不过,历史上的法正与小说中介绍的却大相径庭。赤壁大战中曹操被孙刘联军打败后,刘璋为结交强援,打算派人前往荆州结交

  • 刘备的出身如此卑微 刘备最后是怎么成就帝业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三国

    刘备为什么能成功,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熟读三国后,我们会发现,枭雄刘备成功的背后,有着无数的心酸苦辣。但能在那个群雄逐鹿、英豪辈起的年代,成就一份帝业,实属不易!而刘备之所以成功,无非以下几个因素。首先,刘备有一个深明大义的母亲。刘备虽然自诩为

  • 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他想干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备,三国

    刘备为什么要低三下四的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三国时期人才辈出,诸葛亮在谋士中算是佼佼者,但他在出道前却是一介书生,卧耕于陇亩,过着“归隐”生活,显得默默无闻,可是刘备偏偏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帮忙夺取天下。这让世人感到很疑惑,刘备为什么一定要三顾茅庐选诸葛

  • 法正身为刘备谋士实力有多强 汉中之战就看出实力强弱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备,法正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法正实力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217年,法正献计刘备,认为曹操一举降伏张鲁,却不进攻益州,只留下夏侯渊和张郃驻守汉中,一定是内部动乱,而夏侯渊与张郃才能不足以守住汉中,此时正是夺取汉中最佳良机。法正这个刘备手下第一谋士看来,蜀汉一旦夺取汉中:上,可以讨伐国贼

  • 刘备为什么要发动夷陵之战 刘备只损失5万士兵为何会一蹶不振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夷陵之战,蜀汉

    对夷陵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要谈夷陵之战,首先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刘备为什么执意发动夷陵之战;其次,魏蜀吴三方博弈;再次,刘备胜负的可能性;最后,蜀汉为何一蹶不振。咱们一一分析。刘备为什么发动夷陵之战这个问题,有几个重要的时间点:公元219年,关羽北伐,威

  • 夷陵之战蜀汉的将领是谁 难怪说刘备会在此战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夷陵之战,蜀汉

    很多人都不了解夷陵之战将领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个典故大家肯定都不陌生,说的是姜维北伐时,蜀之能征善战的大将都已亡故,无人可用,只能让年近八十的廖化做先锋。其实夷陵之战时,蜀国的参战将领阵容也是非常寒酸,甚至连廖化都没得用。历来人们提起夷陵之战,蜀

  • 刘备为筹备军需都做了些什么事情?手段下作可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备,三国

    对刘备为筹备军需都做了些什么事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战争的代价是巨大的,每一次战争最可怜的都是无辜的百姓。为了筹备军费,军队必定会加大税收,在三国时期,曹操知道从民众手上得不到什么油水,所以用盗墓得军费。强大的曹操为筹军费都要盗墓,那么,蜀国又是如何维持战

  • 刘备曾对诸葛亮说“如其不才,君便自取”,这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备,三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刘备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永安托孤是刘备时代的最后一件大事。当时,刘备已经病入膏肓,就把诸葛亮召到永安城,把军国大事都托付给了诸葛亮。最后还说了一句很重的话“如其不才,君便自取”,这话的前半句是说如果刘禅整不成的话,那么“君便自取”。后

  • 牵招为什么不受刘备待见?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牵招,三国

    牵招为什么不受刘备待见?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随着东汉末年烽烟四起,中国历史进入到最精彩的三国时代,此时中华大地上,实际有魏、蜀、吴三家分而治之。其中曹操和孙权都是官宦子弟,唯有蜀汉皇帝刘备,是个不折不扣的草根阶级,虽然刘备为了增强自己的的号召力,多次声称自己

  • 陆逊乘胜追击刘备为什么见到赵云就跑 陆逊真的很害怕赵云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陆逊,刘备

    很多人都不了解陆逊追击刘备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的一场重要战役,在这场战役中,蜀汉的上升势头被遏制,荆州彻底被东吴占领,汉昭烈帝刘备最终病死在白帝城。在这场战役中,一代枭雄刘备本来打算率领大军,一方面,替“义弟”关羽报仇,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机会扩充自己的势力